290
 
本期主題:改過必生智慧







經云:「改過必生智慧,護短心內非賢」,
修行當反省檢討、知過改過,不僅增長智慧,
更能步步提升、由凡轉聖,邁向光明人生。


正己改過智慧生──惟覺安公老和尚開示

編輯部整理


  佛法以人為根本,要建立完整的人格,就要做一個好人、賢人、完人。有了人格,做什麼事情都能圓滿;以佛法來講,受持三皈、五戒、十善,這就是完整的人格。「萬丈高樓從地起」,有了完整的人格,進一步要超凡入聖,做賢人、做聖人。聖人不是形象,而是福德、智慧莊嚴。要經常檢討我們心當中有沒有過失、煩惱?有了過失、煩惱,馬上淨化,這樣心就安定、清淨。心淨、心定、心安、心明、心量廣大,這個就是心地法門。每個人從這個地方努力,都能得到啟發,得到無量的福德和智慧。

知過改過生智慧

  經云:「改過必生智慧,護短心內非賢。」一般人都想求智慧,智慧在哪裡?如果智慧是菩薩給的,菩薩就可以把智慧收回去,這個人不就沒智慧了?可見智慧不是從外求,智慧是在我們心當中;知過、改過,把煩惱轉變成菩提心,我們本具的智慧就顯現了。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每個人都有過去,過去做了種種過失,能夠知過改過,就是一個新的開始;正如一般人所說「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以後種種譬如今日生」。每一個人都有方向弄錯、路走錯的時候,俗話講:「神仙打鼓有時錯,腳步踏差誰人無」,神仙有時也會打錯鼓,沒有哪個人是從來不犯過失的,諸佛菩薩也和我們一樣,是由凡夫改過向善、轉識成智而成就聖道。知道有過失,就必須要改正、改過,想要有智慧,就要經常檢討反省,在這一念心上用功、返照,使這個心有慈悲心、平等心、清淨心、無住心、大悲心,這樣一定可以生智慧。「過而能改,善莫大焉」,每個人都有過失,知道要改過的人,智慧就會天天成長;懂得改過,人生從現在起,就是一個新的方向、新的希望、新的開始、新的生命。

  「佛說有二種健兒:一者自不作罪;二者作已能悔。」佛講世界上有兩種人最偉大,第一種從來不造惡業,是先知先覺的聖者;第二種是後知後覺的菩薩。不知不覺的眾生,則天天都在造惡業,惡口、兩舌、綺語、妄言,欺上瞞下……不但不知改過,還自我安慰:「自己只是眾生,又不是聖人!既然是眾生,本來就會有過失」,用這種方法自我原諒,這樣實在對不起自己,這就是不知不覺的眾生。

  「護短心內非賢」,什麼是護短?心當中有了過失,不知道慚愧、懺悔,人家說我不好,反而生大無明、發大脾氣,這就是護短,這不是賢者的行為。護短的人,心中始終是黑暗、煩惱,找不出一點光明。佛法講,有罪皆懺悔,懺悔即清淨。懺悔能生功德,懺悔能生善法;沒有慚愧、悔改的心,哪裡有善法呢?所以我們經常要檢討,看看自己有沒有護短?有了護短的心,馬上就要改過,改過就是菩薩,改過就能生智慧,知道改過,就是真正的菩薩行。

六根清淨方為道

  明白這個道理,就要時時檢討反省,覺察、覺照。禪宗古德有句詩:「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手把青秧插滿田」,田是指心田,我們過去沒有耕耘這個心田,裡面長滿了雜草、荊棘,是塊野田,荒廢了幾千萬年。所以我們現在要深耕,要把青秧插在這個野田當中。青秧就是菩提的秧子──我們誦經,就是在誦這個心;念佛,也是在念這個心;持咒,也是在持這個心,目的都是把妄想、執著破掉,把野田裡的石頭、瓦塊拿掉。覺悟了人人都有佛性、都可以成無上道,直下承擔,知道檢討反省,知過改過,這是第一步,這就是「手把青秧插滿田」。

  「低頭便見水中天」,「低頭」就是回光返照,不是向前看,而是向內照。內,是指我們這念心。我們回光返照,看看打妄想這念心,是從哪裡出來的?看看起心動念,這個念頭是從哪裡出來的?心中有雜念,照一下,誰在起雜念?「誰?」把它照破,要這樣子深耕這個心田,把心中的雜草拔掉,才能做到「心田不長無明草,性地常開智慧花」,我們的思想、理念要正確、要有信心,這樣來精進用功,就會看到「水中天」。「天」就是指我們清淨的心,裡面能映照萬物、映照世界,透過精進用功,我們的心跟空性相應,有了智慧,如同看到心中一片青天。「青天」就是我們這念佛性、這念真空妙有的覺性,慢慢工夫用得上了,繼續再用功,動靜閒忙,不斷地覺察、覺照,打坐時這念心綿綿密密,不夾雜、不間斷,就好像這個香,香煙裊裊上升,當中沒有一點間隙,不但是惡念不生,連善念都不起,這個心達到這種境界,就是「低頭便見水中天」。

  「六根清淨方為道」,道在哪裡?不是如來佛給我摩頂、給我傳什麼妙法是道,而是六根清淨方為道。什麼時候能到達六根清淨?就要靠自己去努力,解鈴還須繫鈴人。

  「退步原來是向前」,所謂「退後一步,海闊天空」,一個是事,一個是理。在事上來講,做任何事情,不要和人家斤斤計較,無道人之短,無說己之長,這是做人做事的本分、做人做事的德行,這樣就沒有過失。在理上就是我們這念菩提心,「退步」就是要回光返照,這個心要定、要淨、要明,照空、照假、照中;這念心要圓照,動也動得,靜也靜得。在動的時候,這個心也存在,做任何事都不厭煩;在靜坐的時候,這個心也要存在,沒有妄想、昏沉,這樣繼續不斷地在這念心上來用功。

修德有功性德顯

  佛法說:「師父引進門,修行在個人。」修行,自己做多少,就得多少。所謂「修德有功,性德方顯」,如果嘴巴說得天花亂墜,但是自己卻做不到,沒有落實修行,性德也不會光明。修行必須有了工夫,六根清淨,煩惱脫落,佛性才會現前,自己的本性才會顯現光明,將來才會成無上道,這些都要靠修才能成就。

  怎麼去修?要在六根上修,要在身口意三業上來修,時時注意自己身口意清不清淨?眼、耳、鼻、舌、身、意有沒有打妄想?有了過失,馬上慚愧懺悔,返照自心、改過,這就是修德、這就是修行。「修德有功」,修行想要有工夫,就要腳踏實地,一步一腳印實踐,日常生活中,無論在家裡、在道場、在辦公室……在任何場所都可以修,運用之妙,存乎一心。

  每個人都有覺性,要在覺性上來用功,才是真修,才是實悟。所謂「福慧雙修」,我們修一切善法屬於福報,檢討反省、銷歸自性屬於智慧。心當中有智慧、有靈覺,靈明不昧,了了常知,道業就能更上一層樓。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