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位於南投縣埔里鎮中台山博物館舉辦「萬法歸宗──隋唐長安佛教宗派興盛紀實特展」,展出隋唐佛教造像、造像碑、石經拓本、碑刻及墓誌拓本等珍貴文物,見證隋唐時期佛教八宗興盛榮景。十一月二日舉行開幕剪綵大典,各地民眾踴躍參與,近萬人前來觀禮。立法院長王金平、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暨大慈恩寺方丈 上增下勤大和尚、中國佛教會理事長 上圓下宗長老、大陸國家宗教事務局外事司副司長暨中華宗教文化交流協會副秘書長蕭虹、南投縣代理縣長陳志清、陝西省海峽兩岸交流促進會副會長暨陝西省文物局局長趙榮、中台禪寺護法總會總會長李祖原、福建省佛教協會副會長暨福建省泉州市佛教協會會長 上道下元大和尚等兩岸人士及佛教界諸山長老,也共同出席剪綵儀式。
 |
中台山博物館創辦人 上惟下覺大和尚與蒞會貴賓一同為特展剪綵、揭幕。 |
 |
上惟下覺大和尚強調本著觀音菩薩的慈悲,必能為兩岸帶來和平、和諧與繁榮。 |
 |
立法院王院長肯定中台禪寺多元豐富的弘法成果,淨化了人心,也轉變社會風氣,令人感受良深。 |
 |
典禮中特別舉行致贈明清青銅觀音聖像儀式,福建省佛教協會副會長 上道下元大和尚代表接受。 |
 |
 |
創辦人親自接待諸山長老及來賓參觀此次特展會場。 |
當天上午十時,隆重舉行開幕剪綵大典,中台山博物館創辦人 上惟下覺大和尚首先宣讀法語:「三學三慧為根本,八宗一如以究真,法水化育流千古,萬法歸宗無盡燈」,並與蒞會貴賓一同為特展剪綵、揭幕,現場氣氛歡欣、熱烈。
立法院長王金平於會中致辭表示,中台禪寺在 惟覺長老的帶領下,透過多元的弘法方式,讓大眾透過不同的層面,得到佛法真實的利益。中台山博物館的設立,不僅讓社會大眾能親身體驗佛教藝術之美,更是兩岸宗教、文化、藝術交流的對話平台。今日大眾一起來見證隋唐時代佛教的興盛榮景,同時也分享中台禪寺多元豐富的弘法成果,淨化了人心,也轉變社會風氣,令人感受良深。祝福中台山博物館「萬法歸宗」特展圓滿成功,將佛法與中華文化向下扎根,發揚光大,讓全世界的人類在佛法與藝術的洗禮中,心靈都得到淨化與提昇。
隨後並舉行明清青銅觀音聖像贈送儀式,由中台禪寺住持見燈和尚代表本寺致贈明清時代青銅觀音聖像乙尊,由福建省佛教協會副會長 上道下元大和尚代表接受, 創辦人表示,此聖像於明清時代原供於普陀山慧濟寺,後流於海外、輾轉至台灣,現可謂完璧歸趙,祈願藉由此次致贈交流,兩岸法水相接,慧濟寺法化無疆,普度有緣。
道元大和尚致感謝辭時提到,此聖像是佛教的珍寶、是文化的見證, 惟覺長老能以大度無量的心,把這麼貴重的文物送回慧濟寺,無法以語言表達對 惟覺長老關愛之心的感激之意,所以,謹代表福建省所有佛教四眾弟子,對 惟覺長老的高風亮節、對中台禪寺的無私,表示深深的感恩和敬佩。
創辦人於圓滿開示時表示,今天大眾共同參與中台山博物館萬法歸宗特展開幕活動,這個活動非常有價值、有意義,相信每一位充滿了期待、喜悅。過去隋唐的高僧大德及居士們,對於佛教的貢獻、弘揚,留下珍貴的文物,我們能夠親見這些文物,是一個大福報、大功德,能啟發我們的正信、道心。所以,這一個活動不但對於佛教界、對於整個社會、對於兩岸佛教的交流,都有正面的意義。其次,今日的贈送儀式也很有意義,此尊觀音已有三、四百年歷史,在大陸度眾,又到海外、台灣度眾,如今能回到慧濟寺,興盛道場,非常有意義。所謂「家家彌陀佛,戶戶觀世音」,本著觀世音菩薩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大慈悲心,必能為兩岸帶來和平、和諧、繁榮,這是我們最大的期待。
此次特展從西安碑林捐贈中台禪寺1273套拓本中,精選中土大乘八宗及隋唐四眾弟子學佛行儀相關碑文拓本,佐以寺藏隋唐佛教文物、經典……140件珍貴文物,以「實相般若――八宗弘開」、「觀照般若――四眾奉行」、「文字般若――書體源流」三大主題,紀實重現隋唐佛教各宗派興盛發展中,佛法僧三寶剪影。並藉由隋唐長安城佛寺分布模型,重現彼時長安城一百零八坊佛寺林立的盛況。
隋唐是佛教最興盛的時期,也是雕塑藝術的黃金時代,展場中的唐朝佛像文物如:金銅佛立像、代表禪宗的阿難尊者石雕、淨土宗的尼淨照造阿彌陀像、律宗的道宗律師三尊佛碑像、華嚴宗的法界人中像等,觀者在了解佛教各宗發展的同時,亦可領略隋唐佛教造像圓熟洗練的風格。
特展中並選輯佛教寺碑、祖師碑記、儒家典籍的石經及墓誌銘等歷代真跡碑拓精品,包含王羲之、顏真卿、柳公權、大小歐陽、李邕等名家刻石,以及原碑為大陸國家一級文物之石碑拓本《集王聖教序碑》、《多寶塔感應碑》、《大智禪師碑》、《御史臺精舍碑》、《道德寺碑》等,皆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及卓越的書法藝術價值。
千年文物引領我們體驗佛教在隋唐盛世開出的璀璨花果,浸濡中華文化豐富的精神內涵。「萬法歸宗──隋唐長安佛教宗派興盛紀實特展」自十一月二日起,在中台山博物館三樓展廳,展出歷代著名碑拓、書法及隋唐佛像文物,稀世珍寶近在咫尺,歡迎民眾前來欣賞,在佛法、文化、藝術的陶冶中,豐富視野,淨化心靈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