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觉经》──普贤菩萨章


(一)

  于是普贤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愿为此会诸菩萨众,及为末世一切众生修大乘者,闻此圆觉清净境界,云何修行?世尊!若彼众生知如幻者,身心亦幻,云何以幻还修于幻?若诸幻性一切尽灭,则无有心,谁为修行?云何复说修行如幻?若诸众生本不修行,于生死中常居幻化,曾不了知如幻境界,令妄想心云何解脱?愿为末世一切众生,作何方便渐次修习,令诸众生永离诸幻?」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尔时,世尊告普贤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修习菩萨如幻三昧,方便渐次,令诸众生得离诸幻。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时普贤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善男子!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犹如空华,从空而有。幻华虽灭,空性不坏。众生幻心,还依幻灭;诸幻尽灭,觉心不动。依幻说觉,亦名为幻;若说有觉,犹未离幻;说无觉者,亦复如是。是故幻灭,名为不动。

  善男子!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应当远离一切幻化虚妄境界。由坚执持远离心故,心如幻者,亦复远离。远离为幻,亦复远离。离远离幻,亦复远离。得无所离,即除诸幻。譬如钻火,两木相因,火出木尽,灰飞烟灭。以幻修幻,亦复如是。诸幻虽尽,不入断灭。善男子!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依此修行,如是乃能永离诸幻。」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普贤汝当知,一切诸众生,无始幻无明,皆从诸如来,
  圆觉心建立。犹如虚空华,依空而有相。空华若复灭,
  虚空本不动。幻从诸觉生,幻灭觉圆满,觉心不动故。
  若彼诸菩萨,及末世众生,常应远离幻。诸幻悉皆离,
  如木中生火,木尽火还灭。觉则无渐次,方便亦如是。

  现在讲《圆觉经》〈普贤菩萨章〉。在佛法当中,「普贤」在事相上代表一个「行」字,所谓「普贤十大愿行」。就理上而言,广大没有边际称为「普」,修一切善、断一切恶称为「贤」。每个人只要有这种心量、发了这种心愿,就入了普贤法界。修善断恶有深、有浅;有事、有理。事和理本来就是一体的,执事废理,容易起无明;执理废事,容易生邪见;要事理圆融,修行才没有障碍,才能得到正知正见。

  「于是普贤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这是请法的礼节。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礼节,就佛法而言礼节更是重要;因为觉得佛法很可贵、真实,所以发了真实心、稀有难得的心,有了这样稀有难得的发心,一定会虔诚恭敬来祈求佛法;相对地,有些人并没有发出这样虔诚的心念,面对佛法就是虚伪、乃至我慢。

  这里普贤菩萨除了代与会大众启请之外,也代末世众生来启请。有很多人不知道如何问法、求法,即使知道,也知而不深;或是虽然想求法,但自己没有发无人无我的心,这样也无法启请。普贤菩萨便是本着这些因缘,代大众来请佛说法。

  「大悲世尊!」佛是大慈大悲、平等普度、冤亲平等、大公无私,悲愍众生有生老病死苦、愚痴的苦、邪见的苦、迷惑颠倒的苦,不知道因缘果报、人人都有佛性……因为观众生苦、悲愍众生,在一切国土中普度众生,所以称为「大悲世尊」。

  「愿为此会诸菩萨众,及为末世一切众生修大乘者,闻此圆觉清净境界,云何修行?」圆觉清净的境界,就是法身佛、就是我们自己的法身。佛法讲,要圆观三谛──真谛、俗谛、中道第一义谛,要修空假中三观,面面俱到,这就是「圆」。人人都有圆觉清净的境界,但由于迷惑颠倒,落到一边去了,不是执有、就是执空,不是着空、就是着有,乃至于执着亦空亦有、非空非有……有种种执着,就成了二十五有的邪见,所以不能称为「圆」。就像目前社会上有些人观念偏左、有些偏右,无论落到任何一边都不是「圆」。

  所谓「圆觉」,是指我们觉性的圆满;我们的知见要圆,事行也要圆。

  每一个人都有「本觉」、就是本具的觉性;觉性人人本具,六根、六尘、六识、十二入、十八界,都是这念觉性所显现。由于这个「本觉」迷惑了,从无始以来,造了种种恶业,起贪瞋痴、造杀盗淫,所以变成「不觉」;众生就是不觉,社会上一般人就是如此、不知不觉,觉性迷迷糊糊、昏沉颠倒,根本谈不上圆满。

  我们现在开始觉悟、知道修行了,称为「始觉」。虽然有了始觉,但还没有圆满觉性,所以要慢慢熏修。悟到生、老、病、死苦,发心出离三界、了脱生死、证悟涅槃,藉由各种法门,除去凡夫的颠倒邪见,漏尽见思二惑,到达二乘声闻罗汉、缘觉的境界,就称为「正觉」。正觉还不是圆觉,但是和不觉的众生已经不一样了;众生不觉、颠倒,偏到一边去了,所以不是正觉。证到了正觉,不要得少为足,继续用功,契入中道实相,证入菩萨的境界,觉悟的层次又提升了,无明一分一分断除,真如法身一分一分显现,就是「分证觉」。一直到十地满心,乃至四十一品无明漏尽,就称为「等觉」。等觉还没有圆满觉性,要一直到入金刚喻定,破无始无明、最后一分无明漏尽,就称为「妙觉」。到达妙觉,觉性就圆满了,又称为「圆觉」。

  经云:「一切如来本起因地,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每个人都有「觉」,这是本觉。无论是始觉、正觉、分证觉、等觉,这些都还不是圆觉;要一直到四十二品无明漏尽,才是圆满觉性。觉性圆满了就是清净境界、就得自在,永远不会受轮回,这时就可以随自己的愿行来普度众生。

  这里普贤菩萨向世尊请法,一方面为自己而问,一方面慈悲代众生请问。「闻此圆觉清净境界」,听闻如来圆觉清净的境界,「云何修行?」要如何修行,才能达到圆觉清净的境界?

  「世尊!若彼众生知如幻者,身心亦幻,云何以幻还修于幻?若诸幻性一切尽灭,则无有心,谁为修行?云何复说修行如幻?若诸众生本不修行,于生死中常居幻化,曾不了知如幻境界,令妄想心云何解脱?愿为末世一切众生,作何方便渐次修习,令诸众生永离诸幻?」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普贤菩萨就本着这些问题来请问如来佛,如何才能远离凡夫这些不实在、颠倒的境界?

(二)

  「尔时,世尊告普贤菩萨言」,佛对普贤菩萨说:「善哉善哉!」你问得非常好、问得非常好!「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修习菩萨如幻三昧,方便渐次,令诸众生得离诸幻。汝今谛听!当为汝说。」佛经里说「如幻三摩提,弹指超无学」,所谓「无学」,是指证到阿罗汉的境界,也就是证到偏空涅槃,已究佛之教法,无惑可断,亦无可学者,称为无学。可是偏空涅槃的境界还是不及如幻三昧,所谓「如幻三摩提,弹指超无学」,证到如幻三昧就超越了声闻、缘觉的境界。大众不要一听到「弹指超无学」,便误认为只要证到如幻三昧就好了。「如幻三昧,方便渐次」,唯有如来圆觉的境界才是究竟,在没有达到圆觉境界以前,所修的一切法门都是方便,所以如幻三昧也是一个方便。众生有我执、二乘有法执,修如幻三昧,破除我、法二执,超越声闻、缘觉的境界,就能究竟圆满觉性,所以修如幻三昧是达到圆觉境界的方便。

  佛法讲「宴坐水月道场,大作梦中佛事」,这是菩萨的境界,观一切法如梦如幻、如泡如影。《金刚经》也告诉我们:「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所有一切都是虚妄不实、幻化的境界。就像我们晚上作梦,在梦没有醒以前,执着这个梦为实有,认为梦中确实有苦、有乐;等到梦醒后,才知道这是梦境、虚幻不实,如梦如幻、如泡如影。一般人晚上作一个梦,隔天还要忆念一下;然而这个心只要一回忆、一想,又是一个梦境,所以绝对不能回忆;如果晚上作了很恐怖的梦,隔天醒来还在回忆昨天作的梦,觉得今天可能会遭遇种种不测、心中起了种种烦恼,这就是没有智慧。知道这个道理、明白梦境是虚妄的,醒来以后,一点都不去回忆,作了好梦不要管它,作了恶梦也不要管它,这就是智慧。

  以前有人问永明延寿禅师,你作了《宗镜录》这么大的一部著作,有什么感想?永明禅师说了一个偈语来回答这个问题:「化人问幻士,谷响答泉声,欲达吾宗旨,泥牛水上行。」一切法都如梦幻泡影,没有一法可得,能所俱空,最后空也不执着;这念心如如不动、了了常知,这就是圆觉净性,这才是真正达到不可思、不可议的境界。

  「修习菩萨如幻三昧,方便渐次,令诸众生得离诸幻」,我们六根、六尘、六识所见到、所听到的一切境界,都是虚妄不实的,如梦如幻;这个梦没有醒,我们就不知道它是虚妄不实的。如何才能脱离这些虚妄不实的境界?就要修如幻三摩提。

  「汝今谛听!当为汝说」,佛就告诉大众,怎样修习如幻三昧。三昧就是正定。在佛法中,三昧有很多,例如修如幻观称为如幻三昧,观佛像是观佛三昧,修水观是水观三昧,修火观是光明三昧,修不净观成就也能达到三昧……所以佛法有百千三昧。三昧是药,用来对治我们的我执、法执、妄想颠倒。什么样的三昧才是究竟、真实的?《六祖坛经》讲一相三昧,一相三昧就具足一切三昧,这个三昧不假修证。凡是修证得来,有得就必有失,有成就必有坏;而我们本具的这念心性,无成亦无得、不去亦不来,这才是最真实的。

  一相三昧,不是另外去找一个有相的东西;也不是离开我们的身心,到外面去找一个一相三昧,这样修怎样也无法契入一相三昧。《六祖坛经》云:「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痴自性慧,心地无乱自性定,不增不减自金刚,身去身来本三昧。」我们常说修戒、修定、修慧,有修就是有得、有成,这些都是有为、都是方便;所以进一步要修而无修,修了以后,要归于无修,无修的这念觉性,才是我们的本性,这就是一相三昧,这个三昧为三昧之王,所有一切三昧都不离这个三昧。

  三昧是一个定境。修如幻三昧,就是观一切法都是幻化不实、如梦如幻,经常起这个心念,看到任何境界都是虚妄的;所谓虚妄,并不是什么都没有,就像看电视一样,电视里确实有影像存在,不过这些影像是虚妄的。当我们看到种种境界时,测验一下自己,会不会随这些虚妄的境界所转,看到好的就欢喜、看到坏的就厌恶?欢喜就是取,厌恶就是舍,这个心一旦有了取舍就落入两边。如果我们看到好的境界,知道是好的,心不起欢喜;看到坏的境界,知道是一件坏事、丑恶的事情,心中不排斥,这样就是不随境界所转。自己可以考验、测验自己,看看这个心达到什么境界?假使还没有达到这个心境,就要练习保持在这样的境界。

  「时普贤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普贤菩萨听到佛的教诲、听到佛要讲这些道理,非常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和参与这场法会的所有大众「默然而听」,静默、安详地伫听。

(三)

  佛就对大众开示:「善男子!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犹如空华,从空而有。幻华虽灭,空性不坏。众生幻心,还依幻灭;诸幻尽灭,觉心不动。依幻说觉,亦名为幻;若说有觉,犹未离幻;说无觉者,亦复如是。是故幻灭,名为不动。」这个道理很重要!所有境界都是虚妄不实的;一切幻化境界最后统统灭尽了,我们这一念灵性、觉性还是存在、不动的。想想看,假使连这一念心都不存在了,谁来成道?谁来成佛?

  「依幻说觉,亦名为幻。」进一步要了解,所谓的觉悟,也是幻;因为有幻才有觉,如果没有幻,觉也不立。我们的身心如幻、世界如幻、根尘如幻,十二入、十八界都如幻。因为有这些幻境,所以如来才说觉、说我们有一个觉性;要使觉性圆满,就必须离开这些幻境。假使外面没有幻境,也不须有一个觉的存在了。就像人有男众、女众,所谓男众,是因为有女众才说有男众。假使世界上根本没有一个女众,也不会说这些人是男众;所以如果女没有了,男也不立。同样地,「依幻说觉,亦名为幻」,幻没有了,觉也不立、觉也不存在了。觉性是本具的、本来就是觉;依幻才立觉,由于有这些幻化不实的境界,佛才说觉。所以我们也不要执着有一个觉,为什么?若说我们现在有了觉、有了灵知灵觉,这个觉又变成相对的境界了,因此「亦名为幻」,这个觉也是幻,也是相对而立,是一个虚妄不实的境界。

  「若说有觉,犹未离幻」,如果执着有一个灵知灵觉存在,这样还是没有离开幻境;正因为执着有一个幻境,所以才会执着有一个觉性。「说无觉者,亦复如是」,相反地,若说没有觉,认为一切法皆空,哪里有个觉?执着没有一个灵知灵觉的觉性,这样也是错误,这个认定也是相对、虚妄不实的。

  「是故幻灭,名为不动」,禅宗祖师说:「有佛处不得住,无佛处急走过。」有也不执着、无也不执着,不着空有两边,这样来用功,等到所有幻境统统灭尽、统统没有了,觉性自然而然就现前;真正达到这个境界,这念心如如不动、了了常知,一切都是现成的。如果没有达到这个境界,心当中一定有执着、有挂碍;执着有、就堕入有边;执着无、就堕入无边。心有挂碍,就一定堕入两边。

  「善男子!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应当远离一切幻化虚妄境界。由坚执持远离心故,心如幻者,亦复远离。远离为幻,亦复远离。离远离幻,亦复远离。」如果听到要远离,又执着远离,这个「远离」又是一个幻境。所以「亦复远离」,连「远离」、「离幻」的这个心也要放下。因为众生的心,跟他说黑的、就执着有黑的,说白的、就执着有白的,说空、就执着一个空,说要远离、就执着一个远离,这样远离又变成了幻化不实的境界。所以「远离为幻,亦复远离。离远离幻,亦复远离」,如果执着一个远离,这样远离又是幻,所以远离也不执着。「得无所离,即除诸幻」,最后什么都不执着了,自然而然就离开这些幻化不实的境界。

  就如同我们诵经、静坐、布施、供养……修种种善法,都要回向一样。为什么要回向?因为众生执着功德,所以要把功德回向,等到回向后什么都没有了,连回向的这个心也要回向。因为只要还有一个回向的心存在,就还不是本心。所谓「实际理地,一法不立」,要一直观照这念心,把心中所有一切扫得干干净净;不但幻境要远离,远离也要远离、不执着远离。

  明白这个道理,就知道修行一个是境、一个是心;一个是幻,一个是远离。幻是外面的境界,远离是我们这个心。下面就举了一个譬喻:「譬如钻火,两木相因,火出木尽,灰飞烟灭。」「譬如钻火」,就像钻木取火,钻子也是木头做的,用木钻子拚命去钻木头,「两木相因」,互为因果。木头是一个境界,能钻的钻子也是木头,也是一个境界。钻的时间一久,一摩擦、就起火了;一旦起火,「火出木尽」,钻子也烧掉了、木头也烧掉了,能所俱空,就是这个意思。

  能观之智、所观之境,正是这个道理。这里用「两木相因」来譬喻。木钻比喻能观之智,木头比喻所观之境,「火出木尽」,火烧起来,把木头烧完了、钻子也烧完了,统统烧得干干净净,能所俱空;但还剩一团灰,还有一个境界。「灰飞烟灭」,到最后灰也没有了、烟也没有了,就是一个毕竟空的境界。毕竟空是最真实的境界,就是指我们这一念心。等于古人所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时时刻刻都要「损」、都要放下,放下、放下……到最后通身放下了,无可放的地方,就是自己的本心、自己的觉性;这就是这里所说「灰飞烟灭」的道理。假使不了解,始终认为要留一个能观之心;外面一切皆空,而能观之智还存在,这个境界就还有一重尘,这个智就是一重烦恼、一重尘劳。

  「以幻修幻,亦复如是。」我们能修的这念心也是幻;以前不知道修行,没有修行的这个愿心,直到发出想修行这个愿心后,才开始修行。以前不知道返照、检讨,没有反省检讨的这个心;现在知道要出离,「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经常藉此检讨反省自己有没有过失?过失是「境」,能反省的这个是「心」,心、境成了两个相对的境界。到最后所有一切过失统统没有了,就不用再反省了,因为起一个反省的念头又是一个妄想,所以最后连反省的这个心也要放下,就是如此。

  「以幻修幻」,明明知道反省的这个心是幻,但如果没有反省,修行也无法成就,所以称为「以幻修幻」。能修的这个心是幻,外面的境界也是幻,虽然是幻,但还是要修;修了以后,能所俱空,统统不执着,归于当下这念心,就是万法归宗。「以幻修幻,亦复如是」,我们知道这是幻化的境界,还是要去修;道场也是如幻、众生也是如幻、自己修这些善法也是如幻、能修的这个心也是如幻……还是要以幻修幻。

  「诸幻虽尽,不入断灭。」一切法都是幻化不实的境界,这些并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假有,所以虚妄不实。要诸幻灭尽,对这些幻化不实的境界不要执着、不理它,就灭掉了;看到好的不理它,看到坏的也不理它,这样就是灭!相对地,心中只要有执着就是理它,认为这个东西是实有、始终在我们八识田中想念、牵肠挂肚,这样就不会灭。所以我们「不入断灭」,修行如果入了断灭境界,就糟糕了!不要认为什么都没有,而是要知道它是虚妄的境界,这念心始终安住正念、不理它;不理它就是不入断灭,保持坚住正念这念心存在、这念清楚明白的灵觉存在,这样就不是断灭。

(四)

  善男子!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依此修行,如是乃能永离诸幻。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普贤汝当知,一切诸众生,无始幻无明,皆从诸如来,圆觉心建立。
  犹如虚空华,依空而有相。空华若复灭,虚空本不动。
  幻从诸觉生,幻灭觉圆满,觉心不动故。
  若彼诸菩萨,及末世众生,常应远离幻。
  诸幻悉皆离,如木中生火,木尽火还灭。
  觉则无渐次,方便亦如是。

  「善男子!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所谓「离」,不是用我们的身体去离开这个世界,这样做是没办法离开的,而是指这个心不染着,才是离。「知幻即离」,知道这些都是幻化不实的境界,心不染着;如同陶渊明诗云:「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就是指这个心对外境不染着、不贪着、不挂碍,自然就能离开这些境界。所谓「千年暗室,一灯即破」,灯就是指我们这念心,这盏灯现前,什么境界都离开了;这盏灯熄灭了、心中失去正念,什么境界都来了。

  「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知道境界是幻化不实的,有佛处亦不住、无佛处亦不住,坚住正念,不想它,不着有、不着空,自然就离开一切幻境,不用另外再修一个方便,这就是「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离幻即觉」,「离幻」就是觉悟。不执着这些虚妄的境界就是觉悟,不用另外再去找一个觉悟。「亦无渐次」,「觉」有本觉、不觉、始觉、正觉、分证觉、等觉,最后是妙觉、圆觉。看起来有渐次、有次第;其实说这些次第,是为了方便让大众了解修证的过程、生起信心。我们明白了以后,「离幻即觉,亦无渐次」,离幻就是觉,并没有渐次,没有本觉、不觉、始觉、正觉、分证觉、等觉,乃至没有无上正等正觉之分;假使认为有一个无上正等正觉,又是一个执着。佛法讲,一切无所著,诸佛常现前,诸佛就是指我们这念心。哪念心?我们的六根、六尘、六识、十二入、十八界,都是这念心所显现,这个就是诸佛;这念心时时刻刻都存在,就是诸佛常现前。

  「离幻即觉,亦无渐次」,不要以为自己刚刚觉悟,就慢慢等待,认为将来还会有一个更大的彻悟;假使这样想,就胡涂了。我们现在觉悟的这念心,就已经和如来的心同一个鼻孔出气,现在只是保任时间长短的问题;这念心要坚住正念,而且要坚住得长久;否则习气一来就跟着习气跑掉,这念心不存在了,又成了不觉的众生。因此,不用另外去找一个正觉,也不要另外去找一个大彻大悟,就是安住这念心、这念觉性,没有次第,就和十方诸佛这一念心是相同的。

  「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依此修行,如是乃能永离诸幻。」一般人认为现在是末法时代,修行不能成道、不能得解脱;我们看了这部《圆觉经》,就知道这个说法并不正确。佛告诉我们,一切菩萨、也包括现在所有一切末世众生,「依此修行,如是乃能永离诸幻」,依这个法门来修习,离尽一切幻化,一定能够成就道业。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为什么要说偈?因为佛在开示中讲了很多道理,恐怕大众忘记了,或是没办法归纳,不知道在这么多语言文字中、哪个才是重点,无法真正了解离幻即觉的境界,所以佛大慈大悲,最后重新再把道理总结说一遍,用简洁的偈颂,四句、六句、八句、十二句……来补充说明,使大众更容易了解。

  「普贤汝当知,一切诸众生,无始幻无明,皆从诸如来,圆觉心建立。」我们常说要断无明,其实无明也是幻、是虚妄不实的,所以称为「幻无明」。既然是虚妄不实,怎么去断?例如众生也是幻,如果执着地水火风四大为实有,就是众生;如果不执着,当下就没有众生的存在、就不是众生了。「一切诸众生,无始幻无明,皆从诸如来,圆觉心建立。」无论众生也好、无明也好,这一切都是依圆觉心来建立;依圆觉心建立,依种种层次而分成十法界。语言文字说有十法界,也只是为了方便大众了解;事实上,这十法界也不离这念心、都是从我们这念心生出来的。成了道、证了果,就称为圆觉心;没有成道、证果,就称为如来藏心;十法界都是从这念心建立起来的。

  「犹如虚空华,依空而有相」,就像虚空中的花一样,是依空而有相,因为有虚空,所以看到空中有花。「空华若复灭,虚空本不动。」空花是假相,并不是虚空中真的有花;空花是从我们这一念心幻无明、幻执着所生;如果没有幻无明、幻执着,虚空就没有花了;空花灭掉了,虚空还是虚空,本来就是寂然不动的。

  「幻从诸觉生,幻灭觉圆满,觉心不动故。若彼诸菩萨,及末世众生,常应远离幻。诸幻悉皆离,如木中生火,木尽火还灭。觉则无渐次,方便亦如是。」所有世间、出世间,一切执着、一切境界、善恶诸法……都是虚妄不实的。就像过去梁武帝问达磨祖师,自己这一生造寺度僧、布施设斋……所做的这些有没有功德?达磨祖师回答:「没有功德。」梁武帝又问:「什么才是真功德?」达磨祖师说:「净智妙圆,体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梁武帝听了这段开示,还是不了解,心想:「既然你说我做的这些都没有功德,你讲的道理我又听不懂,那你是什么人?是菩萨?是罗汉?还是佛?」于是最后又问达磨祖师:「对朕者谁?」达磨祖师说:「不识。」我不认识自己;若说认识自己,就有能、有所,就不是如来的心法;所以达磨祖师说「不识」,只有绝对的这一念心。

  究竟什么才是真功德?「净智妙圆,体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净智」就是诸位听法的这念心,这念心没有形相,只能用智慧心来说明;「净智」就是清净的智慧、不动的智慧,称为妙智慧;这念心就是一个智、一个理,这是本具的。如果执着外面一切境界为实有,不是执有、就是执空,不是执善、就是执恶,这一念清净心就不会现前。古人说:「一片白云横谷口,几多归鸟尽迷巢。」「一片白云横谷口」,谷口就是比喻我们的心眼;众生颠倒,被恶业迷失心眼;我们修行,如果执着好的境界、执着善法、功德,就如同白云横谷口,也会迷失心眼。「几多归鸟尽迷巢」,无论出家、在家,假使执着功德、执着净土,迷失了本心本性,这就是归鸟迷巢。

  我们明白以后,并不是不要做功德,而是要知道这些善法、功德也是幻境,所以不要执着。《金刚经》云:「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一切法都是虚妄的;知道一切法无我、如梦如幻,还是要修一切善法,只是心当中不执着。如果执着一切善法,就成了福报;不执着一切善法,心就得清凉、得解脱,这就是真功德。

  最后做一个简单的结论:「如木中生火,木尽火还灭」,就像木中生火一样,木头烧完了,火也不存在了,最后连灰都会灭掉;如同油尽灯竭一样的道理。「火」是代表我们能观的这念智慧心,一切幻化虚妄的境界统统灭尽了,最后能观之智、能观的这念智慧心也要放下。「觉则无渐次」,这念心现前了,幻心就是佛心、烦恼即是菩提,没有次第。「方便亦如是」,我们平时所修的一切法门都是方便,这个地方讲木尽火灭,是没有方便、不假方便,所以方便也不要执着。

(五)

  佛开示这些道理,就是告诉我们如何修证无上菩提。我们每个人都发了成无上菩提的愿,就是要这样来修。观察所有一切境界都是虚妄不实的,这是一个方便;既然外面一切境界都是虚妄不实,就要远离;所谓远离,不是用身体去远离,而是这个心不执着。有些人认为要离开城市、跑到深山里,才是远离,这个观念是不正确的;因为身体虽然远离了,如果心没有远离,也没有用。假使住在深山就能远离,那么毒虫猛兽也是住在深山、并没有到城市去,牠们为什么没有得解脱?这就证明住在深山只是一个方便。我们修行也是如此,住在郊外也是一个方便,目的是藉由清净的环境,让我们返照自心,增进修行的工夫。

  以出家来说:有些人觉得家庭是一个罪过、罪薮,是罪恶之源,如果不出家、继续在红尘俗世里造恶业,始终也找不到一个清凉的地方。所以出家,想远离家庭,认为这样就能了脱;但远离家庭,只是离开了红尘家,如果心中的无明烦恼还在,一样没办法得到解脱。出家是一个方便;我们出了家,身现出家相,这是身出家,但这只是身体上暂时远离、离开了造恶业、起烦恼的地方,最低限度不会造恶业了。假使出了家,心里还在想世间的事情,心还在尘劳当中、没有远离尘世,这样心就还没有出家,就不是真出家。所以进一步要做到心远离、心出家。我们心当中有烦恼,要把烦恼化掉,才能离开欲界、色界、无色界,这样出了三界家,三界当中就没有自己的一份了。要想离开三界,不是用身体跑出三界,因为这个身体无论跑到哪里去,都有生老病死;而是要把心当中的贪、瞋、痴、慢、疑、邪见化掉,这些烦恼没有了,就出三界了。

  虽然出了三界,但还有无明尚未破除,所以再进一步,要契悟中道实相,所谓无明分分断、真如法身分分现,这样不但出了红尘家、三界家,也出了无明家。出了无明家,就是真正的圆满菩提、圆满觉性。这就是出家的层次。

  这个地方不讲这些层次,因为《圆觉经》所讲「圆觉」的道理,属于顿悟法门,如同《六祖坛经》也是属于顿悟法门。「圆觉」,就是圆满觉性。我们了解了以后,就是坚住这念心,只有这一念,没有第二念,没有渐次。所谓「万里途程,不离初步」,我们走一万里路,刚开始起步的那念心,与最后圆满、到达目的地那念心,还是一个,并没有两个。我们初初发心出家、求无上道的那念心,与真正成就无上道的那念心,还是一个,并没有两个。明白这个道理,就是在理上契悟了。

  这一章告诉我们远离幻化,所谓「远离」,是心远离,而不是用身体去远离。就像维摩诘居士告诉舍利弗,怎样叫做打坐?「不于三界现身意,是为宴坐。」于三界内不动身口意,这就是远离。我们在这里静坐、一念不生,就远离三界、远离生死;只要一动,生死又现前了。古德云:「一念妄心纔动,即具世间诸苦。如人在荆棘林,不动,即刺不伤。」我们静坐用功,就像一个人掉到荆棘丛里面,上下左右都是刺,往前走也有刺,往后退也有刺,往上也有刺,往下也有刺……怎样才能不被这些刺所刺?不动,就不会被刺,不受东西南北的刺所影响,就是在形容这念心的作用,因为东西南北都是幻化不实的境界,「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虚妄就是幻化不实;我们要起这种觉照,有了这种觉照就是远离。如果知道是虚妄不实,却还去执着它,就不对了。

  过去有位出家众喜欢吃酒,不但吃酒、还泡毒蛇酒。有人问他:「出家众不是不吃酒吗?」他说:「我吃酒,是在度吃酒的众生。喜欢吃酒的人,就会到我这里来;不吃酒的人,就到不吃酒的地方去。」这种说法是不对的!这些话都是找借口自圆其说,他为了自己想吃酒,所以找一个理由来搪塞。真要以吃酒来度众生,也得要有工夫才可以;像济公吃酒,把酒喝下去,可以吐得出来,而且吐出来的酒统统变成黄金;吃肉,吃死的进去,可以吐活的出来;要达到这种工夫才可以这样,否则讲出这种话来都是邪见!

  佛法是真理,是真实的工夫,不能只是光用嘴巴来讲,还要去实践;否则,「说到做不到,是名不到道。」嘴巴虽然可以讲出种种道理,可是自己却做不到,这样道理是道理,始终与自己的生死大事、圆觉净性、菩提、涅槃、净土,还是两回事。

  这个地方讲如幻,所有一切法都是虚妄的,如果不知道境界是虚妄的,心中就会生憎恨、贪爱。就像晚上作梦一样,梦中有恶法、有善法,如果梦没有醒,在恶梦中始终感到惊慌恐怖、很苦恼;在好梦中,又心生执着。其实好的也是梦、坏的也是梦,这些梦境都是虚妄不实的;既然是虚妄不实,我们就不贪不爱;不贪不爱就是远离。。

(六)

  我们对大乘法门要有信心,信心很重要;一切法不离我们这念心。这个心染着了,就是秽土;心清净了,就是净土;心坚住正念,念念分明、处处作主、寂照一如,就成无上正等正觉。因此,我们要把这个心安住在哪一个法界?这是最重要的。受持五戒,这个心想到五戒,就安住在人道。这个心想到十善,就安住在天界。这个心修四谛,就是声闻;修十二因缘,就成了缘觉。这个心住在六波罗蜜上,就是菩萨。如果直接了当,把心安住在中道实相上面,念念分明、处处作主,「一法界显,九法界隐」,「一法界」就是诸位听法这念心,不想过去、不想现在、不想未来,寂然不动,这样就安住在无上正等正觉、一真法界上面;这一切都是我们自己的事情。就看看自己这个心,和哪一个法界相应?就入那一个法界。

  社会上一般人不了解这些道理,心住在财色名食睡、贪瞋痴上面,就和地狱、饿鬼、畜生这些法界相应。我们明白这个道理,要想入一真法界,就要靠工夫。在打坐的时候一念不生,可以入一真法界;一旦不打坐了、心又散掉了,就没有办法入一真法界。所以时时刻刻都要坚住正念!要修一切善、不执着一切善。修一切善,是福报;不执着一切善,这个心要安住在实相、安住在清楚明白、如如不动这念心,这非常重要!我们出家要明白这个道理,否则心不能安住,就会感觉无聊,乃至和世间人一样不断向外攀缘,始终离不开财色名食睡。明白了这些道理,就知道出家真正是很大的福报,有这么好的环境、这么好的因缘能够修菩萨行,在利他当中完成自利。修善法就有福报,修了以后不执着,这念心安住实相,马上就契悟一真法界,这些都是百分之百的真理!

  今天我们讲《圆觉经》〈普贤菩萨章〉,这一章很有意义。知幻即离,离幻即觉,就是这么简单。知幻即离,知道一切都是虚妄不实的,心不执着。离幻即觉,这念心就安住在觉性上面;如果连觉性都不存在了,要怎么修行?我们修行就是要成无上正等正觉,「觉」就是我们的灵知灵觉,「在眼曰见,在耳曰闻,在鼻辨香,在口谈论,在手执捉,在足运奔」,所以离开眼耳鼻舌身意,也没有一个灵知灵觉;假使我们没有眼耳鼻舌身意了,哪里还有一个修行的人?

  修行不能离开眼耳鼻舌身意,而《心经》上又说「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这是什么道理?《心经》是先讲空,因为众生都是执有,所以要先远离一切境界、「照见五蕴皆空」,空了以后,就远离了十八界,这时还没有证到圆觉、无上正等正觉的境界;所以进一步还要不着空,销归自性,这念心才是无上正等正觉;证到无上正等正觉,依旧还是这一念心。

  我们无论讲佛法、看佛经,都要圆融,不能离开这念心;离开了这念心,什么都没办法成就。知幻即离,离幻即觉,这就是顿悟自心、直了成佛的修证方法。不论是《圆觉经》、《六祖坛经》所说的道理,或是其他经典所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些道理都是相通的,只是深浅有别而已。

  希望大众除了建设道场、普度众生以外,还要建设、安住自心的道场,净化自心众生,这样才不辜负自己出家修行这一大事因缘。〈普贤菩萨章〉讲到这里为止,大众休息。(全文完)


单元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