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四十二章經》──第三十四章 處中得道【適中證理】



(一)

  沙門夜誦迦葉佛遺教經,其聲悲緊,思悔欲退。

  佛問之曰:「汝昔在家,曾為何業?對曰:愛彈琴。佛言:弦緩如何?對曰:不鳴矣。弦急如何?對曰:聲絕矣。急緩得中如何?對曰:諸音普矣。」

  佛言:「沙門學道亦然。心若調適,道可得矣。於道若暴,暴即身疲;其身若疲,意即生惱;意若生惱,行即退矣;其行既退,罪必加矣。但清淨安樂,道不失矣。」

  這一章是「適中證理」,修行要適得其中,不偏左、不偏右,這念心安置適中,就能夠證理。「證」,就是果證;「理」,指菩提、涅槃之理;假有、真空、中道之理。

  佛法的道理不外乎三種:俗諦、真諦、中道第一義諦。俗諦,指世間的所作所為,這些都屬於俗諦。所謂「人成即佛成」,俗諦有俗諦的道理,佛法是以人為根本,不能背離世間,如果連做人都做不好,想要超凡入聖,成賢成聖,是很難的一件事情。世間上沒有一件事情是可以獨立存在的,人與人之間、人與物之間、物與物之間,都是仗因託緣而生;諸法緣起、緣起性空,一切法皆是空性,這是真諦的道理。這一章不是談假有、真空之理,而是中道實相之理,這念心,不著空、不著有,安住在當下這念不動心、清淨心、智慧心,這就是中道第一義諦,契悟中道實相之理,就能圓成佛的智慧、證到實相。

  《佛說四十二章經》的經義包含大乘、小乘、事、理、漸修、頓悟。「適中證理」這一章最主要是告訴我們,修行要適得其中,不能太快、不能過慢,也不能懈怠、放逸。明白這些道理,用功修行、依教觀心,道業就能夠進步;否則,心當中就容易起無明、生煩惱,甚至退失菩提心。所以,修行最重要是這念心要適得其中、行持適得其中,才能證得菩提、涅槃之理。

  「沙門夜誦迦葉佛遺教經,其聲悲緊,思悔欲退。」出家修行者,稱為「沙門」。沙門有四義:一、勤行,謂精勤行持也。二、功勞,謂修道有功也。三、息心,謂休息妄心也。四、勤息,謂勤修戒定慧,息除貪瞋癡。

  此外,還有四句話形容沙門:「是沙門,非釋子」、「是釋子,非沙門」、「非釋子,非沙門」、「是釋子,是沙門」。這四句話雖然意義簡單,但要能落實下來,也是不容易的事情。

  沙門是指出家的修行人,外道也有沙門,外道沙門就是「是沙門,非釋子」。

  我們佛教的出家眾就是釋子,所謂「四河入海,同一鹹味;四姓出家,同一釋姓」,閻浮提有四條大河,最後統統匯歸入海,所以同是一味;譬喻印度雖然有四種種姓(種族階級),但出了家以後都是以釋為姓,稱為釋子──釋迦如來法王之子、釋迦如來的真子。

  出家受了戒,修戒、修定、修慧,繼承如來的衣缽,所以堪稱釋子。假使受了戒,身穿僧服,外相現釋子身,卻不知勤修戒定慧來斷除煩惱、成就菩提,也不發自利利他的大慈悲心,這就是「是沙門,非釋子」。相反地,能夠發大慈悲心,自利利他,勤修戒定慧,乃至六波羅蜜,就是名符其實的「是沙門,是釋子」。

  「沙門夜誦迦葉佛遺教經」,迦葉佛是釋迦牟尼佛的前一尊佛。這位沙門所誦的是迦葉佛的遺教經。遺教,如同父母的遺囑、教誨。身為佛子,要依佛所遺留的經教來用功、學習。

  《佛遺教三經》就是現在所說的《佛說四十二章經》、《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及《佛說八大人覺經》。誦經時,要口而誦、心而惟、身而行。一般人不了解誦經的含義,認為在家居士吃葷不能誦經,或是認為誦經要大聲,菩薩才聽得見……這些都是似是而非的知見。

  誦經最重要的是虔誠心、恭敬心,誦經時心不打妄想。能吃素誦經是最好;不吃素也可以誦經,最低限度口業要清淨,不惡口、不兩舌、不綺語、不妄言。誦經前漱漱口、手洗乾淨再翻經,藉由這些事相表達內心對法的恭敬。所謂由事到理,假使光是口說清淨、恭敬,而事上做不到,就是有理無事,修行就偏一邊。所以,在事相上能夠實踐,就能與理相應。

  誦經最重要的是恭敬心、清淨心、平等心,無論吃素、吃葷,都可以誦經。譬如佛陀時代,出家眾托缽乞食,施主的供養有素、也有葷,出家眾一律歡喜受供,所以誦經不一定是要吃素,最重要的是心要虔誠、恭敬、清淨。

  誦經時,不論大聲、小聲都可以,重要的是要隨順因緣,假使鄰單在養息,就應該小聲誦念,以免打擾道人心。念佛也有默念、小聲念、金剛念等方法,可以隨順因緣,選擇適當的法門來用功。

  這念心通法界,無遠弗屆,所謂「人有誠心,佛有感應」,假使心不誠、不淨,即使誦得再大聲也是枉然。念佛也是如此,憨山大師曾說,念佛沒有虔誠心、恭敬心,把喉嚨喊破也沒有用。所以,要以虔誠心、恭敬心誦經,同時透過回向,把誦經的功德回向給法界、三寶。誦經的目的並不是要讓菩薩聽見,假使要聽誦經的才是菩薩,那就不是真的菩薩。所以,佛法最重要的就是這念心──清淨、恭敬、平等,也就是《金剛經》所說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用無住心誦經,能誦的這念心始終存在,這樣誦經的功德就不可思議,無遠弗屆,周遍法界。了解這個道理,就不會產生邪見。

  古人說誦經、念佛、持咒,就像是一根枴杖。初初開始修行,這念心要有所依靠,枴杖就是依靠;有了依靠,心就不容易打妄想;到達完全沒有妄想了,枴杖就可以不要了。所以,誦經是一個方便。雖然是方便,還是很重要,因為不誦經,這念心不是瞌睡、就是想名利財色,或是想過去、想現在、想未來。所以,藉由誦經的方便管道,達到究竟安身立命之所。就像要去某個地方,必須假借許多方便,坐轎車、搭公車、騎機車,或是走路,如果沒有這些方便,就無法抵達。

  誦經的目的是依教觀心,藉誦經來攝心、收心,不打妄想,把心安住在誦經上;念佛的目的,也是要把心安住在佛號。有些人認為,假使不明白經義,誦經就毫無意義。事實上,誦經和看經不同,誦經不一定要了解經義,最重要的是以清淨心、恭敬心、平等心誦持。研究、了解經文的義理,則屬於看經,看經一定要研經判教,一字一句、每一章節,乃至整部經典的義理都要了解,稱為研經;判教則是研究這部經典屬於大乘、小乘、頓、漸……予以分析、歸類。所以,即使還不了解經義,誦經也沒有妨礙。





(二)

  佛說八萬四千法門都是方便,所謂「條條大路通羅馬」,誦經的目的是對治妄想、昏沉,把心依靠在經文,不疾不徐,心無所得。「沙門夜誦迦葉佛遺教經」,沙門在晚上誦《迦葉佛遺教經》,由於不了解誦經的目的,誦到後來「其聲悲緊,思悔欲退」,聲音很悲哀、迫切。

  為什麼會悲緊?因為有所求。希望誦經有感應,佛菩薩來摩頂、授記,乃至希望開悟、成道證果。雖然是好的祈求,但是心太急切、太緊迫,以致妄想、煩惱愈來愈多,覺得自己誦經還在打妄想、瞌睡、想名利財色,一定是自己根機不好,所以誦經沒靈感,心生懊悔。心生懊悔,就會退失菩提心,認為:「出家這麼辛苦,要早起、晚睡,還要誦經、打坐、修種種善法……乾脆還俗做在家居士,種個善根就好。」這樣想就是退道。禪宗參禪,參了一段時間要放香,不能太急;假使功夫太急了,自己逼迫自己,久了心力交瘁,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就會心生後悔、起煩惱,認為自己根機不好,就退失了菩提心;誦經時,如果妄想紛飛,就會愈誦愈快、愈來愈緊迫,就像在趕進度一樣。這位沙門夜間誦《佛遺教經》,也有這種情形,心太急切、希望有所得,所以心生煩惱,欲退道心。

  佛聽到這位沙門誦經的聲音很悲切、急迫,有退道之虞,就問他:「汝昔在家,曾為何業?」「為」,就是做;「業」,指士農工商、百工技藝。佛問這位沙門:「你出家以前,從事什麼行業?」

  「對曰:愛彈琴。」「愛」,就是喜愛。沙門回答,出家以前喜愛彈琴。「佛言:弦緩如何?」「弦」是指琴弦,有七弦、五弦、三弦,音調各有不同。「緩」,就是鬆緩。佛問沙門,琴弦調得很鬆,可不可以彈?有沒有聲音?沙門回答:「不鳴矣。」「鳴」就是響;弦鬆了,就彈不出聲音,當然不鳴;就像鼓受潮,鼓皮鬆了,也不會響。

  佛又問:「弦急如何?」「對曰:聲絕矣。」弦繃得很緊,像一根鋼絲,沒有一點柔軟、柔和之氣,彈出來的聲音好不好呢?「聲絕矣。」弦繃得太緊,不但彈不出聲,還可能會拉斷。

  佛再問:「急緩得中如何?」琴弦調得恰到好處,不鬆不緊,情形如何?「對曰:諸音普矣。」中國古代有宮、商、角、徵、羽五音,現代有Do、Re、Mi、Fa……八音,「諸音」就是指這些音;「普矣」,所彈出的曲調合乎韻律,不急不緩,非常和諧。

  佛告訴沙門:「學道亦然。」修行學道也跟彈琴一樣,急緩要適中。佛說八萬四千法門,一種是漸修法門;另一種是頓悟自心的法門。修止觀法門,不能太緊或太鬆,要保持綿綿密密,不夾雜、不間斷。假使太緊,就容易起煩惱,退失菩提心;太鬆,就會懈怠、放逸。

  依法返照自心的法門,假使用得不當,心住在法上,就會有其他副作用。以參禪來說,是以心追心,問:「誰在念佛?」拚命地自己追自己,假使用功不當,就會追到頭昏腦脹,頭痛欲裂。所以,參禪要看根機,參的時候,心不能太鬆、太緊、太粗或太細。

  修道沙門要知道善調身心。譬如飲食,吃得太飽,熱量過多,打坐容易瞌睡;而且氣往下墜,容易放下風;假使不吃、甚至絕食,就會精神不振,這個心昏昏沉沉、迷迷糊糊,無法安住正念。所以,過與不及都不好,就像孔子所說:「知者過之,愚者不及。」

  有些人認為修道就是修心,既然修心就好,何必吃素、受戒?表面上聽起來很有道理,其實是偏到一邊了,聰明反被聰明誤,稱為世智辯聰,這就是太過。相反地,智慧低的人,不了解因果、心性的道理,即使背經、持咒,背了下句就忘了上句,無法憶持,這就是不及。過與不及,都不是正確的修行方式。

  《楞嚴經》記載,阿那律尊者聽佛陀說法時,總是打瞌睡,佛就告誡他,聽經聞法時瞌睡昏沉,一是侮慢師長,二是輕法,三是懈怠,未來還可能投生為螺螄,螺螄多劫都是在昏睡當中。阿那律一聽,發了大慚愧心,以前打瞌睡,迷迷糊糊,懈怠、放逸,現在決定要不眠不休,絕對不再打瞌睡,於是日以繼夜地精進用功。由於沒有睡眠,最後雙眼就失明了。

  所以,用功太過或不及,都是不好的,要善調身心。不睡或貪睡,都是過與不及。道場裡有一定的規矩,什麼時候該精進用功、什麼時候應該養息……依規定行事,這是修行的方便。該睡就睡、該用功就用功,不能在大眾用功時,自己休息;大眾休息時,又自己用功,這樣就是顛倒。要不偏不倚,適得其中,才能對修行有所助益。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