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四十二章经》──第六章 忍恶无瞋


(一)

佛言:「恶人闻善,故来挠乱者,汝自禁息,当无瞋责。彼来恶者而自恶之。」

  这一章最主要的就是「忍」字,尤其是「忍恶」,假使面对外界带给我们的一切恶业烦恼时,心还能静得下来,就是「忍恶」。心静得下来,就没有瞋恚。佛法称贪瞋痴为「三毒」,所谓「一念瞋心起,火烧功德林」,无明火一来,就乱了方寸。

  为什么瞋是毒?人一发脾气,马上脸上一阵红、一阵白,这是因为瞋恚之火会影响体内的细胞,使细胞产生分裂、变化,所以脸色就变青、变红。有些人一生气,身心作不了主,就休克了。瞋恚会让身心在各方面受到很大的影响,身体中了瞋毒、心里得不到宁静,所以必须要忍。

  「忍恶无瞋」的目的是要除去我们的瞋恚。「忍恶」,「忍」字上面是一把刀,这把刀放在心上,动也不动一下,这就是忍。「恶」就是不如意的事情、坏的事情。外在的环境,无论是顺境、逆境,都要忍;一切众生加诸我们的恶劣行为,一样要忍。恶事加之于身,生理、心理忍耐不住,就会产生瞋火。要想达到「无瞋」的境界,就必须忍耐,这就是「忍恶无瞋」的道理。

  恶劣的环境,有自然的、有人为的。自然的恶劣环境,如天灾地变、闹饥荒。天气冷,肚子又饿,这样的环境要忍下来;众生恶劣的行为,给我们带来烦恼,也要忍。忍得下来,就没有瞋恚,心就能安定,所以《佛遗教经》云:「忍之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一般人认为持戒很有功德、苦行能消除罪过,而不知道「忍」才是最重要的。什么原因呢?戒,是持身不犯,只是身体不犯,但没有办法止息妄想;苦行也是如此,只是苦其身,而无法苦其心志。佛法告诉我们,修行不要像老牛推磨。老牛拚命推磨,推得汗流浃背,不但身体很疲累,心里也很烦恼。而这里所说的「忍」,就是要达到忍心不动。

  「恶」,有心恶、口恶、身恶。心恶,指心里面起着种种恶念,想要不利于他人。口恶,就是在众人之间挑拨,乃至于妄言、绮语、两舌、恶口。身恶,就是透过身行做出种种恶劣的行为,使他人产生一种逼迫性的烦恼……诸如此类的恶事,都能忍下来,心就安定了。「定」,是修行学佛的目的之一。所以,「忍之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是很有道理的。释迦牟尼佛过去修忍辱成功了,称为忍辱仙人。忍辱,不但这念心不动,进一步忍相也不可得,这就是「寂灭忍」。


(二)

  「佛言:『恶人闻善,故来挠乱者。』」这里所说的不是外界环境带来的不安,而是有恶人、坏人故意来扰乱。在佛法中,善与恶各有其标准,不了解因缘果报,乃至于为非作歹、作恶多端的人,这种人就是「恶人」。以儒家来说,就是不知道伦理道德,没有「五常──仁、义、礼、智、信」的观念。
恶人,就是小人;善人,就是君子。一般人认为,宁可得罪君子,不可得罪小人。因为君子是大人有大量,不计较小人过;至于恶人,则是专门计较人我、是非、得失,如果让他有一点点不如意,就会怀恨在心,时时想找机会报复。所以孔子说:「敬鬼神而远之。」第一是「敬」,要恭敬、慎重;第二是要「远」离。什么原因呢?度不了这种恶人,就要赶快远离,否则就像和毒蛇、邪神、邪鬼在一起,自己也会受害。这就称之为「恶」。

  这种恶人心中没有善法,只知道为自己,不知道为他人着想。所以「恶人闻善」,恶人遇到了善事,不但不赞成,而且还要反对;听到他人做善事,就好像刀子刺到心里一样。为什么?因为他平时都在作恶,别人行善,就像是在反对他一样,显得他很愚痴、愚昧。由于你是个好人,他就变成了坏人;你是光明,他就显得黑暗、堕落;你愈来愈光明,他就愈来愈黑暗;你愈来愈高贵,他就愈来愈低贱……,所以,这些恶人听到善事,就会起烦恼,甚至从中阻挠。相反地,好人听到他人行善,就会来赞叹、随喜。

  天上的魔王看到有人出家修行,将来能够得到解脱,就会加以扰乱、阻止,为什么?因为他的魔子魔孙、眷属就减少了。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成正觉前,就有天魔外道前来扰乱,所以,有功德天就有黑暗天,要想修行成道,是不简单的。

  假使只有扰而没有乱,还不至于使人失去正念;如果又扰又乱,就使人乱了方寸,甚至退失信心──认为自己做了这么多善事,难道没有功德?为什么佛菩萨没有加被、为什么善神不来护持?乃至于觉得未受三皈五戒之前,本来没有什么事,受了三皈五戒之后,亲戚朋友反而批评、远离,认为是迷信、走火入魔……自己的心乱掉了、信心退失了,认为还不如做坏事好。这念心一乱,就失去了正念。由于他人的扰乱,自己作不了主,迷失了方向,做事也迷糊了。遇到这种境界,怎么办呢?

  「汝自禁息,当无瞋责。彼来恶者而自恶之。」遇到这些境界,自己要「禁息」,要临危不乱,他动我不动、他乱我不乱、他骂我不骂……要有这种定力。「息」,就是息灭心头之火,身、口、意都要止息不动,也就是要修忍辱,绝对不要和对方一般见识,不要去扰乱、毁谤对方,否则就是自己没有静、没有定。

  止息不动,就是静止。静止,才能息灭心头之火。身不动、口不动、心也不动,这就是一种定。有了定,就能息灭这些烦恼。三国时代孔明三气周瑜,假使周瑜了解这个道理,孔明也气不了他。大家要了解,外界的扰乱可能是来败坏自己的道业、使自己退失菩提心,所以一定要「禁息」。

  「当无瞋责」,「瞋」,禁息了之后,也不可起瞋心。「责」,就是责备、责骂对方为什么对我无理?为什么来扰乱我?始终要跟他讲道理,理出一个是非,这样就不是忍。你和人家谈判、论是非,就是谈条件,就变成凡夫俗子,没有功德了。所以,「当无瞋责」,要逆来顺受,自己反省检讨:「他这样扰乱我,我的业障就消了。为什么?这是业,可能我过去对他也有这种行为,所以今生他也以这种行为对待我,要甘心甘受,不再指责他;如果责备对方,就不是忍。」瞋心是很厉害的,只要瞋心一起,瞋火就来了。

  假使真正能够忍得下来,「彼来恶者而自恶之」,「彼来恶者」,别人来扰乱、毁谤、辱骂、加害我,我不理他,一念不生,如如不动;「而自恶之」,最后他自己会得到恶果,反而自己害自己。因为我们的心不动,而他的心始终在动,他的恶念一生,马上会反应回去,使他自己受报。所以,不要理他,这念心保持如如不动、了了常知,我们的心当中就有无量的光明、智慧。有定力、有智慧,就能发生感通。

  现在社会上的年轻人,你看他一眼、瞄他一眼,你认为没有关系,但是他心中就会不高兴,为什么呢?作贼心虚,马上就会侮辱、攻击你。所以,我们不但心不动,眼睛也不要随便乱看,这样自然就能产生定。相反地,如果彼此继续争论,他骂我一句,我也回骂一句;他打我一个耳光,我也还他一拳,这样双方都有罪过。反之,听到人家骂我,装作没有听见,这念心如如不动、了了常知,时时刻刻都在禅定当中,就有无量的功德。

  所以,坏人听到好的事情,就会感到不高兴,心中起了烦恼,就会来阻扰我们所做的善事。这时就要克制我们的心念,不要和对方一般见识,也不要责怪他,这念心保持不动。不动,就是无瞋。身、口、意都不动,三业就清净了。心一动就是妄念,口一动就造了恶业,身一动恶业更大,所以对于任何境界都要忍,能忍自安。

  举例来说,在学校里考了前三名,有时会有同学因为心量狭小,故意来扰乱,说一些风凉话,甚至不跟我们往来;假使我们忍耐不住,就会出事。在团体里,人与人相处原本也没什么事,有些人却会多想:「奇怪!我对他这么好,他却不理我。」对方不理他,他就起了烦恼,随之而来就会有许多困扰,甚至造了恶业。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不容易,但是要有一个原则,就是一个「忍」字,要忍心不动,这是最重要的。


(三)

  修行就是一个「忍」字,要忍心不动,这是最重要的。恶人来扰乱,会发生很多逆境。有时候,可能是过去的冤家对头,忍得下来,最后受报的还是对方自己。佛法是最真实的道理,世间上一般人不了解,有了委屈、瓜葛,就要评评道理,这不是佛法、也不是修行。「忍人所不能忍」,才是佛法,即使受了委屈,虽然是我有道理,我也不申诉,一段时间之后,水落石出,人家就知道你的修行,这就是一种功德。我们不是需要别人赞叹,而是自然而然就有这种好的名声和功德。

  唐朝的宰相娄师德,很有学问也很有道德,他的弟弟也是如此。当他弟弟被派任州牧的时候,他去向娄师德告辞,娄师德说:「我现在当宰相,朝廷里面有很多人嫉妒,你现在去当州牧,或许也会有人嫉妒、毁谤,如果遭到恶言毁谤,你要怎么办呢?用什么方法来保全自己?」弟弟回答:「请兄长放心,我就是一个『忍』字,这个『忍』字就能保全我的性命。」

  娄师德又问:「如果有人当面毁谤你、辱骂你,你会有什么反应?」他说:「我不理他,笑一笑就好了。」他说:「假使你这一笑,对方更生气,马上向你吐一把口水,你要怎么处理呢?」他弟弟说:「很简单,我不跟他计较,把这一把口水擦掉就好了。」娄师德说:「你这么做,我就更不放心了。」弟弟说:「为什么我擦掉口水,不跟他计较,你还不放心呢?」娄师德说:「人家已经气到极点,吐你一口口水,你又擦掉,人家更气;你最好接受这口水,不要擦掉,让口水自己干了就好了。」这就是历史上「唾面自干」的公案,就是一个「忍」字。

  以佛法来说,忍有伏忍、顺忍、无生法忍,最后达到寂灭忍。所以,一个「忍」字就能成道、就能成佛。过去,富楼那尊者要到输卢那国去弘扬佛法,那个国家很落后,人民很野蛮,佛对尊者说:「那个地方的人非常野蛮,最好不要去。」富楼那尊者说:「我一定要去度那些人,那个地方没有佛法,人民生活很苦,所以我要把佛法带去那里。」

  释迦牟尼佛说:「假使你去了,那个地方的人骂你、毁谤你,你怎么办?」「世尊!如果他们毁谤我、骂我,我要感谢他们,因为他们只是骂我,并没有打我,表示他们本性善良,可以接受教化。」世尊再问:「如果人家骂你、毁谤你,更进一步要打你,你怎么办呢?」「世尊!还好他们只是打我,并不是拿刀刺我。」「如果他们用刀刺你呢?」「他们并没有把我杀死,表示他们还有人性,我还是很感谢他们。」释迦牟尼佛再进一步问他:「如果把你杀死了,怎么办呢?」「世尊!这个色身最终都会坏灭,我已证得阿罗汉的果位,如果他们毁坏我的色身,同时也就让我入于清净无为的涅盘境界了。」

  所以,佛法没有别的,就是一个「忍」字,不只是坏的环境要忍耐,好的环境也要忍耐。恶劣的环境要忍耐,或许还比较容易做得到,什么原因?因为这种境界很明显,一看就是个坏人、一看就是气候不好。

  如果是顺境中要忍心不动,就不容易了。吃得好、住得好,一切称心如意,都要能忍心不动。看到好吃的东西,要忍一忍,不要贪吃;环境实在太好了,也要忍下来,不要起贪爱;这个人对我太好了,不可以对他起执着……这些都是顺境,能够忍心不动,就能超凡入圣。所以,经云:「忍色忍欲难」,看到外面好的颜色、好的境界,我们会起贪心,容易懈怠、堕落。每个人心当中都有欲爱,如果能够返照,忍得下来,心就能得清凉、就能得解脱。所以,「忍」对修行而言,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四)

  有些人看到别人做错了一点点小事,或是看到别人做不好,自己忍不下来,马上就受到影响,心灰意冷,觉得这个团体不好,甚至觉得佛法没有希望。其实佛法是最殊胜的道理,做不到是个人的事情,而不是佛法不好;修行不容易,道心不退更是不容易,人家不好更要提醒、警惕自己、要更努力精进,修行就是要从这个角度来看事情。

  俗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就是告诉我们,如果要看清自己的衣冠,帽子端不端正?仪容好不好?就要照一照镜子。过去的镜子都是用铜做的,所以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如同佛法所说,一日三摩头,时时返观自心。

  「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过去的历史为借镜,可以知道因果。历史为什么改朝换代?因为国家有存有亡、有兴有衰;一个人事业的成就,也是有成有败、有兴有衰,一切都是有因有果。了解这些道理,自己就应该警惕。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别人是我的榜样,好的,要向他学习;坏的,就如一面镜子,让自己改进,不犯同样的过失。这样就能忍心不动,否则自己的心不定,处处受到外境的影响,就会退失菩提心。

  所以,这一章告诉我们要「忍恶无瞋」,真正达到无瞋的境界,我们的心就会平静下来,这才是佛法的真实目的。


   

 


单元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