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一)

  “般若”称之为大智慧,“波罗蜜”是到彼岸。这一个“”字,从过去到现在有多种说法,一般而言,“多”亦是语助词,让语意圆满,等于中国文字的“了”,表示已经圆满了,加强前述功德的成就。亦有解释“多”就是“定”,这二种解释皆可。可以说是“了”、“圆满”,也可以说是“定”,皆能使经题的意义更完整、更真实。

  “心经”,“经”是通题,通一切经,故称为“通”。“心”是别题,专指这一部经,就是“别”;在佛法来讲,“心”就是心法,在这个地方就是指“般若波罗蜜多”。

  “般若”有三种: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实相般若。实相般若,就是指我们这一念本具的心性。由文字般若,经过观照,最后达到实相,就能够到达彼岸。彼岸,是相对于此岸来说。烦恼,是此岸;达到菩提、涅槃,就是彼岸。凡夫众生是此岸,解脱的圣者就是彼岸。要想达到这个境界,必须要透过文字般若、观照般若,最后证到实相的境界,就能够到达彼岸;到达彼岸,就能够圆满。圆满什么呢?圆满我们本具的心性──菩提妙明真心。所以,这一部经主要是讲实相。实相,就是指我们这一念心,又称为佛性。

  先了解经题,就知道这一部经,属于大乘或是小乘?这部经是讲般若,属于大乘经。在佛法里面,般若的意义甚深。六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最后是般若波罗蜜,用这六种法门来转识成智、超凡入圣,使众生从此岸经过烦恼的中流,到达涅槃的彼岸。但是,前五度每一度都需要般若波罗蜜。

  六度,是用来度我们心当中的六蔽、六种毛病。因为心当中有悭贪,所以必须修布施。悭贪就是我执,布施就是破除我执的一个法门。佛法当中,要破除两种执着,一个是我执,一个是法执。破了我执,恐怕又执着这个法,产生了法执,所以还要有般若。

  例如,布施是法,布施了以后,能够增长福报、去除贪心,可是,布施波罗蜜这个法还在,心当中还是一个执着,执着布施为实有,称为法执,所以,最后用般若波罗蜜来破除法执,连布施也不能执着。了达施者、受者、所施物三者本空,破除执着,称为“三轮体空”。

  明白了以后,就了解佛所说的八万四千个法门,都是用来破除执着的。凡夫执我,所以佛说种种法门来破除我执;破除了我执以后,根机差的人,又执着法为实有,所以,佛又讲般若来破除法执。

  佛所说的般若经有八部──《大品般若经》里面有十万偈、《小品般若经》四千偈、《放光般若经》二万五千偈、《胜天王般若经》二千五百偈、《光赞般若经》一万八千偈、《文殊问般若经》六百偈、《道行般若经》八千偈、《金刚般若经》三百偈。

  《心经》也属于般若经。为什么称为“心经”?有两种解释,第一,“心”指本具的菩提妙明真心;第二,《心经》是综合八部般若的心要、精髓,称之为“心经”。

  “般若”翻译成中文,称为“大智慧”。一般世间人也有智慧,但并不是大智慧。因此,为了区别,又可翻成净智慧、妙智慧。

  世间人的智慧不属于净智慧,不是清净的智慧,而是染污、有漏的智慧。例如,发明电灯也是智慧,但这一种智慧不是大智慧,为什么?它不是清净的,而是有漏的。有漏,就是有漏洞、有毛病。电的作用能够提升生活品质,相反地,电也可以用来毁灭世界、毁灭人类,所以,它不属于净智慧。

  净智慧,只有利而无害。这个智慧是什么呢?就是返照自心、返照诸法皆空。返照自心,就能明白自心在什么地方。所以,般若能够使我们的心得到宁静、使我们契悟本心,这样所产生出来的智慧,与世间的智慧是不一样的。



(二)


  般若的解释有很多种,每一个宗派的解释都不同。天台宗以三种智慧来说明般若之智──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一切智,是指证到声闻、缘觉,就能够通达一切诸法总相及空相的般若智慧。菩萨断界外尘沙惑,超越声闻的境界,修如幻观,成就如幻三昧,通达一切缘起,又不离开世间上的一切假有。

  菩萨为了普度众生,必须通达一切行门,如同医生为人治病,由于病的原因很多,就必须学习种种处方来对治;菩萨为通达道种智,了知一切诸法别相,要学习一切法门。因为菩萨不离开假有,知一切法如梦幻泡影,知道什么因、什么缘,最后产生什么结果,以种种道法教化众生,这种藉假观道化众生的般若智,是第二种般若。

  二乘修析空观,观一切法缘起性空,了达空性之理,这就是声闻、缘觉之智。这种体悟偏空之智,即为“但空般若”。菩萨有大慈悲心,不离开世间法、不离开众生;假使离开世间法、离开众生,就不能度众生、不能成就一切功德。但是,想要度众生、想成就一切功德,就必须通达一切行门,所以,菩萨就要修假有,从空出假,不离世间,“宴坐水月道场,大作梦中佛事”,这就是菩萨藉由假有度化众生的般若智。

  佛有“一切种智”,能够通达二乘、菩萨之智,乃至十法界一切性相,三智圆明。佛法有“性宗”与“相宗”,一般认为净土宗多半是讲相,禅宗多半是讲性,把性和相分开了,这只是在表面上来看。其实,性相是不二的,了达性相不二,就是佛的智慧。十法界的每一个法界都是相融、相通的,性与相也是相通、相融,不是两个。

  以水为例,水是一个相,波浪也是一个相;水的性和波浪的性,皆是湿性,本来就是一个,不是两个,这就是性相一如。再举一个例子,男众是相,女众也是相,相与相虽然不同,但是性是一样的,男众的这一念心性与女众这一念心性平等不二。众生看到性是性、相是相,佛的智慧就通达性相是一如的。

  不仅如此,事和理也是一个。众生看起来,事是事、理是理,分成两边了;或者是从事到理,或者是从理显事。以佛的智慧来看,事理就是一个,染净也是一个。一般人认为娑婆世界是染、十方净土是净,秽土是秽土、净土是净土,地狱就是地狱、天堂就是天堂;以佛的智慧来看,秽土和净土是一个,地狱和天堂也是不二。

  一般人认为因是因、果是果,在佛看起来,因和果是一个,把因和果看成是一体的。众生的境界,因就是因,修因才能证果,必须从因上去努力;在佛看起来,因地心即是果地觉。举例来说,从台北到灵泉寺,灵泉寺是一种果,从台北出发是一种因。开始出发的这念心,和到达灵泉寺的这念心,是一个?还是两个?悟了这念心,本来就是一个;假使没有悟,开始出发是因,到达目的地是果,把它分成两个了。

  佛的智慧,就是因果一如,不但如此,通达十法界的一切道理,乃至洞彻一切性相、事理、染净、因果……一切诸法不离当念,都在这一念心,这就是诸佛所证大觉圆满之智。

  从天台宗这三种方法来看,般若是有深有浅的,有文字般若、观照般若,最后证到实相般若。声闻、菩萨也有实相般若,佛也有实相般若,佛所证为最究竟的实相般若。这些般若智有层次的差别,分为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声闻、菩萨、佛所体证的各有不同,假使眉毛、胡子一把抓,就可能弄错了方向。

  所谓“一切智”,就是证到诸法空性之理。所以,声闻、缘觉,入到偏空涅槃。一般人说菩提心和涅槃性,本来就是一个。声闻、缘觉、菩萨、佛──诸圣人证悟的层次,只是方便的说法。虽然是方便,当中还是有次第,这些次第都必须了解。声闻修析空观成就了,能观这念心和所思惟的空性之理相应,一下就入空定;断了六根本烦恼,成就“一切智”,此为声闻、缘觉之智。

  菩萨除了修空观,更修假观。为什么还要修假观?为了普度众生。因为要在众生当中,才能度众生,所以“不出三界、不入三界”,始终在三界当中来来往往,度化众生。起了执着,就要堕落,所以菩萨修“如幻观”,所谓“如幻三摩提,弹指超无学”,观一切法如梦如幻、如泡如影,不执着假有亦不离假有,这样所修出来的智慧,就称为“道种智”。但是,观一切诸法是空性、是假有;空是空、假是假,又分成了两边,所以再进一步契悟一切法当体即空即假,当体即是实相,这样就称为“一切种智”。

  从这几个方面来了解,就知道般若之智确确实实可以漏尽我们的烦恼、破除我们的执着。破除了执着,没有烦恼,就没有业障;没有业障,就不受苦报。这一念心性就是大觉圆满,称为“到彼岸”。所以,用文字般若、观照般若的方法,证到了实相般若,就到达了彼岸。



(三)

  彼岸是相对于此岸来讲,此岸是什么呢?生死就是此岸,菩提、涅槃就是彼岸。希望从生死的此岸,到达菩提、涅槃彼岸,必须从文字般若开始,依教观心──用返照的方法,返照自心,这就是观照般若。以观照般若漏尽自己的烦恼,度过烦恼的中流,烦恼没有了,最后彼岸就现前了。为了让大家了解,而说此岸、中流、彼岸,这些都还是一种方便。

  要度过烦恼的中流,必须要用观照般若断除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方能成就。先破除见惑、思惑,这是中流;进一步,要破除尘沙惑,这也是中流;再进一步,用中道实相观,破除最初一念无明,这还是属于中流。所以,中流包含这三种过程、三种境界、三种层次。漏尽了这三种无明烦恼,才能真正到达菩提和涅槃的彼岸。

  忏悔、诵经、持咒、早晚课诵……属于文字上的般若。从文字上的般若,慢慢依教观心,就属于观照般若。什么叫返照?以参话头为例,把这念心收回来,在话头那里问一句:“谁?”这就是返照。

  再举一个例子,看到一位女性,忽然打了妄想,产生了爱着、产生了执着,马上发一个惭愧心。知道发惭愧心,这一念心就是返照。自己经常检讨、惭愧、改过,这就是返照观心,这就是般若,把这个心收回来了。检讨、反省、观照,功夫用得上了,烦恼渐渐稀薄,最后能观之智和所观之理相应,漏尽烦恼,这都属于观照般若。

  或者是与理相应──与空性之理相应,就证到真空;返照的这一个智慧心,就契入了真空。或是返照假有,观察我们这个世界如梦如幻、如泡如影,如《金刚经》所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以上述例子来说,看到一位女性长得很苗条,心里起了贪着,忽然想到:“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马上就把当作实有的外境破掉了,这就是般若。众生看到外面是实有的境界,所以才起贪爱。菩萨所修的般若,是观一切如梦幻泡影,外面的境界都是假的,还贪什么呢?

  观照如梦如幻、如泡如影,还有一个如梦如幻、如泡如影的存在,这是一个三昧境界,还没有悟到真心、还没有悟到实相,所以,最后这一念心不住在真空,也不住在假有,“当下即是,动念乖真”,惺惺寂寂、寂寂惺惺,这是什么?这就是实相般若。简单来说,实相,就是我们的本心本性。佛法有很多道理,都讲得通。用文字般若、观照般若的方法,契悟了实相般若,就到达彼岸了。



(四)

  依据圆锳法师的解释,“多”即是“定”,亦有解释“多”表般若波罗蜜已经修圆满了、已经证到般若波罗蜜了、已经到达彼岸了,藉以加强语气──用这一种方法,绝对可以到达彼岸──因为《心经》是综合八部般若的心要,用般若波罗蜜多这个法,一定可以证到如来、证到菩提的大圆镜智。

  每一部经都是称为“经”,这是通题、通称,这一部经专门讲这一个道理;其他诸经也都各有各的内涵,别别不同,这是别题。《心经》是专门讲般若波罗蜜的道理,用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契悟实相,所以这一部经是属于无上大乘经,为令众生发大乘心所讲的一部经。

  按照一般的解释来说,“经”有“贯、摄、常、法”四种含意。什么是“贯穿”?佛所说的经,前后的道理相贯,事理也是相贯,事理不二,所以称为贯通、贯穿。“摄持”,就是摄受上根、中根、下根的众生。“恒常”,就是不变,无论过去、现在、未来,这个道理都是实实在在的,与世间上的其他道理不一样。世间上许多道理不一定是真实的,举个例子来讲,科学上发明了一个定律,经过了一段时间,又被后来的人推翻了,就证明它不是一个真理,而是随着因缘变化。“经”则是常,是不变的,无论过去、现在、未来,都是如此的。

  法,为一切世间所尊重,所以“经”又称为“契经”──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有漏之机。经里面的内容,必须是佛所说的,要契合佛理;虽然契合佛理,但是大众都听不懂,那么这一部经就不契机。所以,经是契理又契机。理,就是佛所说的理;机,是众生之机,有上根、中根、下根。所以,佛所说的种种法门,归纳起来称为“经”,这些法门都是契理、契机的。这一部《心经》,也是契理又契机。

  天台宗有七种立题──单三、复三、具足一。这部经是以什么来立题?完全是以法,没有讲到人,也没有譬喻,所以,《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单法立题。

  我们明白了这一部经具有这些意义,如果进一步了解,“般若”是大智慧,为什么不直接译为“大智慧波罗蜜”?佛法的翻译有几种原则,一是音译,一是义译。音,就是梵音;义译,就是不用这个音,而直接用中文的意思把它翻译出来,所以依照义译,应翻译为“大智慧波罗蜜多心经”,但,为什么不这样翻译,而翻成“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呢?这是什么道理呢?

  佛经的翻译有五个原则,称为“五不翻”。有五种情形,就不要进行义译,而是保留原来的梵音,即音译。为什么称为“梵音”?因为印度人认为自己的祖先是从梵天降生下来的,称为“梵裔”。梵裔,就是指他们的种族。他们的音声、语言,就称为“梵音”。般若,就属于梵音。

  所谓的“五不翻”,是指多含不翻、秘密不翻、尊重不翻、顺古不翻、此方无不翻。

  第一,多含不翻。假使某一句话或某一个词,里面含有很多的意义,把它翻译成中文,无法完全包含这些意义,这样的情形就不进行义译。举例来说,《楞严经》云:“十方婆伽梵,一路涅槃门。”“婆伽梵”,或作“薄伽梵”,意指如来的境界,但是不翻成如来佛、如来,因为“婆伽梵”具足六种意义:自在、炽盛、端严、名称、吉祥、尊贵,“如来”一词,无法包含这些意义,所以保持原来的音,而不翻译成中文。因此,具足多种意义时,保留原来的梵音,这就是多含不翻。

  第二,秘密不翻。例如密咒,翻出来毫无意义,但是假使能够诵持这个咒,具足信心,就很有感应,这就是秘密不翻。

  第三,尊重不翻。这里所说的般若,就是属于尊重不翻,还是保持原来的音。“般若”能令人生尊重之念。以“般若”和“大智慧”来看,这二种名称比较起来,还是“般若”具有深义。所以,“般若”不翻译为“大智慧”的原因,是因尊重。

  第四,顺古不翻。从过去到现在沿用这句话已经成了习惯,大家都这么念,假使翻成中文,反而不适当。例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意为“无上正等正觉”,二者比较起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更圆满,并且从过去到现在都是这样使用,这就是顺古。

  第五、此方无不翻。“此方无”就是我们现在这个世界没有的,就不要翻,保持原来的音。以“阎浮提”一词为例,一般人看不到阎浮提,所以干脆不翻。又如,佛经里面提到的“庵摩罗果”,这是在印度的称呼,但究竟什么是“庵摩罗果”?因为此方无此果,故用原名而不翻。依据这五种原则,这部经也是属于五不翻之一,即尊重不翻,因此保持原来的名称,称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五)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在七种立题当中,属于“单法立题”。现在开始讲正文。“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这段经文属于正宗分。

  这一段是告诉我们修行的法门,要怎么样去用功;用功到功夫相应了,就能度一切苦厄,无论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一切诸苦,统统都能得到解脱。如经题所说,用大智慧、用般若的方法,照见五蕴皆空,达到实相般若。

  这个法门是观照法门,观照、返照五蕴皆空。五蕴都是空相,但还不是实相;照见五蕴皆空,就能够离苦。凡夫因为执着一切为实有,就有我执、法执。有我执,执着五蕴假合为实有,一切烦恼障从我执起,就有生、老、病、死苦;有法执,不明了诸法因缘而生,一切所知障从法执起,而无法自在。所以,这一段是告诉我们修行的方法。

  每一个法门的宣说流布,总是有一个缘起、总是有一个地点。《心经》是世尊在灵鹫山中,入甚深光明大定,宣说正法三昧。这时,舍利弗尊者观察因缘当发起众,询问观世音菩萨,若有人欲修学甚深般若法门,当如何修学?于是观世音菩萨乘佛威力,因舍利弗尊者的缘起而说此般若观照的法门,令众生离苦得乐。

  “观自在菩萨”,这是观世音菩萨的一个名号。菩萨的名字很多,如:地藏王菩萨、普贤菩萨、文殊菩萨……有无量无边的菩萨。观自在菩萨就是观世音菩萨,有些人不了解,看到观世音菩萨有时候是男相、有时候是女相,究竟是男相还是女相?观世音菩萨也是男相、也是女相,也不是男相、也不是女相。这是什么道理呢?《楞严经》里面讲得很清楚,观世音菩萨用耳根圆通的法门,“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已经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成就了佛果之后,因大慈悲心的关系,所以成就三十二应身的菩萨法门,以三十二应身来度化众生。所以,这个地方观世音菩萨是现菩萨身来辅佐释迦牟尼佛弘扬佛法。

  “观自在菩萨”,“观”,是一个修行的法门,如:观照、观相、观想……完全是指我们这一念智慧、这一念觉照心。由于观行功夫得力,所以能够得到自在。

  “自在”,有因上自在、有果上自在,有事上自在、有理上自在;因果同时也能得自在,事理一如也能得自在。由于自在,所以成就菩萨的道行、成就菩萨的果位。

  “菩萨”,全称为“菩提萨埵”。“菩提”是觉悟之意,“萨埵”就是有情,觉悟的有情、大道心众生。自己能觉悟,又能觉悟大众,最后,自觉、觉他,统统到达圆满的境界,达到最究竟觉、无上正等正觉。观世音菩萨早已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果位,现菩萨身倒驾慈航,称为观世音菩萨,或是观自在菩萨,或简称为观世音。

  我们进一步了解,菩萨的位阶很多,贤位菩萨、地上菩萨、等觉菩萨……都属于菩萨位,都通称为菩萨。地上菩萨证到了法身,悟到了真空妙有,悟到这一念心性,称为法身大士、法身菩萨。又如,观音菩萨亦可称为观音大士。

  想要修菩萨行、想要修六波罗蜜,这是初发意、初发心的菩萨。发心菩萨现在还没有菩萨的功夫、没有菩萨的智慧、没有菩萨的功德。我们称他人为某某菩萨,是一种尊称。因为他发了菩萨心,修六波罗蜜,就是发心菩萨,属于发心位。由于发心,开始慢慢地修戒、修定、修慧,修六波罗蜜……仍然属于凡夫位,所以称为凡位菩萨。



(六)

  “观自在”是从因上得名。在因地的修行上,以观行的方法,使心得到自在,使身也得到自在。众生就是不得自在,为什么不得自在?由于我执,执着我们这个身体为实有,乃至于看到外面的种种境界──色、声、香、味、触,认为都是实实在在的。心当中充满了贪、瞋、痴、慢、疑、邪见,有种种的烦恼,就属于众生境界,就不得自在。

  以贪财为例,看到钱财起了贪心,假使得不到,就拚命用种种不正当的方法占为己有,小则当小偷,大则当强盗,甚至于谋财害命。六根贪着外在的六尘境界,眼睛看到好的东西,一定要去看;不看,心当中就放不下,这就是不得自在。耳朵听到外面的声音,就想要瞄一下。如果听到好的,心里充满了愉悦;听到不好的声音,心里就起烦恼。无论是愉快或烦恼,都是不得自在。鼻根也是如此,闻到香味,心里就欢喜;闻到臭味,就起烦恼。仍然不得自在。舌根也是一样,看到好吃的,心里面很高兴,拚命地吃,吃到肚子出问题了,就不得自在;相反地,吃到不好吃的东西,心起厌恶、心起烦恼,吃这一顿饭,心都在烦恼当中,也不得自在。

  身根也是如此,对于外在的冷暖,乃至于种种的触受、感觉,都让人不得自在。例如,天气很冷,让人冷得发抖,心里面一定很难过、很讨厌;反之,风和日丽,阳光普照,感觉心情很开朗。讨厌的这一个心、开朗的这一个心起了贪着,都不得自在。我们的意根,想过去、想现在、想未来,要它不要想,心里面就很难过,心里面就感觉无聊,乃至于这一些境界都没有了,就打瞌睡了,这个意根也得不到自在。

  所以,“观自在”,观照般若的功夫成就了,如《金刚经》所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眼见色,知道是好的、知道是坏的,只是一个知,心不随外面的色尘所转,就得自在,这才是真正的自在。耳根听到别人赞叹我,心当中知道,不因此而欢喜;听到不好的声音或他人的毁谤,知道是毁谤,也不起烦恼,这念心始终存在,清清楚楚,了了分明,这就是自在。这是在因中修行的自在,必须这样去修,才能得到观自在菩萨这一种菩萨果位。

  这念心能够作主,就能自在;心不能作主,就得不到自在。明白这个道理了,就在六根上去修行。第一个,要起观照、要起觉照;假使失去了观照、失去了觉照,就没有办法掌控六根。眼根不随境转,眼根就得自在。耳、鼻、舌、身、意……依此类推,统统达到这一个境界了,六根就清净了。六根清净是初步,还要继续用功,由六根清净,最后达到六根归一、六根互用,这又进一步了。悟了以后,也是这样修;没有悟,还是这样修。这就是真修,这是心当中从观照般若上得自在。

  再举一个例子,无论是男众看到女众,或是女众看到男众,心当中忽然起了欲爱、起了色爱,马上用观照的方法:“我为什么爱他?‘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就是般若,起了这一念心,就是般若智慧。

  凡夫众生不知道这个相是一个虚妄的假相,所以才起贪爱。女众看到男众孔武有力,走路虎虎生风,身相也很庄严,做事情也有担当、干净俐落,又很有学识,就产生爱着了。产生了爱着,还不知道这是假的,没有产生般若智慧,没有起觉照这一念心。如果当下这念心看到外面的境界,只要起这第一念,马上第二念就觉察:“我又在打妄想了!为什么看到这个境界起了贪爱呢?因为执着为实有,其实这都是虚妄的。四大五蕴都是空相,人命无常,一切都在变化。今天看到他孔武有力,一生了病,动都不能动……”这样去分析,就是“观”。

  如果再进一步分析“九孔流不净”,人有九个地方都是不净的,这又是观照。由于观照功夫得力,这个心平下来了、静下来了、定下来了,心就得自在。六根跑到外面攀缘,马上知道了,就照它一下:“谁在打妄想?谁在起贪心?”用我们这一念觉照心来收摄六根,就是这么简单。虽然是简单,还是要下功夫,要慢慢练习。

  这就是从因上去努力,要时时刻刻内照,把能看这个心收回来,要反观、反闻,这就是“观自在”。唯识上讲:“刹那率尔心,堕境第一念。”就是告诉我们,这个心要时时刻刻保持正念,如《金刚经》所说的“无住生心”,这就是道、就是实相。这念心守不住,马上就落入尘劳境界;落入了尘劳境界,自己还是不知道。假使我们有了功夫,就能马上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现在在贪什么?”这一念“刹那率尔心”,非常地微细。



(七)

  一般人起了贪爱,自己还不知道。起了贪爱了,继续在这里打妄想,还是不自觉。想久了以后,心当中就放不下,叫它不想,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这个种子已经根深柢固了。从第一念、第二念、第三念……产生了我执、产生了执着,对方的影子已经落到八识田中,把清净心遮覆了、染污了。这时候,自己还不晓得心里出了毛病,还在想:“我和他可能是前世有缘,一见面就这么投缘!”自己不知道是妄想,还自以为彼此投缘。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晚上梦到对方,还是不知道这个梦是一个虚妄的境界,把梦中的境界当作实有:“奇怪!是不是我们前世有夫妻的关系?既然是夫妻的关系,那就是有缘,今生干脆把这个缘了了,才好修道;如果这个缘不了,可能没办法修道。”愈想,离本心就愈远,退失菩提心了、就堕落了,这些都不得自在。

  以禅宗来说,修行就是在牧牛,不能让牛去吃草。“草”,比喻外在的六尘境界;只要心一攀缘,马上照它一下,把牛鼻子拉一拉,这就是“观照”。在这里用功,达到“八风吹不动”的境界了,心就得自在了。相反地,假使“称、讥、毁、誉、利、衰、苦、乐”八种境界现前,自己失去了观照的功夫,失去了般若返照、这一种智慧,自己就退失了菩提心、就不得自在。

  一般人不了解这些道理,拚命向外去追求。追求得愈多,似乎显得愈有本事,这是不是颠倒?我们现在用观照的功夫,只要心一动,就知道心当中就有一个贼人在偷我们的功德法财了。经常这样起观行、起觉照,不随境转,就是用功。

  这里所说的“观”,不是用眼睛往外面看,而是在因地上修行,时时刻刻觉察,知道烦恼;进而觉照,照破烦恼。这一念心很平静、很安详,心不攀缘、意不颠倒,这样就是“禅悦为食,法喜充满”,就得少许自在。

  进一步,依照这个方法继续用功,功夫用深了,不但打坐能够得到自在;不打坐时,六根对外面的境界,也能得到自在。不但是坐到一支好香,支支都是好香,支支都能得到自在。不但静中能得自在,任何时间、任何空间,都能得自在;白天能得自在,晚上这个心还是能够得自在,这就是能作主、证真之人,就称为“真人”。

  这一切都要经过返照、觉照。由于觉照的功夫得力,慢慢破除我执,证到我空,成就声闻的果位,就能得自在。再进一步破除法执,证到法空,成就菩萨果位,更进一步得自在。所以,自在有深、有浅。这是在因上修行,最低限度要这样修。

  观自在菩萨不但是能够成就自在,而且在果位上也能得自在。果位上如何得自在?菩萨“一得三业净”,身、口、意三业清净,这是不是自在?“二得一百八句圆”,能讲一百零八句圆通自在的法;“三得三种意生身,出入自在定”,这就是果位上得自在了。凡是菩萨,都有这一种功夫。

  在这个地方,观世音菩萨就是用这一种观照的方法,依第六意识起修,将第六意识转成妙观察智,而得自在。在《楞严经》里面,不是用观照,而是用耳根反闻,《心经》里是以觉观、观照,成就观世音菩萨的果位。

  菩萨闻声救苦、随缘应化,有大化、小化、随类化。观世音菩萨有三十二应身,其实菩萨、如来化身千百亿,这是果位上的境界,要想得到果位上的境界,必须要从因当中去努力。所以,因上得自在,果也得自在,功夫还是有深、有浅。

  无碍,就能得自在。无碍,分为理无碍、事无碍。什么是“事无碍”?例如,佛经里面提到“远近无碍”,凡夫众生看到远就是远、近就是近,不能得自在;房子外面的东西看都看不到,就不能得自在。有大与小,就不能得自在;我们只能在广大的空间里面活动,如果在很小的空间,就不能得自在。所以,要达到无碍的境界,才是真正得到自在。

  很多人把“自在”的意义解释错误了,社会上有些人提倡“自在禅”,认为人要得自在,要活在当下,要吃就吃、要喝就喝、要玩就玩、要看就看……吃了以后就算了、喝了以后就了了,这是自在吗?这个不是自在,是放纵第六意识。放纵第六意识,造作恶业,将来随业流转,哪里还能得自在呢?不但害了自己,也害了别人。现在得不到自在,未来更不可能得到自在。

  要想得自在,就要从因当中去努力,要学观世音菩萨,六根保持平静、保持宁静,这是第一步。第二步,还要“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这是更进一步了,功夫有深浅了。以打坐为例,你在打坐,别人也在打坐,表面上看起来没有什么差别,但是你坐在这个地方,打妄想、打瞌睡,心安不下来;人家打坐的功夫已经很深了,功夫纯熟了,没有妄想、没有瞌睡,惺惺寂寂、寂寂惺惺,这一念心与实相相应。你现在才知道惺惺寂寂,人家早就体悟惺惺寂寂了,所以这个功夫就有很大的出入。

  “行”就是观行,有身行、口行、观行,其中以观行为根本。前面是讲般若波罗蜜,就是依教观心,依文字般若起观照般若。“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不只是在文字上了解,进一步要依教来观心,依着这个教法来返照自心。

  “行深”,波罗蜜也有深浅,声闻、缘觉是但空般若,比一般刚刚开始修行的那一种观照般若更深;菩萨是由空出假,化导众生之智的般若,此般若之智比声闻还要深;佛三智圆明,契入中道实相,就更深了。一般人只是念“般若波罗蜜多”,只是口诵而没有起观,所以,不但口诵,还要作观行。

  密宗口念密咒、心作密观、手结密印,这就是起观。我们现在也是一样的,不但要了解文字,还要观。什么是“观”?“观”,就是觉观境界。无论什么宗派都是一样的,讲到这个地方,都要内照。内照,就是把这个心收回来,起觉照。心当中起了烦恼,把它照破,就称为内照。参话头,在话头那里安住,也称为内照。念佛,把这念心靠在佛号上,也是内照。修中道实相观,时时刻刻安住正念,使这念心不想过去、不想现在、不想未来,清清楚楚,了了分明,处处作主,这就是内照。

  现在只是一个开始,还要“深”,时时刻刻这念心都现前,动也如是,静也如是;白天如是,晚上也如是。一坐下来,一念不生,这就是“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八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是用什么方法?这个地方是“照见五蕴皆空”。这一种般若是“照”,是一种契入、入门的方法,用觉悟的心,觉察、思惟,这就是闻思修,所以,这个观照也是一个方便。照,有能照、有所照──能照之心、所照之理。修行要知道这些道理,不但要知道,而且要去实习、要去练习。

  能照之心,起觉照;所照之理,即“五蕴皆空”。众生执着色、受、想、行、识五蕴为实有,所以,身体有一点病了就熬不住。因为病是依靠在五蕴当中,所以就感觉很苦恼。假使我们把色法照空了,地、水、火、风都是虚妄不实的,那么病安在何处?就无从立足了!

  如果病立足于地大,地大归地大,与我有什么关系?假使在水大上出了问题,水大归水,与我也没有关系。所以,静坐的时候或是身体有了病痛,就要思惟:“我感觉痛,哪一个是我?”心当中起了烦恼,思惟:“谁在起烦恼?”一个一个地破除,这就是般若。

  佛陀对于迷色重的人,开地、水、火、风四大皆空的法门。什么是色?就是色相。认为自己或他人的四肢五官长得很端正、很秀丽,贪着一个庄严相,这就是迷色。迷了以后,经常贪着,照照镜子、化化妆,这就是执着假相。世间上的人一天到晚都在假相上面讨生活,要梳头、烫发、染发,要喷香水……浪费了很多钱财、时间及精神,始终在假相上下功夫。

  所以,我们要把它观空,就要观照。照,一个是返照,一个是析空。假使不能返照,用分析的方法也可以。过去执着为实有,现在一样一样地剖析,一切都不是实在的,男相、女相都是虚妄的,怎么知道它是虚妄的?“这个身体哪一个是我自己?”“我为什么要贪着?”……要彻头彻尾、百分之百地剖析一番,依根解结,否则我们的执着、心结,始终存在。

  究竟哪一个是我?我的头发很好吗?头发会变灰、变白,到最后脱落了,头发好不好?不好!几天不洗头发,里面又脏又臭……这样子慢慢去分析。佛说人的头发是所有毛发中最不好的,冬天不生暖,夏天不收汗──冬天是凉性,不会生暖,在头上没有暖气,所以不适合;夏天不吸汗,头发出了汗,统统从头上滴下来。所以,没有人把人的头发拿来织毛衣、织帽子,头发是毫无作用的。

  现代女性流行染发,把头发染成各种颜色,认为这是美观,却不知道染多了以后会中毒,到最后头发统统掉光了。过去执着这些为实有,现在了解了这些道理,这么一分析,就知道爱这个头发没有一点用处,青、黄、赤、白……都是虚妄的,就不会贪爱头发了。

  身体哪一些属于地大?头发、皮肤、指甲、骨头……所有一切固体,都属于地大。既然是地大,就归于地。“归”,就是还原之意。因为外面有地、水、火、风,身体也有地、水、火、风,把身体一样一样地分析,归还四大,就与我们毫无关系了。

  身上的泪水、口水、小便、血液、痰液、精液……这些归于水大。归于水大之后,自然就不会贪着了。人的精液是很臭的东西,人即将投胎时,神识一念不觉,入到女性的阴道里面,受精子和卵子的包围,慢慢转化成地、水、火、风,就成了型,所以人的身体是很脏的。我们的身体是精子和卵子组合而成的,你看脏不脏?这么一想,身体实在是很脏、很臭。

  身体的固体,属于地大,地大就归地;身上的水份,属于水大,水大就归水;出入息、一切动作,属于风大,风大就归风;身上的暖气就是热量,属于火大,火大就归火。归,就是归还原处。这样一来,我们的身体到哪里去了?就空掉了。既然空掉了,哪里还有什么病?哪里还有什么不舒服、放不下的?

  所谓“迷色”,一个是迷内色,一个是迷外色。迷内色,就是迷惑于这个身体,贪着身体,贪着男相、贪着女相。什么是迷外色?例如,一般人要去爬山,要到各处去观光、去看风景,这就是迷外色。看到庭园里的花草长得很茂盛、花开得很鲜艳,天天都要去看一看花、天天都要去欣赏一下树木;不去看,心当中就放不下、心当中就很难过,这就是已经迷了外色。无论是看到外面的风光很好,看美丽的庭园、看歌仔戏、看唱歌、看跳舞……都是迷外色,自己的心作不了主,把外面的境界当作实有。对于内四大的色身、外四大的色尘境界,都心生迷惑、颠倒。

  现在我们“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不但内色不迷,外色也不迷。“照见”,就是用分析的方法,分析我的色身属于地、水、火、风四大假合,没有一个我的存在。如果迷外色,也可以用四大假合来分析,分析外色也是四大空。

  例如,贪着外面的一棵树,叶子长得很茂密,又开花、又结果子,就是迷外色。迷了外色,起了贪爱、执着,这是烦恼,是心当中的一层障碍。因此,用同样的方法,进一步观外色空,这棵树、这个花草,也是地、水、火、风四大假合的,本来就是一个虚妄的境界,为什么贪爱它呢?树的皮、花、叶、根、枝干,都属于地大,地大就归地;树里面有水份,水份就归水大;树也有热量,能摩擦生火,属于火大,火大就归火;树里面有空气、还有呼吸系统,早上吐氧气,晚上吐二氧化碳,属于风大,风大就归风。所以,树也是虚妄的,是地、水、火、风四大假合。

  众生迷惑,把身体的“色”和“相”当作实有,产生了我执、我所。有了我执,就有我所,就成了众生颠倒,是第一重迷。所以,我们现在用般若的方法来剖析我执。坐在这里,安禅静虑。安禅,就是把身体调好,调身、调心。姿势要正确,身体调好了,呼吸调好了;接着要调心,没有妄想、没有颠倒,心要专注地思惟这一个道理,这就是调心。假使不知道调心,思惟的时候,心又跑到其他地方去了、又想到别的事情了,就不容易修成功了。



(九

  所以“照见五蕴皆空”,首先,照见色蕴皆空。色,就是地大、水大、火大、风大,四大假合。内四大空、外四大空,经常这样思惟、返照,一遍、二遍、三遍……十而百、百而千,要重虑缘真。什么是“重虑”?因为我们的执着太深,过去几十年、乃至于无量劫来的执着不容易破掉,除非智慧、定力特别深厚。什么是智慧特别深厚?这念心一起照,完全没有妄想、完全没有颠倒,只有当下这念心,就会产生无比的力量。

  假使这念心当中有夹杂、有间断,根本产生不出力量。观想、观想……又打瞌睡了;思惟、思惟……又打妄想了,心当中又不耐烦了。“唉呀!腰酸背痛,休息一下再说。”这就不是“行深般若波罗蜜”,根本还没有进入轨道、还没有入门,还在门外徘徊。所以,藉由思惟,与这个理相应了,才是入了门。什么叫作相应?一思惟色法是地大、水大、火大、风大四大假合,是空,这么一想,这个境界马上就会现前,这就是相应了。

  不但理马上现前,这一念一提、一照,马上就入定了,这就是“行深”。如果再深,这一入定,没有时间、空间,所谓“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自己感觉是很短的时间,实际上已经过了好几天,甚至好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这就是甚深般若波罗蜜了。

  这里所说的“照”,是用思惟的方法,也可称为观想、思惟、照破。用这个方法慢慢分析,照见四大皆空──内四大空、外四大空,就破了我执。破我执,只属于色蕴。什么是“蕴”?“蕴”,就是覆盖之意。我们这念心如同太阳一样,无论白天、晚上,始终都是存在的。那么,为什么看不到太阳?看不到太阳,不能认为太阳不存在,只是被云遮住了。现在把云照破,就能看到太阳。“色蕴”,就是地、水、火、风,把这个云照破了,心就得解脱。其次,是受蕴、想蕴、行蕴、识蕴,这些属于心法。

  人不外乎是色、心二法组合而成。迷色重的人,佛就讲四大皆空;迷心重的人,就讲受、想、行、识皆空。检视看看,自己是不是知道受、想、行、识是空?不知道。为什么不知道?因为人从过去到现在,始终贪着种种感受,不知道感受是虚妄的。不但贪着,而且还进一步不断地提升。譬如,我们现在吃的东西,调味愈来愈精致。味道本来是虚妄的,为什么还要去调味呢?因为现在的人专门讲究味道、讲究口感,酸、甜、苦、辣……什么都吃。不但不觉得酸甜苦辣是虚妄的,而且愈来愈讲究、愈精致,这就是愈来愈迷。

  凡夫众生始终是活在虚妄的色、受、想、行、识当中,把它当作实实在在的,心就颠倒了,就迷失掉了。起了贪心、瞋心、痴心、慢心、疑心,成了心结、成了烦恼,由这个结,慢慢成了垢。所以,现在要解结、要除垢。佛说八万四千个法门,都是用来解结除垢的。明白这个道理,就找到一条路了。

  道不是修出来的,如果我们把道修出来,这个道就不是真道,而是方便。所谓“方便”,就是暂时让我们安心而已,是有所得的。真实的道是无所得,为什么无所得?因为道是本具的,得个什么呢?师父说法、大众听法这念心,不是修来的,是本自具足,一切现成。只因我们迷色、迷心,所以这一个清净心、这一念真空妙有心、这一念实相的心,就不现前。我们照见了五蕴皆空,把执着破掉,道自然就现前了。

  我们心当中有贪、瞋、痴、慢、疑、邪见,这些尘垢不是马上就能够解脱得了的,所以佛经里面讲,一个是见惑、一个是思惑。见惑容易破除,思惑就不容易。我们现在所说的属于思惑──对色、声、香、味、触五尘,起贪、瞋、痴、慢,乃至我执、我所,这些习气、烦恼不容易断除,所以要拉长时间薰习、观照,要细水长流。

  《心经》二百六十个字,其中用功的法门,就是一个“照”字。掌握了这个原则,就了解《心经》里面的功夫就是一个观照、就是一个“照”字。照什么呢?“照见五蕴皆空”。什么是“见”?因为众生看不见身体是地大、水大、火大、风大组成的,不见心是受、想、行、识,不知道是空性,所以,现在用般若的方法,让自己看见。所谓“见”,就是契悟。了悟色蕴是空,受蕴、想蕴、行蕴、识蕴都是空。

  知道受、想、行、识是空,再进一步分析,佛经里面讲:“受如水泡,想如阳焰,行如芭蕉,识如幻境”,证明受、想、行、识都是虚妄的,没有一个是实在的。然而,众生就是贪着受、想、行、识所产生出来的幻觉。产生了这一种幻觉,起了贪爱,心当中生了烦恼,就称之为成垢、成结。然后,再依眼、耳、鼻、舌、身,意,对外面的色、声、香、味、触、法,产生了识尘境界。这个识尘无论是善、是恶,都是一个梦、都是一个水泡。所谓“根、尘、识”,六根对六尘,当中产生六识,就成十八界。十八界,就属于众生境界。这个众生境界现前了,就要去受报,一定是如此的。

  要想脱离十八界、出离十八界,怎么样出离呢?不是用移民的方法,如从台湾移民到美国。现在有的人认为娑婆世界很苦,想往生净土、想移民到极乐世界。究竟怎么样才能移民呢?就要“照见五蕴皆空”,这样马上就能离开五浊恶世。离开了烦恼、离开了无明,当下就是净土。离开了无明、烦恼,当下就证到菩提、涅槃,这就是真正在五浊恶世中办理了移民,一切还是要靠自己。所以,这个法门是最殊胜的一个法门,要想超凡入圣、要想了生脱死,必须这样修,就是一个“照”字。

  我们明白了色蕴是空,在理上是没有问题,但在事相上还是有问题,怎么办呢?就是要经常薰修,没有别的。一坐下来,就修这一个法门;六根接触外面六尘,马上起照。照什么呢?“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照见色、声、香、味、触都是虚妄的,这就是禅宗祖师所说的“触物起照”。所以,禅宗法门就是般若法门。

  所谓“触物起照”,“物”包括外在境界与色身四大。“触物”,就是六根一接触外面的六尘境界,一碰上,马上就知道。知道什么呢?知道自己起了贪爱,马上起照:“这是色!色就是虚妄的。《金刚经》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当体即空!”你起了这么一念心,这就是觉照、这就是般若。既然外面是虚妄、是空,能照这个心就得解脱。所以,“触物起照”,这就是功夫。

 



(十)

  《心经》告诉我们“照见五蕴皆空”的道理,日常生活中六根接触六尘,必须触物起“照”,这是观照的功夫;照见色、声、香、味、触都是虚妄的,如《金刚经》所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见”,就是契悟,了悟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五蕴皆空。用这一个观照的功夫,就能远离无明、烦恼,就能真正地离开五浊恶世。

  色蕴,包含了男相、女相,美相、丑相……一切色法。色蕴既然是虚妄的,还心生贪爱,就是颠倒、就是迷糊。这个道理要经过思惟,确确实实地剖析一番,时时刻刻都要有这种觉照。

  过去科技不发达,有修证的人才能契悟佛法;现代科技发达,用科技、医学的方法,更能证明佛法的真实性。一般人把男女相当作实在的,所以起贪心,产生执着,想要占有,其实男女相都是虚妄的。例如,现在有些人想要变性,到医院动手术,就可以男变成女、女变成男。如果男相是真实的,就绝对不能变成女性;假使女相是真实的,就绝对不能变成男性。由于相是虚妄的,所以能够变。因此,《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再举一个例子,我们看到一潭水,这个水,是实在的吗?水也是虚妄的。怎么说呢?科学家经过分析,水是氢和氧两个元素结合起来的,假使把氢和氧两个元素分开,哪里还有水?所以,水是空性的。进一步,氢和氧是真的吗?还是虚妄的?

  水遇到了高热,变成气冉冉上升,水就不存在了。气体也不是实在的,它会变化。遇到高空的冷空气,气就变成了云。下降变成雨水,这时又变成水,归还原点了。假使遇到更低的温度,就变成了雪,乃至于冻成冰,成了冰雹。冰雹遇到热,又变成了水。这样去思惟,所有相都是虚妄的,对于外在的东西就不会起贪爱、不会起执着,这是般若的智慧。

  佛经里讲得更清楚,人看到水是水;饿鬼看到水,变成了脓、血;天人看到水,成了琉璃;修罗看到水,成了刀剑;龙看到水,变成了宫殿;鱼看这个水,就变成了空气。我们的心意识是业识,外面的境界则是一种业感,由这业感显现出来的业相,所以,业相也是虚妄的,哪一个是实实在在的?真正是一切法空。体悟到法空,就属于菩萨的智慧。

  《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五蕴也是虚妄的。我们明白色蕴是虚妄的,再也不会贪着色相,不会贪着这个假的东西。受蕴,有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

  受,就是一种感受。我们吃了一道菜,口感很舒服,这就是乐受;觉得不好吃,这就是苦受;第三是中庸受,又称之为不苦不乐受、舍受,吃了这一道菜,感觉也不好、也不坏,吃饱就好了,这就是中庸受。

  那么,怎么知道受是空?我们要详细地领悟一番,才会知道苦受、乐受、舍受都是虚妄不实的。举例来说,每个人对于感受的认定都不一样,四川、湖南、湖北一带的人,喜欢吃咸的、辣的,认为这是最好吃的。但是,其他地方的人吃了辣的、咸的,反而感觉很痛苦。我们想一想,究竟辣的、咸的,是苦还是乐?是好吃还是不好吃?

  有的人喜欢吃臭豆腐,觉得臭豆腐很香;有的人一闻到臭豆腐的味道,头都发昏了。究竟臭豆腐好吃?还是不好吃?有的人喜欢抽烟,一抽烟,马上精神百倍;但是有的人一闻到烟味,头就发昏。究竟这个烟能提神?还是让人头昏脑胀?有的人喜欢喝酒,喝了酒,快乐如神仙;有的人一闻到酒的味道,头就发昏。有很多人喜欢吃苦的,认为苦瓜、苦茶很好吃,假使桌上没有苦瓜,就觉得这一顿饭不够味道。巴西一带的人喜欢吃酸的,假使这一桌菜再好吃,但若没有酸的,就觉得不够味道。

  假使酸的、苦的、辣的、臭的、甜的……种种味道是真正好吃的,每个人的认定应该都一样才对,为什么有的人认为好吃,有的人认为不好吃?由此可知,酸甜苦辣等味道,都是虚妄而无自性的,都是空性的,随着每个人的嗜好、习惯,而产生种种感受,证明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都是虚妄不实的。所以,受蕴也是空。

  再以做善事为例,我们做善事觉得很快乐、很欢喜;可是有的人认为,做善事是一种颠倒、是一种愚痴,所以一毛不拔。同样的一件事情,每个人的认定和感受都不一样。所以,就这样观照,照见色蕴是空、受蕴是空、想蕴是空、行蕴是空、识蕴是空──五蕴皆空。

  能照、能思惟的这个心,就是智慧心,就是佛智,是觉悟的智慧。触物起照,就把第六意识转成妙观察智了,这个功夫是练出来的。禅宗形容这个智照,就是一把宝剑,所谓“佛来佛斩,魔来魔斩”。“佛”代表好的境界、好的东西,“魔”,代表不好的境界。例如,看到佛像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这也是虚妄;看到孔武有力的勇士,也是虚妄;看到白雪公主,也是虚妄……总之,看到什么都是虚妄,这就是觉智、佛智。佛智,就是我们觉悟的这一念智慧心,非常重要!无论修任何法门,假使这一念智慧心不能生起,我们修行的功夫不会现前。

  所谓“照见五蕴皆空”,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皆空,只有这一念心,没有第二个,一切诸法都是虚妄的,如梦如幻、如泡如影,只有这一念心。假使功夫用熟了,打坐时境界现前,马上就能起智照──“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始终安住在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如如不动的境界,这就是“千年暗室,一灯即破”。但如果还有能照、所照,还没有归一,就不是实相,只是一个空的境界而已。

  佛经里面提到,一个是能,一个是所;一个是宾,一个是主;一个是境,一个是心。明白这个道理了,有心、有境,心境俱在,没有妨碍。这个地方是有心、无境,只有这一念智慧心存在,其他都是空的,只有这一念常存,这样就能得解脱。

  天台宗把这一念智照,分成三种层次,所谓“佛智照假,佛智照空,佛智照中”。什么是“佛智照假”?观一切法如梦如幻、如泡如影,修了一切善法,知道这些境界都是虚妄的,不生贪着,而且必须尽量去做,修六波罗蜜圆彰万善。所谓“佛智照空”,了达一切诸法缘起,毕竟空寂。体悟诸法皆空,破除执着。然后,不住假有,也不住真空,这个心清清楚楚、了了分明,就是中道实相,这就是“佛智照中”。这个地方,“照见五蕴皆空”,就是属于“佛智照空”,这是第一步。不但破除我执,更进一步要破除法执。

  假使能破除我执,又能破除法执,就能“度一切苦厄”。所谓“度”,是“度脱”之意。凡夫有分段生死,二乘和菩萨有变异生死。要出三界,必须断尽见思惑,乃至于断除尘沙惑、无明惑。用佛智“照见五蕴皆空”,就能度脱一切苦厄,所谓“三惑永断、二死永亡”,分段生死、变异生死,统统了脱,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三种烦恼统统漏尽。

 



(十一)

  众生执着五蕴为实有,产生我执;有了我执,就有我所,就产生了无明、烦恼、业识,所以流转六道。六根、六尘、六识、十二入、十八界,就属于众生的境界。佛法一切行门,不外乎是对治色、受、想、行、识五蕴。迷色重的人,佛就开色蕴地、水、火、风四大皆空;迷心重的人,佛就开受、想、行、识四蕴皆空。

  现在进一步详细地研究五蕴。“蕴”有“蕴藏”义,五蕴当中藏着真性;有“覆盖”义,由于执五蕴为实有,覆盖了真性。

  “色蕴”,除了内色以外,还有外色。内色,指我们的色身,是地、水、火、风四大假合。外色,即是宇宙森罗万象、形形色色。所以,“色”是以“质碍”为义。“质”就是物质,因为有物质,就产生障碍。我们的色身是物质,外在也是物质境界,所以,内四大与外四大都属于“色蕴”。

  第二,“受蕴”。“受”以领纳为义,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领纳前境、领纳外境,在这当中产生一种感受、觉受,如:知道冷、知道热,知道苦、知道乐……这些感受归纳起来,分为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

  进一步分析,由于乐,产生欢喜;由于苦,产生忧愁。于是,就有喜受、忧受,这些都属于第六意识。所以,意识通前五识,前五识都有意根存在、都有意识的作用。假使没有意识,前五识也不容易产生作用。

  五根对五尘,领纳外境。根,分为浮尘根和净色根;净色根,又称为胜义根。什么是浮尘根?五根之外形,眼睛可看到的叫作浮尘根,具有形相。此外,还有净色根,比较微细,就等于现在所说的神经细胞,必须有天眼通才能看得出来。

  五根对外面的尘境,一个是顺境、一个是逆境。顺境现前时,感觉一切都很自在、很舒适,就称之为乐受。领纳了逆境,就感觉很苦,称为苦受。例如,气候恶劣,非常寒冷,就是苦受。这些都属于前五识的作用,但里面也有第六意识的作用,依第六意识而有喜受和忧受,乃至于不苦不乐受。第六意识念念迁流,而心生欢喜或烦恼,属于想阴。为了解说方便,所以佛法把前五识和第六识分开来解释。

  这些作用从什么地方产生出来的?第八识,即是心王里面的种子。种子又从什么地方产生出来的?是从真如。透过第八识种子起现行,才能产生前六识,乃至于第七识的作用。所以,佛法讲本心本性,是最重要的。

  我们的第六意识,是“以想像为义”。例如,我们看到一个茶杯,马上联想、分别,这就是第六意识的作用。看到一只手表、一个钟表,马上就想到:“这个钟表是什么样子?是圆的?是椭圆的?是什么厂牌?”这就属于想。看到男众、看到女众,马上就想一个形相出来。所以,第六识是“想像为义”。这一个形相,是由外面的境界引生出来的;想阴对于前境,无论是色、声、香、味、触,有境界可循,便产生出想阴。

  想过去、想现在、想未来,就属于第六识的作用。第六识是攀缘前境的想,第七识就属于法尘境界,始终思量、执持有一个“我”存在,这是第七识的作用。我们的心识有种种造作、取舍,行蕴是“以造作迁流为义”,属于第六识的作用,就是指我们的意识。而意根,就是第七识。第六识依第七识为根,始终是在攀缘、分别尘境,一个念头接着一个念头,不断地生灭、生灭……没有完没有了,这是指我们心念的活动。知道了以后,我们才能对治。假使不知道对治,把假的当作真的,就没有办法转识成智。

  识蕴,是“以分别为义”。什么叫作分别?根尘相对,当中就落入分别境界,第一念、第二念、第三念……就是分别了。例如,看到一个钟,分别这个钟是金的、银的、不锈钢的?第一念、第二念,这是第六识。觉得这个钟表实在很好,想要占有、想要得到,最后干脆看旁边没有人,来个顺手牵羊,这就是识,从前五识、第六识到第七识,乃至于第八识,都有连贯的作用,这都是说明心的作用。

  识蕴以了别为义,能了别的这一个心从什么地方产生出来的?我们看手表,能看的这个心是从什么地方产生出来的?这个体就属于第八识,这是第八识种子现行,产生出来的作用,所以称为八识心王。根对境产生分别、执着,我们能知道、分别这一件事物的心识,都是从第八识产生出来的。

  第八识,又称为含藏识,含藏、执持一切种子。例如,我们今生的寿命是八十岁,这一个种子就执持这一生的寿命。第八识执持这些种子、执持我们这一生的寿命,又称为阿赖耶识。乃至于根身、器界,都属于第八识。

  小乘只讲到第六识,认为第六识是一个贼人,干脆把它灭掉,所以入灭尽定,成就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五分法身。大乘除了第六识以外,还有第七识、第八识,所以要转第六识成妙观察智,转第七识成平等性智,转第八识成大圆镜智。

  小乘认为第六识攀缘颠倒、心猿意马,所以要降伏它、灭掉它,入灭尽定。用什么来灭?用能观之智。大乘、无上乘,不起灭想,因为了知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第六识、第七识、第八识,是同一个,譬如水与波。明白波即是水,想要找到水,只要把波浪停止下来就是水,不需要把波浪灭掉,另外去找水。

 



(十二)

  五蕴是属于众生生理和心理的现象,“色”是属于物质、属于生理的现象;“受想行识”属于精神、心理的现象,属于心意识的活动。在佛法来讲,把心意识的活动,分成这四种状态──受阴、想阴、行阴、识阴。

   以心理学来讲,第六识属于情感,我们现在这一个意想,一般人称为“观念”,在佛法就是属于“行阴”。另一方面,以认识的角度来说,我们对于宇宙、人生的一种认识,就属于识阴。这些都属于精神层面。

   现在的科学、哲学,都是在色、受、想、行、识里面打转,始终跳不出这个范围。我们的世界分成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研究物质的这一种学问,就属于科学;研究人生的这一种学问,就称之为哲学。无论科学如何研究,还是在色法当中;无论哲学如何研究,还是在受、想、行、识当中。

   佛法告诉我们,色、受、想、行、识五蕴,都是虚妄不实的,所以,要把五蕴照破,才能跳出这一个世界。五蕴照破了以后,就破除了我执。破除了我执,就是另外一个世界了,属于解脱世界。所以,佛法和一般的科学、哲学,有层次上的差别。

   《大般若经》中提到,色如聚沫、受如水泡、想如阳焰、行如芭蕉、识如幻事。什么是“色如聚沫”?我们的色身由地大、水大、火大、风大组成,就像水当中的泡沫一样。这些泡沫,是因为外面的风冲击水所形成,是缘起法,因缘和合而有,是不实在的。所以,“色如聚沫”,色身是聚集四大、四种水泡而成,是因缘和合。四大分散了,人就不存在了;四大没有分散,聚沫就存在。虽然存在,还是虚妄不实的,总有一天会破掉。

   “受如水泡”,“受”就是领纳,是一种感受,有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乃至于喜受、忧受。假使不了解“受如水泡”,拚命在感受上去追求,殊不知所追求到的,还是一个水泡,最后这个水泡还是会破掉。所以,得到了,也还是水泡;得不到,能想的这个心,还是如水泡一样。感受是虚妄不实的,你认为是苦,不一定每个人都认为苦;你认为是乐,不一定每个人都认为乐。所以,感受纯粹是虚妄的。

   “想如阳焰”,我们的第六识看到外面名利财色当前,就要去追求,这个就是“想”。“想如阳焰”,“阳焰”就是太阳光,太阳照在地上,产生一种幻觉,就像一片玻璃、一潭清水。《楞伽经》举了一个譬喻,有一群鹿没有水喝,看到前面有一片清凉的水池,拚命去追逐;其实,那根本不是水,而是阳焰的反照。为什么变成了水?因为渴爱,因“渴”而“爱”这一个水,始终在想这个水,所以看到阳焰也变成了水,其实都是虚妄不实的。我们想过去、想现在、想未来,就像阳焰变成水一样,等于是海市蜃楼。

   “行如芭蕉”,第七识想过去、想现在、想未来,想善法、想恶法……不停地生灭。“芭蕉”没有实性,一层一层地剥开,里面什么都没有。行阴也是一层一层的,生生灭灭,生灭不停,是虚妄不实的。

   “识如幻事”,六根对六尘,当中产生了识尘境界,有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如幻事”,就像魔术一样、像电影一样,虚妄不实。

   我们明白了色、受、想、行、识都是虚妄不实的东西,所以必须要照破;假使照不破,就被色、受、想、行、识蒙蔽了。一旦被蒙蔽,就迷失了本心,起惑、造业,就随业流转,在六道中轮回、在三界中沉沦,枉受生死之苦。

   了解以后,不希望受色、受、想、行、识的蒙蔽和障碍,就要回光返照,用我们的智慧心来照,照见五蕴皆空──色蕴是空、受蕴是空、想蕴是空、行蕴是空、识蕴是空。既然色空掉了,就不受色的质碍;受蕴照破了、想蕴照破了,就没有这一种取舍,就没有这一种种子,就不会造恶因;没有恶业的因,将来就不会感恶果,所以称之为“度一切苦厄”。

  “厄”就是厄难、灾难。由于这一种厄难、灾难,就产生苦。“一切苦”就是无量的苦,把它综合起来,就是分段生死、变异生死。“照见五蕴皆空”,就能脱离无明烦恼,脱离分段生死和变异生死之苦,乃至于由见思惑所产生的苦、由尘沙惑所产生的苦、由无明惑所产生的苦。如果我们把五蕴都照破了,这些苦便无从生根、无从成立,所以称之为“度一切苦厄”。

  以上是般若智慧──声闻的般若智慧、菩萨的般若智慧、佛的般若智慧,深浅不一样。有声闻的般若智慧,就证声闻的果报;有菩萨的般若智慧,就证菩萨的果报;有佛的般若智慧,究竟了义,就是实相,是最高、最究竟的境界。

 



(十三)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舍利子”就是舍利弗。当时在灵鹫山的法会当中,有很多声闻、缘觉、菩萨。观世音菩萨乘佛威力,看到佛的首座弟子舍利弗是智慧第一,就以“舍利子”作为大众的一个代表。就如同诸位在这里听法,师父不可能叫每个人的名字,只叫一个名字作为代表,目的是为了引起大众的注意。因为舍利子是智慧第一,特别提醒他,他更容易了解。

  为什么叫作“舍利子”?“舍利”是一种鸟的名字,称为“鹙鹭”,这是舍利子母亲的名字。鹙鹭的眼睛很锐利,在高空中也能看得见水里的鱼虾;由于舍利弗的母亲眼睛很利,就像鹙鹭一样,所以名为“舍利”。舍利,是音译,义译就是鹙鹭。

  母亲“舍利”所生的儿子,就称之为“舍利子”,连母亲一起带称。由于舍利弗很聪明,在母胎时,他的母亲也跟着产生了聪明、智慧。所以,胎儿可以影响母亲,假使胎儿很有智慧,具有前世的宿慧,也能使母亲产生智慧;相反地,如果胎儿没有这一种宿慧,也会受母亲的影响。什么影响?母亲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以及思想,都能使胎儿的成长、胎儿的发育、胎儿的智慧受到影响,互为因果。

  有些人解释《心经》,认为“舍”就是房舍,“子”就是住在房舍里面的人,这种解释是错误的。舍利子,也不是坚固子,不是修行的人往生后所烧出来的舍利子,而是指佛的首座弟子舍利弗。

  前面提到“照见五蕴皆空”,恐怕众生又着空,认为统统都是空;为了破除这种执着,观世音菩萨马上又提示舍利子,继续再分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由于恐怕听法者产生了误会,灭色着空,也就是离开波浪,另外去找水。前面讲照见色蕴皆空,恐怕执着色即是色、空即是空,把色与空分成两边了,就会产生“色是常见、空是断见”这一种毛病。所以又阐述“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与空是同一个,这就是更进一层了。

  凡夫认为色是实在的,小乘行者认为色即是色、空即是空,所以要灭色归空。为了破除凡夫执色为实有,破除小乘执色、空为二;一个是凡夫的执着,一个是小乘的执着。使凡夫和小乘更进一步地了解,不落断、常两边,不落色、空两边,所以观世音菩萨继续再进一步宣说此理。

  “色不异空”,色的当体就是空,不能说色是色、不能说空是空,不能把色法和空分成两边,所以“色即是空”,色的当体就是空。“空不异色”,在空的当体里面,就有色法的存在。这个道理在《楞严经》里面讲得很清楚:“性色真空,性空真色。”就是这一个道理,空当中有色,色当中有空,色空不二的境界,这就真正契入如来的智慧了。

  所以,不要离开色另外去找空,“色不异空”,不是在色之外另外还有一个空;“空不异色”,真空当中就有妙有。所以,总结上面二句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当中就有空,真空当中就有色,所以“性色真空,性空真色”,色空是一如的。

  凡夫众生看到色灭掉了以后,才知道空。“诸行无常,是生灭法”,小乘看到整个世界都是无常、苦、空,“生灭灭已,寂灭为乐”,等到这些东西灭掉了以后,最后再显一个空出来,属于生灭法。这个地方超越这种智慧,色本来就是空,烦恼就是菩提,不需要灭烦恼之后另外去找菩提;生死无明就是涅槃,不需要灭掉无明,另外去求一个涅槃。所以,这是最上乘的道理。

  对治烦恼,就小乘而言,称之为断烦恼;就大乘来看,就称之为转烦恼;在无上乘来讲,烦恼即菩提,“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空一如。

 



(十四)

  用现代科学的方法来解释,科学家把物质分析到最后,成了电子;继续再分析,最后产生出能量。所以,物质分析到最后,就是一个能量的境界,能就是热,量就是光。换句话说,我们整个世界,就是一个能量。能量还是属于物质、还是属于色法,不过是比物质的质碍更微细而已。

  如果我们再继续探讨,能量是从哪里产生出来的?真空。从真空当中产生出能量,能量产生电子,然后继续衍生出物质,从这一个角度来看,真正是“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所以,将来的科学可能就能证实佛法“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种真理。物质分析到最后就是能量,再继续研究,到最后就是真如、就是真空,一定是如此的。

  所以,打坐到达一个境界了,身上会发烧、发热,这就是能的境界。继续再进步,就会看到光明,这就是量的境界。证明我们的功夫有了进步,从粗的四大慢慢进入到细微的四大。一般人的四大很粗,不容易感觉到能量的存在,透过打坐,这念心静下来、定下来了,马上从欲界粗的四大、染污的四大,慢慢经过八触的境界,就会产生能量。有些人打坐到了这一个境界,就认为是功夫了。虽然是功夫,但不是到家的功夫,而是还在半路上。

  假使不执着这一种能量,了解“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继续静坐,安住这一念心,就能更进一步契入真空。真空不空,就是妙有,也就是现在所说的“照见五蕴皆空”的境界,真正契入了实相、契入了真空的境界。

  所以,要想找空,不要另外去求一个空。另外去求一个空,是空上加空,重床叠架。也不要另外去找一个色,例如,有些人想生净土,认为极乐世界很庄严,有七重栏楯、七重罗网,这就是另外去找一个色。找出来、求出来的,也属于生灭。

  无论是执空、执有、执断、执常,都是一种执。本性本空,另外找一个空,就没办法见到本空。只要这念心回光返照,破除了执着,马上就契入真空妙有、妙有真空、色空一如的境界,即所谓“破执显真”。所以,不需要另外去找色,契入了真空,当中就有妙有;这一种妙有、这一个色,是净色,才是真正的真如所显出来“色空一如”的境界。

  佛法讲实相,实相无相,实相当中是没有相的。什么叫作实相?中道就是实相。中道实相虽然是无相,无相无不相,无相当中还有妙有,“色即是空”,当下不执着地、水、火、风,空就是色,色就是空。举例来说,水也是色,把它分析到最后,就是氧原子、氢原子,所以分析到最后,水也是空。任何一件事情慢慢地分析,确确实实就能了解“色即是空”。

  历史上记载,汉朝有一位将军李广,有一天在路上忽然看到前面有一只老虎,拿箭一射,就射中了,结果仔细近看,原来是一块石头。李广觉得奇怪:“我的力量怎么这么大,一下就射进去了?”于是重新再射一次,这时就射不进去了。我们想一想,外面的境界确实是虚妄不实的,起初这一念心认为这个石头是一只老虎,一点都没有怀疑,所以就能一箭穿石。

  在佛法来看,这是专注的力量,但要进一步了解“色即是空”的道理,外面的一切境界都是虚妄不实的,都是业感所现出来的,随业幻现,随着我们的业所现的假相。所以,石头也是幻现。既然是虚妄的,你把它当作一只老虎,它就是一只老虎;如果它不是虚妄的,你怎么样把它当作老虎,它绝不会成为老虎。外面所有一切境界都是虚妄不实的,由这个历史故事看起来,真正是色空一如。

  所以,“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整个世界都是一个大的实相,什么实相?是真如法身这么一个实相。虽然是真如实相,由于每个人所造的业不一样,有善业、恶业、染业、净业,所以外面就展现出来种种的世界。

  举例来说,我们认为粪坑里面很臭、很脏,但是住在粪坑里面的虫子,不觉得臭、不觉得脏,它们认为这个世界空气最好,里面的水就好像甘露一样。假使我们起了一个慈悲心,把这个虫子放到干净的水里面,它马上就死掉了。证明臭的、脏的,都是空,都是虚妄不实的。

  再举例来说,我们现在是白天,但美国现在是晚上。你说现在究竟是白天还是晚上?我们认为现在是白天,有很多动物白天看不见,晚上看得见;我们人认为是晚上,很多动物晚上看得见,究竟是白天?是晚上?

  所以,外面的境界都是虚妄不实的。既然是虚妄,色、空就是一如的。所以,“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慢慢从这个角度去了解,就知道一切境界都是虚妄不实的,如梦如幻、如泡如影。我们晚上作梦时,在梦境里觉得一切都是实实在在的,苦就是苦,乐就是乐,一点怀疑都没有;等到梦醒了,梦中的一切境界,了不可得,都是虚妄的。

  众生只知道晚上是一个梦,很多人晚上作了梦,梦到好的事情,感到很欢喜;梦到坏的境界,感到很忧愁。白天醒来了,还在留恋昨天晚上所作的梦,而不知道这是一个虚妄不实的境界。菩萨不但知道晚上是梦,也知道白天也是一个梦,因为外面的一切境界都是虚妄不实的,一切如梦如幻、如泡如影。

 



(十五)

  佛法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同样一个东西,由于每个人的心意识不一样,善恶业不一样,所感受的也不一样;同样在一个地方,由于每个人心念不一样,同一个时空下,也会有不一样的感受。譬如,师父在上面讲经,大众坐在这里,有的人心很清净,很专注地听法,感到很欢喜,蚊虫咬他一下,他也不知道;听到下课了,还觉得:“怎么这么快就下课了?”相反地,假使心没有专注,还在分别、打妄想,想到自己的种种事情、想到外面的事情,乃至于听了感到没有意思,东看西看,心想:“怎么还不下课?”甚至落入昏沉,打了瞌睡,就感到时间很长。

  同样在一个时间、空间当中,每一个人的感受都不一样,这是什么道理?由于心在专注当中,已经超越外面虚妄不实的境界,所以就觉得时间很短,一个钟头、两个钟头一刹那就过去了;假使心在散乱当中,还在攀缘、分别、执着、取舍,坐在这里感到不耐烦,两腿又酸又麻,屁股也坐疼了,就感觉时间很长,为什么?因为这个心攀缘、分别、散乱、取舍,所以对时间、空间的分别都现出来了。其实,外在的时间、空间,都是心意识的业感──由于心意识专注或散乱所呈现出的虚妄不实的境界。

  净土宗说无量光、无量寿,就是没有时间、空间。不仅在净土,色界天当中有一个光音天,没有时间、空间,仅以定心发出光明,互通心意。在净土当中,只看到莲花的开阖。莲花打开就是白天,阖起来就是晚上,晚上也是无量光、无量寿。莲花的开阖还是一个虚妄的境界,是净业所感,仍属于色法、心法。无论是秽土、净土,都是色、心二法。生什么心,外面就感什么色。

  了解色法是虚妄的,不执着虚妄的境界,当体即空;假使执着色为实有,马上就产生质碍的境界。我们分析色法,到最后得到“色即是空”的结论,这是属于科学;用天眼来看,也是如此。这就属于菩萨的智慧。

  佛法讲到最高,就是一个智慧心。这一念心,一个是智慧,一个是理体,智理一如,色空不二。所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明白这个道理,就了解色当下就是真空,不需要灭色再去找空,也不需要另外去求一个真空,这些都是把色、空分成两边。小乘行者视三界如牢笼、生死是冤家,认为身体是一个质碍,有质碍就有生、老、病、死,所以要灭色归空,却不知道欲界、色界、无色界都是我们这一念心意识所产生出来的,因此,生死不是冤家,生死就是涅槃、菩提。《六祖坛经》云:“谁知火宅内,元是法中王。”就是“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道理。

  讲经说法,必须视对方的根机。假使对方对佛法一点都不认识,跟他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道理,就很难接受。假使对方感受到整个世界都是苦,什么都不可靠、什么都不可信赖,感觉一切都很渺茫,必须要找一个依靠,此时就可以跟他讲净土、讲未来;如果他已经知道很多道理了,根机、因缘成熟了,就可以跟他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道理。

  在这里,观世音菩萨以舍利子为当机,因为舍利子的根性最高。因此,要明白这个道理,也需要具足一些智慧。同样在一个世界、同样在一个空间,每个人的感受完全不一样,所以“一法具足一切法”。佛教讲天宫、天堂,海里有龙王,月亮里有月光菩萨,但有些人认为科学已经发展到太空、地下,人造卫星连海底都能探测、照相,发现里面没有龙宫、没有龙王,月球上也没有菩萨,那么这些是不是虚妄的?不是的!

  明白“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道理,就了解每一个众生所见到的世界都不一样,同样是水,人看到水是水,龙王看到水就变成宫殿。以肉眼来看,当然找不到龙宫、天宫。龙宫不一定在海里,只要有水的地方,都能呈现龙宫出来;龙王也不一定是鱼,龙王有几种,随依报的不同,有虾蟆龙王、鱼龙王、蛇龙王、象龙王、马龙王……

  天上也是一样,人看到云层,天人看到云里面就是有宫殿;我们看到雾,雾里面也有宫殿;我们看月亮上都是岩石,其实里面就是宫殿,只是一般人看不见而已。我们的六根,是善业、恶业或善恶业夹杂所产生出来的果报,我们只看到自己的依报,看不见其他众生的依报。这个依报就属于色,因为色法是一种真空,随着十法界里每一个众生的功德、善法,而产生出不同的果报,随业所现。佛经里有一个记载,有一个人经过山林,看到树上垂吊着一条蛇,就赶快离开了;第二个人经过这里,看到的不是一条蛇,而是一串银子。

  前面的经文告诉我们“照见五蕴皆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执着色、执着空都不对,因此观世音菩萨进一步解释“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以断除凡夫和小乘的执着。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前面照见色法是空,受、想、行、识也是空,恐怕一般人执着空,又成了断灭,落入顽空,没有办法启发菩提心,所以,马上又说“受想行识,亦复如是”,空即是受,受即是空;想即是空,空即是想;行即是空,空即是行;识即是空,空即是识──空、有无碍。就等于苏东坡所说的:“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烦恼就是菩提,不要离开烦恼另外去找菩提,不要离开生死另外去找涅槃,生死当中就有涅槃自性,烦恼当中就有菩提自性,这就是更进一层了,属于最上乘的佛法。

 



(十六)

  既然“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当下这个心是什么境界?就是空有一如。接下来,全盘托出这一个心性。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观世音菩萨叫“舍利子”一个人,目的是使大众注意。综合上面的说法,进一步提示大众。“是诸法空相”,前面所说的“色、受、想、行、识”诸法,都是虚妄不实的,如梦如幻,如泡如影,都是空相。但恐怕一般人又执着空相,所以马上接着说:“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破除了我执、法执以后,当下这一念心性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何谓“不生不灭”?就是诸位听法这一念心“不生”,因为这一念心本自具足,所以说“不生”。凡夫看到色、受、想、行、识诸法,认为这些都是实有,所以有生,因为有生,所以有灭。照见五蕴皆空,破除了我执、法执,这一念心性是实相境界,称之为“实相般若”。前面由“文字般若”起“观照般若”,最后照见五蕴皆空,当下这一念心不生不灭,是本具的,法尔如是。所以,烦恼不生,本性就是不灭。从过去到现在,从现在一直到未来,这一念心亘古亘今,盖天盖地,所以是“不生”。因为“不生”,所以“不灭”,这就是法身佛。

  众生执着两边,一个是净,一个是垢。垢,就是秽。众生执着这个世界是秽土,另外有一个地方叫作净土。心有贪、瞋、痴、慢、疑、邪见,这就是垢染;圣人的心是清净心,不贪、不瞋、不痴,这是净。但是,《心经》讲的道理是不执着净、垢,因为有垢就有净,这是一个相对的境界;假使没有垢,“净”也不可得,因为有净,就另外显出了“秽”的境界,这都是执着两边。

  一般人认为“垢”就是肮脏、龌龊的,如果站在另一个角度来看,最肮脏、最龌龊的东西,还是清净的。举例来说,我们认为粪便很脏、很臭,但是虫子、小狗就喜欢吃大便,它认为这是很香的东西。究竟是香的?是臭的?都是源于自心的分别。世界上的一切境界都是虚妄不实的,不能执着。我们看到大便,觉得很脏、很讨厌,如果这个大便是在讲堂,就觉得很恶心、很讨厌;如果把这一堆大便放到树下,或放到花上、放到蔬菜上,就是最好的肥料。所以,世间一切都是虚妄不实的东西,不垢不净,这是指外面的境界。

  这里所说的“不垢不净”,不但是指外面的境界,最重要的是指我们这一念心。心法就是不垢不净,我们这一念心照见五蕴皆空,当中又是一法不立,垢也不可得,净也不可得。执着“净”是一念心,执着“垢”也是一念心,所以舍垢取净,心就在两边。例如,认为我们这个世界是五浊恶世,极乐世界是清净的净土,这个心就有取舍。有取舍、有分别,就不是实相。所以,照见五蕴皆空之后,一法不立,一念不生,当下这一个心没有垢、净的分别,是一个实相,清清楚楚,了了分明,寂照一如,一念长存。

  何谓“不增不减”?这一念心没有增、没有减,所谓“在圣不增,在凡不减”。一般人认为自己是一个薄地凡夫,有一身的业障;如果成圣了,没有业障,似乎是有所得,得到什么呢?得到清净心、得到智慧、得到禅定,乃至于神通,这就是“增”;凡夫没有清净心、没有智慧、没有禅定、没有神通,就是“减”。这样的观念是不对的,为什么原因呢?

  “在圣”的这一念心,只是除去了习气;把习气除去了,清净心、菩提心、涅槃心是本具的,所以没有增加一丝一毫;凡夫虽然有烦恼、有无明、有业障,但是“水即是波,波即是水”,“如金在矿”,修行是披沙炼金,沙炼掉了,金现前了,这念心依然如是。所以,在圣,这念心不增加一丝一毫;在凡夫,也不减少一丝一毫,一切都是本具的。

  凡夫这一念心和圣人这一念心,本来就是一个,只是迷悟不同。在迷的众生,好像业障很重;悟了这念心,好像是有所得,其实还是无所得。在迷的时候,好像什么都没有了,智慧也没有、禅定也没有、功德心也没有、慈悲心也没有,好像减少了很多,其实是被无明所障蔽了。慢慢觉悟了,这念心又现前了。

  一般人认为,迷就是减,觉就是增,其实都是在迷悟这一念,觉悟后仍然不增加一丝一毫。在迷,还是不减少一丝一毫。明白这个道理了,这一念心就是实相,实相就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就是这一念心,就称之为菩提、涅槃。

  烦恼不生,本性就不灭,这念心不落两边。垢净、增减,都是两边。除了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还有不去不来、不生不灭、不出不入、不常不断。悟了实相,我们这一个心性安住在实相。实相无相,无相无不相,这就称之为“实相般若”,是指大众听法这一念心,不是另外还有一个心。听法这个心不打妄想,不想过去、不想现在、不想未来,不生无明,这就是不生。

  这念心不生,当下这个心就是不灭,不作垢想、不作净想,不作得想、不作失想,这念心法尔如是,“一法不立万法生”,这就是实相。一法不立,就是实相;心生万法,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里面具足一切智慧、具足一切功德,所以称之为实相,也可以称作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不去不来、不常不断、不一不异。假使真正达到这一个不可思不可议的境界,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实相境界就现前了。

 



(十七)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是故”,表示把前面的道理作一个总结,承上启下──空当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是一个绝对的真空。真空当中一法不立,五蕴皆空。

  进一步再分析,“无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也是空。真空当中、实相当中,什么都没有,没有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无色声香味触法”,没有了眼根,也就没有外面的色尘境界;没有了耳根,也不能听闻声尘;没有鼻根,不着香臭之尘;没有舌根,不知道酸甜苦辣;没有身根,不知道是冷、是热?可意、不可意?没有意根,法尘境界也不存在,哪里还会想过去、想现在、想未来?所以,当下这一念心“一念不生,万法无咎”,不但空了五蕴,又空了六根、空了六尘。

  既然六根、六尘没有了,根、尘相对所产生的识,也没有了,所以说“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眼根对色尘,当中产生眼识;没有眼根、色尘,就没有眼识。“无眼界”,是“无眼识界”的简称。不但无眼界,亦无耳界、无鼻界、无舌界、无身界、无意识界。外面的根尘空掉了,当中的识尘也空掉了,这样一来,六根、六尘、六识、十二入、十八界,毕竟空寂,生死就了了。众生处在十八界当中,十八界从何产生出来的?就是五蕴。所以,五蕴空掉了,根、尘、识也没有了,彻头彻底地空,体悟空性,灭去根尘识十八界,这属于声闻、缘觉的境界。

  进一步,“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前面空掉根身器界,是了生死的法门;进一步还要空掉了生死的法门,所以说“无无明”,这是空掉缘觉的十二因缘法门。

  什么是缘觉?声闻、缘觉、菩萨、佛,称为四圣法界,缘觉是四圣之一,又称为辟支佛。辟支佛有两种,一种是值佛出世,听闻十二因缘的道理而成道证果;另一种是无佛出世,由于过去的善根,看到外面无常境界的变化,这一念心悟到一切法缘起、一切法无常、一切法是空,契悟到空性,称之为“独觉”。所谓“辟支”,翻译成“因缘”;“佛”,译为“觉”,合称为“因缘觉”,略称为“缘觉”。就如同菩萨一样,是“菩提萨埵”的简称。

  古人说:“春观百花开,秋睹黄叶落。”树叶本来绿油油的,忽然变黄了;本来非常茂盛,忽然枯萎了。人也是如此,年轻力壮,忽然死了。这就是无常的境界。“看物变以悟无常,感时迁而入真道”,了知一切都是无常的,没有什么可留恋,回光返照,就契悟十二因缘的道理。

  缘觉,是依十二因缘的道理而觉悟。“缘”,就是因缘,“亲因缘”就是种子,指大众听法的这一念心。其余尚有“所缘缘”,指心、心所攀缘的境界。“等无间缘”,心、心所之生起,由前念引生后念,念念相续,无有间隔。无论世间法、出世间法,一切诸法都是仗因托缘所产生出来的果报。仗什么因?仗八识田中的种子,这是因。以善的种子、恶的种子、清净的种子为亲因缘,因缘和合,就产生一种果报。现在或是过去,听闻了十二因缘法,薰习了十二因缘法的种子;配合外面的缘现前,或是听佛说法,或是看经,忽然就悟到十二因缘的道理。

  一般科学、哲学都在研究人类是从哪个地方来,想找出第一因,他们认为人是从猿猴演化而来,但猿猴又是从哪里来?……始终没完没了。十二缘起,又称十二有支,就是告诉我们一个人从生到老、从老到死,当中有十二个过程。这十二个过程,又归纳成流转门、还灭门。流转门,就是流转生死;还灭门,就是还归圣道。

  什么叫作“流转门”?十二缘起的道理,第一个是“无明”,无明是流转的根源,也就是我们心当中的烦恼,分为根本无明、枝末无明。根本无明,又称为“无始无明”。例如,有时候会感觉到无聊,无所事事,站也不是、坐也不是,心里起了烦恼,还不知道为什么,找不出一个所以然,这就是无明的作用。因为无聊、无所事事,就打妄想了,这就是一念不觉。

  “无明”缘“行”,这是过去的两个因。因为过去有无明、过去有造作,意识迁流不停;口有所造作,讲话也成生灭;身造杀盗淫,也成生灭;心里的妄想念念不停,也是生灭,这就是行阴。

  “行”指这念心是无常的,所谓“诸行无常,是生灭法”,这一念心行时时刻刻都在迁流,就有意识的活动,所以产生“识”。十二有支第三个即是“识”,也就是阿赖耶识、含藏识,有执藏、能藏、含藏之意,能执持根身器界。在唯识来讲,阿赖耶识被称为“去后来先作主公”,一个人往生的时候,第八识最后才走;相反地,来世受生、投胎,却是最先来的。这是第八识的作用。

  假使不知道用功、不知道修行,死了以后就要随业流转。随业流转,识尘就产生分别、取舍的作用。晚上作梦,就是“识”──神识的作用。如果白天能够作主、修行有功夫,一作梦,马上就把它看破了。以参禅来说,由于持续不断地参,晚上睡觉,能参的这一个心还是存在,看到自己在作梦,马上问:“作梦的人是谁?”一下就参破了,这就是有功夫可用了。不知道用功的人,晚上作梦根本就是迷迷糊糊的,作不了主,吃喝玩乐……什么都现前,梦醒了,什么都了不可得。

  假使现在功夫养成了,这念心能够存在、能够作主,根尘相遇,马上就触物起照:“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就是般若的法门。眼根看到色尘,照它一下:“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一个能照的心要存在。能照的心存在,就能了生死。因此,现在就要练习;假使现在不练习,作梦时、往生时,觉性根本就不可能现前。日常生活中时时刻刻都要起觉照,起了觉照,心就能作主,看到什么都是虚妄的,只有一念长存,就能成正觉。

  凡夫众生没有这种功夫,看到什么都有取舍。所以往生以后,假使这一生有业障,就一定要去受胎。人往生了以后,在四十九天当中堕入中阴身,在这段时间内,一般要念佛、诵经,福资亡者,此为“超荐”。人在往生前还没有断气时,念佛帮助临命终人提起正念则称为“助念”。所以,一个是助念,一个是超荐,是不一样的。

  人快往生的时候,一口气未断,还在迷迷糊糊当中,还有意识的存在。这时,看到所有的境界都很恐怖──地大分散时,看到四处都是山崩地裂;火大分散时,看到遍地都是猛火;风大分散时,到处都是猛风在吹。这时如果听到念佛的声音,忽然把你唤醒了,“唉呀!赶快念佛!”无论是念“南无阿弥陀佛”、念“南无释迦牟尼佛”、念“南无观世音菩萨”,一下就把这一念心收回来了,收到这个佛号上,一心不乱,就离开了地、水、火、风四大,离开了恐怖的境界,这一念就往生了。

  往生到什么地方?必须看自己的福德因缘。随念往生后去受胎,假使没有福报,就投生到贫贱人家;有福报的人,则投生到富贵人家。如果用功得力了,看到任何境界,马上就把它照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念心如如不动,了了常知,一切诸法毕竟空寂,生死就了了。

 



(十八)

  但一般人转世的时候,随业流转,什么都看不到,只看到男女发生性的行为,看到男根和女根在交接,这时候心当中一动,起了贪爱──男众贪爱女根、女众贪爱男根──心动的那一刹那,就入到母胎里去了。这时,自己还是不知道受孕了。男根和女根继续摩擦,摩擦生火,就看到母胎里一片光明,以为自己在一个宫殿里。等到男女的事情结束后,什么都看不见了,乌天黑地,好像在一个黑洞洞的房子里,到处摸索,始终出不来,这就是受孕了。

  受孕了,就由“识”到“名色”。“名色”,“名”就是心,“色”就是物质的存在,这个物质就是“胎”。人的身体是由父精母血和合而成,由于父亲的精子、母亲的卵子,包合这一念神识,就成为我们现在的人身。

  神识入胎之后,经过一天、两天……七天,慢慢精子、卵子就凝成团,在佛法里称为“羯罗蓝”,只是一个光滑的团聚。到第十四天,有一点点像胎胞了,但并没有一种肉质的存在,只是一种胎胞的形相,称为“頞部昙”。经过第三个七,称为“闭尸”,就是软肉,神识被包围在软肉当中。经过第四个七,软肉慢慢变坚硬了,称为“羯南”,这是梵语,中文的意思为硬肉。到了第五个七,大约三十五天的时候,五官长成了,有眼、耳、鼻、舌、身。到第六个七,人的形相出来了,有四肢五官的雏形。到了第七个七,人形具足了。因此,在这一个阶段当中,不外乎是一个“名”,有心;不外乎是一个“色”,有质碍、有形相,总称为“名色”。

  由此可知,人到最后要往生时,这一念心要能作主;能作主,就不会随业流转。乘愿再来的菩萨,入胎时自己知道,住胎时自己也知道,出胎时也知道,这一念心始终是清清楚楚、了了分明。开悟的人就明白这个道理;没有开悟的人,听到这个道理,还在怀疑当中。

  所以,打坐的时候,这念心千万不能迷失;这念心迷失了,就随业流转。平常无论动静闲忙、逆境顺境,照见诸法毕竟空寂,“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就是般若的智慧,绝对能够了生死。

  一般人没有这个觉照,看到境界就产生迷惑。佛经里面提到,人往生了以后,看看识神(即阿赖耶识、第八识)从哪个地方出去?所谓“顶圣眼生天,人心饿鬼腹,傍生出膝盖,地狱脚板出”,从顶门出去,就入圣位;从眼门出去,就生天道;从心口出去,就是投生人道;从肚脐眼出去,就堕入饿鬼道;从膝盖出去,就堕入畜生道;从脚底出去,就堕入地狱道。这就属于识。所以,时时刻刻都要能作主,能作主,就能了生死;不能作主,就不能了生死。

  从“识”到“名色”,慢慢六根具足了,就称之为“六入”。为什么不叫“六根”?因为六根遇到六尘境界,产生了执着、产生了贪爱,就称为“入”。因为六根能入六尘,所以称之为“六入”。

  出生了以后,六根接“触”到六尘,产生一种感“受”,有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还有忧受、喜受。慢慢长大,对于外面的境界开始产生憎爱。看到好的境界,就生贪爱;有了贪爱,就要占有。看到坏的境界,就生厌恶,产生排斥。这是由“受”到“爱”。有了接“触”,产生了感“受”,好的就有“爱”,想要占有,这就是“取”。“取”不到,就巧取豪夺,乃至于偷、抢……造下种种恶业,这就是“有”。

  “有”,就是业有。有了爱,一定是要造业了;造了业,一定要受报,就感未来的“生”。生到哪里?就看现在所造的是善业或恶业?造善业,就往生到好的地方;造恶业,就往生到坏的地方去。既然有“生”,一定有“老”;“老”了一定要“死”。

  业,有善业、恶业、不动业。什么是不动业?修了禅定,生到四禅天;定力散掉了,又要随业流转。这都是业,都要受生到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始终在轮回当中。

  所以,十二因缘当中,因为有过去“无明”的“行”,才有现在的“识”、“名色”、“六入”、“触”、“受”这五支的苦报。有现在五支的苦报,现在又种下“爱”、“取”、“有”的因,将来一定有“生”、“老死”的苦果。所以,过去的因感现在的苦果,现在的因又感未来的苦果……十二因缘是流转不停的。

  过去的无明、行,是因,感现在的识、名色、六入、触、受的苦果。由于现在又起惑──爱、取、有──又感未来的生苦、老病死苦。十二有支,不外乎是“惑、业、苦”三烦恼、三业道,所以唯识有一个颂:“无明爱取三烦恼,行有二支属业道,从识至受并生死,七事同名一苦道。”无明、爱、取,是三种烦恼;行、有二支,就是造了业;从识一直到受,最后是生死,一共是七支,统统是受苦,所以“七事同名一苦道”。这就是十二支的缘起,是生死流转门。过去因感现在果,现在因感未来果,未来又是受生,又和现在一样,始终是没有完没有了。所以,无明是因,因为有无明,所以衍生这么多的问题出来,这就是众生境界。

  透过十二因缘来分析,就能了解每个人修行都应该从当下这一念心来返照,这是最重要的。所谓“顿悟自心,直了成佛”,顿悟了自心,转识成智,“千年暗室,一灯即破”,大众听法这一念心,清清楚楚,了了分明,如如不动,寂照一如,只有这一念,没有第二念,那么,色蕴没有了,受蕴、想蕴、行蕴、识蕴统统没有了,乃至于十二入、十八界都没有了,所谓“一念不生,万法无咎”,就是这个道理。

 



(十九)

  十二因缘当中,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因为有过去的“无明”、“行”,才有现在的“识”、“名色”、“六入”、“触”、“受”这五支的苦报。有现在五支的苦报,又种下“爱”、“取”、“有”的因,将来一定有“生”、“老死”的苦果。过去的因感现在的苦果,现在的因又感未来的苦果,十二因缘流转不停。透过十二因缘来分析,就能了解每个人修行都应该从当下这一念心来返照,这是最重要的。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照见了五蕴皆空,在空当中,十二有支也没有了,根身器界、十八界都空掉了,哪里还有无明呢?所以说“无无明”。“亦无无明尽”,连无明都空得干干净净,最后什么都没有。以十二缘起的道理来看,没有了无明,一切烦恼也统统归空、统统都没有了。

  “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乃至”就是包括当中的几支,是超越之词。意即没有了无明,当然行也没有了,超越行、超越识、超越名色、超越六入、超越触、超越受、超越爱、超越取、超越有……也就是说,不但没有老死,而且行也没有、识也没有、名色也没有、六入也没有、触也没有、受也没有、爱也没有、取也没有、有也没有,所有的业统统归空、统统都没有了。

  照见了五蕴皆空,不但空去了根身器界,连缘觉法门也归空。为什么呢?因为无明都没有了,所以连缘觉的法门也不用执着,这就是彻头彻尾的“诸法毕竟空寂”,也是“照见五蕴皆空”所得的果报,因此能够“度一切苦厄”。

  “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空了五蕴,再空外面的十八界;十八界空了以后,再空缘觉的法门;缘觉法门空了以后,再空声闻法门;声闻法门空了以后,再空菩萨法门。所以,《心经》里面的道理,就是一个“空”字。要想证得“空”,就要修观行、观照。《心经》的法门,就是“观”,观照、照见五蕴皆空。

  从凡夫一直到圣人的境界,都是空。又恐怕执着圣人的境界,所以连圣也要空,到最后,空也不执着,所以说“无智亦无得”。小乘有小乘的智、得,菩萨也有菩萨的智、得,有深有浅。先空了“苦集灭道”,然后能观之智、所观之理,也要空。天台宗所建立的俗谛之理、真谛之理、中道第一义谛之理,连这些也要空,凡圣皆空、凡圣等持。

  “无苦集灭道”,即是空声闻法门。“苦集灭道”是四谛法门,是声闻所证的法门。依据佛所说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之理,悟了道,断了三界的见思惑,证到涅槃的果,称之为声闻果。声闻四果,有初果向、初果,二果向、二果,三果向、三果,四果向、四果,在这以前修五停心、别相念、总相念、暖、顶、忍、世第一──这七贤位,都属于方便加行。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则属于圣位。

  什么是苦谛?这个世间有三苦、八苦、无量诸苦。这些苦,是一种果报,不是父母给的、不是天给的,也不是阎王、鬼神给的,也不是佛菩萨给我们的,而是自作自受,种什么因,得什么果。因,就是集谛。

  一般人不了解这些道理,认为苦是外在因缘造成的。例如,生长在一个贫穷家庭里,就怨叹自己命不好,为什么自己的父母不是富贵人家?认为父母没有赚钱给他、没有留遗产给他……这个观念就错误了。或是怨天尤人,认为政治不好、社会也不好……把一切责任都推给外界,认为是外界给我的压力、给我的苦,自己不敢承担。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是这么回事,其实完全是自己过去所种的因而感的果。

  因,就是集谛。集,就是集合过去修善、造恶、善恶业夹杂的因。有因,起惑、造业,所以现在感得苦的果报。

  怎么脱离这一种苦?必须要证寂灭涅槃,那就是最快乐的。涅槃,就是灭谛。所谓“涅槃寂静乐”,证到涅槃这一种寂静无为,就是最快乐的。灭,就是灭除了心当中的一切烦恼、破除了一切执着。以声闻来说,就是灭除了见惑和思惑,乃至于破了我执,由此得到寂灭的快乐。

  寂灭,就是涅槃。涅者,不生;槃者,不灭。不生不灭,谓之涅槃。用什么方法才能证到涅槃?就是道谛──如八正道、三十七助道品,用这些方法来断除自己的见惑和思惑,就能证到涅槃。

  苦谛、集谛、灭谛、道谛──四圣谛,是世间上最实在的道理。《佛遗教经》云:“月可令热,日可令冷,佛说四谛不可令异。”四谛,就是一种真理、真实不变的道理。无论任何人听到四谛的道理,绝对百分之百地承认。以苦谛来讲,世间是苦,哪一个人没有苦?这是很实在的。没有人逃得过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怨憎会苦、五蕴炽盛苦,每个人都会经历这一些过程、这一些苦难。

  一般人不了解四谛的道理,有这一些苦了,拚命指责外境,怪东怪西,或者说台湾不好,想要移民,这都是颠倒。认为台湾不好,移民到美国、纽西兰,还是有生苦、老苦、病苦、死苦。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都有八苦交煎,没有哪一个地方没有,逃也逃不了。在佛法来说,在劫难逃,这是一种业感,不可能逃避。那么要如何出离呢?修四谛,就可以脱离这些苦。

 



(二十)

  假使不从这个地方去了解,始终是怨天尤人、怨声载道。人在有事情做的时候,好像没有什么苦,因为心当中有一个依靠,为了名而忙、为了利而忙……就忘记苦了。等到事情做完了,稍微休息一下,心当中的种种烦恼又现前了。我们慢慢去观察,一般人每天上班、下班,为了工作而忙,不觉得心里面有种种苦恼,也不觉得身体有种种苦恼;下班回去了,就感觉无聊了。

  假使不知道回光返照,不知道修戒、修定、修慧,不知道修三十七助道品,始终都是苦恼。所以,我们时时刻刻要注意这一念心。什么心呢?生灭的心,看看自己起什么心?动什么念?知道回光返照,一起心、一动念,马上就把它照破了;假使没有修,不知道观也不知道照,下了班回到家,要解决自己的烦闷,就看看报纸有什么新闻?把这个心靠到报纸上了。看来看去,没有什么刺激的,这个心不知道干什么好,看了报纸得不到满足,就打开电视,看来看去,还是这一些人,都是老面孔,感觉没有什么意思。肚子好像饿了,就想要吃,打开冰箱看看有没有好吃的东西?东找西找,也没有什么好吃的东西,还是那几样……心当中还是静不下来、安不下来。乃至于去看看庭园里的花草,种种花、浇浇水、拔拔草,又把这个心靠到这个地方去了。所以,人始终在财色名食睡上攀缘,这些东西使心始终静不下来、定不下来,这就是一般的众生心态。

  因为心找不到依靠,忽然想找朋友打打麻将,打个电话,刚好有三缺一,高兴得不得了!就开车出去了。车子开在路上,一不小心,出车祸了,小则车子碰坏了,大则人车俱亡。出了事情之后还觉得很奇怪,真是不可思议:“我在家里好好的,为什么要去打麻将?真是祸从天降。交通不好、很混乱!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把所有的责任推到外面,自己没有一点点责任,不了解自己为什么坐不住?这就是业感。因为前世欠了人家一条命,对方的车子准备要从你这里经过,彼此的业识、频道相感应,所以坐也不是、站也不是、看也不是、听也不是,心始终静不下来,这就是业感,苦果现前了,自己还不知道。经云:“假使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集合过去的因,现在就要受苦果。苦果现前,就要受报了。

  假使明白了这个道理,处处都是道场,上班也是在修福报、做功德,怎么说呢?绝对不取用公家的东西作为私用,一个信封、一枝铅笔也不拿,也绝对不随便打一通电话……假使用公家的资源来写私人的信、打电话,就是犯盗戒。因为这是公务的空间、时间、资源,挪作私人的运用,就是犯盗戒,就造了业。了解这个道理了,上班、下班,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是善法、都是善念、都是净念、都是慈念、都是恭敬念、都是平等念、都是精进念,这些都是福报,不能少做,只能多做;今天多做两分钟,时间久了就是大布施;本来一天的工作,我努力精进半天就做完了,这就是福报。

  明白这个道理了,时时都是道场。回到家了,没有事情,赶快打坐、看经,这样就能消业、转业。假使打坐真正定下来了,或是专注看经得定了,也可以消业、转业。以上述例子来说,心中有定力,虽然业感现前,过去所欠的债主来了,对方开车从这里路过,我自己这一念心已经是另外一个境界了,跟他的境界、频道无法产生感应的作用,自己的业就转了、就消了。

  众生都是有念,一个念头就是一个频道,这一个频道就产生一个交感的作用。看看我们这一念心是什么频道?无论什么频道,离不开贪瞋痴、离不开情爱,与过去、现在的事物交感,就产生果报。

  所谓“净极光通达,寂照含虚空”,如果坐在这里一念不生,跟任何人都无法交感,这个心像虚空一样广大,万法在我的虚空当中来来去去,没有一点妨碍,所以虚空能纳万象,万象在虚空当中,与虚空毫无关系,空性是无有障碍、无有边际的。

  要达到这个境界,必须要证到寂灭。寂灭涅槃,是一个最高的境界。不过,寂灭涅槃有深浅,有四种涅槃:有余涅槃、无余涅槃、无住涅槃、性净涅槃,都是指我们当下这一念心。涅槃,才是我们追求最高的道,无论是声闻也好、菩萨也好、如来佛也好,都是这一个道理。道理是相通的,只是层次上的差别、心境上的不同。如果明白这些道理,修行都来不及了,哪里还有时间打闲岔、打妄想?

  以前有很多人认为,安世高证到神通境界了还要受报,所以只有往生西方最好。这是不对的!西方最高的境界常寂光净土,也是寂静涅槃;没有达到这一个境界,都是不究竟的。

  安世高是安息国的太子,出家修行,证到神通了,知道自己欠人命债,所以今世就去广州偿还命债;还了命债,第二世再出家,又知道在中国会稽这个地方欠某人的命债,又去还命债,始终没完没了,为什么?执着神通、感应为实有,就有这些过失。打坐的时候要了解,“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过去的功德也是虚妄、过去的业报也是虚妄,这就是般若。所以,般若法门确确实实是无上法。

  般若有深、有浅,声闻所证的也是般若。四谛、四念处,也是般若。诸法缘起,缘起性空,这都是般若。不过,这个般若只是但空般若,而不是真正菩萨的般若,也不是如来佛的般若,所以不究竟。

  四谛──苦谛、集谛、灭谛、道谛,是人生的真理。集,是苦果的因,因为过去贪瞋痴等烦恼,造种种业因,能感未来生死苦果。想要除去苦,就要先灭除集。集是因,有因才有果。明白了,我现在不种苦的因,未来绝对不受苦的果报。

  以出家众来说,早上一起来,诵经、持咒、打坐,白天研究经教,乃至于建设道场、弘扬佛法、普度众生,这些都是善法。如果不落实这些善法,在当中夹杂间断,心意识作怪,有妄想、有颠倒、有烦恼、有无明,想入非非,患得患失,自己偷了自己的功德法财,这些功德就不实在了、就不落实了。心当中有无明,就被过去的业障牵累,过去造了什么恶业,今世一定要受报。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你现在这一念心与过去这一念心,还是同样的心境,并没有转识成智,还在烦恼、无明当中,不断地起惑、造业,只是表面上出了家,心当中并没有得到出家真正的好处。

  出家的好处就是“寂灭”,心当中要真正去落实,要自己起观照,心念才能够转,看看自己有没有做到“四正勤──已生善念令增长,未生善念令速生;已生恶念令灭除,未生恶念令不生。”做到了,能消业也能了业,这就是最重要的四谛,是最实在、最真实的法门。

  然后,检讨自己的身、口、意,是不是合乎八正道?假使不合乎八正道,赶快转过来;不合乎四正勤,赶快转过来;有了烦恼,赶快修四念处,把四念处修好了,所有的问题统统迎刃而解,这就是药、这就是法门、这就是道谛,是最真实的。

 



(二十一)

  想要离苦,就必须证到寂灭涅槃。要证到寂灭涅槃,就必须修八正道、修四圣谛,这就是真理。听到四谛之理,悟了道,就属于声闻道。声闻道是三界最实在的真理、是佛法的根本,所有大乘的佛法都是由四谛从浅到深慢慢衍生出来的。

  所以,如果我们对四谛的道理没有彻底地了解,其他行门都不容易相应,为什么呢?没有了解苦谛、集谛、灭谛、道谛的道理,其他道理便会似懂非懂。听到“心即是佛”,不知道安住哪一个心?这念心安住不下来,就始终在三界当中受轮回。相反地,假使对四谛的道理认识得很真切,这一生修任何法门,都会有一些成就、都很相应。所以,四谛是人生的真理。修四谛相应了,证到罗汉果了:“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这就是证到阿罗汉的境界。

  《心经》这个地方提到“无苦集灭道”,就是一种超越,把“苦集灭道”也空掉了。为什么呢?在三界、在凡夫的角度来看,阿罗汉是最高的圣者;如果在佛的角度看,阿罗汉还是不究竟。既然是不究竟,就要超越,修行就是要达到究竟,不要在路上耽误了。声闻觉得众生难度,而佛道日遥,视“三界如牢狱,生死是冤家”,所以要了生死、出三界。怎么出三界?不是用身体出三界,而是用这一念心来思惟,用析空观的方法,证到空性,就称为偏空涅槃。能观的这个心和所观的偏空之理,一念相应,就证阿罗汉果。

  人生有这么多苦,我们用分析的方法,看看苦从何来?怎么了苦?苦是从我们的身体而来的,如果没有了身体,哪里还会有苦?那么,身体是什么?哪一个是我?……坐在这里分析:我的头发、眼睛、皮肤、指甲……都属于地大;既然这些都不是自己的了,都属于地大,地大就归地。归,就是归还。我的血液、眼泪、痰泪精气、大小便利,属于水大;水大就归水,与我没有关系。身上有热量,属于火大,火大就归火。我们的出入息、一切动作是风大,风大就归风。慢慢地思惟这一个道理,想一遍、二遍、三遍……十遍、百遍……忽然一念相应,空性就现前了。

  能想的这念心与所想的空性四大,好像是杯子和杯盖一样,忽然一下“叭”地相应了,空性就现前,悟到整个世界都是空性,没有任何东西存在,入了空定。继续这样修,愈修愈深,随便动一个念头,马上空性就现前,就入空定;入了空定以后,功夫继续再加深,六个根本烦恼断了,六神通就现前,这是属于声闻道。这就是寂灭涅槃,涅槃一现前了,寂静快乐,离开三界、了生死,什么人都找不到自己。

  涅槃道,是小乘圣者所追求最高的境界。小乘圣者不是以这个色身为身,而是以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五分法身为身。持戒清净,一起念头马上就入定了,这就是证到涅槃的果。

  这个涅槃的果,称之为“有余涅槃”。有余,就是还有余报。什么余报?因为只断了见惑和思惑,界外尘沙惑、无明惑还没有断;其次,还有余报,这个身体还是不得自在,虽然可以入定、入到真空,出定了还是要吃饭、还是要穿衣,还有这一个余报,所以称之为“有余涅槃”。

  第二个是“无余涅槃”,声闻证到五分法身,不想住在这个世间了,于是灰身泯智──不但不要这个身体,连所证到的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统统泯灭,单取一个真空,认为真空才是究竟的、不灭的,这就是无余涅槃。

  无论是有余涅槃或无余涅槃,在佛的角度来讲,都是方便。小乘圣者积极地要了生死,恐怕再来三界受生,所以要先入涅槃。犹如向宝所走了三分之一,还有三分之二没有走完,所以还是不究竟。

  《心经》这个地方要把“苦集灭道”也空掉,因为它不是最究竟的。站在凡夫的角度来看,那是最高的;站在佛的角度来看,就是不究竟。佛希望每一个人都成佛,所以说“无苦集灭道”。

  所以,我们要了解涅槃就是寂静,世间上没有一个法能超越寂灭涅槃的快乐。即使没有真正达到寂灭,大家可以试一试,一天下来感觉很辛苦、很疲劳,静坐一下,什么都不要想,只保持这一念心的平静、宁静,能够保持三分钟、五分钟,马上精神抖擞、精神饱满。所以,这是一种快乐、是一种功德,不是一般人所能领悟的。

 



(二十二)

  众生不知道寂灭是一种快乐,反而认为动是一种快乐、刺激是一种快乐,六根对六尘所产生的境界都是快乐,所以众生的境界都是在刺激当中,愈刺激愈好,用外在的境界刺激我们的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刺激多了,身心就麻痹了,这些称为“尘劳境界”。“尘”就是劳,因尘而发劳。

  举例来说,我们的眼睛看到外面的色,不论看什么色,都是一样。贪看异性的外表,这是色;看种种风光,这也是色──看外面的种种境界,都是色。看久了,眼睛马上就会疲惫,乃至于打瞌睡。什么原因呢?因为色是尘,尘是劳。种种尘境刺激我们的眼根,产生疲劳,就好像慢性中毒一样;看久了,眼睛可能还会瞎掉。现在很多人有近视眼,因为从小就看电视,或是为了功课拚命看书,拚命往外面看,看久了,慢慢就产生近视,这就是尘劳境界。

  耳朵听声音也是一样的,无论好的、坏的,什么音乐、什么声音,都喜欢听,这是一种刺激,刺激我们的耳根。一般人喜欢跳舞,身根也在动、耳根也在动,你试一试看看,从早上一直跳到晚上,看看跳不跳得下去?从早上一直听到晚上,看看听不听得下去?因尘而发劳,产生疲劳了,动都不能动了。

  佛法告诉我们,不要向外面寻找快乐,我们心当中有一个境界是最快乐的──寂静最乐、寂灭最乐、修善最乐,真正是如此的,要在这个地方去体悟一番。在这个地方有所体悟,我们的心就安住了;否则,便会觉得出家修行累得不得了,又要早晚课诵,又要讲经说法,又要普度众生,又要建设道场,实在是很疲劳的事情,吃也吃不好、住也住不好、穿也穿不好……这样一想,就退失了道心。

  六尘都是一种刺激,刺激我们的六根,让六根麻痹,是一种慢性中毒,到最后一无所有,所谓“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相反地,我们现在的所作所为,都是善法。善法就是福报、就是功德。做了功德,不执着,修三十七助道品,返照自心,归于寂然不动。所谓“菩提觉法乐,涅槃寂静乐”,无论大乘、小乘,都要使我们这念心寂然不动。虽然都是寂灭、不动,但在层次上有差别,寂灭有深浅、不动也有深浅。

  这个地方只证到偏空,并没有菩提,所以要把“苦集灭道”空掉,百尺竿头再进步,使我们更上一层楼,所以古德说:“百尺竿头坐底人,虽然得入未为真;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现全身。”就是超越了“苦集灭道”。“百尺竿头坐底人”证到偏空,仍是有出有入,虽然得到法了,但“未为真”,为什么?因为是有余涅槃,还有余报,界外尘沙惑、无明惑还没有断。

  这个地方提到“无苦集灭道”,不是不要证“苦集灭道”的道理,而是先证到“苦集灭道”的道理,然后再把“苦集灭道”空掉,这就是回小向大,回小乘向大乘,一下就证到八地菩萨、证到法身境界了,这就是观空不住空。虽然证到空,但不执着空。所以说“无苦集灭道”,连“苦集灭道”之法也不要执着。

  涅槃有四种:有余涅槃、无余涅槃、无住涅槃、性净涅槃。了解了什么是有余涅槃、无余涅槃,然后才知道无住涅槃、性净涅槃。如来佛于四种涅槃都能得自在;声闻、缘觉是证到有余涅槃和无余涅槃,因为有法执,于法不得自在。既然是法执,就把法执也空掉,所以说“无苦集灭道”,涅槃也要空掉。为什么?这个涅槃只是暂时休息的地方,不要贪着。譬如我们的目的是到台北,途中有休息站可以暂时休息,但是不要贪着休息站的风光而迷失掉,否则就达不到目的地了。所以,小根的人可以在偏空涅槃休息一下,休息了以后,不要执着这个境界,还要继续前进。要继续前进,就要把这个境界空掉、放下。

  佛经里有一个公案,阿难尊者已经证到涅槃的境界了,随缘度化众生。有一天走在路上,听到一位沙门正在念诵一个偈子:“若人生百岁,不见水老鹤,不如生一日,而得睹见之。”阿难尊者听到了,感叹:“世间眼灭,何其速哉!”“水老鹤”是什么?就是白鹭鸶,是一种鸟,脚很长、嘴也很长,喜欢在田里吃泥鳅。为什么人生百岁死,要见水老鹤?见水老鹤有什么稀奇?阿难尊者告诉这位沙门:“你念错了,应该是‘若人生百岁,不解生灭法,不如生一日,而得解了之。’”

  什么是“生灭法”?所谓“诸行无常,是生灭法”,假使不知道我们这个世间一切色、声、香、味、触,都是属于生灭法,就会生颠倒、就会生取舍、就会生占有,起惑、造业,没有完没有了,因为它是生灭法。既然是生灭法,还贪着它作什么呢?

  这位沙门回去跟他的师父讲,他的师父回答他:“阿难尊者年纪大了,老朽了,已经糊涂了,我说的才是正确的,不要相信阿难尊者的话。”所以这个沙门又在那里念起来了:“若人生百岁,不见水老鹤,不如生一日,而得睹见之。”阿难尊者听到了,问他:“我前几天才告诉你的,你怎么又忘记了?”这位沙门说:“阿难尊者,我师父说您现在年纪大了,老朽不堪了,我师父说的才是正确的,您说的是错误的!”

  阿难尊者一听,心想:“现在众生障重根钝,连正法、邪法都不知道,反而骂我老朽不堪,造了毁谤阿罗汉的恶业,就要堕入恶道;正法不能住世了,明天我将要入无余涅槃了。”阿难尊者已经证到涅槃的境界了,但还有余报,所以要吃、要穿,还要行住坐卧,这就是有余涅槃。

  恒河两岸的人们听到阿难尊者要入涅槃,都想要争取到阿难尊者的舍利,因为供养舍利是一个大福田。由于阿难尊者的在家弟子很多是当时的国王、文武百官,尊者恐怕大众因为争取舍利而引发战争,于是说:“你们不要争了,我不在恒河的东岸或西岸入灭,我就在恒河的中间入涅槃。”等到时间到了,阿难尊者以神通飞到恒河的上空入涅槃,先显四威仪神通,于虚空中,行住坐卧,然后再显十八种神通,身上出水、身下出火,火中有水、水中有火,然后发出三昧真火把色身烧掉。

  这一念智慧心入到偏空当中,出离三界,这就是入无余涅槃。不但把色身灭掉,所证的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也一起泯灭得干干净净,什么也不留,这样子所得到的就是孤调解脱,不调度他人,独调度自己而解脱生死,这就是声闻、缘觉所证偏空涅槃的境界。这个偏空涅槃和佛菩萨比起来,还有一段距离,不是究竟的,所以最后还有性净、大般涅槃。

  涅槃是最好的境界,为什么连涅槃也要空掉?因为假使执着偏空涅槃,就无法到达无住涅槃、性净涅槃这一个最高的、最究竟的宝所。所以,《心经》这里说“无”、说“空”,不要有法执,“无苦集灭道”,要把“苦集灭道”也空掉。

 



(二十三)

  “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前面讲到“无苦集灭道”,连涅槃也要空掉;假使执着涅槃的境界,就不能得到究竟涅槃。

  究竟涅槃,就是大般涅槃,也就是《六祖坛经》所说的:“无上大涅槃,圆明常寂照,凡愚谓之死,外道执为断,诸求二乘人,目以为无作。”“圆明常寂照”,是指当下这一念心、大众听法这一个心,寂静无为,这是最高的究竟涅槃。“圆明”,就是指这一念心性圆满光明。没有我执、没有法执,三觉圆满、三谛圆满,一切功德圆满,遍照法界。

  这一念心性达到圆满了,是寂然不动;不但不动,而且这念心就像灯一样明亮,所以称为“圆明常寂照”。不动,就是定;明,就是慧。定慧不二这一念心,能照过去、能照现在、能照未来,所以三世不离当念,无论行住坐卧,这念心都在定慧当中,所以说“圆明常寂照”。这念心人人都有,都能成就究竟涅槃。

  虽然人人都有,但凡夫不知道,所以说“凡愚谓之死”。一般人认为人死了就死了;外道看到人死了以后如灯灭,称为断见;在二乘,认为我们这一个心证到空性即是。这些都没有达到究竟涅槃,所以要把“苦集灭道”也空掉。

  “无智亦无得”,不但是空菩萨的法门,还要把菩萨的智与得空掉。智、得也有深浅。声闻、缘觉之智,是但空智,有智、也有得。声闻修三十七助道品、四念处观,这个就是“智”。观成功了,烦恼漏尽了,乃至于证到偏空这个理体,这就是“得”。菩萨的能观之智,照见五蕴皆空,“得”就是显出这个空理;以能观之智证到真空之理,这就是“得”。佛法中所有的圣者,无论是声闻、缘觉、菩萨、佛,都是一个智、一个得。虽然都是一个智、一个得,但有深、有浅。最后到达如来的境界,智理一如,能观之智和所观之理变成一个了,是一如的境界。声闻、缘觉,把智和理分成二个,智是智、理是理,用这一个智入这一个理。其实智是本具的、理也是本具的,既然是本具的,就不能执着;一执着,又成了法执。如《楞严经》里面所说的,我们这念心就像大海水一样,无量无边,但由于执取,而让我们不识真心,就像舍弃了大海,反而取海中的一个水泡以为是大海一样颠倒。

  所以“无智亦无得”,无能观之智、无所观之理,也就是不要执着能观之智,以及所证涅槃之理。《圆觉经》云:“幻身灭故,幻心亦灭;幻心灭故,幻尘亦灭;幻尘灭故,幻灭亦灭;幻灭灭故,非幻不灭。”一个是根、一个是尘、一个是智、一个是识,都是幻化不实的境界。所以,能观之智也要放下,“幻灭灭故,非幻不灭”。“非幻”是什么呢?就是“圆明常寂照”,就是究竟涅槃,这是本具的。为什么能观之智、所观之理,都要空掉?假使没有把这些空掉,就得不到后面最高的境界,所以说“无智亦无得”。

  “以无所得故”,因为我们这一念心没有任何执取,才是实实在在的。有所得,就有一些些执着;有一些些,还是有一个挂碍存在;所得的境界坏掉了,就没有了,一样是生灭不实的。所以“无所得”,才能契入本心、本性。本心本性是本具的,这才是真实不灭的。

  前面的经文告诉我们,声闻、缘觉能契入涅槃的这一个智、所得到偏空涅槃这一个理,都要放下。把偏空涅槃放下了,才能进入菩萨的境界,所以说“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菩提萨埵”的简称是“菩萨”。如果进一步修菩萨的法门,也是依据般若波罗蜜多,智也放下、得也放下,这个时候我们的心就真正达到没有挂碍的境界了。

  “无挂碍故,无有恐怖”,没有挂碍,也没有恐怖。心当中一法不立,这一念心性现前,什么都没有了,哪里还有恐怖?凡夫众生都是有恐怖,为什么?因为有色身的存在,执着色身为实有,恐怕身体会坏掉,恐怕自己的财产会被人偷走……患得患失,所以心生恐怖。因为有我执、我所,就有生死轮回。

  菩萨用般若之智,证到我空、又证到法空,了知身体内四大是空,外在四大也是空,一切现象界都是空,六根、六尘、六识、十二入、十八界,一切诸法毕竟空寂,哪里还会有得失?

  到达这个境界,阎王、小鬼、无常……任何人都找不到自己。没有患得患失、生老病死、生死轮回,也没有世间上种种大三灾、小三灾……即使世界坏掉了,都不影响自己,因为这一些都是业感所现──无论是大三灾、小三灾、生老病死……所有一切都是业感。已经没有这些惑业了,当然就没有这些果报;同时,这一念心性已经超越了空间和时间,脱离了所有的恐怖,就如同如来证到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哪里还有什么恐怖呢?

  修行的第一步,就是检视看看自己还有没有恐怖?假使有恐怖、有惊恐,就还没有得到禅定、还没有契入真理。如果契入了禅定、契入了真理、契入了真心,确确实实具有大无畏的精神,无论走到什么地方,都不会心生恐怖。

  因为心没有挂碍,所以没有恐怖。心当中没有种种烦恼,外面就没有种种苦难。没有我执、没有法执,乃至于“二死永亡”,就超脱了生死轮回,就无有恐怖。



(二十四)

  “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一个是颠倒、一个是梦想。如果没有颠倒,就不会有梦想;没有梦想,就不会有颠倒。二者是相依相存的。什么是“颠倒”?把“是”当作“非”,把“非”当作“是”;“正”当作“邪”,“邪”当作“正”,这就是颠倒。

  这个地方所说的“颠倒”,是就“常、乐、我、净”涅槃四德来讲。众生不明白涅槃的道理,对“常、乐、我、净”之理产生了颠倒;假使契入了、证到了涅槃──常、乐、我、净四德,就不是颠倒了。二乘也有涅槃,但不是究竟的涅槃,仍然属于颠倒;以这个角度来说,众生更是颠倒。

  为什么说众生颠倒?众生把这个身体当作实在的,把亲戚、朋友、儿女、田园、土地……世界上的所有一切,都当作是实实在在的、都当作是“常”,而不知道“无常”,这是不是颠倒?

  “乐”,涅槃的快乐,是最寂静、最快乐;众生认为的快乐不是寂静,而是贪着世间上的色、声、香、味、触,在五尘境界中去找快乐,这也是一重颠倒。

  第三是“我”。涅槃是不生不灭的这一念心性;而众生执着四大假合为“我”,所以这又是一重颠倒。我们的四大本来就是虚妄不实的,把虚妄的四大执为实我,就是颠倒。

  第四是“净”。众生不知道我们这一念心才是真正的净,而执着外面的净──把脸洗一洗,认为这是净;把衣服洗一洗,认为这是净;把身体洗一洗,认为这是净……而不了解不论怎么样洗,身体里面的五脏六腑始终是排出臭的东西,怎么会净呢?五脏六腑的不净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呢?因为贪瞋痴三毒不净,所以身体就是不净。众生把不净的东西当作净,就是颠倒。

  由于众生对于“常、乐、我、净”有这些颠倒的错误知见,所以就有种种苦果、苦报现前。就如同我们的身体,头在上、脚在下,这个是正;相反地,假使脚在上、头在下,那就是颠倒。身体这一颠倒,马上就感觉很苦恼。

  由于众生有这些颠倒的知见,就有种种妄想,这一念心就是一个“梦”。因为颠倒了,认识上有错误,舍本逐末、迷真逐妄,迷了真性,而去攀缘外面颠倒的境界,就成了梦想。晚上在作白天的梦,白天是作美人梦、作发财梦、作升官梦、作儿女梦、作买房子的梦……由于颠倒的关系,所以才作这些梦;又因为执着这些梦为真实,所以愈来愈颠倒。

  圣人无梦,因为照见五蕴是空性。既然五蕴都是空,哪里会有梦?哪里会有颠倒?最后虚空粉碎,空也不执着,所以说菩萨“宴坐水月道场,大作梦中佛事”;到最后连菩萨的梦也不作,“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所以,这个地方不但是远离凡夫的颠倒,还要远离二乘的颠倒。为什么说二乘是颠倒?涅槃本来就是净,二乘执着色身是不净,要修不净观,这是一重不净;涅槃本来是常,二乘执着世间一切诸法都是无常,所以另外观一个无常,这也是一重颠倒。二乘了达一切法空,知道一切法无我,认为我空才是常住不灭,这又背离大般涅槃。

  二乘修四念处观,把本来就是净的东西当作不净;本来有我,又当作是无我;本来涅槃是常,当作无常……违背了大般涅槃“常、乐、我、净”这一种原则。涅槃不去不来、不生不灭,二乘观一切法都属于生灭;涅槃是不出不入,二乘是有出有入,就入到涅槃里面去了。所以说凡夫颠倒,但二乘有法执,也是一重颠倒,远离这二种颠倒,达到究竟涅槃,才是最究竟的。“究竟涅槃”,就是成就佛的种智,“圆明常寂照”,真正是无上涅槃的常、乐、我、净,这就是涅槃四德,是最高的一种涅槃。

  “远离颠倒梦想”,才是“究竟涅槃”,才是达到最高的究竟涅槃、无住涅槃,也就是《六祖坛经》所说的“圆明常寂照”,禅宗祖师所说的“千年暗室,一灯即破”,始终不离当念。这才是究竟的,其他都是方便。修了种种方便法门,最后一定要归于究竟。



(二十五)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所谓“三世诸佛”,指经过三大阿僧祇劫修证成佛,如释迦牟尼佛“三祇修福慧”,修圆满了,就成佛了。再扩大解释,指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一切诸佛。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想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想成就佛智,必须依靠般若波罗蜜多,才能得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一个是声闻、一个是缘觉、一个是菩萨、一个是佛,这四个层次都必须要有般若;声闻有声闻的般若,菩萨有菩萨的般若,佛有佛的般若。声闻的般若,就是证到我空;菩萨的般若,就是证到法空,都是要有般若;佛的般若,虚空粉碎,空也不执着,契入实相,才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所以,这三个层次、三个境界都不一样,但都是般若。

  能观的这一念观智,照见五蕴皆空,这就是返照自心、这就是般若。真正达到五蕴皆空的境界了,就是菩萨的境界。所以,菩萨的境界还有一个空,照见五蕴皆空,有能照、所照,随时都可以入到空性。如来的境界,是证到了空又不执着空,虚空粉碎,如禅宗祖师所说:“有佛处不得住,无佛处急走过。”这个境界是什么呢?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什么叫作“阿”?翻译成中文,“阿”字就是“无”的意思。“耨多罗”翻译成中文,意义就是“上”。“三”,就是“正”。“藐”,就是“等”。“菩提”,就是“觉”。把它连贯起来,就称之为“无上正等正觉”。

  用什么方法才能证到无上正等正觉呢?就是“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声闻、缘觉“依般若波罗蜜多故”,证到偏空;菩萨“依般若波罗蜜多故”,证到法空;如来“依般若波罗蜜多故”,空有不立,所以空也不执着,契悟中道实相,见到我们这一念心性,这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义译为“无上正等正觉”。

  佛法始终不离开觉性。“佛”是什么意思?“佛者,觉也”,还是这个觉。“觉”,就是我们自己的灵知灵觉、灵明妙觉,也就是佛性、也就是空性、也就是本来面目、也就是清净法身佛。总之,离不开当下这一念觉心、觉悟的心性;如果没有这一念觉悟的心性了,那就是一个木头。

  菩萨,就称之为“觉有情”。什么叫作“觉有情”?是觉悟的众生,而不是在迷的众生。“有情”是什么?“有”就是有情识,“情”就是想念,有情感、有意识的存在。凡是一切有情识、有想、有念的动物,都称之为众生。

  众生是在迷,有想、有念。每个人的想法不一样,念头很多,想财、色、名、食、睡……这就是在迷的众生。菩萨不是想财、色、名、食、睡,而是想慈、悲、喜、舍,想普度众生,想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所以是大道心众生。

  凡夫成天都在想名利、是非、人我、欲爱、家庭、儿女、夫妻、父子,乃至于车子、田地、房产……都是在起这些心念,所以名为“不觉”,从来没有使这一念心清楚明白过,也不知道能想的是谁?始终没有回光返照、始终没有返本还源、始终是在背觉合尘,这就是凡夫,称之为不觉。

  过去是不觉;现在听闻佛法、落实修行,就开始觉悟了。所以,不要认为自己是薄地凡夫而妄自菲薄。我们从早上到晚上都是善法,怎么是薄地凡夫呢?我们皈依为佛弟子、又受了戒、又发了大愿,凡夫众生不知道什么是戒,所发的愿大多是希望名利财色愈多愈好,和我们所想的完全是背道而驰。

  我们现在是始觉,开始觉悟了,还觉悟了诸行无常、诸受是苦、诸法无我、涅槃寂静,还觉悟了大乘一法印……这样,就不同于凡夫了。凡夫完全不了解这些道理,成天都在醉生梦死当中,而我们建立了正知见,这个就是觉。

  而外道邪知邪见,称为“邪觉”。有些修道的人说:“道在火宅,道在白衣,出家众没有道了。”还说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都是无极老母、瑶池金母化出来的;佛教徒念“南无弥勒尊佛”,他们认为弥勒尊佛太小了,要念“南无太佛弥勒”,认为要与众不同。佛教有三宝,一贯道也有一个三宝,他的三宝是什么?“关、印、诀”。关,就是玄关一点,两眉当中点一下:“老师一点道,阎王老子吓一跳,地狱除名,天堂挂号。”耶稣教说世间上的一切,都是上帝创造出来的,这些都是不正确的知见。佛法告诉我们,诸法缘起,缘起性空,本性是无始无终、不去不来。不了解这一些道理,始终在心外攀缘、心外求法,都是邪知邪见、都是邪觉──这一念灵知灵觉的心由于错误的知见就邪掉了。

  有一些外道经常预测世界末日到了,要到天国去了,要赶快奉献上帝,藉此诈骗大家的钱财。结果大众的钱财统统给他了,时间一到,也没看到天国,才知道上当了。现在外面的邪知邪见很多,不但是外面,连佛教里面也有,称为佛教里面的外道。这一些都是邪觉。所以,一个是不觉,一个是邪觉。

  声闻乘、缘觉乘二乘圣者,断了六个根本烦恼,自己了生死,证偏空涅槃。就凡夫而言,二乘真正是正觉,因为凡夫在生死当中是不觉,外道是邪觉,相较而言,二乘的圣者当然是正觉。然而,若和佛、菩萨比起来,还是偏到一边去了;偏空涅槃,对于真如实相来讲,就好像在大海当中取一个水泡以为是大海,而不知道真正的海水无量无边地广大。二乘圣者“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冤家”,自己要赶快脱离生死,证到涅槃,绝对不来三界了。一切努力都是为自己要了生死,跟佛菩萨比起来心量狭小,所以是偏。

  例如,我们认为身在台湾,在台湾呼吸,而实际上全世界的空气是众生所共享的;空间也是如此,广大无有边际,也是我们共同所享有的。但一般人认为台湾是台湾的空间、大陆是大陆的空间、日本是日本的空间……,不了解自己享有广大无边的空间。就如同二乘不知本性本空,另外执取一个偏空,入到偏空里面,这个空是不究竟的。既然是不究竟,就是偏到一边去了,所以称之为“偏空涅槃”。入到偏空涅槃以后,阿罗汉经四万大劫、缘觉经二万大劫,还是要出来。所以,偏空涅槃只是一个化城,不是究竟。

  相较于菩萨,二乘圣者心行不广大、心行不平等,不知道菩提在烦恼当中、不知道涅槃在无明当中,不知道“一切地水是我先身,一切火风是我本体”,不知道一切众生皆是自己的亲眷,所以心行不平等、心量不够广大,和佛菩萨比较起来还差很远。菩萨是冤亲平等,“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始终在三界当中来来往往,不出三界、不入三界,什么原因呢?离开三界,没有众生可度,无法圆满福慧功德;因为有众生,才能圆满福慧。



(二十六)

  菩萨了解一切功德都在众生身上,所以菩萨以大慈悲心为体,因大悲心而发菩提心。大悲心是什么?观众生苦,发菩提心。假使不知道众生是苦,怎么去发这个菩提心?发不出来!诸法都是缘起。因为看到无量无边的众生都在生死苦海当中,这些众生都是我们过去的亲眷,所以要发济度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

  有了大悲心,才去作真正的功德,就像〈普贤十大愿〉一样:“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忏乃尽。而虚空界乃至众生烦恼不可尽故,我此忏悔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这样一发愿,我们的心量马上就扩展到无量无边的世界了;假使没有这一个大愿、没有这一个大悲,执着在这一点点偏空上,始终与无上正等正觉这一念心,大菩提、大涅槃这个心不相应。

  菩萨上求下化,冤亲平等,但是福慧还没有圆满,微细的烦恼还没有漏尽、众生还没有度尽,还要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所以虽然是正觉,但没有圆满,称为“分证即佛”。“分证”,正在一分一分地证。

  佛三惑漏尽、二死永亡、三智圆满,具足一切功德、智慧,德无不备、障无不尽,三德圆满、三障烦恼统统漏尽了,又能自利、又能利他,最后又能功行圆满,所以称之为“无上正等正觉”。什么叫作“无上”?心法无上,就是阿耨多罗,再也没有什么能够超过这个境界,是无上心。

  现代科学很发达、哲学也很发达、医学也很发达,乃至到达了太空时代,但是人却迷惑了,舍本逐末,愈走愈糊涂,为了征服世界,拚命发展核子武器、乃至于生化武器;实际上,这些都征服不了世界,反而自取灭亡,自己害了自己。举例来说,我们每天都要呼吸新鲜空气,但是由于人为的因素,整个世界到处都是毒气,充满了毒素,乌烟瘴气;人心充满了杀、盗、淫,贪毒、瞋毒、痴毒。

  我们吃的五谷杂粮、蔬菜里面也有毒,罐头里面有防腐剂,水里面有毒、土里面也有毒……整个世界都在毒气当中,人天天都在中毒,愈走愈黑暗,到最后自己毒死自己,实在是如此的。电视里还有黄色新闻,绘声绘影;有些国家元首,为了男女的事情,弄到焦头烂额,这也是中毒,中了男女之欲爱、色爱之毒;有些人有了钱,专门去吃山珍海味,里面还是有毒;为了外表庄严去打荷尔蒙,里面也都是毒……我们想一想,这一切都是毒,是不是愈走愈黑暗呢?

  一般人认为世界愈来愈进步,表面上看是进步,其实是时时刻刻在慢性中毒。中毒的人很多,这就是“不觉”。众生自以为聪明,其实是“不觉”,自己在毁灭自己。所以,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只要眼睛一睁开,眼、耳、鼻、舌、身、意一接触,都是在慢性中毒,到最后发病了,就不可治疗了,这就是不觉的众生。佛陀时代,这个世界的污浊之气,冲到天上八万由旬这么高;现在不止了,都市里没有一点新鲜的空气,人身是臭的,车子也排臭气……。所以,佛经称这个世界是五浊恶世。

  明白了这个道理,就了解众生始终在醉生梦死当中。同时要了解,科学、哲学……都是从这念心而来。离开了这念心,哪里有科学、哲学、生化……?一般人只知道向外去追求,而不知道这些知识、技能,都是我们的心发明出来的。心法至上,佛法就讲这些道理。无论是善念得善报、邪念起烦恼、恶念造恶业,都是这念心造作出来的。

  另一方面,假使运用科学的人没有良知良能、没有慈悲心、没有广大心、没有平等心,发明出来的东西,就会用来作奸犯科、残害人类,最后就自取灭亡。所以,还是心法至上。

  悟到如如不动、了了常知、内外一如这念心,那就是“法王”。众生这念心是在迷;外道这念心是邪;二乘这一个心,没有如来这么广大,不知道一切法只有心法至上,所以还有法执的存在;菩萨虽然知道这念心最究竟,可是还没圆满。所以,只有如来智行圆满,了知世间上没有任何一个法门能超过当下这念心。哪一念心?师父说法、大众听法这一念心。假使明白这个道理了,人生就很有意义。世间上只有这一念心,才是最尊最贵的,还要去哪里寻找?所以,佛法就是心法。

  净土宗说“花开见佛悟无生”,还是指这一念心;在禅宗是“本来面目”,也是要见到本心本性;在教下则说证菩提、证涅槃,还是指这一念心;在密宗是“即身成佛”,还是这一念心。密宗所说的“本尊”是什么?本自具足、本自尊贵。大众听法这一念心,才是本自具足、本自尊贵。这个心契入了禅定,契入了正念、正定,就是大威德、大圆满,一切都具足。

  所以我们要了解,除了这一念心,世间上没有一个东西可以追求得到,就算是得到了,仍会得而复失;就算是成就了,将来还是会坏掉。我们这一念心无得无失、无成无坏,照天照地、盖天盖地,过去、现在、未来,都在这念心当中,因此称之为“无上正等正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心经》这里提到,“三世诸佛”依据般若的智慧,超越了声闻、超越了缘觉,超越了菩萨乘,最后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指我们这一念心、中道实相,就是这么简单。这念心要站得住、 站得长,要从这个地方来用功。假使违背了这个因,绝对无法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二十七)

  龙树菩萨所作的《中论》提到:“大圣说空法,为离诸见故;若复见有空,诸佛所不化。”“大圣”,就是指释迦牟尼佛。佛是圣中之圣,所以称之为“大圣”。“大圣说空法,为离诸见故”,佛所说的八万四千法门,都是用来破执着的。“诸见”,指一切与佛智不相应的知见,如不正见、邪知邪见,乃至于外道见、空见、有见、七十二见……为了破种种诸见,所以说空以破执。执着破了,若还执着一个空,就成了法执,为什么呢?空上加空,重床叠架,不见本空。

  “若复见有空,诸佛所不化”,假使执着空理,入到空中,十方诸佛都没有办法度化,因为这一念心已经入到空空洞洞这一念空性里面去了,没有契悟到能入这个心是真空、是觉性、是佛性。所以,古德云:“宁可执有如须弥,不可执空如芥子。”这是什么原因呢?假使着有,还可以在“有”中精进修行,最后“有”亦不执着,这样还是能够契悟菩提心,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假使着了空,入到空里面,认为这个空就是涅槃、就是菩提、就是佛性。一切无所见,只见到一个“空”,见不到“觉”,就算是佛也没有办法度化你。

  由于众生执着的见解很多,所以把它空掉,破掉对见解的执着;但空掉了种种见之后,空也不能执着,如《金刚经》所云:“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无论是诵经、持咒等善法,乃至于能观之智、所观之理,最后都要放下,因为过河就不需要船了。既然这些善法都要放下,何况世间上与佛法不相应的种种名利、财色、情爱,贪、瞋、痴、慢、疑、邪见等非法、恶法,更要放下。

  《金刚经》云:“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为什么呢?如来所说的法,都是为了破除我们的执着,八万四千法门都是方便,假使执着了,就成了法执。佛所说的法是用来破执显真──破除执着,显出我们的真性;去除了无明,显出我们的清净心。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是求来的,而是求无所求。有求,只是一个目标;无所求,是修了善法之后,无能、无所,时时刻刻安住正念、安住正定,这样就是真正的般若。所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从凡位到圣位最高的一个心境。《金刚经》又云:“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有一切法都不要执着。

  现在有些人诵了《金刚经》,就把这些道理拿来当成口头禅,所谓“说到做不到,是名不到道”,这就又偏到一边了,反而成了知解宗徒。所以我们不但要知道,还要做到,解行并重,言行一如,知行合一,这才是真正的般若。

  所以,要从文字般若起观照般若,假使没有真正去回光返照,没有照见五蕴皆空、没有修这一个法门、没有作这一个功夫,始终佛是佛、众生还是众生,涅槃还是涅槃、生死还是生死,菩提还是菩提、烦恼还是烦恼,净土还是净土、天堂还是天堂……实在是如此的,自己始终得不到真实的受用。

  所谓“知”,就是一定要知道这条路,不能不知道。要想知道这条路,就要研究经教,否则就是南辕北辙。有些人把这些道理弄错了,认为研究经教如“入海算沙”,就因噎废食,不去研究经教了。假使只说不做、只研读而不落实,就是“入海算沙”;假使研究了以后,再依教观心,那就是真正的菩萨行。现在很多人修行不到几天,就想去住茅棚了,你问他为什么要住茅棚,他又答不出个所以然,这就是对教理不了解。

  教理,是一条路、是一个指路碑。就如同把地图找到了,才能按图索骥,找到这一座宝山。找到宝山以后,怎么样开采宝山……经教就是告诉我们这些道理。假使你专门讲这些道理,自己却不去开采,就不可能得到宝。所以,我们按图索骥,又去实践,解行并重,就是真正的菩萨行。

  了解了观照般若,就要在日常生活中去安住这一念心,起了烦恼,要赶快对治。时时刻刻检讨自己有没有进步?看看自己有没有欲爱、色爱?心清净到一个程度了,产生了一点感应,知道自己所走的这条路不会错了,但也不执着这种感应;假使执着感应,就是在半路上错认了消息。

  古德云:“依文解义,三世佛冤;离经一字,即同魔说。”假使始终是在外面的文字相去钻牛角尖,而没有在心地功夫上来落实,依文也不对、离经也不对。如果我们知道佛法的道理,又在日常生活中行住坐卧、动静闲忙落实,始终不离当念,就是真正的修行。当念,也有深浅,随着观照般若的功夫由浅至深,这念心站得住、站得长,这就是实相般若。



(二十八)

  修行不论怎么修,就是一个能观之智、一个所观之境,也就是《心经》所说的“照”。能观之智,就是“照”;所观之境,就是空性。天台宗说,佛智照空、佛智照假、佛智照中。“佛”是什么?就是能观之智。佛智照假,一假一切假,十方世界都是假相,如梦如幻、如泡如影。既然是假相,还有什么好贪爱的?当然就不贪爱了!这是一个对治法门。虽然是对治,但已经知道运用我们这个心了。佛智照空,不但一切是假有,而且还是真空。

  “照”,一种是把它照破,一种是思惟。“照”,如探照灯一样,把我们这个心安住在一个定点,一照:“凡所有相,当体即空。”起一个念头,十方三世所有一切立刻都是空了,这就是“照”。把我们这个心安住在一个定点上面,然后配合我们的智慧,观照一切有为法悉皆空寂。另一种是用思惟的方法,安禅静虑,修析空观,观内四大、外四大皆空,安住空理,破除执着,这就是般若。

  修行不外乎是一个心、一个境,一个能、一个所,一个宾、一个主。什么是宾主?宾,指外面的境界;主,指能观之智,也就是我们的主人。明白这些道理,修行就找到一条路了。如果还不知道心、境,不知道能观之智、所观之境,还不知道宾、主,还不知道客、尘,就只是前方便。

  怎么样才能把这个心与外面的境拿捏得很稳?禅宗祖师说:“夺人不夺境、夺境不夺人、人境俱夺、人境俱不夺”,这些道理归纳起来,就是一个心、一个境。“心”,就是能观之智;“境”,就是外面的境界,如色、声、香、味、触、法,这些境是假有亦是空性。现在不住假有、又不住真空,就是中道的境,佛智照中,“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把外面所有一切境界扫得干干净净,只有这一念心存在,这就是“泯境存心”。哪一念心?大众听法这一念心。

  “泯境存心”,外面什么境界都没有,只有这一念空的智慧心存在,独一无二。看看自己有没有这一个功夫?无论行住坐卧,只要提起这一念,外面所有境界都没有了,只有当下这一念清清楚楚、了了分明。打禅七时,就是告诉大众要认识自己的主人,这就是境界不存、只存这念心,要来就来、要去就去,处处作主,这就是如来。一切法毕竟空寂,但这念心还要存在。

  第二个,“泯心存境”。例如,希望将来生东方净土、西方净土、南方净土、北方净土,这就是“泯心存境”,有一个净土的境界存在。检讨自己现在是不是在“泯心存境”的境界?这个境是假有,也是真空。即使入到真空里面了,真空也是一个境。

  “泯心存境”也是一种功夫,凡夫众生这个心时时刻刻都在打妄想,怎么泯得下来?它要打瞌睡,你拿它没办法;它要想东想西、患得患失,你也没有办法。所以,用智慧心来灭掉这些妄想,将心依靠在一个境界上,这就是“泯心存境”。

  第三个层次是“心境俱存”,心不碍境、境不碍心,如同虚空一样,不碍万象发挥,但万象也不离虚空,大小无碍、远近无碍、事事无碍、明暗无碍、香臭无碍、秽净无碍、凡圣无碍、男女无碍、美丑无碍、高低无碍……有心、有境,来来去去,“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心、境互不障碍,看看自己做不做得到?这就是第三个境界,心也存在、境也存在,有也无所碍、空也无所碍。

  第四个层次是“心境俱泯”,心也不可得、境也不可得,非有、非空,不着有相、也不着空相,内外一如。明白这个道理了,心就得自在,就契入了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修行不是言教,但是也不离开言教。假使离开了言教,就容易走错路、容易错认消息。修行过程中心里起了烦恼,藉由研读经典或听闻佛法,端正知见,心安住下来,烦恼马上就转过来了,佛经云:“一乘任运,万德庄严是诸佛。”就是这个道理。

  什么是“一乘任运”?始终不离开当下这一念心性,也就是师父说法这一个心、大众听法这一个心,清楚、明白、作主,只有这一念长存。一念长存只是“体”,还要“任运”。任运,就是用,把我们这一个心运用到假有,修一切善、断一切恶;运用到修一切善、断一切恶,又不着善恶之想,这念心又安住下来了。运用到真空,了达一切法都是空性,又入空定了。入到空定,又把这念心收回来,又是中道实相。清清楚楚、了了分明,又是菩提心。最后不着空、不着有,不着空想、不着有想,“有佛处不得住,无佛处急走过”,不去不来、不生不灭、不出不入,常寂常照,又入到清净法身佛、又入到常寂光净土,就是大圆满、大威德。

  所以,先要悟这一念心;悟了以后,才修这一念心;修了这一念心,契悟了实相,还要运用这一念心。运用这一念心,不外乎假有、不外乎真空、不外乎中道实相,这样子有所体悟、有所返照、有所修证,那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皆是依据般若波罗蜜多,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依照“五不翻”的道理来讲,“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翻音不翻义。其次,“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里面有很多意义,所以也不翻,所谓“尊重不翻”,现在还是称作“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明白这些道理了,修一切法门,最后的目的都是在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论是众生、无论是二乘、无论是菩萨,最后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才是最究竟的、才是最圆满的。“一法具足一切法,一切法不离一法”,内外是一如的。



(二十九)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综合起来,我们才了解“般若波罗蜜多”有这么大的功德!一切都在这一念心。什么心?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要证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就必须要有般若的智慧。所以,这一段就是一个总结。前面是显,后面属于密。

  般若波罗蜜“是大明咒”,智光无有障碍,盖天盖地,照古照今,照过去、照现在、照未来,这一念心性尽虚空、遍法界,所以是“明”;能够出三界、了生死,二死永亡、三惑圆断,证三般若,所以是“明”。

  “是无上咒”,因为这一念心是无上法,随便起一个心、动一个念,这一念心成就无量无边的功德。所以,这一念心能生万法。证到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成就千百亿化身,一切诸法无不从此流,所以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没有一法能够超过这一念心。所以,这个咒也是诸佛的密印,“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一点也不差。

  《心经》是显密合一、能所一如。证到了实相,就是最高的密。以前密宗里面有一个罗刺活佛,在四川弘扬密教。他的修行很好,弟子有好几千人,大家都对他很尊敬。有一次,在成都办了一个法会,弟子们恭请罗刺活佛开示成佛的法门。罗刺活佛应弟子们的请求,上台去了,拍一拍抚尺就下台了,无言无说。这就是指佛的作用,佛就是指这一念心。禅宗祖师指头一竖、拂尘一举,这就是道、这就是密。就如同世尊拈花一样,这一抚尺与拈花有什么差别?没有差别!

  台下的弟子们看到这个情景,“奇怪!活佛上台拍一下抚尺就下去了,这是什么意思呢?是不是我们的业障太重,所以活佛看一看就走了。”过了一段时间,弟子又请求活佛说法:“请活佛慈悲,为业障深重的弟子们开示成佛的法要。”

  罗刺活佛知道弟子们还不了解、还悟不到这个道理,于是上台就说:“我就是佛。”就如同傅大士所云:“夜夜抱佛眠,朝朝还共起。起坐镇相随,语默同居止。欲识佛去处,祇这语声是。”佛在哪里?佛就是我们的觉性,每天晚上跟着我们睡觉、跟着我们起床……是谁在说法?“我就是佛。”这一声就是!

  弟子们还是听不懂。等于禅宗祖师所说:“喝茶的人是谁?”“念佛的人是谁?”“说法的人是谁?”“听经的人是谁?”……是一样的道理,都是指这一念心性,这是最高的密。弟子们还是听不懂,又请活佛大慈大悲,开方便门。

  于是,罗刺活佛说:“好!我现在传你们一个法门──百字明。口念密咒、意作密观、手持密印,三密相应,求什么都能得到,求财得财,求子得子,求升官的得升官,求长寿的得长寿,求无上菩提则得无上菩提。”大家一听,“这个法实在太好了!”

  这一念心才是无上咒,有求都是方便。所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在哪里?大众听法这念心如如不动、了了常知,站得住、站得长,这是最高的密,这个就是无上咒、大明咒、无等等咒,再也没有什么超得过它。

  明白这个道理以后,从体起用,运用我们这一个心;用了以后,又要归于体。所以,用不离体、体不碍用。假使执着我这一个心就是无言无说,执理废事,看什么人都不顺眼、看什么事都看不惯,认为:“我们是禅宗道场,怎么还要作早晚课?怎么还要诵经?怎么还要办法会?怎么还要去超荐?这不是一个真正的禅宗道场,我要去住茅棚了!”这就是心有障碍。你去住茅棚,还是住不下去,因为你不知道这念心的体和用。

  所以,我们这念心无言无说,也不妨碍有言有说。如果完全是无言无说,那么释迦牟尼佛为什么要说法四十九年?难道释迦牟尼佛错了吗?所以说而无说、念而无念、修而无修,不执着一切法,就能得大自在。

  举例来说,同样是念经,看看这个心用在什么地方?念也是不生不灭,不念也是不生不灭!要作得了主。假使作得了主,念也是佛,不念也是佛;否则,以为念属于生灭,不念才是不生不灭,就不自在了。所以,佛法是圆融无碍的。

  净土宗说:“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什么是“相应”?与清楚明白、作主的这念心相应。这念心相应了,说也是佛、不说也是佛。假使与这一念心不相应,即使无言无说,只在这里昏沉、迷糊,这不是佛;即使念佛、诵经、持咒,前念、后念……念念生灭,也不是佛。

  假使念第一遍属于生灭,念第二遍时,这个心清清楚楚、了了分明,这就是不生不灭,这只有自己才能体会。所以,说也是佛、不说也是佛;念也是不生不灭,不念时,没有昏沉、没有妄想,了了分明,还是不生不灭,还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以,大众的知见要圆融,不要自以为是。

  每个人都要契悟到“一乘任运,万德庄严是诸佛”的道理,否则你讲不生不灭,听的人根本不了解是什么意思。所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师父说法、诸位听法这个心,只有自己才知道,谁也不知道。假使真正达到一念不生,即使如来佛也不知道。

  《心经》这里提到:“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佛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一点也没有错误。现在的人不了解,认为密法有神通、有感应,所以也去学神通、学感应,这就颠倒了!假使契悟了实相、契悟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起心动念、运水搬柴、行住坐卧、举手投足,都是神通妙用,要在这个地方去深入,否则学什么都不是的。

  所以,显密是一个。密,也是要悟到这一念心,与实相心相应,故“念而无念”。假使还没达到这个境界,就要息灭贪瞋痴──持咒,也是咒贪瞋痴,使贪瞋痴不起。所以持咒的人,要诵满八十万遍、一百二十万遍……才能降伏自己的妄想,达到一念不生,定境现前,目的是在这里。

  打坐坐在这里,不想过去、不想现在、不想未来,清清楚楚、了了分明,一念相应,马上就能契入中道实相。听经闻法、禅修打坐……都是方便,最终要归于究竟。但是,要契悟究竟,也必须要有方便,不能说连方便都不要。不执着方便,就是究竟,“当下即是,动念乖真”。

  佛教当中,有藏、通、别、圆四个教法。什么是“圆”?大圆满,圆融无碍,坐也是佛、不坐也是佛,言也是佛、不言也是佛……没有妨碍,始终是不离当念,不离开当下这一念心性。



(三十)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这个咒不可思议。现在一般人都要求知解,要去翻译这个咒的意思。其实这个咒翻成中文:“到彼岸,到彼岸,快到彼岸去,究竟到彼岸。”就是一般的文字。但是若不翻译它的意思,直接称念“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佛之秘密语,微妙深隐,就好像有无量的禅机一样,真正是不可思、不可议。

  所以我们要了解,法门是相通的,显和密是相通的,都不离这一念心性。这一部经很有意义,里面有声闻法、有四谛法,还有十二因缘法、菩萨法、如来法,里面还有大般若,所以《心经》看起来字数很少,假使要把每一个段落讲清楚,不是几天可以讲得完的,仅是四谛之理就可以讲很久。

  我们讲《心经》主要是讲般若,了知显和密是一个,显当中有密、密当中有显。念出来就是显;研究这个密咒,身口意三密相应,这就是密。所以,学密的人要先通达经教,为什么?假使不了解经教道理,就容易执着修法,成了法执,迷失了本心,乃至如《楞严经》演若达多一般“迷头认影”,得不到好处!

  教理,不外乎是修戒、修定、修慧,不外乎是以般若的智慧照见五蕴皆空,最后空也不执着,契入佛的智慧──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可思、不可议,这就是真正的密。这是什么道理呢?我这一念心真实存在,但谁也看不见,这不是密是什么?只有自己才能安住,是自受用,其他任何人都得不到受用,这就是密。

  禅宗祖师说:“汝若返照,密在汝边。”是在你那里,不是在我这里。诸位听法这一个心,一念不生,这是最高的密,这个密就是大圆满、大威德,这是体。然后在体当中起用,做什么都有成就、都有感应。虽然有感应,也不要执着。

  依照唯识来讲,转第八识成大圆镜智,转第七识成平等性智,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四智成就三身,三身不离一念,还是这一念心。哪一念心?清清楚楚,了了分明,如如不动,寂照一如,这是我们自己的本分,时时刻刻安住在本心本性,这个地方是无所得,是不可思、不可议。入甚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是《六祖坛经》所说:“无上大涅槃,圆明常寂照。”这是自己受用的大光明藏。

  由文字般若起观照,最后证到实相。实相,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假使执着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有能、有所,又落入名字相了。所以释迦牟尼佛说法四十九年,没有说一句佛法;度了无量无边的众生,说没有度一个众生,始终是归于当下不生不灭这一念心性。这一个心性经常存在,就是自受用,就是“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一切究竟圆满。

单元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