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壇經》機緣品第七 心悟轉法華

 

  機緣品,機就是根機,根機有利、有鈍,有上上根、上根、中根、下根。過去薰修得很好,這一生就是上根利器;過去薰修得不好,可能就是鈍根。從這個角度來看,根機是自己入理薰修來的,過去沒有薰修,就要靠現在薰修。所謂佛性人人本具,什麼時候開悟就要靠因緣,因緣和合、因緣相遇了,自然一下就開悟了。

  古人開悟的因緣非常多,有聽到板聲開悟的,有人聽到鐘聲開悟,有的在工作時開悟,有的在聽經聞法時開悟,有在參禪時開悟,有在看經時開悟,這些都是緣。一個是機、一個是緣,一切都要自己努力,修行不是等待,要靠自己薰修、自己努力。

  這一篇是講法達法師開悟的因緣,法達法師最初修行只知道誦《法華經》,執著誦念為功德。現在有些人也是一樣的,執著誦經、念佛、持咒為功德,執著念佛多少遍、誦經多少遍、持咒多少遍,這些當然有功德,但這是一種方便;因為我們有煩惱、妄想,所以要藉誦經、持咒、念佛來轉化,這是對治法門,離開悟還有一段距離。什麼時候開悟?就要靠自己薰修,薰修到時節因緣成熟,任何時間、行住坐臥,都能開悟。

  僧就是僧眾、僧伽,出家眾稱之為僧、或者是僧尼,以表示和在家眾不同,一個是僧,一個是俗。這一段是講法達法師開悟的因緣,大眾可以設想自己就是法達,就更能領悟這一品開示的道理,或許自己就在這一品開悟了。

僧法達,洪洲人,七歲出家,常誦《法華經》。

 有一位出家眾,名叫法達,洪州人。洪州是隋朝所設置的行政區域,之後很快又被廢掉了。因為在過去的朝代,省、縣府等地方行政區,是隨著朝代改變,名稱也跟著變換。到了唐朝,李淵又把隋朝很多官制,重新再復原、設置。南唐時,又建南都於洪州。到了宋朝初年又改為洪州,但是不久被稱為隆興府,也就是現在的江西省南昌縣,南昌縣在舊時屬於州治,這些都有歷史可以考證。

來禮祖師,頭不至地。

  法達法師是洪州人,也就是現在江西省南昌縣人。七歲出家,以誦《法華經》為修行的定課。有很多人也是以誦經為定課,如誦《法華經》、《金剛經》或《彌陀經》為修行的定課。法達法師到曹溪來禮拜六祖大師,但是在頂禮時,頭不著地;一方面禮拜,一方面看看六祖大師的反應,所以頭沒有著地。頂禮是以五體投地的方式表示內心的恭敬,六祖大師看到法達來禮拜,不但沒有五體投地,而且好像在試探六祖,這些動作缺乏恭敬心,便知道法達心中必定有煩惱、有執著。

祖訶曰:「禮不投地,何如不禮。汝心中必有一物,蘊習何事耶?」 

  六祖大師針對法達禮拜卻不恭敬的態度訶斥,訶斥就是告誡:「你既然來參禮、求法,就必須要虛心、要有恭敬心才是。我看你頂禮的時候,頭不著地;不但沒有恭敬心,而且還懷著慢心,不如不禮的好。你心當中一定有所執著。平時,你都是修什麼行門?做些什麼事呢?」

曰:「念《法華經》已及三千部。」

  法達就回答六祖說:「我平時用功就是念《法華經》,到現在已經念滿三千部。」為什麼法達法師有慢心呢?因為他認為念三千部《法華經》是件大功德,因此被執著功德的心念所障蔽。無論是在家或出家,不可以執著自己誦了多少部經、念了多少遍佛號,或做了多少功德。執著自己有很大的功德,或是自認自己功夫很好,心當中就會產生貢高我慢,看不起他人。我慢沒有折伏,就有我相、人相,沒有恭敬心,就會產生罪過。



921005(二)

祖曰:「汝若念至萬部,得其經意,不以為勝,則與吾偕行。汝今負此事業,都不知過。聽吾偈曰:『禮本折慢幢,頭奚不至地。有我罪即生,亡功福無比。』」

  六祖大師接著就對法達法師說:如果你誦了一萬部經,能明瞭經文的義理,又能不起驕慢心,便是和我平行。但,這並不是最高的境界,誦經、修行的目的是為了契悟實相,契悟這念心,進而依教觀心;所謂口而誦、心而惟、身而行,身口意三業相應,才是真正的禮誦法華。如今,你執著誦了三千部經的功德,已經違背了誦經、修行的目的。既執著誦經功德,又貢高我慢,不知悔過。禮佛、禮祖師,是為了折伏自己的慢心,沒有恭敬心怎麼可能折伏我慢?我慢好比幢一樣高高在上,所以要用恭敬心禮拜來折服我慢之幢。禮拜,可分為恭敬心的禮拜、平等心的禮拜、我慢心的禮拜。真誠的禮拜是要五體投地,我們的頭觸地,兩手、兩膝著地,稱之為五體投地,這是最敬禮。對人們而言,頭部是身體最珍貴的部位;禮佛時將頭觸地,雙手翻掌,代表承接佛足,表示用最恭敬、最虔誠的禮敬來降伏自己的慢心。

  禮拜,沒有能禮之心、所禮之境,能所俱空,心不可得,功德也不可得,契入空性,這才是真功德。誦經,要明白這部經的道理,還要回歸自性,所以古人說:「誦經有一卷無字經,念佛有一個自性佛。」我們心中這卷經是沒有文字的,雖然沒有文字,裡面卻什麼都有。念佛有一個自性佛,我們口念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等聖號的目的,是用這句佛號來啟發每個人的自性佛。

  有些人在念佛誦經中卻成了法執,執著念佛多少聲有多少功德,誦經多少卷有多少功德,執著這些就和法達一樣。「有我罪即生,亡功福無比」,認為自己誦了三千部經的功德無量,這就是我執。眾生有我執,二乘有法執。有我執就有能所,從我執、我所產生種種罪過,「我」的錢財、「我」的名譽、「我」有多少功德、「我」有多少財富……,天天在我執中計量分別,乃至於造作罪業;所以說「有我罪即生」。「亡功福無比」,不要執著功德,執著功德,功德就成了福報,福報享完了就沒有了。不執著功德,能所俱空,這個功德就不可思議了。

  六波羅蜜當中,依序為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最後是般若智慧;般若就是了達空性的道理。布施以後,了知一切皆為因緣和合而有,緣滅則無,本性皆空,所以沒有布施者、沒有接受布施的人,也沒有所布施的物品;持戒,沒有能持之心,沒有所持之戒,能所俱空,持而無持;忍辱,沒有能忍之心、沒有所忍之境。所以六度的每一度都有般若,都是能所俱空。我們做了善事,做了功德,要能所俱空,進一步連空亦不執著,能夠依此修行,方能契悟本具的清淨心。



921012(三)

師又曰:「汝名什麼?」曰:「法達。」師曰:「汝名法達,何曾達法?」

  六祖大師又問:「你叫什麼名字?」法師回答:「法達。」於是,六祖大師便藉著「法達」這個名字為因緣,說法破除他的執著。六祖大師說:你的名字叫法達,但是卻未曾通達佛法的義理,對無為法、不生不滅法、無上菩提的心法未曾領悟,完全是在有相的功德中執著。

復說偈曰:「汝今名法達,勤誦未休歇,空誦但循聲,明心號菩薩。汝今有緣故,吾今為汝說,但信佛無言,蓮華從口發。」

  六祖大師又說了一個偈子,進一步解釋讓法達了解:你的名字叫法達,天天勤誦《法華經》。但是你只是誦經,並沒有通達無生法,沒有契悟不生不滅心,只是循聲流轉,這個心跟著聲音流轉,成了生滅心、成為眾生境界,沒有了達《法華經》的經義;為能契悟能誦的這念心,執著誦念《法華經》的功德,就成了生滅法、有為法。始終執著數目,記取名相,執著自己誦了三千、四千、五千部經,卻沒有把誦念回歸心地,就是空誦。

  「明心號菩薩」,誦經是一種方便,能誦之心,清清楚楚,沒有昏沉、妄想,像鏡子一樣,不沾一點灰塵;像平靜的湖水一樣,不起波浪,這就是明心。心當中不起邪見、不起雜念,處處作主,這念心就是菩薩,而不是誦了許多部《法華經》就是菩薩。「菩薩清涼月,遊於畢竟空,眾生心水淨,菩提影現中」,菩薩既沒有形相,也沒有聲音,就如《金剛經》所說:「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執著聲音,就落到聲塵、落到塵勞境界去了。「明心號菩薩」,明白能誦的這念心要時時作主,清楚明白,通達此理,明心見性就是菩薩。所以覺悟就是菩薩,心迷惑了就是眾生;我們這念覺性、這念菩提心,念念分明,處處作主,就是菩薩。

  「汝今有緣故」,你今天既然來到這裡,就是與我有緣,現在藉這個機會再為你進一步的開示,要專心注意諦聽。「吾今為汝說」,我現在開宗明義,為你顯揚佛法真義。「但信佛無言」,禪宗祖師說「言語道斷」,「佛」不是用言說可以表現出來,因為言語是生滅法,所以,佛在那裡?佛就是無言無說、就是諸位聽法這念心,說出來就落言詮、就是生滅,一定要相信這個道理。祖師大德常說:不可說、不可說,佛也講不可說、不可說;這念心不可思、不可議,一經言說就是思慮、就是生滅。佛就是「覺」,就是大眾聽法這念心,不想過去、現在、未來,清楚明白,如如不動,當下即是,動念乖真。有言,這個心就有生滅,就屬於有為法了。所以,要相信真正的佛法是無言無說,就是我們這念心。真正深信這個道理,「蓮花從口發」,你的身心都像白蓮花一樣清淨,講出來的話都像蓮花這麼清香,大眾都會信受聽從。



921019(四)

達聞偈悔謝曰:「而今而後,當謙恭一切。弟子誦《法華經》,未解經義,心常有疑,和尚智慧廣大,願略說經中義理。」

  法達聽到六祖大師的開示、訓誨,覺得實在很慚愧、很懺悔,自己因為執著誦經功德,雖誦了三千部《法華經》,卻讓執著障蔽了心眼,實實在在是錯了。從今以後,無論是在任何地方,對任何人都要以謙卑心、恭敬心對待,朝這個方向去努力、去實行。

  法達又講,弟子誦《法華經》,從來只是知道誦念,不知道經上的意義究竟是什麼?對經上所講的道理還有疑問,請六祖大師慈悲開示《法華經》中的義理。

師曰:「法達,法即甚達,汝心不達;經本無疑,汝心自疑。汝念此經,以何為宗?」達曰:「學人根性闇鈍,從來但依文誦念,豈知宗趣?」

   六祖大師就藉法達這個名字為緣起來開示。「法達,法即甚達」,法爾如是,本來是通達無礙的,是你自己心當中產生執著、我慢,所以沒有辦法通達事和理。「經本無疑」,本來一切都是現成的,是你自己心當中起了懷疑。

  六祖大師進一步再問:「汝念此經以何為宗?」宗是宗旨,趣是趣向。法達法師回答,我的根性很愚鈍,從過去到現在,只知道誦《法華經》就有功德,而不知道經上的意義,所以根本不知道宗趣。


師曰:「吾不識文字,汝試取經誦一遍,吾當為汝解說。」法達即高聲念經,至譬喻品,師曰:「止。此經元來以因緣出世為宗,縱說多種譬喻,亦無越於此。」

  六祖大師講:「我不識文字,但是經上的意義我一定知道,你誦一遍經文給我聽,我再來為你解釋宗趣。」法達就高聲念經,念到「譬喻品」時,六祖大師就說:「好,念到這裡就可以了。這部經是以因緣出世為宗,裡面講的很多譬喻,都未曾離開這個宗趣。」

「何者因緣?經云:『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一大事者,佛之知見也。」

   《法華經》裡面講,諸佛出世只為一大事因緣,是什麼因緣?什麼大事?生死大事!為每個人的生死大事,開、示、悟、入佛知見,這是最重要的;開佛知見、示佛知見、悟佛知見、入佛知見,這就是大事。這是我們要了解、要知道的生死大事。

  六祖大師聽法達念到這一品時,已經完全明瞭《法華經》的宗趣;過去佛、現在佛、未來佛到這個世界成正覺,都是為了一件大事──為了傳揚佛的知見。什麼是佛的知見呢?這念心不起心、不動念,不但無念,還要清楚明白,不是像木頭、石頭一樣,不知不覺;而是要自淨其意、知而無知,這就是佛的知見。契悟了佛的知見,就能夠成就佛道,趣入菩提。



921026(五)

世人外迷著相,內迷著空。若能於相離相,於空離空,即是內外不迷。

  世間上的人看到外面的色、聲、香、味、觸,認為是實在的,所以就著相,著了相就想佔有,巧取豪奪,這都是迷於外面種種假有之相。「內迷著空」,有些人用功修行,遠離外面的境界,不被外境迷惑,但是聽聞佛性是空性,又拼命去想一個空,甚至執著空即是佛;佛性本來就是真空,知見無知就是真空,但是真空當中不妨礙妙有;若執著空,認為空性就是佛,又去想一個空,空上加空,這就是著空,因此,不能契悟本具的真空。

  禪宗祖師說:「有佛處不得住,無佛處急走過」,有也不執著,無也不執著,不著空有兩邊,就是「於相離相,於空離空。」世上的人,不是執有就是執空,執著外面的有,就迷失自心當中的妙有;執著一切空,就迷失我們的本性本空。我們自心當中,具足一切功德、一切智慧神通妙用,不需向外求。心性本空,再執著一個空,就是重床疊架,迷失自己的本心,所以要離空、離有。

若悟此法,一念心開,是為開佛知見。

  能作到外不執相,內不執空,就見到本心、見到自己本具的佛性、本具的覺性,這就是「開佛知見」。所謂開,就是開啟;譬如我們把門窗打開,就能清清楚楚看見裡面的一切。悟到每個人都有佛性,就看到自心當中的寶物。「示佛知見」,門窗打開以後、悟了以後,知道自心有很多寶藏、智慧功德。「悟佛知見」,是自己得到這個寶貝了,得到本具的佛性,一切功德、智慧寶藏都是現成。「入佛知見」就是自己得到受用,能運用這念心,靜則一念不生,動則萬善圓彰。

佛,猶覺也。

  佛就是覺悟的意思,這裡所說的佛不是有形相的,不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不是丈六金身;而是指每個人都有的佛性,佛性就是覺性。《四十二章經》裡面講:「觀天地,念非常;觀世界,念非常;觀靈覺,即菩提。」佛性是每個人的靈知靈覺,靈知靈覺在那裡?在眼曰見,在耳曰聞,在鼻辨香……,就在我們的六根門頭,這就是我們的覺性,每個人本具,如果向外執求,就如日中找影,騎牛找牛,是絕對找不到的。

分為四門,開覺知見、示覺知見、悟覺知見、入覺知見。若聞開示,便能悟入,即覺知見,本來真性而得出現。

   覺有四個層次,開、示、悟、入,開佛知見、示佛知見、悟佛知見、入佛知見。佛非從外求,自心當中不著空、有,沒有任何妄想,心中自然了了分明,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歸一,歸一以後,覺性現前,本具的真如實性就顯現,一切都是現成,見到自己本具的覺性了,這就是開佛知見。



921102(六)

汝慎勿錯解經義,見他道開示悟入,自是佛之知見,我輩無分。若做此解,乃是謗經毀佛也。

  六祖大師進一步跟法達講,你要注意,不要錯解經中的意義。假如你認為這是佛知佛見,我是凡夫眾生,怎麼能有佛知佛見?凡夫怎能跟佛相比!這麼想,就是不敢直下承擔,毀謗經典,否定自己的佛性。

彼既是佛,已具知見,何用更開?

  開佛知見,「開」也是方便說,這念心本自具足一切智慧功德,時時刻刻都是現成的,起心即錯,動念乖真,一切現成,何須再開?所以古人開悟後提到:「迷來經累劫,悟則剎那間」;儒家也說:「百姓日用而不自知。」眼睛天天在看,卻不知道是誰在看;耳朵經常在聽,也不明白是誰在聽;口在講話,不知道是誰在講話;這是因為執著外面的色聲香味觸法,心隨著境界攀緣、遷流,自己作不了主,迷失了這念心。

汝今當信佛知見者,只汝自心,更無別佛。蓋為一切眾生自蔽光明,貪愛塵境,外緣內擾,甘受驅馳。

  你要相信,佛知見就是自心是佛、自心是法、自心是僧,外面無別佛、無別法、無別僧。眾生因為不了解這念心,自己不敢直下承擔,自己遮蔽了自己的佛性,遮蔽了自己的真性,起了貪瞋癡的念頭,落入塵境,所以稱為眾生。這念心要時時安住正念,正念就是佛,正念就是解脫,正念就是淨土,那裡還有什麼外面的境界?內外是一如的。

  眾生這個心一方面攀緣財、色、名、食、睡等外境,內心又為受、想、行、識種種境界所困擾,念念生滅、顛倒,始終沒有停歇,始終是在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的遷流中,時時受境界所驅馳。

便勞他世尊,從三昧起,種種苦口,勸令寢息,莫向外求,與佛無二。

  因為眾生內外相對中迷惑、顛倒,迷心迷境,所以要煩勞世尊從三昧中出來,苦口婆心的跟大眾解說,勸大眾止息妄想。「寢」,就像睡覺一樣,身體不動;意喻令心念安住不動,妄想止息。向外求,求不到的;佛不是祈求得來的,因為佛性本具、覺性本具。一般人只知道向外祈求,卻迷失了自己,佛就告訴我們:「狂心頓歇,歇即菩提。」這個心要歸於寂滅境界,歸於不動境界;不要打妄想,不起心、不動念,莫向外求,有求皆苦,無求乃樂;有求就有得,有得就會有失,本具心性是無得無失。真正做到了不起心、不動念,就與佛無二,和十方諸佛同一個鼻孔出氣。這個佛心、這個覺性就是如此簡單、如此微妙。

故云:開佛知見。

  明白這個道理,就是已經開佛知見,見到自性佛了,也就是禪宗祖師所說,找到路頭了,見到菩提路了,這是第一步,還要繼續保養聖胎,繼續走下去。



921109(七)

吾亦勸一切人,於自心中,常開佛之知見。世人心邪,愚迷造罪,口善心惡,貪瞋嫉妒,諂佞我慢,侵人害物,自開眾生知見。

   我們明白這個道理,時時刻刻不要迷惑、不打妄想,堅住正念,說法這念心就是,聽法這念心就是。如果不能悟入佛之知見,那就是入了眾生知見。世間上有些人用心不正,不正就是邪。為什麼會心邪呢?因為愚癡、迷惑,不了解本心即是佛,不停地在向外尋找;因為沒有開佛知見,所以就造作種種惡業、罪過。「口善心惡」,講的是一套,心裡想的是一套,做又是一套;嘴裡講的是要修善,心中卻時時妄想紛飛,起貪瞋癡,口是心非、口善心惡,身口意三業沒有歸一、不一致,這就是眾生境界。

  一般眾生,心中充滿了貪心、瞋心、排斥、嫉妒、猜疑、諂佞、我慢,種種邪知邪見侵入自心,以致作出戕害眾生、侵人害物之事。心中充滿了邪見,所作所為都是以個人利益、名利為前題;這就是侵人害物,自開眾生知見,就會墮落。


若能正心,常生智慧,觀照自心,止惡行善,是自開佛之知見。

  不能時時保持正念、無念,最低限度也要知道正心;善念是正心,誦經持咒也是正心,都是端正自己的心念。時時刻刻要生善念,就如四正勤所講:「已生善念令增長,未生善念令速生;已生惡念令滅除,未生惡念令不生。」若能正心,就能常生智慧觀照。觀是注意,照是照破煩惱、照徹自心;經常檢討、反省、改正自心當中的過失,就是智慧觀照。譬如師父在開示,大眾在聽講,忽然心打了妄想,不論是想好的、想壞的,心都不寧靜;或是自己失去了覺照、覺觀,在打瞌睡,有時候心清楚,有時候心不清楚,心裡想,今天很辛苦,乾脆藉這個機會小睡一下,沒有關係,這就是沒有觀照,失去了智慧,就隨著妄想、瞌睡,迷迷糊糊。忽然發現,師父在開示,自己怎麼可以打妄想、打瞌睡!立刻就發了慚愧心,把心收回來,又安住正念,保持清楚、明白;有了任何過失,自己能夠知道,這就是觀照、就是智慧返照。明白了這個道理,修行就找到一條心路歷程。

  不知道心路歷程,就會產生法執,執著昨天誦多少經?今天持多少咒?拜了多少佛?做了多少善事?始終沒有在心上用功。並不是說這些不對,而是在修行上要更進一步;《金剛經》講:「法尚應捨,何況非法」,不要執著法,法是藥,何況是非法?貪、瞋、癡、慢、疑、邪見,屬於非法,不是正法就是非法。所以,「常生智慧,觀照自心,止惡行善」,心要停止起壞的念頭,口要停止講壞話,身不造作惡行。不但停止惡言、惡行、惡念,還要積極行善,把善法落實到身、口、行為當中,修了善法,要不執著善法,又歸於自心;這就是開佛知見,這就是佛的見解、覺悟的見解、菩提道路的見解。



921116(八)

汝須念念開佛知見,勿開眾生知見。開佛知見,即是出世。開眾生知見,即是世間。汝若但勞勞執念,以為功課者,何異犛牛愛尾?

   不知道在心上用功、返照自心,始終執著誦經、持咒、念佛的次數、功德,念念都是執著,把這個當作功課,就沒有辦法明心見性,這和「犛牛愛尾」有什麼不同呢?

  在西藏高原有種犛牛,體型高壯,牠尾巴的毛又長又好,犛牛經常把尾巴甩一甩、看一看,牠不知道尾巴是牠最後面、最小的東西,即使尾巴掉了還可以存活。然而,犛牛卻因為執著這個尾巴,甚至獵人來了還不知道趕緊逃避,還在欣賞自己的尾巴,為了尾巴,連命都失去了。

  修行人若執著這些功德為實有,沒有落實返照自心,就等於犛牛愛尾;由於執著功德,迷失本心,果報是生到天上享天福,福報享完還是會墮落。所以,念佛是方法,誦經、持咒也是方法;念佛要歸於自性佛,念而無念,無念而念,運用法門用功修行,明悟心性,而又不執著於法門。


達曰:「若然者,但得解義,不勞誦經耶?」師曰:「經有何過,豈障汝念?只為迷悟在人,損益由己。口誦心行,即是轉經;口誦心不行,即是被經轉。」

  法達又講:如果是這樣,我們只要了解經當中的道理就好了,是否就不需要誦經了?六祖大師說:經有什麼過失?難道會障礙你的念頭嗎?迷或悟都取決於自己,迷惑了是眾生,就會墮落,受生死輪迴,損害的是自己;悟了就是菩薩,就能得解脫,得到法益。損益都由自己這念心所造作,這就是「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口誦心行,即是轉經」;既要誦經,也要實行。譬如現在誦〈普賢行願品〉,口在誦,身體在禮拜;不是誦了、拜了就了了,口誦、禮拜以後,要在日常生活上真正落實普賢十大願,當下就是普賢菩薩了。

  有些人執著誦經,產生法執;也有人誦經有了境界,又執著境界,這就是不了解經中的道理。了解經上的道理就知道除了口而誦、心而惟、身而行,還要知道經義,經上有空、假、中的道理,有俗諦、真諦、中道第一義諦,這些道理要明白。經是佛所說的,佛從自性智慧中說出來,為了破迷顯正;佛所說的八萬四千法門,都是用來除去眾生心當中的執著和煩惱,誦經是修行的方便法門,藉由誦經定心、明心,化除煩惱、執著。《金剛經》講得很清楚:「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過河就不需要船了,執著、煩惱化除了,連方便法門也要捨去,所以我們依照經上的道理去實踐,這才是最重要。一方面誦經,一方面要實行;因為怕自己忘記了佛法的道理,所以要誦經來提醒,不但誦經,還要去實踐,這就是轉經。

  「口誦心不行,即是被經轉」,說到做不到,對道業沒有任何幫助;說到又做到,就是菩薩。口中誦,心中打妄想,執著誦經功德為實有,不知道經文的意義,就是被經轉;經文的意義就是要悟這念心,悟了以後還要把這念心落實在日常生活上,使這念心時時刻刻都存在,無論順境、逆境;白天、晚上,都能了了分明、處處作主。



921123(九)

「聽吾偈曰:『心迷法華轉,心悟轉法華,誦經久不明,與義作讎家;無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有無俱不計,長御白牛車。』」

  六祖大師進一步說:我現在再誦一個偈,你要仔細聽。「心迷法華轉」,法達誦了三千部《法華經》,只知道誦,卻不了解經中的實義,這念心被誦經的執著轉走了,這是一種定,但沒有慧,也沒有辦法契悟本心。「心悟轉法華」,悟了心以後,《法華經》就是自己。怎麼說呢?我們誦經這念心、能念的這念心始終不起妄想,始終是清楚、明白;誦經的當下,就像流水一樣誦去。經誦完了,這個心和能誦的那念心沒有差別,誦經以後的心與沒有誦經的心一樣,不增不減。誦經時清楚明白,不誦經也是清楚明白,誦與無誦都是一樣,法華就是我們心當中的法華,不是心外的法華了。「誦經久不明」,不了解這個道理,始終執著一卷又一卷的功德,這念心就落入生滅。我們的心本來就是實相、法華就是實相,但是由於執著,有了相對,心便成了生滅,「與義作讎家」,就像仇家、冤家一樣,始終在相對中,無法契悟實相。

  六祖大師怕法達還是不了解,再進一步說明:「無念念即正」;簡單的解釋,就是大眾聽法這念心,不起心、不動念,不想過去、現在、未來,就是無念,這個無念就是正。我們心中有雜念、有惡念、有善念;不但不起惡念,連善念都不起,這個心就是無念;無念不是打瞌睡,也不是無聊;這個心當下要清楚、明白,並且沒有妄念,如同《金剛經》所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心要存在、覺性要存在。所以,「無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無論起什麼念頭都是偏到一邊;起壞念頭、起貪瞋癡,造殺盜淫,這是墮入三塗惡道;起善念,做好事,那是屬於人道、天道,人道、天道還是屬於生死流轉;這個法門是告訴大眾成佛作祖的境界,頓悟自心、直了成佛的境界,是超越一切言說的境界;是如來的知見,如如不動、了了常知,使大眾明瞭如來不可說、不可說的這念心,這才是真正的道理。有些人不了解這個道理,認為《六祖壇經》所說的無念,是指連善念都不起,就覺得奇怪!這是不了解善念、惡念都不可得;因為起惡念是墮落,起善念是人天的果報,始終脫離不了生死輪迴。《六祖壇經》告訴我們了生死、頓悟自心、直了成佛,超越一切境界的道理,這不是漸修的法門,而是頓悟境界。

  如何頓悟呢?「無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菩提路上不作有想、亦不作無想!不論自己起什麼念,念佛、誦經都屬於有念,如果悟了就不妨礙起念;悟了,念佛也是無念,誦經也是無念。「有念念成邪」,什麼叫做邪?念頭落入一邊就是邪,落入「有」是一邊,落入「無」也是一邊。邪到一邊、偏到一邊就不是菩提大道,就不是不可思、不可議的境界。「有無俱不計,長御白牛車」,計,就是卜度、思惟;六祖大師告訴大眾,不要去分別有、無,有也不住、無也不住,這念心不住兩邊,當下就是實相,實相就是白牛車。白牛車是一個譬喻,白牛車是最高的境界,要達到心即是佛、心即是菩提、心即是如來,就要不住兩邊;打坐時,站得住、站得長,這就是長御白牛車,就是坐在白牛車上面了。要時時都坐在白牛車上,時時都坐在蓮花台上,時時都坐在如來的寶座上。徹底明白了這個道理,就是開悟了,所以,不要把開悟看得很高、很深;就是這念心,這麼直接的事,不敢直下承擔,不是很糊塗嗎?

  不要把如來的境界看得很高,如來就是指我們這個佛性。人人都有佛性,任何有生命的眾生都有;無論男女老幼、在家出家、蜎飛蠕動都有這一念心。



921130(十)

達聞偈,不覺悲泣,言下大悟,而告師曰:「法達從昔已來,實未曾轉法華,乃被法華轉。」

  法達聽了六祖大師的教誨,當下開悟,痛哭流涕,發現原來自己過去所執持的修習法門都是錯誤的,一切都是現成,只是自己不知直下承擔,一直以來,都在著有、著無的念頭上下功夫。法達稟告六祖大師自己開悟的境界:「我從過去到現在,都為誦念《法華經》的執著所轉,認為誦《法華經》有功德,執著誦經功德越多越好。不知道自己的心在那裡?佛在那裡?」

  誦經是一個前方便,當自己有妄想、昏沉、無明的時候;無法安住實相,打坐連一秒鐘都坐不住的時候,誦經、念佛、禮懺,都是對治自己習氣和煩惱的前方便。如果坐下來沒有妄想、沒有煩惱,就不需要誦經了,這念心就是大藏經。大眾要在這個地方去契悟,誦經、念佛是一個方便法門,真正大徹大悟了,不論誦經、念佛、持咒、靜坐、乃至行住坐臥,一切法都是佛法,所以體悟這念心很重要,悟了一切法皆是佛法,動靜閒忙不離當念。

再啟曰:「經云:『諸大聲聞乃至菩薩,皆盡思共度量,不能測佛智。』今令凡夫,但悟自心,便名佛之知見。自非上根,未免疑謗。又經說三車,羊、鹿、牛車與白牛之車,如何區別?願和尚再垂開示。」

  法達雖然是悟了,但並非大徹大悟,還存有疑問。於是再啟稟六祖大師:佛經上記載,證到阿羅漢的聲聞聖者,乃至緣覺、菩薩,盡自己的能力思惟、揣測、卜度,都沒有辦法了解如來智慧的深廣,沒有辦法測量出佛的智慧有多麼廣大。佛經裡面講:初果不知二果事,二果不知三果事;初地菩薩不知二地菩薩的事。既然是連聲聞、緣覺、菩薩盡自己的能力思惟、研究,都沒有辦法了解佛的智慧,如今又說凡夫悟了自心,即名佛之知見,這個道理實在令人很難相信,沒有辦法接受!我自己不是上根的人,所以未免懷疑、不相信這個道理,甚至於有人可能還會毀謗。佛經裡面又講羊車、鹿車、牛車與大白牛車,這如何區別?祈願和尚垂慈說明。

師曰:「經意分明,汝自迷背。諸三乘人,不能測佛智者,患在度量也,饒伊盡思共推,轉加懸遠。」

  六祖大師回答:佛經上所講的道理很明確、很清楚,是你自己迷失了本心,背覺合塵,所以才會不了解。第一個問題,三乘人不能測佛智;三乘人是指小乘的聲聞乘、中乘的緣覺乘、大乘的菩薩乘,這三乘人尚不離思惟,聞慧、思慧、修慧,有思、有念就是生滅;佛是無思、無念,如如不動、了了常知,不可思、不可議的境界,所以,諸三乘人不能了達佛的智慧,原因就是出於心念落入思量、卜度。

  佛的心就是諸位聽法的這念心,不想過去、現在、未來,當下即是,動念乖真,念頭一動就不是了。所以,這念心的返照、思惟都是方便,經由漸修而契悟自性的法門。聲聞、緣覺是以思惟來重慮緣真,所謂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法無我,這都是思惟,思惟身不淨、心不淨、法不淨的道理;如來是不思惟,超越一切緣慮、可思可議的境界。如《心經》所講,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身、香、味、觸、法,無苦、集、滅、道,什麼都超越了!這是頓悟法門。

  可思、可議,就落入階級。佛是不思、不議,不落入階級。透過思惟修由有為契入無為,是聲聞、緣覺、菩薩的方便法門。譬如,菩薩修六度波羅蜜,就思惟六波羅蜜第一是布施,有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布施以後要能所俱空。諸三乘人思惟這些道理,思惟就是有念,沒有辦法契入無思、無念,不可思、不可議的境界。「饒伊盡思共推,轉加懸遠」;無論三乘人怎麼樣去推敲這些道理,愈是思惟、推敲,離不思、不議的境界就越來越遠。頓悟是無思無慮,直下承擔,漸修是有思有慮,有思有慮怎麼能測知無思無慮的境界?



921207(十一)

佛本為凡夫說,不為佛說,此理若不肯信者,從他退席。殊不知坐卻白牛車,更於門外覓三車。況經文明向汝道:唯一佛乘,無有餘乘。

  佛所說的一切道理,不是為佛而說,也不是為聖者而說,而是為不覺的凡夫所說。如果無法百分之百相信佛所說的一切法,聽到佛講這個道理時,就會退席。因為,不相信自己有本具的佛性;不相信佛的知見本來就在每個人清淨自性當中;不相信自己時時刻刻都坐在大白牛車上,大白牛車就是大眾本有的心性、覺性、佛性。

  「更於門外找三車」,「門」是指心門;三車就是指三乘,三車是一種譬喻,離開這念心去找三車,找不到的!何況《法華經》講得很清楚,只有一佛乘,無有餘乘。佛所說的只有一佛乘,不可思、不可議的實相就是一佛乘,沒有其他的一乘、二乘、三乘!假使有,也都是方便說;佛說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種種因緣、譬喻,都是方便說,是應眾生根機而說。為什麼佛要說方便法呢?因為時節因緣未到,即使講不可思、不可議,大眾也聽不懂。根機是人道的,佛就講五戒;根機在天上,佛就講十善;對小乘根機,佛就說四聖諦,講證初果、二果、三果、四果阿羅漢果,講證涅槃,講六神通,大家聽了很高興、很有興趣,佛就再進一步講,還有比聲聞乘更高、神通更廣大的緣覺果、菩薩果,佛遇此類根機,就說十二因緣、修六波羅蜜,修菩薩道,將來圓成佛智……,這些都是方便,都要歸於不可思、不可議的境界,都要歸於實相、中道實相、究竟了義,就是一佛乘。

若二若三,乃至無數方便,種種因緣,譬喻言詞,是法皆為一佛乘故。

  前面所說的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乃至種種方便,最後都要歸於一佛乘。就如政府辦學校一樣,有小學、中學、高中、商職、五專、大學、碩士、博士,前面都是方便,最後,希望每一個人都有博士的知識和學位。現在拿不到博士,可以拿碩士、學士,以後還是有機會取得博士學位,空間還很大,隨時隨地都可以進博士班。由於每一個人的因緣不同,家庭環境、背景不同,或是讀到高職、二專、五專,可以維持自己的生活,以後想上進,還是可以再進修,再取得碩士學位、博士學位。佛法的道理也是如此,先開種種方便,一切都是應機施教,最後希望每一個人都歸於不可思、不可議的實相境界,一佛乘的境界。



921214(十二)

汝何不省?三車是假,為昔時故;一乘是實,為今時故。只教汝去假歸實,歸實之後,實亦無名。

  昔,就是過去。六祖大師對法達講:你怎麼沒有省悟到三乘只是權巧的方便說呢?這些方便是為了達到究竟而說的。因為依著前面這些方便,循序漸進,才能契悟一真法界、契悟一乘、契悟實相。

   這個道理以求學來講,小學、中學、高中都是方便,必須要有前面這些方便,才能接受、理解專科、大學、碩士……種種更深奧的知識。所以說三乘是方便,一乘是實,一乘才是實實在在的。如來希望大眾能提升,所以就開演實相的道理;《法華經》裡面所講的就是實相,目的是教大眾去假歸真,去掉假有、去掉方便,一法不立,歸於實相。眾生有我執,聲聞、緣覺、菩薩有法執,將我執、法執都去掉,全歸於一真法界;歸真之後,真亦無名;如果執著自己已經得到真諦,就又違背真諦的意義了,因為有真就有假,實相當中一法不立,魔也不立、眾生也不立、佛也不立。因為這念心當中,所有一切名相都是虛妄;佛所說的八萬四千法門,所有一切名相,目的就是為了開權顯實,最後都歸於無言無說、無名無相,目的是在這裡。

應知所有珍財,盡屬於汝,由汝受用。更不作父想,亦不作子想,亦無用想;是名持《法華經》。

  你要知道,放下前面這些假有,這些方便的施設、權巧,過去、現在、未來,十方世界,都在這實相當中,這裡所有一切自性珍寶都是現成的,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全都是自己的,由自己受用。「更不作父想,亦不作子想」,不作世尊是慈父想,也不作我們是佛子想,這都是方便。到達這個境界時,什麼都是不可思、不可議,無言無說。所以,「亦無用想」,我們這念心有體大、相大、用大,修六波羅蜜、修一切善法、修建道場都是用,用也不作用想,一切都要放下。「是名持《法華經》」,你悟了這個道理,當下這念心如如不動,就是真正在誦持《法華經》了。《法華經》就在自心當中,就是實相,實相就是《法華經》。

從劫至劫,手不釋卷,從晝至夜,無不念時也。

  悟到這個道理,就如同從早到晚、時時刻刻都是真正在持誦《法華經》,沒有不持誦的時候。這時,有念也得、無念也得,念了以後又歸於無念、無念又歸於實相,時時刻刻都是念念分明,時時刻刻實相都存在。西洋哲學家笛卡兒講:「我思故我在。」他認為人在思惟、思想的時候,自己是存在的,這是世間人所說的道理。難道說不思想的時候,自己就不存在了嗎?悟了實相,思也存在,不思也存在,念也是自己,不念也是自己。



921221(十三)

達蒙啟發,踴躍歡喜,以偈讚曰:「經誦三千部,曹溪一句亡;未明出世旨,寧歇累生狂。羊鹿牛權設,初中後善揚;誰知火宅內,元是法中王。」

  法達蒙受六祖大師的啟示,發明心地,真正是了解了這念心性,心中有無量的喜悅,就說了一個偈子,讚歎六祖大師所說的法和自己開悟的境界:「經誦三千部,曹溪一句亡;未明出世旨,寧歇累生狂。羊鹿牛權設,初中後善揚;誰知火宅內,元是法中王。」因為法達誦三千部經,都屬於有念、有想、有為、有執;有我執、有法執,在曹溪聽了六祖大師講:「無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有無俱不計,長御白牛車」,就除去了心中的執著。曹溪是指六祖大師「頓悟自心、直了成佛」的法門;六祖大師講無念是正,有念是邪;怕世人執著無念,又補充一句,有無俱不計,有也不住、無也不住,這個時候就真正是坐在白牛車上,私毫不假,否則又在騎牛找牛。

   「未明出世旨」,人的一生都在迷惑當中,不了解什麼是世間的道理、什麼是出世間的道理,始終想要出世,究竟怎麼樣才是出世?一般人認為生到兜率天是出世,生到十方淨土是出世,所以求生兜率天,求生十方淨土,把世間和出世間判作兩件事。假使真正明白了曹溪的法門,就知道「正見名出世,邪見名世間」,世間和出世間都在當下這念心當中;時時刻刻保持正念,堅住正念,就是在淨土當中,就是坐在白牛車上;凡夫的心悟了就是佛,心淨了就是佛,不需要另外去求出世。「寧歇累生狂」,狂就是自己的妄想,有念則狂、無念則聖。假使你了解這些道理,乾脆就直截了當、大休大歇,一念不生。儒家也說:「克念則聖,罔念則狂」,心中有種種妄想,那就是顛倒,無念就是聖心、就是聖胎。從這個角度來看,儒家所說的無念和這裡所講的實相,實在是有異曲同工之妙。

  「羊鹿牛權設」;羊車、鹿車、牛車,這都是方便的施設;羊車是指聲聞,鹿車指緣覺,牛車是喻菩薩,羊鹿牛代表三乘,這都是權設方便、善巧方便。「初中後善揚」,初善、中善、後善這些都是在推廣佛法、闡揚佛法。「誰知火宅內,元是法中王」,原來煩惱即是菩提,無明就是涅槃。火宅是指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就是火宅,有些人把火宅看成外面的境界,其實火宅就在我們自心當中;心中有男女的欲愛、飲食的嗜好等種種欲望,這是欲界;自心有種種執著,看到好東西就貪愛、想佔有,把它當作真實的,這就是色界;認為欲界、色界不好,希望歸空,這就是無色界;三界都在我們這念心當中,三界都是火宅。但是只要念頭一轉,就是法王、就是法中之王。這念心執著一切法為實有,那就是火宅;現在得法自在,法從心生,能處處作主,就是法中王。所以這念心作得了主,就是水能載舟;這念心作不了主,就是水能覆舟;翻過來是手掌,翻過去就是手背;沒有悟,心是煩惱,悟了就是菩提,不要另外去找菩提,只要當下不起煩惱,現在就是法中王,就是這麼簡單!在煩惱無明當中,原來就是法王所住的地方。這個偈子大眾要把它背熟,用來提醒自己。

師曰:「汝今後方可名念經僧也。」達從此領玄旨,亦不輟誦經。

  六祖大師講:從今以後,你才真正是誦經僧。法達是真正了解這個道理了,但是也不間斷誦經。

  法達既然領了玄旨,為什麼對誦經的定課亦不間斷呢?因為誦經時這念心與不誦經時這念心都是清楚明白。但要時時刻刻保持這念心沒有妄想、昏沉,並不容易,所以有煩惱、昏沉時,用《法華經》來提示一下,提起正念。能夠以正念誦經,誦經時,此心清楚明白、遍滿虛空、周遍法界,不可思、不可議,這部經就是實相。所以,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就是一佛乘、一就是實相、一就是這念心。沒有悟到這個道理,內是內、外是外,過去是過去、現在是現在、未來是未來,美是美、醜是醜,生是生、死是死;悟了這個道理,當下一心專注,萬法歸宗,內外一如,一切法都是佛法。到了這個境界,「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淨身」,內外達到一個境界,但還是要修,因為我們每一個人的習氣很重,要堅住正念,時時刻刻都要保養聖胎,這就是修道位;修到最圓滿的境界、斷除一切惑業,即是成道、成佛。所以,法達領悟了這個道理,亦不輟誦經,這就不被《法華經》所轉了。心和經是一體,心境一如了;心就是經,經就是心,所以誦也得,不誦也得,誦或不誦始終都能堅住正念,這才真正是誦經僧,否則誦《法華經》,卻執著誦經的次數、功德,心為誦經的境所轉,就成了生滅。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