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山六度行


(一)

  一般人以為佛法只是精神的寄託,卻不知道佛法的根本是在這念心。修習佛法首重發心正確,要發慈悲心、菩提心、精進心、大願心。世間法也是發心,但目的不外乎是獲得名利財色;學佛修行則截然不同,目的是要成就佛果、成就菩薩的功德,因為發心廣大,功德當然就不可思議。

  朝山也是一種很有意義的發心,是落實六波羅蜜――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的行門。所謂菩薩修六度萬行,六波羅蜜即是菩薩行。因此,朝山的意義深遠、廣大,是自利利他、斷煩惱、證菩提、證涅槃的發心。如果朝山不知道發心,只是像例行公事,藉此活動筋骨,跟著大眾湊湊熱鬧、觀光一下,就不是真正的朝山,就沒有大功德。

  六波羅蜜第一個是布施度,為什麼要修布施?布施就是「捨」,我們心當中有很多煩惱、執著,就像背負著一個包袱。有能捨之心,才能捨掉這些煩惱、執著。「捨」有大捨、中捨、小捨,功德、果報各有不同。捨,並不容易,所以要從布施開始學習落實。

  所謂「大捨」,是捨離自己在世上所有的一切,舉凡妻子、兒女、父母、田地、房屋。過去釋迦牟尼佛修菩薩行,為了上求佛道、下化眾生,曾經剝皮為紙、析骨為筆、刺血為墨,頭目腦髓全都布施。唯有真正發了無上菩提心的人,才能做到這樣的大捨,一般人是做不到的。如果一切全都能捨,業障就會因此消除――因為業障是從色身所產生出來,色身由我們的執著而生,執著是由於心造作、分別而來。所以,能有大捨之心、捨身之心,自然就沒有執著了。沒有執著,就沒有妄想;沒有妄想,就不會感得業障等果報,自然能契入無為法,這就是修行學佛的目的。所謂「大捨如火燭在前」,能捨離一切煩惱、執著,任何事情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如同火燭在前,照得清楚、看得清楚,絕對不會迷失方向。

  什麼是「中捨」?譬如銀行裡存有一千萬,從中領取一百萬、兩百萬、或二分之一,用來布施大眾,而不是全部發心。一方面修行、打坐、聽法,二方面布施,以此增長福德。福德增長了,又做一些世間上的事業。因為有福德的關係,所以愈走愈光明,福報愈來愈大,賺了錢又繼續布施、供養,行種種善法,這就屬於中捨。所以「中捨如火燭在旁」,做一分就得一分,做十分就得十分,慢慢捨去貪心、執著。雖然如此,習氣還是很多,執著並未完全捨離,但智慧逐漸開啟,好似火燭在旁,只是不如在前方一樣照得那麼清楚。

  「小捨」就如同有一千萬元,只布施了一萬元,還要求佛菩薩保佑自己及全家人,希望求神通感應,運氣轉好,學業、事業、財運都很順利,好像和佛菩薩作生意、談條件,這就是小捨。這種發心並不是為了修行或利益大眾,只是為了自己或家人而做。布施的心不夠廣大,是因為貪著而布施,這種捨就沒有智慧。所以「小捨如火燭在後」,沒有智慧光的照明,前面就是一片黑暗,看不見菩提心、涅槃心、生死因果之理,體悟不到本心,如同火燭在後。

  布施有財施、法施、無畏施。「財施」是布施錢財,例如他人有難時,基於慈悲心,而以錢財、物資救濟。對於佛、法、僧三寶的財布施,因為有恭敬心,則稱之為「供養」,與前者有別。「法施」,是將佛法妙理廣傳給大眾,使每個人都能聽聞佛法而離苦得樂。「無畏施」,就是看到他人遭遇困難,給予精神上的鼓勵或協助,或是看到種種不平而挺身相助,讓對方遠離怖畏,獲得安樂。

  朝山也是行布施,所謂「將此深心奉塵剎,是則名為報佛恩」,藉由禮拜、懺悔,消除自己過去所造的業障,乃至於發願,希望代眾生受無量苦。禮拜的過程中,無論苦或樂,都不理會,每一拜都是「能禮所禮性空寂」,能所俱空,達到身心兩忘。

  此外,希望消除業障、圓證菩提、得到解脫,而利用自己的時間來朝山、修行。不僅為了自己,也為佛法、為眾生而朝山,將時間、身體都布施出來,所以朝山也是一種布施的行為。


(二)

  持戒的目的是清淨身、口、意三業,這當中有事、有理。在家居士應受持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朝山時,口念佛號,耳聽佛號,五體投地、三步一拜,這時不抽煙、不喝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也沒有犯過失,所以朝山的當下就是在持戒。戒有戒相、戒體。「體」,就是這念心。朝山不但持守戒相,更進一步因為這念心的虔誠、專注,心清淨了,身、口、意三業都清淨,就是真正在持戒。

  朝山是在修「忍」行。「忍」字,「心」上有一把「刀」,意指刀放在心上,心卻絲毫不動,這就是忍。朝山時要五體投地,頭、兩手、兩足拜在水泥或土石子地上,既刺痛又疲累,如果道心不堅定,就會忍耐不住或半途放棄,退失朝山的心願。所以,朝山就是在修「忍」行,不管刮風、日曬、雨淋,或是口乾舌燥、又冷又餓,都要忍。

  「忍辱」在佛法中相當重要,可分為五個層次:伏忍、信忍、順忍、無生法忍、寂滅忍。

  第一、「伏忍」:「伏」,就是降伏,無論順境、逆境,都要降伏自己種種的煩惱、瞋心,乃至於我慢。例如,第一次朝山,雙腿酸、痛、麻,簡直像是在受罪;甚至有要受人譏諷:「你這個人真無聊,不坐在家裡看電視、吹冷氣享受,為什麼要去朝山呢?」遇到這些境界,如果一時無法忍受而生煩惱、起無明、退失菩提心,就是伏忍的功夫不夠。或者聽到他人讚歎:「你實在很精進,真正發了菩提心!」這個也要忍,才不會起我慢心。所以,修行在事上、理上都要忍。事上,要忍外境的種種挫折;理上來說,心當中起了煩惱,也要降伏,繼續拜下去。

  第二、「信忍」:因為朝山而逐漸產生法樂,心中感覺到清涼、喜悅,遇到再困難的境界都能忍耐,對於佛法信心堅定,沒有疑惑,這就是信忍位。

  第三、「順忍」:藉由一次又一次的朝山修行,養成逆來順受、心不為所動的習慣。在順境、逆境當中,都能自然隨順於理,安忍於心。

  第四、「無生法忍」。

  忍,可分為生忍、法忍。什麼是「法忍」?「法忍」,指面對外在的境界,如自然界的天災地變、狂風、暴雨、下雪……所帶來磨難、刺激等困境,乃至心當中起的煩惱,都能忍得下來,就是法忍。什麼是「生忍」?對於眾生所給予的一切境界,都能忍得下來,甘之如飴。所謂「無生法忍」,由於不斷修習「忍辱」這個法門,忍的功夫更深一層了,了知無論是外境或心中的煩惱,都是生滅、虛妄之相,緣生無性,了達一切法本自不生,亦無有滅,所以始終能夠忍心不動,真正達到不動的境界,就是無生法忍。

  「無生法忍」是由事到理、由凡入聖,接近聖位了。藉由前面朝山的伏忍、信忍、順忍,漸漸降伏我慢、懈怠等習氣。不斷向前,沒有退轉,使得心當中沒有取捨、妄想,忍可於心,連忍的念頭也沒有,完全達到風平浪靜的境界,清明的心就現前了,就達到「無生法忍」。

  「無生法忍」雖然已經是事上最高的境界,但理上還要更進一步,繼續不斷用功,最後要達到「寂滅忍」——這念心完全契入無為,才是修行真正最高的境界。所以,朝山是最好用功的一種法門。

  打坐也是修忍,但要保持身心不動並不容易。如果沒有經過事上的一番薰修、磨鍊,打坐時身心便無法靜下來,忍耐不住種種妄想、昏沉、瞌睡等習氣。因此,若能透過朝山,在事上磨鍊與對治,由事入理,再去打坐,就不會有妄想、昏沉。再進一步發大願心,願代眾生受苦,功德更不可思議,因為心量廣大,沒有人我是非,斷的煩惱也大。

  可見,朝山與忍辱波羅蜜非常相應。修行學佛就是一個「忍」字,無論在家、出家,能有忍的功夫,一切都能成就。面對家庭、公司、社會上的種種是非,能忍得住,就是修行。習氣重的人,看任何人、事、物都不順眼,處處都是煩惱,心自然定不下來,無法安心辦道。所以《佛遺教經》云:「忍之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能行忍者,乃可名為有力大人。」朝山是一種苦行,又是忍辱,能忍得下來,且心當中沒有煩惱,確實是一件大功德。所以,要精進不退,發大願、修大行,才能證大菩提、大涅槃。


(三)

  修行學佛就是要精進。修布施、持戒、忍辱、禪定、般若,乃至於八萬四千法門,都要有精進心;否則,一日曝之,十日寒之,無論學業、事業、道業都無法成就。

  朝山也是精進,從開始發心報名朝山,可能就有一些障礙要克服,也許有事,或是因為應酬,以致打消朝山的念頭,而錯失因緣。所以,放下一切事情來發心朝山,就是一種精進。

  不但要精進,還要「正精進」。方向錯誤,非但得不到效果,甚至會產生副作用。例如,社會上有些人熬夜跳舞、打電玩,甚至三天三夜不下麻將桌……也很精進,卻不是正業的精進,就沒有好的果報。雖然不眠不休地努力,業障反而愈來愈大,最後還要墮入惡道。

  佛法中「四正勤」就是正精進──「已生善念令增長,未生善念令速生;已生惡念令滅除,未生惡念令不生」。朝山是發了菩提心懺悔、消業障,以三步一拜對治自己的煩惱。不但如此,還發大願代眾生受苦,功德成就了,回向給父母、師長、法界冤親,是大慈悲心、正精進。修行要想有所成就,必須上半夜、中半夜、後半夜都不間斷,以這種精進心來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修六波羅蜜。不但時時想到佛法,還要真正去實行,如古人所說:「口而誦,心而惟,身而行。」

  因此,做任何事都要正精進,朝山就是正精進的法門,而且要發長遠心。如果吃了一點苦頭就心生退悔,再也不敢朝山,就不是精進了。不但現在精進,乃至生生世世,都要發起成就道果、永不退轉的大願心,這才是真正的精進。如釋迦牟尼佛經過三大阿僧祇劫,圓成佛的智慧、福德,是最大的精進。

  佛陀精進的公案多如恆沙,真正是難以盡數。據佛經記載,釋迦牟尼佛在過去世為螺髻仙人時,日日夜夜精進不懈地禪坐,以至於「雀巢於頂,草穿過膝」,鳥雀在他的頭頂上飛來飛去、築巢生蛋,他也不理;草長得從膝蓋旁纏繞過去,心也絲毫不動。身心都放下,寂靜不動,念念不空過,是正精進、大精進。所以佛有無量的定力,這是在平時精進用功所成就的。

  又如,釋迦牟尼佛有一世為大施太子時,樂善好施,把所有的一切都拿去布施。皇帝心想:「太子把國庫的寶物全布施出去了,這還得了!」就把大施太子趕走。大施太子生生世世都是修菩薩六度萬行,看到人民因為天旱,沒有吃的,實在很苦,甚至很多人都餓死了,現在被趕出皇宮,沒有東西救濟這些人,怎麼辦呢?他忽然想到龍王有一個如意珠,能夠呼風喚雨、隨心而得財寶。大施太子就發大願,想去龍宮取得龍王的如意珠,來解決人民的困苦,修菩薩行。

  太子雖然沒有天眼通、神足通,但他的誠心感動了海神,海神就從龍宮盜取如意珠,獻給大施太子。龍王立刻發現了,就用神通取回如意珠。大施太子沒有如意珠,無法救濟這麼多飢餓又瀕臨死亡的人,於是決定把海水挑乾,進龍宮向龍王要如意珠,來解救人民的困苦。太子一擔一擔地挑,比愚公移山還要艱鉅,因為山是不會變的,總有一天能把山移開,可是海水怎麼舀得乾呢?一下雨,海水又增加了。但大施太子全然無懼於困難,依然夜以繼日地挑海水,挑到骨瘦如柴、精疲力竭,仍不休息,最後終於體力不支倒地。

  太子的行為感動了四大天王前來幫忙,四大天王神通廣大,幾分鐘內海水就消減了一半。龍王很著急,海水一旦枯竭,海裡的龍子、龍孫、眷屬都會死掉,於是便獻出如意珠。大施太子這種鍥而不捨的布施行,就是正精進、大精進。

  所以,做任何事都需要精進才能成功。社會上成大功、立大業的人,乃至各行各業的實業家,都是經過一番努力和辛苦得來的,或是白手起家慢慢成就的。修行亦是如此,朝山就是身、心都在精進。身是五體投地、三步一拜,口是在念佛,心也在念佛,身口意三業都很精進。三業精進就能消業、轉業,福慧增長,處處吉祥。所以,要繼續不斷地努力,發大心、修大行,這就是正精進。


(四)

  禪定是六波羅蜜之一。所謂「戒、定、慧」三無漏學,無論大乘、小乘,每一個宗派都注重禪定。修淨土宗也是如此,念佛、拜佛最重要的是一心專注,「念念從心起,念念不離心,念念歸自性」,就是在修禪定。

  朝山也是修定,或許有人會對此感到疑惑:「朝山三步一拜,身體在動,哪裡有定?」事實上,行住坐臥當中,任何時間、場所都可以修定。朝山時,放下世間的人我、是非、得失、取捨、恩怨,萬緣都看破、放下,專注一心地口念佛號、耳聽佛號,沒有一點妄想,能念的心與所念的佛號都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雖然是三步一拜,但念頭當中沒有禮拜的相,身心合一,這樣就是定。如果想東想西,身體在朝山,心卻在想股票、朋友、家務事……就沒有功德。打坐也是一樣,如果只有身用功,心卻不用功,坐上一千年、一萬年也沒有用。

  朝山時,發了大心、大願,當中具足布施、持戒、忍辱、精進;又由於專注一念,沒有妄想、昏沉,當下即是在修禪定,有禪定就能有感應。

  昔日虛雲老和尚發願朝山,因為有禪定、一心真誠,感動了文殊菩薩來護法,與菩薩感應道交。所以,有定就有感應。在儒家稱之為「誠」,佛法稱之為「定」。誠能感物,感應有深、淺之分,淺的稱之為感應,達到深的定境就稱之為神通,所以朝山也是在修禪定。

  最後,六波羅蜜中的般若度,是空性的智慧,與世間的聰明才智有所不同,乃是了知一切法都是緣起性空、三輪體空。朝山時五體投地,沒有能拜、所拜,身心了不可得,就是般若。所以,朝山要懂得般若,才能由事到理,心空境寂,實相就會現前,真正得到解脫。

  朝山是因緣和合,如果執著有很大的功德,有了我相、人相、眾生相,就沒有般若。所以,朝山要不著相,知道一切法緣起性空,不貪著朝山的功德,空性就能現前。

  修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都要具足般若。「布施」時,不執著功德,做到三輪體空——無「施者」、「受者」、「所施之物」。「持戒」時,沒有能持、所持。「精進」,不間斷地禮佛、念佛,事相上非常精進;理上,這念心又是能所俱空,沒有能念、所念,沒有能禮、所禮,一念不生,達到無念,就是真精進、大精進。修「禪定」也是如此,不貪著輕安、禪悅,乃至定中的一切境界都不貪著,一念到底,繼續用功。如果沒有般若之智,有定而無慧,就很難得到解脫,乃至契入實相。

  朝山有福德、智慧,還有大慈悲心,與菩薩的「悲、智、願、行」相應。發心朝山不為自己,而是祈願把功德回向給一切冤親、師長、法界眾生,這就是「大慈悲心」,就和觀世音菩薩相感應。要有「大願心」,無論刮風、下雨都要圓滿,發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一定要拜到底;不僅現在如此,還要持續不斷地修這個法門,積功累德以回向眾生,更進一步帶動大眾來修行,就與地藏菩薩的大願相應。朝山也是「大行」,三步一拜,身口意三業清淨,消除心當中的煩惱,就是行。這些都做到了,心中無有掛礙,行無行行,念無念念,普度眾生,而沒有眾生之相可得,就是文殊菩薩的「智慧」。用這種觀念來朝山、修行,這一生必可真正得到佛法的利益。

  從「文字般若」到「觀照般若」,從「觀照般若」進入「實相般若」,這就是智慧。所以,朝山是由事到理,當中悲、智、願、行、六波羅蜜全都具足,而且一法具足一切法,一即一切——就是師父說法、諸位聽法這念心。所有一切智慧、功德、六波羅蜜,都由這念心所生。若不從事上歷練,寂靜無為的心不容易現前。由事到理,再來靜坐,無為的心很快就現前了。

  明瞭朝山與六波羅蜜的道理,就能從朝山當中得到佛法的利益,達到事理無礙。如果只知道事、不知道理,只是增長一些福德;假使又執著福德,則迷失了本心。不了解事理無礙,有所偏執,便會認為:「只要打坐就好了」、「心就是一切,什麼都不用做了」。如果真正入了大禪定,可以如此;沒有禪定功夫,就要修一切加行。而朝山即是最好的加功用行。加行成就,道業就慢慢成就了。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