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年度精舍住持精進禪七開示

(一)

  中台禪寺建設至今滿二十年,此次精舍住持禪七是落成十週年後第一次禪七。住持,是中台禪寺的核心,也是佛教的精英,所以這一個住持禪七是很珍貴的。現在政府提倡「黃金十年」的國家願景,此次住持禪七也可以說是一個黃金禪七,因為過去建設道場、弘揚佛法、普度眾生,一切都是齊頭並進,大眾都非常辛苦;現在道場建設完成,又是一個新的開始。因此,不但要淨化身口意三業,還要提升自己的知見。

  在平時,建設道場、弘揚佛法、普度眾生,「修一切善,無善不修;斷一切惡,無惡不斷;度一切眾生,無眾生不度」,這些是善念、善行、功德。雖然是慈悲、是善念,還是屬於有為法。現在,要把有為法轉化成為無上的知見,要轉化成為無上菩提。如何轉化?修一切善,不執著一切善,能所俱空;斷一切惡,無惡可斷,能所俱空;度一切眾生,無一眾生可度,能所俱空。

  修善、斷惡、度眾,是假觀善;能所俱空,是真空善。禪七再進一步,不著有、不著空,中道實相,歸於自心。禪宗祖師說:「有佛處不得住,無佛處急走過。」也就是《金剛經》所說的「無住心」,此即菩提心。所謂「修行不發菩提心,猶如耕田不下種」,菩提心就是無住心,什麼都不住,只有這念絕對的心,不住有、不住空,不住非有、不住非空,不住即有、不住即空,不住善、不住惡,不住內、不住外,不住東、不住西,不住上、不住下,不住明、不住暗……一切無所住,這念心是絕對的,這就是提升知見。

  大眾發心出家,這一生都想要成道,要成無上道、無上菩提。道有深、有淺,三皈依是道,五戒也是道,十善也是道,四諦也是道,十二因緣也是道,六波羅蜜也是道,頓悟自心也是道……看看自己屬於哪個道?對自己要有一個交代,這就是我們的知見。禪七當中,要通身放下,要給自己一個交代,這就是提升自己。所以,這次禪七是黃金禪七。不只是黃金,而且是白金;不只是白金,而且是鑽石禪七;不只是鑽石,而且是紅鑽禪七。什麼原因?在七天當中,不打妄想,不落昏沉,保持這念無住心、菩提心。這念心是什麼?就是《楞嚴經》所云:「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知見無見」,知見,就是我們的覺性。師父說法、諸位在聽法,假使沒有覺性,那麼是誰在聽法?每個人都有這個知,但是,一般人知了以後,落入第一知、第二知、第三知……變成十八界,就落入眾生境界。

  《楞嚴經》云:「迷妄有虛空,依空立世界,想澄成國土,知覺乃眾生。」一切山河大地、日月虛空,是由我們的妄想產生出來的。知見則是絕對的,保持這個知見,什麼都不住,明也不住、暗也不住。看到好的,不理它;看到恐怖的境界,也不理它,如禪宗祖師所說:「佛來佛斬,魔來魔斬」,就是這念知見。見到好的境界,不要歡喜;見到壞的境界,不要煩惱,如禪宗祖師所說:「不送不迎」。不理它,就是斬。為什麼不理它?因為這些都是虛妄不實的境界。

  假使天天拜佛,打坐時就看到佛像、看到菩薩像、看到光、看到種種宮殿,這些是哪裡來的?是我們的福德,是心想所生,有生就有滅,是虛妄的光影鏡頭,不要理它。假使心當中經常患得患失,由貪瞋癡所產生出來的幻覺,就現出恐怖的境界。貪色的人,就看到美人;貪財的人,就看到錢財;貪吃的人,就看到吃的東西……一切都是自心所起的妄想、幻覺。不理它,就是提升自己。假使沒有提升自己,怎麼能夠成正覺?所求的一切都是方便法門。

  佛說八萬四千個法門,都是方便。無論是禪、淨、密、律,一切都是方便。什麼叫作方便?因為眾生的根機很多,每一個眾生的心境完全不一樣,有利根、有鈍根,有上根、中根、下根。上根又分上上根、上中根、上下根。所以,佛要說眾多法門。佛法是三根普被、觀機逗教、應病予藥。觀機,觀察眾生是什麼根機,是上根、是中根、是下根?他來學佛的目的是什麼?是來求道的、來求保平安的、來結善緣的、來觀望的?然後開出適合的藥方給他吃,就能治好他的病。佛法有五乘佛教,屬於人道的根機,就跟他講人道的道理;屬於天道的根機,就跟他講天道的道理;想得解脫,就跟他講四諦的道理……要應病予藥。看他什麼病最重,就開個藥方給他吃,讓他修適合的法門。

  法,是用來治病的。許多人不了解,修某個法很有感應、很有成就,就心生歡喜,產生法執,這個觀念就錯誤了。一切法都是用來對治妄想、對治昏沉、對治貪瞋癡慢疑邪見,大家要了解。作為住持,先要了解這些道理,否則不但不能自利,也不能利他。有最高的知見,才能開示得恰到好處。有些人認為佛法講空,就代表什麼都不要了。龐蘊居士云:「但願空諸所有,慎勿實諸所無。」名利財色、貪瞋癡等煩惱都要空掉;這念覺悟的心、這念本心,則要保持。

  出了家,知見最重要,要發菩提心。菩提心是什麼?就是無住心、清淨心,就是《楞嚴經》所說的「知見無見」,也就是師父說法、大眾聽法這念心。只有這一念,不能有第二念。打坐,不要起心動念,不要打妄想,只保持這念心。沒有妄想,就是定。坐在這裡,看到什麼都不要理它,它來讓它來,它去讓它去,這念覺性始終清楚明白,這就是慧。定慧不二這念心,即是道。明白道在哪裡,才能修道;假使不明白,所修的都是加行、都是方便。念佛、持咒、拜懺……參加種種法會、作種種功德,都是方便。用這些方便、這些加行,對治過去的惡念、惡行、妄想、顛倒,目的是在這裡。

  經云:「念而無念」,以念佛、持咒、誦經的方法,對治我們的妄念。妄念沒有了,這句佛號也不要了,歸於無念。無念,才是正念,《六祖壇經》云:「無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有無俱不計,長御白牛車。」不著有、不著無,這念心清清楚楚、了了分明,這念心就是道。這念心一塵不染,這就是道。如同淨土宗所說:「蓮出污泥而不染」,把香水倒在蓮花上,蓮花也不歡喜;把臭水倒在蓮花上,它也不染著。「污泥」,代表五濁惡世,我們這個世界花花綠綠、五花八門,心當中不染著。不染,就是不貪、不愛、不取、不捨,知而不著。如經云:「見境不生貪愛」,外境有動、有靜。無論是動境、靜境,都要以智慧去處理,不生貪愛,無住生心。在五濁惡世當中心不染塵,這朵蓮花就是白蓮花。每個人都有一朵蓮花,用念佛、誦經、懺悔等方法,化除煩惱;煩惱沒有了,心清淨了,就像白蓮花一樣。

  淨土宗以蓮花來譬喻這念心,禪宗則云:「百花叢裡過,片葉不沾身。」這個世界就是一個百花叢,森羅萬象,五花八門。要度眾生,就必須到這個世界當中,如一般人所說:「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在這些塵勞當中,要「不沾身」,這就是菩薩行。小乘聖者知道環境的險惡,恐怕墮落、恐怕被眾生所轉,所以離開世間,到山上去住茅棚、修苦行,聲聞、緣覺就是如此。 大乘菩薩不能離開世間,有眾生才有菩薩。在世間修六波羅蜜──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用六波羅蜜對治心當中的六個煩惱、六種毛病。由於心當中有慳貪,所以要修布施──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修布施,屬於福報,最後能所俱空,沒有布施的人、布施的對象、所布施的資源,歸於般若波羅蜜,統統歸於自性、歸於這念覺性。假使不了解這個道理,所修的就是福報,最後到天上去享福。因此,要想再進一步,每一度都要有般若波羅蜜,能所俱空,空也不執著,統統歸於這念覺性。覺性在哪裡?「知見無見」,就是聽法這個覺性。保任這念心,保任成功了,才有成道的希望。


(二)

  什麼是應病予藥?有些人在社會東碰西撞,走投無路,感到人生一點希望都沒有了,這時,你要他能所俱空,念而無念,他聽不下去。這時,假使告訴他念佛、誦經、持咒,有無量的功德、有無量的福報,他就能接受。這就是方便法門。功德、福報在哪裡?念佛,三業清淨,心不散亂、意不顛倒,這是一種定,是一種方便。有些人持咒、念佛、拜佛,是為了求佛菩薩保佑身體健康、多子多孫,這也是方便。所以,要「安住大乘心,善開方便門」。

  佛所說的八萬四千法門都是方便,所有一切法都是為眾生立的,不是為聖人立的。要想求解脫,這念心要達到一法不立,也就是禪宗所說的「一絲不掛」,這念心什麼都不能染著。起了染著,這念心就不淨、不靈,就有塵垢。有些人認為既然「知見無見」,既然修行什麼都不要,就裝瘋賣傻,空空洞洞的,什麼都不知道,那就糟糕了。《六祖壇經》云:「不見一法存無見,大似浮雲遮日面」,「不見一法」,其實這是說法上的方便。有些人認為什麼都不需要知道,什麼都不需要了解,什麼都不要去研究,就落空了。有些弘揚佛法的人認為:「不參禪,不學教,彌陀一句真心要。」這是錯誤的觀念,假使不聽經、不學教,只念一句「阿彌陀佛」,怎麼知道念佛要念到什麼程度?什麼是念而無念、無念而念、能所俱空?什麼是事一心不亂、理一心不亂?所以,什麼都要知,不但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不知一法守空知,還如太虛生閃電。此之知見瞥然興,錯認何曾解方便。」所以,要研經、要判教、要會通。

  又有人說:「所知也會有錯誤,所以不要去了解、研究佛法,以免成為所知障。」這個觀念也是錯誤的。「所知不為障,而是障所知」,應該知道的卻不知道,才是所知障。不了解什麼是事、什麼是理,不了解什麼是俗諦、真諦、中道第一義諦,這就是所知障。記前忘後,記後忘前,這就是業障,障所知。

  八萬四千法門都是方便法門,為什麼是方便?所謂「有念即眾生,無念即佛」,因為我們心當中有很多妄想、雜念、邪念,沒有辦法把這些念頭止下來,所以用誦經、念佛、持咒等方法,以念止念;等到妄想沒有了,念而無念,歸於無念。無念,才是正念,因此《金剛經》云:「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所以,念佛要怎麼念?用一句佛號把心收回來,用一句佛號來淨心、定心。把佛號念得清清楚楚,聽得清清楚楚,使這念心歸一,這就是念佛的目的。否則,執著這句佛號,拚命地念,有什麼用呢?毫無用處。持咒也是如此,一切法門都是用來治病的。所以,念佛,要從心當中提起一句佛號,念得清清楚楚、聽得清清楚楚,這念心就不會跑掉了。念了以後,這一句佛號歸於自心,歸於無念,能所俱空,平常心就是道。

  許多人不了解這個道理,弘揚淨土宗、禪宗、密宗,執一非他,互相毀謗,成了法執,就把整個佛法葬送掉了。佛法是活的,不是死的。當住持,要提升自己的知見,提升了以後,要把所有的佛法融通。打禪七與打佛七殊途同歸,打佛七,用佛號來把這念心歸一,所謂「打得念頭死,方許法身活」,念頭來了,念一句:「阿彌陀佛。」把念頭打死。念到最後,歸於無念,這是定。

  經云:「金剛道後異熟空」,金剛是不動。八風吹不動,我們這念心就是金剛。不動明王又稱常住金剛,背部有火焰。火焰代表智慧,用定、用慧來化除心當中的無明煩惱。假使不了解這個道理,在外面到處去求不動,就走錯路、走遠路、走邪路。

  佛法一個是事,一個是理。以拜佛為例,「能禮所禮性空寂」,一個是恭敬禮,一個是平等禮。中台四箴行也強調「對上以敬」,恭敬心不容易養成,拜佛、誦經、拜經,目的是在養成我們的恭敬心。義淨大師至西天取經,歷經千辛萬苦。經,就是智慧,我們當然要恭敬,這就是拜經的目的。拜佛,佛是一個象徵,釋迦牟尼佛已經入滅,但還有佛像。拜佛,就是恭敬如來弘揚佛法、普度眾生,說法四十九年、談經三百餘會,席不暇暖,「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無緣大慈,同體大悲,觀眾生如一子,觀眾生都是一個生命,這種大慈悲心,是值得我們恭敬禮拜的。所以,拜佛,不是為了求什麼,而是一個恭敬心。養成一分恭敬心,就能消除一分業障;消一分業障,就能增長一分福德和智慧,目的是在這裡。

  因此,禮佛,不是祈求。世間上一般人求佛祖保佑多子多孫,就等於拜神、拜土地公、拜媽祖、拜關公一樣,同樣是求榮華富貴、多子多孫,同樣是求中獎,這是世間一般人的心態。雖然他不了解拜佛的意義是在養成恭敬心,但退而求其次想,總比不拜佛好,至少跟佛結了善緣。

  我們出了家,要了解拜佛是恭敬,不要祈求,「有求皆苦,無求乃樂」。有所求,就是眾生。你向佛求,就是眾生;你關心眾生,就是菩薩。所以,有這個機會當精舍住持,社會上無論上、中、下層的人來到道場,要有親和力來攝受他們、鼓勵他們,這就是大慈悲心。「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你就見到了佛、見到了菩薩,你就有佛菩薩的精神,佛菩薩就在你左右。所以,在世間弘揚佛法、普度眾生,就要開方便。

  今天對大眾所說的,就是開權顯實。在精舍,就要開方便,不能以我們的知見和行為為標準。佛法就等於教育一樣,有幼稚園的學生、國小的學生、國中的學生、高中的學生、大學的學生、博士班的學生……在精舍弘法,必須要有這種智慧,不能全部都一樣,要應病予藥,善開方便門。一般來說,上根的人是少之又少,多半都是中根、下根、下下根,所以要有方便,一切法都是為眾生而立的。

  小乘聖者知道世間是苦,觀三界苦、生死是冤家、身體如牢籠,所以先要解脫自己。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先把自己的問題處理好,到深山裡修行。中國的佛法有大乘、有小乘,三十七助道品為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三乘所共學。假使心當中的煩惱太多,做不到「百花叢裡過,片葉不沾身」,見到年輕貌美的女孩子、男孩子,沒有辦法不起貪愛,就要先對治,修四念處觀。

  由於世間充滿了塵勞、污泥,所以一般人要到山上去隱居。所謂「小隱於野,中隱於市,大隱於朝」,「大隱於朝」,就是大乘菩薩的境界,如禪宗祖師所說:「但自無心於萬物,何妨萬物常圍繞」,也就是「百花叢裡過,片葉不沾身」、「蓮出污泥而不染」,都是一樣的道理,只是說法不一樣。「知見無見,斯即涅槃」,這是最高的層次。想要悟道,必須知道「道」在哪裡?道,不在外面,而是我們的覺性,「知見無見」,打坐時,保任覺性的存在,行住坐臥不離當念。


(三)

  這念心有體大、相大、用大。體,是清淨法身佛;相,是圓滿報身佛;用,是千百億化身佛。用這三個層次、三個作用,來說明我們這念心。

  清淨法身佛是什麼?就是師父說法、大眾聽法這個本性,真空無相、不去不來、不生不滅、無始無終、法爾如是、壽命無量,每個人都有,就是這念覺性。雖然每個人都有,但裡面有渣滓、無明、煩惱、邪見,所以本具的佛性如金在礦,必須把礦慢慢煉掉,化煩惱為菩提,這念心保養成功了,才有清淨法身佛。

  煉礦成金,必須要有功夫,就要覺──覺察、覺照、起觀行。起觀行,就是能觀之智。這念智慧心,就是圓滿報身佛。什麼是智慧心?打坐的時候,心跑掉了,趕快把它收回來。知道收回來的這念心,就是智慧心。心當中起了惡念,發一個慚愧心,馬上把惡念化掉,這就是智慧。智慧佛,就是智報,智慧的報身,就是圓滿報身盧舍那佛。

  過去沒有覺悟,所以沒有報身佛,如金在礦,清水和污水混在一起,水和泥沙混在一起。開始覺悟了,才有智報。報身如何才能達到圓滿?行住坐臥、動靜閒忙,都要覺察、覺照。動的時候,這念心有了過失,馬上把它照破;靜的時候,打坐的時候,有五陰境界,要把它照破,「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就是智報。所以,智報有始無終。

  千百億化身佛是什麼?就是這念心的作用。諸位到精舍裡,就化身為住持。住持,一是住持道場,一是住持正念,心當中如如不動、了了常知。說法的時候,就化身為法師;掃地的時候,又是一個化身;煮飯的時候,又是一個化身……化為千百億身。

  化身,是有始有終;報身,有始無終;法身,無始無終。這就是我們的知見。有了這個知見,這一生就能成道、就有希望。如果沒有這個觀念、沒有這個希望,南轅北轍,怎麼樣精進都沒有用。要往南方走,卻往北方去了。因此,禪宗祖師說:「只貴子知見,不貴子行履」,知見是什麼呢?了解心在哪裡、佛在哪裡,了解心清淨就是淨土,不要到外面去求,這就是知見。

  憨山大師說:「淨土就在淨心中,不得向外別尋覓。」淨心從哪裡來?不是另外有一個清淨心,而是化除煩惱得來的。煩惱、業障、妄想、昏沉轉過來,這就是清淨心、就是真淨土。這就是知見。假使沒有這個知見,不可能生淨土,連淨土在哪裡都不知道;一天到晚都在求佛,佛在哪裡都不知道。經上講得很清楚:「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靈山在哪裡?不是在印度,靈山就是師父說法、大眾聽法這一念心,每個人都有。這念心清淨了、光明了,就是靈山。這就是知見。所以,要端正知見、提升知見。

  根機沒有成熟的人,受個三皈,可以不墮惡道,這是最起碼的知見。希望將來生人道,人道有上、中、下,雖然是做人,但是六根不健全,或成為乞丐、流氓……雖然是做人,還有貧窮富貴、壽夭、賢愚不肖……相差很多。假使想要作個富貴的人、想要作個好人,就要持五戒。這又是一個知見。五戒又有上、中、下三品,上上品生到天上,必須修十善,這也是知見。天上雖然好,天福享盡了仍會墮落,所以要找個更保險的方法,那就要修四諦,得解脫。這個知見就慢慢地提升了。

  大眾出了家,要了解為什麼要出家。出家,是為了成道。成什麼道?人道、天道、聲聞道、緣覺道、菩薩道、佛道?要提升自己,達到最高的知見,即是如來的知見,「知見無見,斯即涅槃」。這就是悟了道。悟了以後,還要保任。保任這個道是不簡單的,所以「悟道容易修道難」,不是悟了道就了了,悟了以後,要保任,靜中養成、動中磨鍊,如龍養珠、如雞孵卵,心跑掉了,就收回來,經常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行住坐臥始終不離當念,無論是順境、逆境,白天、晚上,有病、無病,就是這樣長期地保任下去。保養成功了,因緣成熟了,就有成道的希望。經云:「若人靜坐一須臾,勝造恆沙七寶塔,寶塔畢竟化為塵,一念淨心成正覺」,在動靜閒忙當中起觀照,保養聖胎,這念無為心、清淨心現前了,就成道了。

  雖然現在還沒有完全清淨,「無明分分斷,真如分分現」,也能分證菩提、分證真如。所以,在禪堂裡面,是最寶貴的時間,自己的事情要放下、精舍的事情也要放下。出了禪堂,就要提得起。這個禪七是黃金禪七,機會難得,古人說:「一寸光陰一寸金」,不僅是「寸金」,過了一分鐘,我們的生命就少了一分鐘;過了一天,我們的生命就少了一天。所以,時間是很寶貴的。

  悟道、修道、養道、成道,這是自己的事情。大乘在利益眾生當中完成自利,度了眾生又無眾生相,能所俱空,歸於覺性,這就是自利。有了煩惱,馬上反省、檢討,把煩惱化掉。「未成佛道,先結人緣」,藉這個機會來磨鍊自己、成就自己,跟眾生結緣。假使沒有緣,要修福報也不容易,所以要福慧雙修。

  古德云:「塵勞迥脫事非常」,色、聲、香、味、觸、法是六塵。一般眾生沒有辦法離開六塵境界,眼睛要看,耳朵要聽……眼以色為食,耳以聲為食。眼睛不看就很難過,不看就不行,一無聊就要看報紙、看電視,要唱歌、跳舞……;耳朵要聽好聽的音樂;鼻子喜歡聞香的;嘴巴要酸甜苦辣種種刺激才夠味;身以觸塵為食,穿得好、住得好、睡得好、坐得舒服,還要找人來按摩,鬆鬆筋骨,這些都是眾生境界;意以法塵為食,想過去、想現在、想未來,算計他人,爾虞我詐,這就是眾生境界。

  什麼是菩薩境界?經云:「菩薩清涼月,常遊畢竟空,眾生心水淨,菩提影現中。」菩薩以禪悅為食,法喜充滿。禪悅,就是打坐心念歸一了,這念心產生禪悅,超越了時間、空間,所以說「山中無甲子,寒盡不知年」,這念心沒有甲子,沒有相對的境界,沒有時間、空間。打坐的時候,人我、是非,統統都要放下,只有這念絕對的心、清淨的心、無為的心、無染著的心。這些心現前了,身心清涼,法喜充滿,一個鐘頭一剎那就過去了。這念心超越了時間、空間,是絕對超然的,有的菩薩一入定就過了幾百年、幾千年、幾萬年、幾劫。這是人生最高的真理。

  打坐是先苦後甜,平時要把腿練好,一坐下來心平氣和、心開意解,一塵不染,馬上就進入禪悅的境界了。平時修一切善,善法成就,眾生歡喜,諸佛歡喜,這就是法喜。看到人家修善、來聽經、來聞法、來皈依、來建設道場,這些都是法喜。所以,菩薩以禪悅為食,法喜充滿;眾生則是以六塵境界為食,完全不一樣。

  了解這些道理了,就有了方向,要提升自己的知見、淨化自己的心靈;外在的一切,都是相對的境界,都是福德。「南臺靜坐一爐香,終日凝然萬慮亡」,我們這念心是絕對的,「萬慮亡」,什麼都不要想,思而無思。思,是心的作用。作用了以後,要歸於無作用,如經所云:「用而常空非有,空而常用非無」,這念心是空,作用了以後,要歸於無用。

  「南臺靜坐一爐香,終日凝然萬慮亡,不是息心除妄想,都緣無事可思量」,要達到絕對的境界,沒有相對的、沒有商量的餘地,這就是不可說不可說,就是指不可思議的這念心。有思、有議,這是心的作用,就成了生滅;無思、無議,這個覺性存在,就是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不去不來。這就是提升我們的知見,大眾要去體悟。

  神秀大師派徒弟志誠去六祖大師那裡聽經聞法,志誠說:「師父!您是當今的國師,精通三藏,能說善道;六祖大師是不認識字的柴夫,有什麼可聽的?」神秀大師說:「六祖大師證到無師智,是果位上的聖者,雖然我通達三藏,卻不如六祖大師。」於是,志誠到曹溪,跟隨大眾一起向六祖參禮請益,但並未說明自己的來歷。六祖大師一開始講法就說:「今天有人來盜法。」志誠知道六祖大師發現了,便出來向六祖大師頂禮懺悔,並說明自己來求法的因緣。六祖大師問:「你的師父是當今的國師,你很有福氣,在那裡學習。你把你的心得說出來聽聽。」志誠說:「師父告訴我們要修戒定慧。」六祖大師問:「你師父對戒定慧怎麼解釋?」志誠回答:「師父告訴我們,諸惡莫作就是戒,眾善奉行就是慧,自淨其意就是定。」六祖大師說:「你師父解釋得很好,不過我的解釋不一樣。」志誠覺得奇怪:「戒定慧就只有一個,怎麼會有兩個?請大師開示,什麼叫作戒定慧?」六祖大師說:「心地無非自性戒,心地無癡自性慧,心地無亂自性定,不增不減自金剛,身去身來本三昧。」六祖大師是從心上來解釋,神秀大師是從事上來解釋。從事上解釋,是度鈍根的人、度漸修的人;六祖大師是度利根的人、度上根的人。

  什麼是戒?「心地無非」,這個就是戒,自己做得到嗎?起心即錯,動念乖真,心當中經常保持無念、無住、無為、無相,這個覺性就是「知見無見」這念心。「心地無癡自性慧」,做什麼事情都要念念分明、處處作主,念而無念、修而無修,時時刻刻不離當念,用了以後則空,「空而常用非無,用而常空非有」,經常保持這個覺性。「心地無亂」,不要想東想西、患得患失,這就是定,不要另外去修定,心本來就在定當中,是自己搞亂了自己。明白了以後,這當中不增不減、不垢不淨、不去不來,與諸佛平等不二,就是「身去身來本三昧」,不需要另外去修三昧,本來就是具足的。

  所以,禪七要在這念心上來用功,「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這是大乘佛法。陶淵明也是悟到這個道理,他說:「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身在城市當中,心無染著、心無掛礙,始終保持這個覺性,始終保持「知見無見」這個心,世間的喧鬧與自己毫無關係,自己要去悟這個理。

  這個道理雖然很簡單,但每個人的領受不一樣。所以,我們打坐要提升自己、淨化自己的覺性。「塵勞迥脫事非常,緊把繩頭做一場」,「繩頭」,就是我們的念頭。修行沒有別的,就是當下這念心。打了妄想,妄想來給它來,妄想去給它去,不理它。心跑掉了,收回來,就是「緊把繩頭做一場」。「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行住坐臥要在這個地方來用功,這一生就不會愧對自己。狂心頓歇,歇即菩提!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