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九十九年春季僧眾精進禪七導師開示


(一)

  每個人都聽過修行、修道,但是,對於修什麼行、修什麼道,要有一個絕對的認識。修行,就是修正我們的行為。為什麼要修?因為我們的行為偏差了,所以必須要修正偏差的行為、不好的行為。

  凡夫眾生的身口意三業都有偏差,首先,要修正身業,如殺盜淫等種種行為,必須把它修掉。其次,兩舌、惡口、妄言、綺語,這些屬於口業的行為也不好,也要把它修掉。最後是心的行為,有貪、瞋、癡、慢、疑、邪見,這些都是障道的因緣,也要修掉。藉由清淨身口意三業,轉識成智、轉染成淨,道就現前,並不是另外有個道可修、可成。

  道是本具的這念心,哪一念心?就是諸位聽法的這念心。這念心每個人都有,不但人有,連動物也有。所以,佛經云:「凡有心者,皆當作佛。」雖然每個人都有心,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是佛,因為凡夫眾生有種種邪見、顛倒、執著;所以,雖然可以成佛,但由於這些心的障礙、顛倒、妄想,造了種種惡業。有了惡業,就要隨業受報。

  凡夫眾生不知不覺,從早到晚都在起心動念,善念很少,惡念、雜念、妄念很多。學佛以後,了解這個道理了,還要去做,還要去實踐。坐在這裡,明明叫自己不要打妄想,還是有妄想;叫自己不要有昏沉,還是有昏沉。這就需要去養成,需要去磨鍊。在七天當中,告訴自己:寂然不動,感而遂通。這念心不要動,就像一杯水靜止不動。水不動,慢慢就沒有波浪了,水中的沙石、渣滓就會逐漸沉澱下來。沉澱下來以後,這個水就平靜了,這念心就寧靜了,這時候就會有一點感受。這種感受和平常打妄想、打昏沉、起煩惱的那個心雖然是一個,感受完全不一樣。要在這個地方來認識自己、淨化自己。什麼是自己?心愈來愈靜、愈來愈明,看到自己的雜念、妄想很多,自己知道要調身調心,這樣就與道相當,這條路算是走對了。但這只是一個開始,要繼續不斷地走下去。

  修行,一個是悟道,一個是修道。悟到這念心很重要,一個是悟了這念心,知道起雜念、起惡念、起邪見……起心動念都是不對的。明白無念、無為、無住,空寂覺知、靈知靈覺,在這裡來認識自己、淨化自己、沉澱自己,這只是把路頭找到了。那麼,什麼時候能夠把這一潭水完全沉澱下去呢?就要靠時間、靠因緣。

  沉澱以後,第二個工作,要把沉澱的渣滓統統化掉,怎麼化?定慧功深就能化掉。如果只知道一點點皮毛,就認為:「我知道『道』在哪裡了!」有什麼用?沒有一點點用。為什麼沒有用?因為我們這念心裡面的無明煩惱,也是本具的。就如同心當中有一個不定時炸彈,忽然遇到外面不好的因緣,這個炸彈就爆炸了,這一生修行就白修了!

  理上也有粗、有細,有方便、有究竟,不要得少為足。要繼續在這念心上用功,動也用,靜也用。靜中很簡單,風平浪靜,所以要在靜中養成,在動中磨鍊。打坐時,我們這念心到達寧靜,超越時間、空間,一個鐘頭一剎那就過去了,這就是坐到一支好香。但是,心中不要等待一支好香,本來就有好香。妄想來了,不理它,它來讓它來,它去讓它去,始終堅住正念,不理它。等到妄想沒有了,容易昏沉或感到無聊。察覺自己在昏沉,就要對治。假使不對治,迷迷糊糊,這個鐘頭一下就過去了,自己還不覺察、還不覺悟,以為這是一支好香,其實是錯認消息!假使看到光明或是好的境界,都不要執著。什麼是執著?認為這個境界是實在的,認為這個境界很好,始終想到這個境界,就是產生了執著;心生歡喜就是執著。


(二)

  打坐要在這念心上認識自己,其他一切法門都是方便;方便也很重要,沒有方便,也沒有辦法安住這念心、堅持這念心。一開始修行,這裡痛、那裡痛,這裡不舒服、那裡不舒服。心理上的境界要忍耐,生理上的感受也要忍耐,就是不動。忍耐一段時間之後,忍的這個心也要放下,信這念心本自具足,堅住正念,隨順覺性,定慧等持,這就是善調身心。調好了,就稱為「調御丈夫」。 如來十號當中有一個「調御丈夫」,《金剛經》云:「菩薩摩訶薩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我們要降伏自己,不是降伏他人。什麼事情都要退後一步想,退後,就是降伏自己,這是很簡單的道理,所謂「退一步海闊天空」,退後一步,就是忍讓,不跟他人計較。修行就是不跟他人計較,不跟他人論長短。計較、論長短,只是浪費時間。

  佛法說「明心見性,見性成佛」,這裡的「心」指覺性。明心,就是要明白覺性。無論是行住坐臥,這念覺性要能作主,有了妄想,知道對治,這就是明心。見性的「性」,指空性。「照見五蘊皆空」、「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諸法畢竟空寂」。經上說,十方諸佛入寂滅海,無論是大乘、小乘,都要達到寂滅。寂,就是這念心不動;滅,就是滅諸煩惱,把煩惱破掉。最後,就是明心見性。在這個地方用功,功夫愈來愈深,到達最高的境界,煩惱漏盡,就是佛。

  這念心沒有形相,沒有東西南北、男女老幼,要在這個地方認識自己。這念心就是佛。佛者,覺也,覺即是佛。儒家強調「修心養性」,這念心要修、要養,佛法也是一樣。明白這個道理了,還要保養聖胎,「如龍養珠,如雞孵卵」,養,就是保養,動也如是,靜也如是。動靜閒忙不離當念,這就是保養。假使明白了道理,不知道保養,也沒有用。

  每個人的因緣不一樣,所以保養的時間長短也不一樣。因為每個人累積的善法不一樣、智慧不一樣、前世修行的因緣不一樣,這就稱為「根機」。有的人經過第一天,進入第二天,心就靜下來了;有的人第一天心就靜下來了;有的人即使經過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這個心都靜不下來,甚至於到第四天、第五天,心都靜不下來。為什麼有這麼大的差別?因為過去和現在都沒有在這上面用過功,現在才剛開始,當然跟別人比起來相差很遠。但是,不要灰心,過去沒有修,現在修還來得及。怎麼修?「生處轉熟,熟處轉生」。


(三)

  什麼是「生處轉熟」?打坐的時候,坐在這裡腰酸背痛,腿麻、腿痛,心裡面打妄想,乃至於昏沉,無明煩惱一大堆,心煩意亂,坐都不想坐,這就是生。因為以前沒有在這個法門上用過功,沒有機會用,或是沒有用上功;就算是用上了,也很少相應,這就是生。現在沒有別的,就是要多打坐、多練習,才能生處轉熟。

  世間法和出世法都是一樣互相通達的。以游泳為例,不能只是講一套理論,而是要實際去游。多游、多游……,到最後就會了;會了還不算,要熟練;熟練還不算,還要精。所以,「生處轉熟」,打坐是無為法,過去起心動念慣了,想要不起心、不動念,不是件容易的事;過去打瞌睡、昏沉已經習慣了,現在想要不打瞌睡、不落昏沉,不容易;過去沒有堅住正念,現在才知道有覺性、有正念,在這個地方來認識自己、安住自己,就感覺很無聊、很無奈、很痛苦,這就是生。所謂「師父引進門,修行在個人」,「解鈴還須繫鈴人」,就是要多磨鍊、多靜坐,沒有更好的方法,這就是「生處轉熟」。不但是在禪堂打坐,在平時有機會就儘量多坐。否則,僅靠每年的禪七才打坐,是沒有辦法生處轉熟的。

  「熟處轉生」,什麼是「熟」?平常習慣說人家的是非,種種邪見,種種愚癡的行為、顛倒的行為、執著的行為……這些壞的習慣,沒有人教就會,這就是「熟」,現在要改過、要遠離。所謂遠離,一種是事上的遠離,一種是理上的遠離。事上遠離,就是不要親近邪見的人、邪見的地方,因為一去就中毒了。所以,與他人交往時,知道這個人有邪知邪見,就要趕快離開,敬鬼神而遠之。為什麼?你度化不了他,反而染上他的習氣、染上他的邪見,最後就是墮落。

  一個人開悟了,不是掛在嘴巴上,逢人便講,那就沒有開悟。為什麼?假使真正開悟了,馬上就了解開悟只是理上知道,把這條路找到了,接下來,用功都來不及了。古人云:「路逢劍客須呈劍,不是詩人不獻詩。」什麼意思?不懂得作詩的人,不跟他吟詩作對,為什麼?因為他聽不懂。

  宋玉在〈對楚王問〉中說:「客有歌於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國中屬而和者數千人。其為〈陽阿薤露〉,國中屬而和者數百人。其為〈陽春白雪〉,國中屬而和者不過數十人。引商刻羽,雜以流徵,國中屬而和者不過數人而已。是其曲彌高,其和彌寡。」所謂「陽春白雪」,就是「曲高和寡」的意思,境界太高了,沒有人聽得懂,就像對牛彈琴一樣。這種很高的境界,沒有人歡喜,也聽不懂。這時候,就要把等級降低一點,唱「下里巴人」,唱對方聽得懂的。佛法強調「應機施教」,假使對方根機沒有成熟,你講太多只是浪費時間。所以,把等級降低一點,講講佛教裡的初門,講講因果,以及誦經、持咒、念佛、做善事的功德,這樣對方才能得到好處。等到因緣成熟了,自己就會了解以前所修的都是方便法門,還要更上一層樓,還要登堂入室。這裡並不是說初機不好,而是時節因緣未到;時節因緣未到,講很深的佛法,是沒有用的。


(四)

  大家既然來打禪七,就要開門見山、直截了當在心地上用功。即使沒有大徹大悟,沒有坐到一支好香,但是,七天當中,身口意三業是清淨的,就有清淨的功德。本性寂滅無為、清淨無染,屬於性德。在這念心上用功,就是最高的境界。想要成佛作祖,想要證果,就是要在這裡來用功。

  怎麼樣才是在用功?所謂「惺惺寂寂是,惺惺妄想非」,「惺惺」,坐在這裡不打瞌睡、不落昏沉,這念心清清楚楚。清清楚楚以外,還要「寂寂」,寂,就是不動。不動就是定,惺惺就是慧。「惺惺寂寂是,惺惺妄想非」,雖然這念心清清楚楚,但是,打了妄想就不對了,心就跑掉了。「寂寂惺惺是,寂寂無記非」,「寂寂無記非」,這念心落入無記了。所以,就是要定慧等持,「惺惺寂寂是,惺惺妄想非;寂寂惺惺是,寂寂無記非。」

  佛法八萬四千法門,最後都要歸於究竟。什麼是究竟?就是菩提和涅槃。無論是禪、淨、密、律……所有的法門、所有的言說,都是佛陀為了度化眾生所設的方便。就如同國家培養人才一樣,由於每個人的因緣、智慧不一樣、根機不一樣、領悟的程度不一樣,所以要設種種方便,如:幼稚園、小學、國中、高中、職業學校、補習班……這些都是方便,目的是希望每個人都能大學畢業,繼續深造取得博士學位,養成最高的智慧、品德和技能,達到全方位的教學。

  無論是大乘、小乘,修行的目的都是要超凡入聖。《金剛經》云:「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不是以有為法而有差別。什麼是無為法?假使你在這個地方用功,坐到了一支好香,這念心念念分明、清清楚楚、寂然無為,不落一點痕跡,這就是好香。坐到一支好香,不代表成佛、成道了,這只是一個開始。要支支都是好香,就不簡單了。功夫是在平時,假使白天坐得很好,晚上夢想顛倒,還是沒有用,功夫不夠深。古人說,白天十分功夫,晚上睡覺時只用得上一分功夫。所以,功夫要深厚,要繼續不斷地用,用到白天也是如此,晚上也是如此,功夫就能成片。繼續再進步,動也如是,靜也如是,這是第二步。還要再進步,第三步,不病也如是,病時也如是。否則,病一來,手忙腳亂,呼天搶地,就是功夫沒用好。有些人知道了一點皮毛,就大張旗鼓、自吹自擂;真正的大善知識是韜光養晦。明白這個道理了,就趕快用功,否則功夫怎麼成片呢?

  修行是長遠的事,打坐更是長遠的事情。禪七只是一個開始,一方面了解這些道理,二方面練練功夫,三方面,遇到一些境界時,懂得怎麼處理。假使沒有經過禪修、沒有聽過大善知識的開示,用自己的推測,就會走遠路、走錯路,害己也害人。為什麼?古人說:「欲知山前路,須問過來人。」你去過山上,才知道這一條路怎麼走,不是閉著眼睛瞎說、推測出來的。閉著眼睛瞎說、推測,就會害人害己。所以,用功必須是真修,悟必須要實悟,不是記一些名相。記名相,只是一個開始,開始了,還要去學習,古人說:「說到做不到,是名不到道。」假使說得好像有一回事,但是這些境界、過程,沒有歷練過,還是不到家。例如,要去台北,看地圖說明,第一站、第二站……到哪裡,你記得下來,但是你並沒有去走過,還是隔了一層;假使親自走過這條路,感受就不一樣了。


(五)

  修行的目的就是「明心見性,見性成佛」,什麼是佛?無念、無住、無為、無相,這念菩提涅槃心就是佛。《金剛經》云:「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如來是什麼?無所從來,無所從去,如如不動,了了常知,這念心就是如來。要在這個地方來契悟、來返照、來安住。這念心是絕對的,沒有能見、所見,是個絕對的境界。

  禪,就是直截了當,頓悟自心,直了成佛。《六祖壇經》云:「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有些人看這句話看過就過去了,真正想用功、想成道的人,是如獲至寶。「菩提自性,本來清淨」,諸位聽法的這念心本來是清淨的,不是故意去修一個清淨心。有成必有壞,有得就必有失,清淨心不是修出來的。念念分明,處處作主,行住坐臥不離當下這念心,時時刻刻保養這念心,「但用此心,直了成佛」。所謂「直了成佛」,不需要修其他的方便法門,狂心頓歇,歇即菩提,起心即錯,動念乖真。

  假使說要用什麼法門成佛,就是方便說法。因為這念心是本自具足的。假使是他人給我們的,對方就有本事收回去。這念心本自具足,自己打妄想、生邪見,沒有安住自性,那就是自討苦吃,自取滅亡,自己跳到爛泥坑裡,害了自己。有些人跟著邪見的人走入外道,起了邪知邪見還不知道,還以為外面有個東西在加持他,其實,這都是自己心意識起的作用。

  「但用此心,直了成佛」,「直了」就是直下承擔,不要轉彎,靜也如是,動也如是,動靜閒忙不離當念。這個心水,只要不動它,波浪自然就沒有了,不用另外去祈求。沒有風,就沒有波浪。禪堂就是一個避風港,外面的境界風吹不進來,這是第一步。外面的境界風沒有了,剩下的就是自己的事了。沒有堅住覺性,妄想、昏沉、無聊……害了自己,誰也沒有辦法,只有「生處轉熟,熟處轉生」,要有這個信心,要磨鍊。一切壞的知見、壞的習慣,統統都不要想。為什麼?一想,馬上又入到那個境界去了,又走回頭路了,一跟它沾染上了,習氣又來了。

  《金剛經》云:「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就是要堅住正念,一念不生。為什麼「不可得」?無論好事、壞事,過去的已經過去了,再想它有什麼用?一想,就是回憶,就是一個夢境。回憶就是妄想,一動念就是一個夢,善念是好夢,惡念是惡夢。想到未來,未來的事還沒到,想那麼多作什麼?現在我們打坐,什麼都不能想,一想就是生滅。想現在,就是動一個心、起一個念,也是生滅。這個心生生滅滅,起了念頭就是生,第二個念頭一起,前面的念頭就滅掉了,始終都在夢境當中。打坐,就是要遠離顛倒夢想。所謂「聖人無夢」,要想達到這個境界,就要下一番死功夫,一切都不是偶然的。在這裡用了一番功夫,才知道這個道理是百分之百實在的,就像須菩提聽聞《金剛經》一樣,感動得痛哭流涕。為什麼呢?這個法實在是稀有難得、千載難逢啊!這就是禪悅,這就是法喜。


(六)

  諸佛菩薩「禪悅為食,法喜充滿」,這兩句話要去了解。要與無為法相應、與不動相應、與涅槃心相應、與無住心相應,不是與外面的東西相應,因為一切是我們自己本具的。靜坐功夫深了,到達一個境界,自然而然就無念;心當中煩惱減少了,心清淨了,這念覺性就現前了,自然就相應。經云:「若人靜坐一須臾,勝造恆沙七寶塔,寶塔猶須化為塵,一念淨心成正覺。」不要去追求這一念淨心,一追求,就是妄想。就是繼續打坐,定力功深,一旦因緣成熟了,妄想減少了,心自然就不動了,煩惱自然化掉了;一剎那間,與這念清淨心相應,就得解脫,就成正覺,這就是無為法。

  相應,不是靠什麼人來加持,那都是方便,給眾生一個安慰。假使經過加持就能開悟、就能成道,就不需要修行、修道了。一切法門都是方便,這念心就是心法,心當中一法不立,所謂「有佛處不得住,無佛處急走過」,有也不住,無也不住。說有,心中就有一個東西,這個東西從哪裡來的呢?是自心當中生出來的,這就是妄想;說無,就著無,這念心真空妙有,本自具足,著無就墮入無的境界,成為斷見。所以,有也不執著,無也不執著,無住生心,就是這麼簡單。

  無住心、菩提心、涅槃心、清淨心、無為心、真空心、妙有心,就是無上道。說來說去,一切都要回歸自性。這念心一個是體,一個是用。在禪堂裡,萬法歸宗、歸於自心,要認識自己,認識了以後還要起用,「用而常空非有,空而常用非無」,這念心用了以後不作用想,歸還自心。第一步,先要把這個心安住下來;假使安住不下來,怎麼能夠知道哪個是方便、哪個是究竟?自己都搞不清楚,胡言亂語,講話似是而非,不是害人又害己嗎?假使在心地上用了一番功夫,就知道什麼是方便、什麼是究竟。

  宇宙萬法都是虛妄不實的,雖然是有漏法,我們也不能放棄,只是不執著而已。這個色身是有漏,我們不執著它,但可以藉這個色身,達到無為法的境界。陶淵明有一首詩:「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明白這個道理了,時時刻刻都可以修行。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很多人說台北市太吵、太鬧,這屬於眾生境界,心跑到外面去了,產生執著,心沒有歸宗、沒有歸一。住在台北市,聽不到車水馬龍聲,寂靜無為,無住生心。這時,台北市就是人間淨土。

  又如,老師在上課,學生專注一心,外面有什麼聲音、什麼人來參觀,都不會影響到他,如入無人之境。專注的心,就能產生這樣的作用。佛經云:「制心一處,無事不辦。」只要把這念心歸一,什麼都能辦得到,這是心的作用。很多宗教都講念力,念頭集中,就能產生一種力量。

  報紙上刊載,幾個人靠念力去拉一部汽車,真的就拉動了,一般人不了解,認為非常奇妙,其實這只是心的作用。俗話說:「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眾志成城」,也都是指心的作用。心的作用還是屬於有為法,與生死大事有什麼關係?現在科學已經進入太空時代,這也是心的作用,這一切都是有漏的智慧。我們要達到無漏智慧,無住生心,這才是自己的事情。達到這個程度了,當下就是淨土,不要另外去找。


(七)

  這念心具足無量的智慧、無量的功德,如何開發這個寶庫?打坐,就是開發這個寶庫,認識自己,坐到寶庫當中,享受裡面的無量財富。假使坐到好香,半個鐘頭、一個鐘頭,一剎那就過去了,這才是自受用。古人說:「山中無甲子,寒盡不知年。」山,就是我們內心的靈山,沒有時間、空間,寂靜無為,超越相對的世界,是絕對的境界。想在佛法裡找到最高的境界,只有在這裡用功;想要找到最高的生命,也只有在這裡用功。除此以外,就是福德、慈悲,就是一些資糧。

  所謂「菩提覺法樂,涅槃寂靜樂」、「禪悅為食,法喜充滿」,人生就是要在這裡追求。假使不在這裡追求,只是福慧雙修,種一個未來成佛的因。福慧雙修,也不離開人間、不離開俗諦。太虛大師曾說:「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現實。」修行學佛第一步,就是「完成在人格」,第一個就是要做人,把人格建立起來。「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現實」,要想成道、成佛、得解脫,如果連做人的根本條件都做不到,奢談作佛、奢談成道。所謂「萬丈高樓從地起」,平時就要養成完整的人格,修戒、修定、修慧。打坐又不一樣了,更上一層樓。所以,不要執一非它,好高騖遠,要腳踏實地,一步一腳印,這樣,步步都是光明。

  大眾要把握禪七的時間,狂心頓歇,歇即菩提。怎麼把握?通身放下!過去、現在、未來,統統不要想,這就是放下。佛經裡記載,有一位梵志拿著一束花供養釋迦牟尼佛,佛問他:「你來供花的目的在哪裡?」梵志說:「世尊,我是修道人,我什麼都不求,我要求成道!」佛說:「你要想成道,好,放下。」梵志說:「世尊呀!放下什麼?」「你手上不是拿了一束花嗎?放下!」梵志就把這束花放下。他覺得很奇怪:「我這麼恭敬虔誠來供養世尊,是一件大的福報、大的功德,為什麼叫我放下呢?」梵志就雙手合掌,洗耳恭聽,等待世尊跟他說法。佛又說:「放下。」梵志說:「世尊,我剛才來供養花,您要我放下。花已經放下了,還要放下什麼?我什麼都沒有了。」佛說:「你合掌的雙手也要放下,你希望聽法的這個心也要放下。」好,梵志把手也放下了,但心中還在懷疑:「奇怪!我畢恭畢敬來聽法,難道這個恭敬心要放下嗎?聽法的這個心也要放下嗎?這是什麼道理?」佛又告訴他:「還要放下!」梵志說:「我什麼都放下了,還要放下什麼東西?」佛說:「你能想這個心要放下。」達到一念不生,這位梵志馬上就開悟了。

  大家要了解,求道,說簡單也很簡單,但是假使放不下,就不簡單了。禪宗祖師說:「一念不生,萬法無咎。」有念就是眾生,無念就是佛。花束,代表色、聲、香、味、觸、法六塵境界,所以要放下。在禪堂裡面,就不要想禪堂外的六塵境界。第二,雙手也要放下,代表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也要放下。最後,起心動念也要放下。根塵識十八界統統沒有了,一念不生,要達到這個境界。後天就要解七了,現在不放下,更待何時?狂心頓歇,歇即菩提!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