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覺法樂 涅槃寂靜樂


(一)961104

  從過去到現在,每一個宗教都講修道,而且標榜自己的道最高。很多人聽過「盲人摸象」的故事,卻不知道這個故事出自於佛經。由於每個人的主觀意識不同,對於事情的看法、認識也就不一樣;就像盲人沒辦法見到象的全貌,摸到象鼻就說象似一根竿子,摸到象耳就說象似一把扇子……雖然是同一隻象,卻有各種不同的說法,因為他們只說對了象的一部分。這就如同世間人看事情,由於每個人的角度、定位不同,看法就不一樣,各說各話,沒有辦法見到事物的全貌,對於修道的見解也是如此。佛說「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心是超然的,對於道就一目了然。

  道在哪裡?道就是我們的本心本性,不假絲毫造作,如《圓覺經》講無「作、任、止、滅」四相,才能契悟本心。「作」是指作意,例如觀想日輪、觀想月輪、觀想佛像,都是屬於作意;吾人本具的心性,非作可致。「任」,指隨緣任性;吾人之本心,非放任可致。「止」是止息諸念,將心念停止在一個地方,止觀就是把心念止在一處,如觀想日輪,就把心專注於日輪的觀想上,這都是佛法中的方便法門。「滅」者,寂滅是也;滅色歸空,欲求圓覺,亦不可得。「作、任、止、滅」是欲求圓滿覺性的四種病態,真正的修道必須遠離作相、任相、止相、滅相,因為這念心不能有絲毫造作。《金剛經》云:「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我們這念心要清清楚楚、了了分明、如如不動、寂然無為。例如,念佛要「能所俱空」,念而無念,念了以後不執著念佛的人、所念的佛號;持咒要持而無持,沒有能持之心、所持之咒。因為念佛、持咒都是方便法,一切都要歸於自性。

  自性就是菩提心、涅槃性,不僅要入涅槃寂靜,更要發菩提心,定慧等持。假使坐在這裡百思不想,只是定境、只是靜,這只是止,不是道。心念停止不動,就如禪宗所說的「死水不藏龍」,所以除了寂然不動以外,還有靈明不昧的心性。靈明不昧,是每個人都有的靈知靈覺,諸位聽法的這念心就是靈知靈覺。眾生雖然有靈知靈覺,但是不知道淨化、保養這念心,吃喝玩樂、追求名利財色,乃至於造作種種惡業,心中了毒,自己害了自己,實在是對不起自己。大眾要了解,清淨心才是自己,慈悲心才是自己。

  經云:「三界唯心,萬法唯識。」三界,指欲界、色界、無色界,都是自己的心造作出來的,不是真正的境界,如《金剛經》所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每個人都會經過幼年、少年、青年、壯年,最後會老、會死,眾生將每一階段都執為實有,把四肢、五官、美醜、高矮、胖瘦都當作實實在在的境界,其實這都是虛妄的境界。在沒有死之前,哪一個階段是自己?平時不知道淨心、定心,不知道檢討、反省,等到生病或是命終之際才後悔莫及。

  欲界有情,有飲食、淫欲、睡眠等種種欲染,產生造作、執取、佔有,就無法脫離欲界。色界有情,雖已遠離欲界淫、食二欲,仍有質礙,因此把所見所聞當作實有,執著這種幻境而迷失本心,不知外在一切是虛妄的,就很難出離色界。三界中最高的是無色界,無色界天是修四空定的果報,由於這類眾生但有心識,把心安住在深妙禪定當中,仍然無法超脫三界。

  如何才能離開欲界?檢討、反省,化掉自己的貪心、瞋心、癡心,就能離開欲界。所以要在這念心檢討、淨化,依根解結,依自己的六根化除當中的六結。如果分別心太重、執著心太重,就會產生仇恨、取捨、排斥、鬥爭。因此,日常生活中要「見境不生貪愛,於理不生分別」,看到外境,知道是好,心中沒有貪心、沒有執取心、佔有心,就是「見境不生貪愛」。「於理不生分別」,理,就是菩提心、就是覺性。理是菩提之理、涅槃之理,這念心始終如一面明鏡,常寂常照、常照常寂,寂然無為、寂然不動,就能感而遂通。

  凡夫眾生只知道動,不知道靜。靜坐時,這念心要寂靜無為,堅住在覺性上,一念萬年,萬年一念。這念心要耐得住寂寞,耐不住寂寞就坐不安穩,始終想到解七以後的事,有這個念頭就是生滅。如果現在功夫用上路,心裡根本就沒有解七的念頭。為什麼?因為始終堅住覺性、寂然不動,這才是自己的真生命。

  「安身立命」,如何安身?如何立命?這念心與菩提心相應、與寂滅心相應就是無量壽,十天、半個月,乃至於幾十年,一剎那就過去。所謂「菩提覺法樂,涅槃寂靜樂」,這才是最究竟的快樂。



(二)961111

  諸佛菩薩以禪悅為食,我們想要成佛、成菩薩,一定要在心地上用功,否則所修的法門、所做的善事都只是福德,福德雖好,用盡就沒了。《六祖壇經》講:「擬將修福欲滅罪,後世得福罪還在。」世間人不了解這些道理,以為做善事可以「將功折罪」,其實,善、惡沒辦法抵消。善,一定受善報;惡,一定受惡報。雖然如此,但盡量多做善事,念念都是善法,生生世世受善報,惡報沒有機會現前,也等於將功抵過,只是過失還在,並沒有折抵掉,並沒有消滅。修福歸修福,福報沒辦法滅除自己的罪業,因此從現在開始,身口意三業要保持清淨,不但保持清淨,而且要知道慚愧、懺悔,藉由打坐,化掉心中的雜念,滅除妄想、煩惱,福慧雙修,就能得解脫,超凡入聖。所以禪坐有無量的福報、無量的功德。

  〈永嘉大師證道歌〉也講得很清楚:「住相布施生天福,猶如仰箭射虛空。勢力盡,箭還墜,招得來生不如意。」布施包括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布施、供養、救濟有無量的福報,如果執著這個福報,僅是「生天福」,到天上去享受福報,最後「勢力盡,箭還墜」,福報享盡時,猶如往虛空射箭,等到沒有後力了,箭又墜墮下來,所以「招得來生不如意」。

  修善雖然有無量的福報,即便享福的時間很長,福報總會結束,所以修行要福慧雙修。六波羅蜜中有般若波羅蜜,般若是空性,做了善事,要能所俱空、三輪體空──不執著布施的人、布施的對象及所布施的財物,因為這些都屬於生滅法、緣起法,屬於有相法門。六波羅蜜的前五度是事,般若波羅蜜是理,每一度都要用般若波羅蜜來觀照三輪體空,然後空也不執著,最後歸於本心,這是佛法所說的真理,這就是智慧。

  佛有三種智慧: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佛是「三智圓明」,這三種智慧我們都要修。怎麼修?要三惑漏盡,漏盡見惑、思惑、無明惑。打坐也是在漏盡這三種煩惱,真正坐到好香就能漏得盡。但是,平時沒有基礎、沒有下功夫,要想在禪堂坐一支好香也不容易,就像參加學校的考試一樣,平時就必須有充分的準備,如果等到考試時才練習,不要說金榜題名,要及格都很困難。

  修行也是如此,平時就要用功,不是一年打一次禪七就好,平時有空就要靜坐,腿功是練出來的,要練得很柔軟,否則,不可能不痠、不麻、不痛。第二,坐下來要收心、攝心,要保持正念,要知道無念、無住、無為的道理。如果平時不知道這些道理,到了禪堂才修習,就不容易相應。明白道理,在平時也練了功夫,有一點點相應了,然後來打禪七,那就是錦上添花。諸位參加禪七就像是在考試,考及格了,每一位都是佛門龍象,都能成佛作祖。所謂「十方同聚會,個個學無為,此是選佛場,心空及第歸」,心裡沒有一點點煩惱、無明,就及格了,這種及格唯有自己知道。



(三)961118

  在禪堂靜坐七天雖然辛苦,但是有很多好處,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沒有造惡業,得到無量無邊的清淨功德。雖然沒有大徹大悟,或多或少也會有一些體悟,如果能坐到一支好香,那就更可貴了。

  修行要在平時,平時沒有用功,在禪堂也不容易相應。平時用了功,在禪堂聽到一言半句,很快地就心開意解,或者坐到一支好香,「修行億萬劫,悟在剎那間」,這臨門一腳是很殊勝的功德。所謂「有前前,才有後後」,以前沒有聽過這些道理,沒有朝這個方向努力,以致於走了遠路,吃了種種苦頭;現在與心地法門相應,過去的歷程也不能說沒有一點幫助。由於以前經過一番摸索、磨鍊,經過種種痛苦、衝擊,現在聽到這個無上法門,世間的一切就能很快地看破、放下,如果沒有過去的發心、努力、磨鍊,哪有今天?所以「有前前,才有後後」,過去吃的苦沒有白費,現在明白、確定了,不會再走遠路了。心地法門是一條菩提大路,悟了心法,就明白一切法不離自性,一切法都銷歸自性,能修一切善法而不執著一切善法,始終如此。

  釋迦牟尼佛度了無量無邊的眾生,自言沒有度一個眾生,因為「能所俱空」、「說而無說」。如果說自己度了無量無邊的眾生,心中還是存有眾生的念頭,攀緣心還是存在,並不能與無為法相應。如果認為自己說了種種法門、成就種種功德,那還是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仍然是眾生。心當中一法不立,才能契悟菩提心、涅槃性。

  佛陀講因果、講事理,乃至於一切教化行門,都屬於方便法,最終是一法不立。開悟的境界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自己喝水只有自己才能體會,所形容的種種味道、種種感覺,別人無法了解。所以,佛法是實踐的心法。

  人是以心為根本,心沒有依靠,就覺得空虛、煩惱。一般人都希望得到別人的肯定,事業失敗或受到一點折磨,就感覺被逼到走投無路,這個心禁不起一點考驗。我們明白心才是根本,清淨心、菩提心、不動心、覺心才是自己,只要時時刻刻安住這念心,就會愈來愈平靜,超越了時間、空間,一個鐘頭一剎那就過去,這時候才知道佛法的可貴、人生的可貴,不會消極、悲觀,更不可能去自殺。所以要想救世間、救人類,先要救心,只有佛法的道理才能救大眾的心。

  人,一是色身,一是心理。想要使身體健康、自在,必須修福報,福報就從修善法而來。「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一切法都是有因有果,要想改變自己的環境就應多修善法,要知道惜福、修福。惜福是節流,修福是開源,惜福、修福很重要。這些屬於有為法,有為法不執著即是無為法。無論世間法、出世間法,有為法、無為法,都在自己當下的這念心。這念心悟了,一切法都是佛法;這念心沒有悟,雖然很努力誦經、打坐,還在起煩惱,佛法又成了有為法。誦經的目的是在淨心、定心、明心,是在對治妄想,是在啟發這念心性,這是誦經最重要的目的。一般人不容易領悟這些道理,認為「誦經有功德,可以消災、延壽,可以保平安」,雖然是有功德,但這是退而求其次,只是在事上追求,並不了解理的重要。打坐也是有事有理,除了在事上調身、調息,更要在理上契悟,要萬緣放下、一念不生,安住在覺性上,才能明心見性。



(四)961125

  修學佛法的次第就像在世間求學一樣,有小學、中學、高中、大學等階段。例如:受三皈、五戒,這是屬於人道的學校;修十善,就是進入天道的學校;修四諦,是羅漢的學校;修十二因緣,是緣覺的學校;修六波羅蜜,是菩薩的學校;在禪堂打坐,頓悟自心,直了成佛,就進入了諸佛的學校。修行學佛不是求得什麼,而是心愈來愈清明,愈來愈有智慧,這就是進步。要經常反省檢討,煩惱、妄想有沒有減少?身口意是否清淨?能不能坐到一支好香?

  要達到如來的境界,先要懂得善調身心,調心不起、調口無過、調身不犯。「調」是對治、調整。打坐時,不起心、不動念,不但惡念不起,連善念也不起,安住在無念當中,就是調心不起。調口無過,講話不要有過失,不惡口、不兩舌、不妄言、不綺語。佛經記載,如來不打妄語,所以有廣長舌相、有梵音聲相,這都是生生世世修來的。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其解。為什麼有這種功德?因為不打妄語,口無過失。調身不犯,身體不做殺盜淫的事,有這種過失要趕緊慚愧、改正。覺悟的人自己能管理自己,調心、調口、調身,調就是對治習氣、管理自己。

  修行過程中,要行自利利他的菩薩道,自利是自己達到身、口、意三業清淨。我們在禪堂練就一番功夫,找到一條心路,就能夠肯定自己這一生的方向及應該做的事,否則只知道吃喝玩樂、追求名利,這樣的人生毫無意義,死後與草木同朽。人,除了物質生活、精神生活,還有心靈的世界,這三者都很重要。知道修心、修道,生命就不一樣了。

  這個世界是眾生的惡業和善業夾雜所成就的世界,要想變成淨土,不要在外面追求,「心淨佛土淨」,只有心清淨才能使之成為淨土;如果心裡充滿貪、瞋、癡、慢、疑、邪見,絕對找不到淨土。

  佛典裡有「琉璃王滅釋種」的記載,琉璃王滅釋種是源自於前世的因果。在釋迦牟尼佛的時代,琉璃王對釋迦族心懷仇恨,後來琉璃王強盛了,率兵要滅絕釋迦族人。神通廣大的目連尊者知道琉璃王要趕盡殺絕,於是就選了釋迦族的五百個童男、五百個童女,以神通將他們送到天上去避難。戰爭結束後,目連尊者到天上取回五百個童男、童女,但是這些人都已經化成了血水,這是在劫難逃、業果難逃。

  自己造了業,什麼人都幫不上忙,只有自己檢討、反省、改過,才能消業。所謂「解鈴還須繫鈴人」,業是自己造作,必須自己懺悔、改過,才可以消業、轉業。心清淨即是淨土,心惡就是地獄、畜生、餓鬼,心善就是天堂,這是千真萬確的道理。所以,不要走遠路,更不可走錯路。


(五)961202

  現在很多人都想統領世界,有的國家甚至在世界各地設立飛彈基地、軍事基地,一旦國與國之間競爭起來,難免會產生戰爭。想統領全世界,是宏大的抱負,但是先要把自己的國家治理好。《大學》裡很有系統地講修身、修心,講三綱領、八條目,就是內聖外王的道理。三綱領是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與自利利他、覺行圓滿的道理一樣。「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從過去到現在,想要統領天下、治理天下,第一步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國家。

  假使國家的領土大、人口眾多、事情繁瑣,想把國家治理好並不容易。「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要想當一國的領導者,先要齊其家。自己的家庭只有幾口人,佔地不過數十坪,如果連家庭都治理不好,如何統理國家?這是儒家的思想。儒家的大同思想、佛法的人間淨土,都是要把整個國家變成淨土,乃至將全世界,欲界、色界、無色界都變成淨土,這就要修菩薩行,這是大眾的責任。

  「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一個家庭治理不好,不能怪學校、社會,應該自我檢討。做父母的吃喝玩樂,孩子自然有樣學樣;父母經常吵架、打架,怎麼可能教好兒女?要管理好家庭,就要修身,父母要以身作則,以良好的身教、言教引導子女。如何修身?在佛法來講,父母有慈悲心,身、口都沒有不好的行為,進一步受持三皈五戒,做到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家庭必然和諧。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不但要修正行為,還要正心,心要端端正正,不要黑心、偏心、狹心、惡心。心如何才能正?「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無論是做人或是做事,都要以誠信為根本。儒家說:「至誠之道,可以前知。」所以心念要真誠,誠意才能正心。

  「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心念要誠,必須知見正確;知見不正確,意識就會顛倒、模糊。所以禪宗祖師說:「只貴汝知見,不貴汝行履。」修行首重正知見的確立,做人處事也要有正確的觀念和見解。「知」很重要,知見要清淨、端正。儒家的倫理道德、尊師重道是正確的觀念,如果身為師長的人做不到,怎麼教得好子弟?

  正確的知見、清淨的智慧如何產生?「致知在格物」,這就是重點。格,是改革;物,是心當中的煩惱、物欲、貪心、瞋心、癡心、慢心、疑心。儒家的思想與佛法有相通之處,原則上、本位上都是以心為根本。格物,就是除去心中的煩惱、物欲,衣食住行要適可而止,革除心中的貪念,去除貪財、貪色、貪名、貪吃、貪睡、貪利的習氣。要檢討、反省,檢討心中有沒有貪瞋癡;口,不惡口、不兩舌、不妄言、不綺語;身,不造殺、盜、淫。有了過失知道立刻改進,這念心就光明了,人格就建立起來,就能增長福報。

  禪七是以無為法、以心為根本,契悟菩提心、涅槃性。心要達到清淨,就必須「致知格物」,慚愧、懺悔、改過,回光返照,照見五蘊皆空,也就是把煩惱照空。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要統領世界,「格物致知」是一個起點。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大學》裡的八條目。佛法雖然是出世法,但也不離開世間法。

  什麼是出世?什麼是世間?《六祖壇經》講:「正見名出世,邪見名世間。」正見就是解脫,看看自己有沒有正見?「邪見名世間」,如果心念都在邪見、愚癡當中,就是世間人。身、口、意三業清淨,堅住正念、隨順覺性,就是聖者,不要另外去求聖。佛經講:「有此則有彼,無此則無彼;此生則彼生,此滅則彼滅。」一切都要從因當中努力,不是在果上求。沒有種因,哪裡找果?種了因,果報自然會現前。佛法不離世間法,世間法也不離開我們當下正知正見的這念心、這念覺性。

  禪七當中不論有沒有坐到一支好香,這段期間的用功都不會白費,每一位都有清淨的功德,清淨心就是佛。諸位聽法的這念心清清楚楚、了了分明,坐在這裡只有這一念,沒有第二念,看到什麼境界都不理它,這就是智慧佛;這念心如如不動,一坐下來,一天、兩天、十天……,一年、二年、十年……都不起心動念,這就是如如佛。清清楚楚、了了分明、如如不動,就是真佛住世。所以,要想成佛、成菩薩,都不能離開這念心。大家要有信心,相信過去的佛是如此成佛,未來的佛也是如此成佛,十方諸佛都是如此成道、成佛,過去的人做得到,我們也可以做得到。靜坐就是要淨心、定心、明心,不論外面有什麼動靜,自己都要能堅住正念、隨順覺性,狂心頓歇,歇即菩提。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