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與世學之介說
  ──九十一年度慶祝佛誕開示(91/04/06)

 

 

  一般人覺得佛法是佛法,世間法是世間法,兩邊分隔,猶如兩個不同的世界。認為佛法只存在寺院當中,誦經、念佛、打坐。而世間上的組織、活動、生活則是世間法,這些觀念,都是從表面上觀察事物所下的判斷。

  佛法和世間法其實是一體兩面,如同我們的手掌,一面是掌心,一面是手背;撐開便是手掌,翻過來就是手背;一握拳就變成拳頭,一撐開又是手掌,雖然形態不同,但都是手,皆不離手的應用與體現,所以是一體的兩面。

  《六祖壇經》裡講「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佛法也不在天上、不在山林裡面,也不是在廟堂當中,而是在世間。世間包括的非常廣泛,每一個縣市,乃至村落,都算是世間。

  佛又講「眾生歡喜,諸佛歡喜」,我們每一天都在念佛乃至於禮懺,希望佛祖加持我們,使自己增福壽、消災免難、業障消除,這是一般人在表面上所了解的佛法。更進一步,把慈悲心布施給大眾,奉獻給大眾,讓每個人都歡喜。每一個人都很歡喜,佛菩薩一定很歡喜;佛菩薩歡喜,這念心自然而然入佛法界,得到十方諸佛乃至於菩薩的加持、龍天的護持。所以從這些方面來觀察、瞭解,佛法確實是在世間。

  佛法必須建立在眾生的基礎上。例如對於菩薩,每一個人都很恭敬、都很讚嘆,所謂「家家觀世音、戶戶彌陀佛」,菩薩是修六波羅蜜成就的,我們要想成就布施的功德,一定要有可布施的對象;沒有眾生,布施的功德不能成就。所以要有眾生才有菩薩,沒有眾生就不能成就菩薩的功德。瞭解了以後,便能真實體認佛法是落實在大眾中,落實在社會上。

  由於時代因緣不一樣,弘法的型式自然也有所不同。過去是農業社會,春夏秋冬四季分明,工作或休息的時間也都很規律,在休耕的時候,可以千里迢迢到深山裡面去求法、聞道。現在不只是農業社會,還有工業社會,而且更進步到太空時代,整個時節因緣在改變,社會組織的架構也都不一樣,如果還依過去的觀念,在深山裡面去修行,並不能符合現代社會的弘法需求。所以必須調整弘法及修行的腳步,走向都市,在都市裡面成立道場,在都市中弘法,來利益大眾,所以現在的弘揚佛法方式和過去並不一樣。

  過去的修行,完全是在一個靜的狀態,現在除了靜態以外,還要在動中來修行。佛經中提到,「靜中養成,動中磨練」,要在動中養成這一念定慧的心,每個人做任何事,都需要有定力及智慧,如果缺乏定慧,做任何事情都不容易成就。所以佛法最重要的,就是戒定慧三無漏學,定力的養成,要靠誦經、持咒、念佛、打坐,這些是靜中養成,而靜中養成還不算,還要在動中來磨練。

  動中就是不離開社會,不離開大眾,所以禪宗裡面講,「百花叢裡過,片葉不沾身」,又講「十字街頭好打坐」,這些都要透過動中磨練。我們在靜中養成,又能動中磨練,如此,這念心無論是在動靜當中,都能念念分明,時刻作主。

  能做到這樣,無論做任何一件事情,都能看得很清楚。佛教裡的千手千眼觀音菩薩,就代表智慧遍一切處,能明察秋毫。其次觀世音菩薩,前面、後面、左邊、右邊都有面孔,就是告訴我們做人做事要面面顧到,不能偏到哪一邊去,無論偏到哪一邊,做事情都不圓滿。由此可知,世間法圓滿了,即是佛法。

  「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這是佛法的兩句名言,但如何將煩惱轉化成就菩提,生死如何是涅槃?卻必須經過修行、調整,在心念中不斷體悟觀照,方能真實體會。不論動靜閒忙,作主的心始終存在,淨化心念,轉化煩惱,而不是逃避煩惱、逃避現實。如果遇事只能用逃境安心來處理,便不是佛法。

  有些人認為世間是煩惱很重的地方,每個人心念都不一樣,覺得人心很險惡,所以乾脆避群而居,在山洞或樹下打坐,什麼都不管。但現在這個時代,山洞很難找,樹又多是有主物,也不是自己的,每個地方可說是寸土寸金,氣候又潮溼,很難找到適合我們打坐的山洞。想在樹下打坐,也是可遇不可求。要過「一缽千家飯,孤身萬里遊」雲水僧般的修行方式,在現代生活中,的確有許多困難。

  佛法中提到行菩薩道不能離開眾生,在天涯若比鄰、資訊及交通發達的時代,在群眾中弘揚佛法,卻是行菩薩道的因緣。依四大菩薩悲、智、願、行,四大方向,救護眾生成就自己的菩薩道業。學習觀世音菩薩的慈悲,對眾生常起慈悲心,一念慈悲就是觀音菩薩;學習普賢菩薩發十大願行,就進入普賢菩薩實踐力行的法界;自己發了「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的大願,這念心,就進入地藏菩薩救護眾生的大悲願中。若能以般若之智,修一切善,不執著一切善,觀諸萬法性空,如金剛經所說,「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具足這個智慧,就是大智慧的文殊菩薩。
文殊、觀音、地藏、普賢是佛教中的四大菩薩,四大菩薩是因,在因地行菩薩道所要努力的方向。以觀音菩薩的慈悲,布施、關心大眾,體念一切眾生都是過去的親眷、一切眾生都有佛性、一切眾生皆當成佛,本著這樣慈悲平等的因心,來觀照一切眾生,關心所有人如同至親,「無緣大慈、同體大悲」這就是平等、慈悲,也是菩薩道的根本。

  有了慈悲心,還要有長遠心。否則,今天有慈悲心,到了明天,逆境一來,慈悲心可能就退失掉了!要發長遠心,便需要發大願,本著地藏菩薩度眾的大願,我們的慈悲心才能長遠。依普賢菩薩十大願行,將佛法落實在日常生活上,一步一腳印、點點滴滴去實踐,才能真正將慈悲及智慧實踐的長遠。

  在實踐菩薩慈悲願行中,若執著了善法功德,有了人我分別,便會因較量自己所做的功德,產生種種貢高我慢的習氣。好事情通通是自己的;壞事情通通是大眾的,這是因為缺乏智慧,無法觀照自己的心念,所以有自私自利的想法。此時便要學習文殊菩薩的大智慧,知道一切法是因緣和合,緣起性空,心中對於所做的不起任何執著,反而能徹底實踐佛法的道理。

  佛經中提到,「功德歸三寶,好事給大眾,壞事自己檢討」,如果沒有三寶,我們不知道有過去和未來,不明因果;也不知道人人都有佛性、都能成佛,更不知道透過修行,體悟無窮盡的真生命。依著佛法讓我們能由無知與煩惱中解脫;體會到生命的永恆,感恩三寶,指引我們修行的路,所以以感恩的心,將所有一切功德歸三寶。

  「好事給大眾」,我們這個社會不是一個人可以獨立存在的,而是互相依存,你依靠我生存,我依靠你生存,無論是男女老幼、士農工商,乃至於種種的種族,都需要互相依存。舉例來說:我們天天要吃飯,一般人認為吃飯沒什麼稀奇,只要我有錢,就能夠買米煮飯,但仔細思考,米是從農人播種,慢慢插秧,收割稻穀,有了穀子還要磨成米,磨成米以後,還要經過商人,再交通運送到市場上,然後才能拿錢買米。米買了以後,還要煮飯,煮飯的時候還要火候,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吃這一碗飯的的確確不容易,是經過重重環節,眾人的辛苦與貢獻,才能吃到這一碗飯;所有一切成就皆是眾人護持,眾緣合和而成就,所以要知恩、感恩、報恩,將好事歸他人。

  人與人之間互相依存,人類的生命才能延續,我們的生活才有保障,將知恩感恩的道理推廣到全國、全世界,如此天下沒有戰爭,一定很和諧。所以佛法是人生的真理,將這些道理在日常生活上去落實,就能成就慈悲、智慧、大願、實踐的功德。佛教中有四大菩薩,我們把四大菩薩悲智願行的精神落實在日常生活上。不但自己得到利益,就是整個社會大眾也能得到利益,從這個角度來看,確確實實佛法是在世間,與世間互相融合沒有妨礙;要修行學佛,要成就佛道,不離這個世間。

  佛法是我們人生的真理。人生的真理是很多,佛法是真理當中的真理。舉例而言,家庭有倫理道德,如果家庭沒有倫理道德,家庭就會亂掉,所以家庭的倫理道德是種真理;在政治上面也有政治的倫理,有上下尊卑,這些就是真理;社會上有敬老尊賢,這是社會上的倫理。宗教也有宗教的倫理,所以在不同的層面,都有倫理的道理,這些真理是很多的。

  而佛法是真理當中的真理,如同之前所說,人與人之間要互相依存,既然是互相依存,人與人之間就要互助合作、互相關愛,等於儒家所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這些道理聽起來很簡單,可是要把佛法落實在日常生活上並不容易,因為對於許多道理了解的不夠深入與透徹,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便無法將道理確實在生活中實踐。如果知道人與人之間是互相依存,這就是知其所以然,既能知其所以然,所以人與人之間相處需要互相尊重,互相關愛,如此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才能將道理在生活中實踐。

  佛教裡面有四大菩薩:觀音菩薩表慈悲、文殊菩薩表智慧、地藏菩薩表大願、普賢菩薩表大行;目的就是告訴我們,要學習這四大菩薩悲、智、願、行的精神,將之落實在日常生活中。不但自己能夠得到利益,就是整個社會大眾也能得到利益,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確確實實佛法是存在世間中,不單單只是存在寺廟,或者僅只是念佛、誦經,更重要的是要把佛法的道理宣揚,讓更多的人認識這些真理,淨化心念,改變不好的習慣與觀念,自然而然這個社會就能夠安定。

  例如目前有些國家的教派組織,可以為了他們所信仰的神,從事恐怖的活動,犧牲自己也犧牲別人,這種信仰不是正信,失去了智慧的信心;產生了種種偏激的作法,為了要討好他的神,以為犧牲自己及他人的生命可以到天國去、可以到神那裡去。這樣的觀念在佛法看起來,既缺乏智慧,也缺乏慈悲,到最後不僅犧牲了自己的生命,也犧牲別人的生命;同時造成社會國家的動蕩不安。這樣的宗教便只有宗教熱、宗教信仰,而沒有宗教的智慧、情操,也沒有宗教的廣大心懷、平等與尊重。

  如果我們都能夠實踐佛法所說的悲、智、願、行,不但沒有戰爭,還能為社會帶來和諧,為人類帶來和平,所以佛法的道理是值得每一個人去追求的。佛法除了悲智願行之外,還告訴我們有這念不生不滅的心性,體認到這一念心就是我們的真生命,生命便是無窮無盡,這樣的真理也是其他宗教所沒有的,明白佛法的道理,活在世間上就很有意義,很有價值。

  有些人,不了解人生的真理,不了解佛法,以為人死了就了了;富貴的人,有這麼多的財產,將來一口氣不來,這些財產一毛也帶不走,所以現在利用活著的時候,花天酒地,吃喝玩樂,天天去享樂,去造惡業!有些人沒有錢,看到人家吃喝玩樂,拼命去享受,自己得不到這一種財富,就去偷、去搶,甚至綁票勒索;希望人生享受一番,享受了以後死了也瞑目。這兩種觀念都是認為人死了以後就了了,有了這種錯誤的觀念,便覺得既然是了了,不如現在痛快一番。

  而真相絕對不是如此的,如果真正是如此的,那我們也不需要修行、也不需要佛法了。佛教的教主釋迦牟尼佛,以前是皇太子,可以繼承王位,為了要修行看破了王位,離開了最幸福的家庭,離開了最豪貴的宮廷,經過六年的苦行,最後成道證果。成道不是死,成道就是先由悟道開始,道是我們每個人這念心,就是聽法的這念心,這念心覺悟了就是道,這念心迷糊了就是眾生,這念心起了邪見就是魔,這念心大徹大悟了就是佛。這念心造了惡業就是黑暗、就是地獄。我們這念心起善念就是光明,光明就會令人心生歡喜,這念心繼續不斷地起善念,就是光明、就是淨土。所以佛法所說的當下這念心,是最實在的人生真理。

  每個人都有這念心,在佛經中提到: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因為一切眾生都有心,在眼睛能夠看,在耳朵能夠聽,在嘴巴舌頭能夠知道酸甜苦辣,在我們手能夠知道拿東西,在我們的腳能夠知道走路,在我們第六意識能夠推測思慮,這些就是我們的心,如果我們明白這念心就是開悟了!所以佛法所說都是最實在、最科學的真理。

  一般人若不了解這念心,從早上到晚,忙忙碌碌;早上一起床,柴米油鹽醬醋茶,一直忙到晚上,身體疲倦了就睡覺,睡覺之後,覺性更低,心迷失掉了,昏昏沈沈,迷迷糊糊。白天在忙亂中,不能作主,到了晚上睡覺,這念心依然迷糊,無明、煩惱、愚痴,所以人生始終在迷糊當中、始終在夢境當中,一般人所說「人生如夢」,若不了解這一念心,真正人生是一個夢境,不是形容詞。

  這念心如果能夠時時作主,不隨境界起任何一點波浪,達到像一潭止水一樣,很平靜、很寧靜,沒有妄想、昏沉,就像一面鏡子一樣,沒有一點灰塵,十分光明,所謂漢來漢現、胡來胡現,沒有妄想的心,猶如明鏡,本具的智慧心現前,就能了達一切。貪、瞋、痴、慢、疑;貪財、貪色、貪名、貪食,貪睡、貪利,如同我們內心的塵垢,使這念心猶如「寶鏡蒙塵」。恩恩怨怨、分別取捨就是波浪,有了這些波浪、這些塵垢,這念心便始終沒有辦法得到寧靜,無法開啟本具的禪定與智慧。

  因此佛法告訴我們要檢討反省,「靜坐常思己過,閒談莫論人非」,如果從這方面來用功、來反照自己,把心中的塵垢除去,保持寧靜,心中自然清明不迷糊、不顛倒!佛經中提到,「聖人無夢」,實在是如此的,聖人知道我們這念心有無量無邊的功德、智慧、壽命,掌握這念覺性,能作主的這念心,便是無量光、無量壽,始終清楚明白,不迷糊不顛倒,即使睡覺心中還是清楚明白,所以云聖人無夢。我們念佛──唸南無阿彌陀佛,就是無量光無量壽,以名昭德,用這句阿彌陀佛,提醒每個人自己的覺性,這念靈知靈覺、不生不滅的心性就是阿彌陀佛,用阿彌陀佛顯現我們的性德。

  所謂「念佛有一個自性佛,誦經有一卷無字經」,念佛的目的就是藉阿彌陀佛這個佛號,體悟心中清明的自性。而誦經也希望藉由誦經,讓心當中本具的智慧心顯現,無字真經,意喻我們本具的這念心,自性的智慧因煩惱妄想而不顯,猶如無字真經,須假外面有相的經為方便來契入這一念心。如果明白這個道理,生命就是無窮盡的,就一定會愛護自己的身體、自己的生命。假使不知道這個道理,懵懵懂懂過一生,就會糟蹋自己的身體,乃至於浪費自己的生命。

  一般人想不通,認為人最多不過活一百歲,到了一百歲還是要死,既然是要死,所以在沒有死以前要享受一番。這些觀念來自於不了解這念心有多大的智慧、功德,乃至於神通妙用,如同儒家所說「百姓日用而不自知」,儒家說我們每一個人、每一天都在用這念心,可是卻不知道自己這念心在哪裡?現在一般人也有類似的體悟,在每天忙碌的生活當中,始終懷疑哪一個是真正的自己,體悟不到這念心,便無法為真正的自己下定義!

  有時候我們勸一些人來修行學佛,他說「師父啊,我現在很忙碌,沒有時間來聽經聞法」,於是便問他:「你說你很忙,是哪一個你在忙呀」,我們思惟一下,一般人會說身體就是自己──男眾認為現在年輕力壯的這個就是自己,女眾認為年輕貌美,身材苗條的就是自己。假若這真的是自己,可是再年輕貌美的容貌,經過一段時間頭髮也白了,面孔也蒼老了,乃至於體態臃腫,和年輕時的自己比較,這是不是自己呀?一般人或許還是認為這是自己,可是再隔一段時間,老態龍鍾,耳朵也聽不見,乃至於睡覺也睡不著,腰酸背痛,與年輕時的自己做比較,也還是認為這是自己嗎?其實這些都不能算是自己,這只是我們的色身。我們的色身,隨著時節因緣變遷,一天一天地變化、衰老,所以這不是自己。

  你看小學的時候是小學生,唸中學的時候變成中學生;讀高中的時候,中學生又不存在了;讀大學的時候,又認定自己是大學生。大學畢業拿了博士,認為自己是博士;現在在社會上找到一份工作,或當教師,或當醫師,或當董事長,又認為這個是自己,這個自己時時在改變。
 
  以前在小學的時候,認為小學生是自己,經過時空的改變,這一切因緣通通過去,這些身段、形象通通不存在了,就證明把色身認知為自己,實在是沒有智慧。那現在當了董事長,是不是自己?也不是自己,因為人會一天天衰老。現在是董事長,當公司一解散,董事長的職位也沒有了。結了婚、有了太太,變成別人的先生,一離了婚,先生的身份也沒有了,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名份職稱也不是自己,身體、名稱職銜這些都是虛妄不實的。唯有能知能覺的這念心,始終不隨著時光遷流而有所改變,小時能知冷熱痛癢的心,和長大時能知的心始終無二無別,能知的這念心,是我們的覺性、是我們的佛性、是我們的真生命,體悟到這念心,這才是最實在的,才是真正的自己;如此來過生活,人生便很有意義、很真實。

  人生中的一切,包含這個色身,都是遷變不息、無常敗壞的,唯一真實的就是能知冷熱痛癢的覺性、能聽法的這念心,這念心才是真正的自己。所以佛法告訴我們要明心見性,見性成佛,這些都是真理。人不是死了以後才成佛、不是到西天才成佛,也不是到天上去成佛,佛經裡面記載,每一尊佛都是在人間成道的。所謂成佛,是指所有功德善法、乃至對心性的體悟都到達最高、最真、最善、最完美的的境界,如果一個人的智慧、慈悲、禪定、福德、悲願及神通妙用,達到最高的境界,就是如來佛。如來佛心當中是清靜的,不像眾生有這麼多的煩惱,患得患失,如果從功德善法及來努力,一切圓滿了就是佛。

  現在的科學、科技來觀察,人類的智慧似乎已達到最高點,但在佛法看來,科技雖然發達,仍有許多的副作用,所以追求科技並非是解決人類生活的究竟。佛法的智慧不但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佛是全知,這個世間上沒有哪一件事,如來佛不知道。譬如孫悟空翻一個筋斗可達十萬八千里遠,但仍不出如來佛的手掌心,就證明如來的心量廣大,智慧廣大,一般人無法超越如來佛的智慧,人們常說:「人算不如天算」,真正是如此的。而佛的智慧是本具的,不是求來的,亦非從外而得。,我們聽法的這念心,其實每一個人都有,所以在佛經當中提到「在聖不增,在凡不減」,成了道,成了如來,成了菩薩,本具清淨的心性也不增加一絲一毫,我們在眾生的這念心和如來佛比起來,也不減少一絲一毫,明白了這個道理,就要有信心,相信眾生與佛只是迷悟上的差別而已。

  這念心,無論遠、近都存在,不隨時空而有所障礙。遠,是指到天涯海角,這念心也存在;近,即便在僅一個褟褟米大小的房間裡,這念心仍是相同的,不減少一絲一毫。舉例而言,如有人子女在美國、加拿大等遙遠的地方唸書,天天都在想念他,關心他的健康、學業,經過一段時間,忽然晚上夢到孩子生病了,隔天馬上打通越洋電話查證,結果真的生病了。這就是我們這一念心的作用,實是無遠弗屆,而且每一個人都有,只是一般人雖然日常都在運用這念心,卻從未體會這念心的神通妙用。

  佛經中提到:「三界唯心、萬法唯識」,所有一切境界,都是我們這念心的作用。現今科技時代,一般人拼命去追求科技的知識,卻不知道,科技的知識是從我們這一念寧靜的心產生出來的。無論是科學、醫學、哲學,全都是人類智慧的結晶,這是一個很顯明的事實。如核子彈及種種最新科技,都是人心智慧的結晶,如果運用這些科技的人,缺乏慈悲心、平等心,沒有體會佛法所說人與人是互相依存的道理,就會把核子武器當作是一張王牌,想要征服世界。等到有一天,世界擁有核子武器的國家忽然大爆炸,這個世界就毀滅掉了,等於是自己運用核子武器毀滅了自己。

  要避免人類自我毀滅的浩劫,要追求更圓滿的生活與生命,就要從培養慈悲心、平等心做起。能夠明白人人都有佛性,知道一切眾生,都是我們過去的親眷,自然就不需要核子武器、原子彈,連現有的法院、憲兵、警察都不需要了,為什麼?因為體會到人與人之間是息息相關,要互相依存,社會、國家就都很和諧。這在佛經裡面稱為「淨土世界」,淨土世界裡面就是很和諧,沒有戰爭,而且因為那裡人心善法的感召,思衣衣至,思食食來。這些都是佛法裡面所說的最實在的一個真理。

  目前的時代每一個人都很忙,忙著追求名利、財色,乃至於田園、房地。苦苦追求了一生,到往生時,自己一分錢也帶不走,真正帶得走只是自己所做的善惡業。如果明白了這些道理,有財物的人,把財物捐出來,多做一些善事、功德,無形中功德法財就愈來愈增加。沒有財富的人,知道人生有三世因果,就不會光坐在這裡等人家來救濟,而是要靠自己去努力,現在種什麼因,將來一定得什麼果,懂得把握當下努力;才真正能把握得住生命及生活真實的意義。

  有人說:「佛法所說的因果太渺茫了。現在種因,要等到未來、來世才能享受果報。來世誰知道呀!」其實,佛法所說的果報在未來,未來並不完全是指來世,這僅是狹義的解釋,三年、五年是未來;三個月、五個月也是未來;三天、五天也是未來;乃至下一個鐘頭、下一分鐘、下一秒也是未來。如果把這個道理明白了,就知道佛法所講的因果是最積極的道理。「因」就是要我們去創造、努力,一般人講「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佛經裡說「沒有天生的釋迦、自然的彌勒」,一點一滴都要靠現在去努力。懂得從因上努力,人生就會愈來愈光明。

  社會救濟是一種助人的發心與美德,然而觀察國外的救濟福利,仍不免有所缺失。在國外有少數失業的人,領了政府的津貼不做事,白天喝酒,喝到醺醺大醉就睡在街上,甚至去做非法的事。如此看來,失業救濟原本是一番好意,但是如果領取救濟金的人,不知努力、甚而為非作歹,仍然會形成社會的問題。佛法告訴我們:「救人,只能救急,不能救貧」,人如果沒有飯吃,我們一定要救他;這個人生病了,我們趕快送他到醫院。人有了急難,趕快幫助他,這些都可以舒緩一時之急。然而救得了一時,救不了一世!從三世因果來看,貧窮是因果業力的呈現,過去未能勤植善因,所以此世缺乏福報,即使他人願意救助,也必須當事人有福德享用。所以確實救人只能救急,不能救貧。  

  真正救貧,要從因果當中努力,鼓勵當事人多作善事,要從事正當、清淨的事業。所謂正當的事業,是指合乎國家法令的工作,而佛法中又更進一步提昇,不僅要做正業,還要從事淨業。屬於殺生的行業,雖然政府許可,但會傷害到其它動物的性命,將來還是要受報。又譬如:賣菸酒、從事淫業、開賭場等,都不是清淨的行業,如果做了就是造惡業,將來就要受惡報。

  從因果的角度來看,一個人如果沒有福報,做事沒有任何善緣、助緣,再如何努力,都不容易成功。反之,一個有福報的人,只要努力,必能水到渠成,享有豐美的收穫。福德是過去生修善積福所至,如果過去沒有修,現在開始努力還來得及。因此,要想富貴、安樂,只要能夠依照佛法的道理,持續不斷地努力,經過三年、五年、乃至十年,未來一定很光明。

  曾有人對因果產生疑問,看到有人作善事,作了很多年,到現在仍一身清苦,並沒有發財。而有些人從來沒做過善事,但卻一帆風順、步步高昇,因此懷疑因果存在的真實性。因果通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看到別人作善事,現在運氣並沒有變好,並不能否定他所作的善事是錯誤的、對人生是沒有助益的。儒家有兩句話,非常有意義;第一句是說「為善不昌,必有餘殃,殃盡必昌。」作善事的人,今生沒有昌達,是因他前世曾經造作惡因,惡業尚未過去,現在還需受報。只要願意繼續忍耐,不斷的修善;等到惡業消除,善業成就,馬上就一帆風順。而第二句是「作惡不滅,必有宿德,德盡必滅。」一個作惡的人,雖然現在得意洋洋、大富大貴,但今生的福報,是前世修來的,等到前世福報享完了,因為今生並沒有修福報的緣故,馬上就要大禍臨頭。

  如果每一個人都能知道這些道理,在人生的道路上,一定能找到努力的方向。佛陀告訴我們,這一生中不論是在家或出家,首先就是要惜福,要愛惜自己的福報,不要浪費,節約就是惜福。其次就是要修福報,修福報就是要開源,又能開源,又能節流,那我們的福德一定會天天增長。佛法中有一個故事,釋迦牟尼佛的弟子,有一次接受在家居士供養一件新的衣服。釋迦牟尼佛看見了說:「你有這件新衣服,原來的舊衣服要怎麼處理?」比丘回答:「世尊!等到我舊衣服穿爛了,才會穿新衣服。」佛繼續問:「假設舊衣服已經穿爛了,那這件爛衣服要怎麼處理?」比丘說:「世尊﹗我會把爛衣服剪成一塊一塊當抹布。」世尊又問:「如果這抹布已經擦爛了,你要怎麼處理?」比丘說:「世尊!爛的抹布埋在果樹下,可以做肥料啊﹗」從世尊與弟子對話中,可以深刻體會到知福惜福的觀念。

  然而在現代,垃圾堆裡常有很多完好的衣服與用品,只是不喜歡就丟棄,這不但浪費了資源,也浪費了自己的福報。如果每個人都有惜福的觀念,垃圾不僅會減少很多;也是惜用自己的福報,讓自己的人生保留許多福德與助緣。佛法告訴我們要修福德,惜福就是修福。現在物質生活很豐富,如果每個人都知道惜福、修福,福報就會越來越大;福德大的人,不僅自己人生順遂、光明,還可布施福德給大眾,造福社會、國家,讓所有人都分享這份福德與光明。

  佛經中提到:「福慧雙修」,福就是善法,修善法便能積聚福德。佛陀還告訴我們要修智慧,要修智慧除了聽經聞法建立知見,及正確的觀念外,更重要的是聽法這念心要迴光返照。「迴光返照」是指做錯了事情要檢討、反省、改正,這念心時時刻刻淨如明鏡,像一面鏡子一樣清明,沒有一點塵垢;像一潭靜止的水,沒有波浪。能做到就是菩薩,完全做到了就是如來在世。要想達到這個境界,必須將佛法落實在日常生活上;如果修行離開生活,便很難實踐佛法。

  有人認為成佛是很高的境界,這念心要風平浪淨,不能有一點波浪,實在是不容易;心中不能有一點灰塵,也實在是很難。退而求其次,雖然不能成佛,最低限度可以成菩薩,如同儒家所說:「取法乎上得其中,取法乎中得其下」,如果取法乎下,可能什麼都得不到了。我們以成佛為最高指標,成不了佛可以成菩薩,菩薩成不了還可以成賢人、好人,如果連這個願都不敢發,實在是人身難保。

  有人提到:「自己怎麼可能當菩薩?被稱呼為菩薩,實在擔當不起。」這樣的觀念並非正確。菩薩是覺悟的意思,儒家說:先知先覺,後知後覺,不知不覺。如來佛是先知先覺,菩薩是後知後覺,現在明白這些道理,急起直追,努力實踐這便是菩薩行。有些人喜歡花天酒地、吃喝玩樂、名利財色,始終在醉生夢死當中,迷失於外在的種種境界中,就是不知不覺的眾生。

  菩薩依因地中發心與努力的不同,分為凡夫菩薩、賢位菩薩、登地菩薩。每個人都不希望自己墮落,都希望自己能提昇,成為賢聖、成為菩薩。然而做菩薩也並非空談,要發成菩薩的心,行菩薩道的願。「諸惡莫做、眾善奉行。」,便屬於凡夫菩薩。繼續不斷用功、努力,便能達到賢位菩薩,成就賢聖的果德。佛經講「菩薩畏因,眾生畏果」,我們的心念非常重要,起心動念就是因,起善念是菩薩,起惡念就是眾生;真誠地發了成菩薩的心,當下就是菩薩。

  行菩薩道要修六波羅蜜: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要想成菩薩就要修這六個學分,將六波羅蜜落實於生活中去實踐,中台禪寺更進一步將修行的實踐原則,濃縮為「中台四箴行」──對上以敬、對下以慈、對人以和、對事以真,朝這四個方向去做、去努力,去實踐修行,必能成賢成聖。

對上以敬

  現代社會,子女對父母、學生對師長、部屬對長官的恭敬心逐漸都在淡化,乃至於佛弟子對佛法僧三寶的恭敬也是如此,這些都是我們都要檢討反省的地方。修行學佛,對三寶有一分真誠恭敬,就能消除一分業障,消除一分業障就能增加一分福德智慧。所以對父母、師長、長官都要有這種真誠恭敬心。

  對上以敬,通常一般人都有我慢、貢高的習氣,認為自己很優越、很高超,內心始終不服別人。人要有自信心,但是不要有驕慢,驕慢是做事的大障礙;任何機關、長官都不會欣賞驕慢的員工。養成恭敬的習慣,才能除去我慢的習性,一般人不容易做到的真誠的恭敬。透過佛法的薰修,在道場以香花、水果、燈燭,虔敬供養三寶,養成恭敬心了,將恭敬的心念,帶到家庭、辦公室、社會,對人事物都有一份恭敬心,便是菩薩行。

對下以慈

  對下以慈,佛經講「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如果社會缺乏慈悲心,人跟人相處總是幸災樂禍,彼此看笑話;瞋心很重,常生無明、起煩惱,因為缺乏慈悲心,稍不如意便起瞋心報復一切,這個社會的災難一定很多。

  佛法告訴我們要有慈悲心,養成慈悲心,第一、不殺生;第二、救生;第三、吃素。有了慈悲心,瞋心自然而然就消失了,慈悲的心念便能和觀音菩薩的法界相應,時時刻刻都能得到觀世音菩薩的保護。

  「對下以慈」:父母對子女要慈悲,師長對學生、長官對部屬也要慈悲。即使是一隻小狗,都不能用腳踢牠,因為牠有生命,我們要尊重每一個人的生命,也要尊重每一個動物的生命。在佛經裡有一個公案──一天,釋迦牟尼佛和舍利弗尊者在外行腳托缽,突然看到空中有一隻老鷹追逐一隻鴿子,這隻鴿子被逼得無路可走,眼看就快要喪失生命,鴿子看到釋迦牟尼佛,立刻從天空中飛到釋迦牟尼佛的影子下,老鷹在空中盤旋著,就是看不見鴿子。這時,釋迦牟尼佛對舍利弗講:「舍利弗﹗你看這鴿子,在如來佛的影子當中很自在、很安全,但是如果在你的影子當中,鴿子就會發抖。」舍利弗心想:我已經證到阿羅漢果,六個根本煩惱都沒有了,怎麼可能會令眾生感到恐懼呢?釋迦牟尼佛知道舍利弗心中的疑惑,便說:「舍利弗,你如果不相信,就把你的影子罩在鴿子身上,看看鴿子是不是會發抖?」於是釋迦牟尼佛讓自己的影子偏到一邊,換成舍利弗的影子罩在鴿子身上,鴿子立刻顯得很不安,真的在發抖。舍利弗覺得奇怪,就問佛說:「我已經漏盡了貪、瞋、癡、慢、疑、邪見這六個根本煩惱,為什麼鴿子在我的影子當中還會害怕?」釋迦牟尼佛說道:「你雖然已經漏盡六個根本煩惱,但還有無明及微細的殺心存在。」

  我們要了解,自己過去生生世世所造的殺業很重,例如人走到山裡,會被蛇咬,是因為蛇見到人的殺氣很重,為了保護自己,所以先下手為強,先攻擊人。專門殺豬、殺牛的屠夫一到豬圈,豬都會跳起來;牛看到屠夫也會流眼淚。因為一切眾生都有佛性,能感受到殺氣。所以,慈心很重要,如果有大慈悲心,到任何地方去,都不會被毒蛇猛獸攻擊,因為心中沒有殺氣。了解這些道理以後,自己想要很安全,就要使這念心清淨。佛經講「心淨佛土淨」,我們心清淨了,現在所處的環境就是淨土。

  佛法告訴我們要淨心、定心,知道要淨心、定心,就是菩薩行。「萬物靜觀皆自得」、「大塊假我以文章」,心靜下來,看到一草一木都能體悟很深的道理。「心安茅屋穩,性定菜根香」,心安了、心定了,雖是粗茶淡飯,吃到口裡也覺得又香又甜。相反的,心當中有種種煩惱沒有化掉,即使面對大魚大肉、山珍海味,也食而不知其味,吃了也不消化。所謂「心寬體胖」,心裡安詳、自在、愉快,粗茶淡飯也都容易吸收。

  對下要有慈悲心,一個人臨終時仍能保持慈悲心,就能生到善境,由此觀察,佛法確實是人生的真理,值得每個人去追求。

對人以和

  我們對任何人都要和氣,一般人都知道和氣生財,家和萬事興。可是知道卻做不到,為什麼做不到?因為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如果知到達最高點,心中對這個道理完全不懷疑了,就一定能做得到。儒家王陽明先生主張知行合一,知行並重,知達到最高點,一定能行;行到最究竟,就是全知。佛經上講:「解行並重」,我們知道很多道理,但要把這些道理運用到日常生活上,才能得到真實的受用。

  對人以和,我們對任何人都要和氣,要和合。釋迦牟尼佛講,在僧團裡要行六和敬,即身和共住、口和無諍、意和同事、戒和同修、見和同解、利和同均。人與人之間要和合相處,家庭和合則能興盛,社會和合就會安定,政府和合國家會堅強。相反的,不和合就會四分五裂,社會就癱瘓了。每個人都有粗暴之心,和能使我們心中的煩惱慢慢減少,能化除粗暴的念頭和行為,對人以和是我們在與人相處中,能夠為我們所實踐的真理。

對事以真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虛妄的心,做事馬虎,不負責任、推卸責任,這便是對事沒有真誠心。任何事只要能用真心對待,做到「真」,一定有成就;在學校讀書,學業一定有成就;在公司上班,認真負責,事業一定有成就;經營的公司一定生意興隆;修行人做到「真」,不打瞌睡、不打妄想,一定會證到三昧境界。「真」是除去我們虛妄的心,對事以真,對任何事情都要認真負責,不居功、不諉過、不虛妄。表面看起來「真」好像很普通,真正做到了,得到的利益是無窮盡的,做什麼事情都能成就。

  將「對上以敬」、「對下以慈」、「對人以和」、「對事以真」這四個方向落實在生活上,就是實踐佛法。這四個方向是世間法,也是佛法,它是一體兩面。做到了就是功德、就是福報,不執著功德、福報,當下就是清淨、當下就是解脫、當下就是超越。

  世間法、佛法都是不離我們當下這念心。古諺云:「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就好的方面而言,船行在風平浪靜的水上,就能夠順利的載運東西,到達目的地;就不好的方面來看,如果水起了波浪,就能翻覆舟船。水是一個譬喻,用來比喻我們這念心水,每個人都希望風平浪靜,但是自己的心是不是風平浪靜?這要看自己作主的能力。能作主就是水能載舟,而自己作不了主,就是水能覆舟。
 
  心起善念就是光明,心念精進就能成就大事;心起了煩惱,生無明,起了貪心,貪財、貪色、貪吃、貪睡、貪名,心就是黑暗,惡念多了,晚上睡覺都會做惡夢,驚慌恐怖,如果繼續下去,整個精神都會崩潰,在心念上失去了做主的能力,慢慢便會動諸身口造業,將來一定會墮落,不一定等到來世,這就是水能覆舟。

  所以我們心要清淨、有善法、光明,心中常起善念,口講好話,身做善事,這樣的心水一定能載舟,載到光明的地方,從黑暗到光明,從貧苦到富貴,從邪知邪見到達正知正見;煩惱轉為喜樂,身體也會健康。所以,水能載舟,水能覆舟,都在我們當下這念心。

  希望每個人都能念念分明,處處作主,人在哪裡,心在哪裡。心要起善念,起善念就是光明;光明就是天堂,光明就是淨土。這個心起惡念就是黑暗,心黑暗就生煩惱,就生恐怖,身體就會有病,就會給自己帶來很多的災難,這全都不離開我們這一念心的作用。

  以前,在住茅棚閉關的時候,有些居士會上山跟來請法。一天將近凌晨一點鐘,有一位居士到山上來,說道:

  「師父,實在對不起,我已經有兩個禮拜都睡不著覺,如果我再不來,就會得神經病了。我是硬著頭皮來請師父慈悲,為我醫治失眠症。」

  師父便問他「你失眠,一定心裡有很多煩惱和問題,你說出來,我為你解答;心結解開後,自然而然就不會失眠了。」

  他答道:「師父,十年前我跟觀音菩薩許了個願,只要觀音菩薩保佑我賺錢,買到一棟房子,我就開始吃素。我現在不只買一棟,而且還買了兩棟,照理說我應該要吃素了,可是,素食不好吃,我吃不下去;而且太太說吃素沒有營養,不讓我吃。但是不吃素又覺得對不起觀世音菩薩,吃素?不吃素?這個問題始終不能決定,就這樣想一個禮拜、兩個禮拜,覺也睡不著了。師父,您天天拜觀世音菩薩,請您跟觀音菩薩講一講,等我在迪化街再買一棟房子,我就開始吃素,好不好啊?」

  「吃素有沒有營養?素食好不好吃?這兩個問題,師父給你解答。你跑過三點半沒有?」

  「有,我跑過三點半。」

  「你跑三點半的時候,你的朋友幫不上你的忙,只能夠請你吃一餐。吃完以後,問你『今天的菜好吃嗎?哪道菜你喜歡吃?』你知不知道?」

  「師父,銀行三點半的問題沒有解決,那就像熱鍋上的螞蟻,哪還知道菜好不好吃?根本沒有胃口、沒有感覺。」

  「這就很實際了,你心裡有煩惱,好吃的東西你不知道,不好吃的東西你也不知道。所以,素食好不好吃,完全是心的作用。」

  譬如,本省人以前都喜歡吃清淡的口味,認為清淡的好吃;廣東人喜歡吃酸酸甜甜帶一點點鹹的味道;湖南、四川這一帶的人認為鹹的、辣的才好吃,愈鹹愈辣才有味道;北方人喜歡吃饅頭,只要有饅頭和大蒜,加一瓢辣椒醬,對他們而言這個就是美味;江浙一帶喜歡吃臭豆腐,台灣的臭豆腐還不算臭,江浙的臭豆腐很臭,不習慣的人頭都會發昏,可是喜歡吃的人覺得很香、很好吃;巴西人喜歡吃酸的。歷史記載還有很多人喜歡吃苦瓜,他認為苦的東西才好吃;不吃檳榔的人把檳榔放在嘴裡,嚼不下去,可是嗜吃檳榔的人覺得很好吃;抽菸的人,菸一上口就有精神,可是不抽菸的人聞到菸味,就不舒服。如此看來,好吃、不好吃實在很難下一個定論。

  其實,重點不在於食物好不好吃,而是在於我們的分別、執著、習慣。世界上沒有所謂好吃不好吃的東西,譬如小狗喜歡吃糞便,人聞到糞便覺得是臭的,狗聞糞便是香的;因為眾生的習氣不一樣,業障不一樣,眼、耳、鼻、舌、身不一樣。如來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其中有一個上味相;如來佛吃任何東西,只要一入口就是上味、甘露味;凡夫吃食物,要配菜、要用種種調味料,還要色香味俱全。所以,好吃或不好吃,完全是人的執著。

  學佛以後吃素的人,以前認為大魚大肉很好吃,甚至沒有魚肉就不能下嚥,但是修行學佛後,知道一切眾生都有佛性,一切眾生都有生命,一切眾生都是我們過去的親眷,所以絕對不吃眾生肉,慢慢養成習慣了,現在看到魚肉都覺得是臭的。以前認為好吃的魚肉,現在反而覺得不好吃,以前認為粗茶淡飯不好吃,現在卻認為好吃,這都是習慣。聽完師父的分析之後,劉居士深深贊同師父所說的道理,其實,真正是如此的。

  「素食有沒有營養?現在有很多維生素、營養素都是從植物提煉出來,很少是從動物裡提煉出來,這是事實。再其次,牛、象、駱駝、馬,都是吃草的,力大無窮,吃素怎麼會沒有營養?好不好吃?營不營養?你回去想一想,想通了以後,你自然就吃素了,你的失眠症一定會好。」

  一星期之後,他到山上來說:「師父,我現在已經吃素了,也已經不失眠了。」

  所以,很多病是由於自己心裡面有煩惱而產生出來的,心沒有病、沒有煩惱,身體自然健康。佛經裡講,每個人都愛惜自己的身體,卻不知道身體是從善業、惡業而生;善業、惡業是從心所生。想要身體健康,要從心中去改善,有過失、過錯,立刻要知慚、知愧,要念佛、誦經、懺悔,真誠懺悔,業障消除了,病就會好。

  佛經記載,釋迦牟尼佛住世時,有一個皇帝叫阿闍世王,他殺了父親,又將母親關起來,自己篡位當皇帝,又與提婆達多助紂為虐,反對佛教。過了一段時間,阿闍世王忽然生病,長了惡瘤,以現在醫學來說,就是得了癌症。當時有一位醫生叫耆婆,比中國的華佗、扁鵲,醫術還要高明,真正是藥到病除;阿闍世王把神醫請來治病,醫了很久,仍然醫不好。耆婆是佛陀的弟子,他說:

  「大王,你的病是業障病,不是醫藥可以治好的。現在唯一的辦法,就是向釋迦牟尼佛懺悔,如果釋迦牟尼佛接受了你的懺悔,你的病就有希望了。」

  阿闍世王這時覺悟到自己造了種種惡業,雖想懺悔,但是惡病纏身,連路也走不動了,想懺悔都沒有辦法。於是,就讓侍衛把他抬到釋迦牟尼佛那裡去,請求佛慈悲,接受他的懺悔。佛是大慈大悲,只要自己真心懺悔,佛陀一定會接受。果然懺悔之後,阿闍世王身上的惡瘤就消了。

  佛法的八萬四千法門都是為了治我們的心病,心病治好了,身體上的病自然也會隨之好轉。如果人心安定、平靜,心性中本具的智慧就會現前,心有定力,做任何事情就不會慌張,都能夠高瞻遠矚。所以落實佛法,使心時時刻刻保持安定、寧靜,自然就慈悲與智慧,如此,世間的一切學業、事業、家庭、人際就能圓滿。

  佛法與世間法實是一體的兩面,能將世間法做到圓滿,就是佛法;若人人都能身體力行佛法的道理,社會就會和諧、安定,國際之間也就不會有戰爭,真正能達到世界大同,實踐人間淨土的理想。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