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6
 
本期主題:禪與情緒管理







禪者,佛之心。
忙碌的生活中,心緒也易隨之紛亂;
且提起覺照之心止息妄想,化波瀾於無形,
以定慧不二的「禪」心,
體現百花叢裡過,片葉不沾身的清涼自在。

禪心自在

文/中台男眾佛教學院大學部二年級 見祈法師

  禪者,佛之心。究竟「佛的心」在哪裡?一日,釋迦牟尼佛帶領弟子入舍衛城托缽乞食後,返回祇樹給孤獨園,用齋完畢,清洗缽盂、洗足後,結跏趺坐。此時,須菩提尊者體悟到佛教化眾生的深意,原來「佛的心」就在日常生活起居當中,時時刻刻常寂常照。

任性合道 逍遙絕惱

  開山祖師惟覺安公老和尚曾提示:「禪本平常,吃茶吃餅揚古道。」三千年來,祖祖相傳的禪門心法,於行住坐臥中,始終保持覺性清楚明白,直下承擔,不假外求,即能自在解脫。

  古德云:「但自無心於萬物,何妨萬物常圍繞」,日常生活當中與人相處,應對進退之間,面對稱、譏、利、衰、毀、譽、苦、樂等境界風吹拂,因此心水常起情緒波浪,無法止息,令人不得自在,逃境安心雖能得一時之安樂,但往往會帶來更多的苦惱。猶記得當兵時,承接部隊車輛零件的管理業務,由於前人對於業務的不熟悉,累積諸多工作急需完成。長官的殷殷期盼,化成種種境界狂風吹來,憂慮、不安、怨懟等情緒充斥心中,每當收假之際,內心總是徬徨恐懼。幸好有佛法為後盾,幫助自己提起正念,仔細思惟逃避與面對的利弊得失。逃避雖能暫時擺脫當前的壓力,日後卻需面對更多境界,永無寧日。而坦然面對,雖然艱辛苦屈,卻仍有機會改善現況。因此鼓勵自己勇敢面對,同時心中也發願:「自己因前人的積累而受苦,希望後人不要因自己的怠惰而受累。」經過一年的努力,也受到單位長官的肯定與認同,順利完成業務交接,自軍中平安退伍。

心若不異 萬法一如

  時過境遷,不管是初接業務時所面臨的譏、衰、毀、苦,或是退伍前的稱、利、譽、樂等境界,早已煙消雲散,當時伴隨境界而起的情緒,更是了無蹤跡。唯有知境界、知憂喜的這個「知」未曾遠離,如同旅店的主人始終都在,而境界、情緒則如訪客,來去無痕跡,此即《楞嚴經》所云:「不住名客,住名主人,以不住者,名為客義。」認清了主客,只要能作主,就不怕客人多、客人煩,因為客人終將離去。黃檗希運禪師曾開示學人:「凡人多謂境礙心,謂事礙理,常欲逃境以安心,屏事以存理。不知乃是心礙境,理礙事。但令心空,境自空;但令理寂,事自寂,勿倒用心也。」情緒雖常伴隨外境而起伏,但境界不能單獨產生情緒,因為心對外境產生憎愛分別,念念相續不斷,幻化出喜怒哀樂種種感受,假名為情緒。若能了知此理,見境不生愛憎,情緒自然無從而生,當下即是清淨地。

  《大寶積經》云:「不為八風動,則不生憎愛。」又云:「智者於苦樂,不動如虛空。」面對境界要能真正不動,不生憎愛分別、情緒煩惱,不僅要具足正知見的慧解,亦要有收攝六根,不向外攀緣的定力。古來行者皆透過止觀法門,培養定慧,方能成就自利利他的菩薩行。《法華經》云:「佛自住大乘,如其所得法,定慧力莊嚴,以此度眾生。」因此,老和尚過去常於禪七開示學人,要勤修習「數息觀」、「觀息」及「中道實相觀」三種法門,透過不斷地重慮緣真,收攝六根,達到六根歸一,契入禪心,永離情緒波瀾,得大自在;進而安住大乘心,善開方便門,接引法界有情,同離生死苦海,共證菩提,即是真正的菩薩行。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