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
 
本期主題:心安即是家







世人朝朝暮暮經營,只為打造安定的避風港,
卻昧昧昏昏白了頭,甚而迷失心的方向。
古德云:「心安茅屋穩。」
心安,萬物靜觀皆自得;心安,自性之家朗朗現前!
故經云:「唯有佛菩提,是真歸仗處」。


仁者安仁

文/見賡法師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一個人如果失去本心,在任何環境下,都無法安樂。反之,一個具有仁德的人,心中始終平靜、安穩,無入而不自得。就佛法而言,仁心,就是人人本具的這念心。老和尚曾提示,不亂就是定,本心本定;清楚明白作主就是慧。定慧不二的這念心,就是本具的佛性。

三界火宅心難安

  唐朝白居易在出任錢塘太守時,入山禮鳥窠禪師,見禪師盤坐於巨松之上,就說:「禪師,你坐在這裡,相當危險!」禪師回答:「太守,你的位子才危險啊!」白居易不解反問:「有何危險?」禪師答曰:「薪火相交,識性不停,身心都不得安穩,哪裡不危險?」白居易當下有所感悟,問道:「什麼是佛法大意?」禪師:「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白居易隨即說道:「這個道理,連三歲小孩都知道。」禪師語重心長地說:「三歲小孩雖道得,八十老翁行不得。」白居易聽了心生慚愧,頓時體會:功名利祿轉眼成空,且徒增罪過,令心不安。於是,發願要跟禪師修行學佛。

  禪師的示現,提醒世人:「三界久居,猶如火宅;有身皆苦,誰得而安?」「火」代表無常。想想:三界確實是個火宅,好不容易擁有一棟新房子,過個幾年,就變成二手屋,甚至遇上災害,轉眼不復存在;更細微來說,這個色身也是火宅,從年輕貌美到老態龍鍾,從身強體健到百病叢出,最後一口氣不來,就是來生;一般人不知道這個道理,將外在的一切當成實有,心生貪著,一旦面對無常,心中就會產生煩惱痛苦,所以,心也是火宅。住在火宅中,到哪裡不危險?

安心立命唯覺道

  經云:「世人長迷,處處貪著。」不明佛性之理,以色身為我、以念頭為我,被色身及念頭所奴役,起心動念,無一不是以「我」的好處為出發,財色名食睡,樣樣放不下,對於善法也很難去落實,所以,不安的心無所不在。昔日,神光大師斷臂求法,請求達磨祖師為之安心,師云:「將心來,與汝安。」神光大師:「覓心了不可得。」師云:「我與汝安心竟。」如何安心?當下能「知」的這個,遠離煩惱妄想的這個,才是真正的「自己」,也正是安身立命之處。這念心始終了了常知,不隨著無常境界起落生滅,即使擁有一切,但心不生執著,即使在人我是非當中,心中沒有人我是非。「靜也靜得,動也動得,動靜一如,定慧等持」,這就是不離三界、不住三界,最究竟的安心法門。

  禪宗說「頓悟自心,直了成佛」,頓悟當下的清淨心就是自己,一念到底,直下承擔。但是,眾生無始以來,煩惱垢重,一下子無法安住,所以,要靠漸修法門來對治。依覺性起修,時時覺照,一則「煩惱來讓它來,煩惱去讓它去」;若做不到不理煩惱,就靠在善法上轉化煩惱,以「福德、教理、禪定」落實檢討反省的功夫。修行若能如此,三大阿僧祇劫,也不離清楚明白作主的當念。佛法云:「不起凡夫染污心,即是無上菩提道」,這就是最安樂的住處。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