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
 
本期主題:恭敬謙讓,和諧人生






古德云: 「君子之事上也,必忠以敬,其接下也,必謙以和」,
六祖大師亦言:「讓則尊卑和睦,忍則眾惡無喧。」
以虔恭之心敬上念下,人與人之間自能相互敬重、和悅相親,
社會才能真正和諧安定。



禪修聞法伏慢幢

文╱普燈精舍研經班學員 傳聖


  記得剛踏入精舍上禪修課時,常會在精舍出坡作務中分別坡務的性質與輕重,甚至因此起了煩惱,產生退轉的念頭,真的很感恩同修當時的耐心鼓勵,化解自己心中的無明與埋怨,讓自己能繼續在禪修班安住薰修。

  然而,禪修課程中盤腿靜坐時的雙腿痠痛,同樣又讓自己無法忍受,這時,心中又起了惡念,何苦要讓自己活受罪?滿腦子充滿疑問與困惑,加上同事們偶爾的冷嘲熱諷,真是何苦來哉!雖然如此,但心中仍有不甘,總想要了解到底是什麼樣的佛法,可以讓個性倔強、得理不饒人的同修,在上了禪修班之後,說話變得語氣溫和、待人處事身段也柔軟許多?於是不斷鼓足勇氣,抱著「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想法,繼續精進禪修課程。

  好不容易初級禪修班結業了,經過一期課程的薰修,對佛法開始有了初步的認識。「佛」即覺者之意,原來眾生本具佛性,迷則眾生,覺即佛,透過覺察、覺照,依循覺性之理,精進用功,便能轉識成智,轉煩惱成菩提。禪修課程中提及老和尚教導的中台四箴行——「對上以敬」,讓自己了解到凡事不懂得謙卑、目中無人、我行我素的結果,必定是在團體中不得人緣,遭人排斥,而做事也將四處碰壁,諸多不順遂。佛法的真實道理不僅受用,更讓自己的想法改變,原本的虎穴成了寶山,既入寶山就是要挖寶,而且不達解脫目的絕不終止,豈能空手而歸?學佛自此,如倒吃甘蔗,漸入佳境。

  從初級禪修班到研經班,如今,不論禪修靜坐、聽經聞法、出坡作務,處處皆令人法喜充滿。期勉自己透過佛學的薰修,將貢高我慢轉化為恭敬禮讓,進而發菩提心,永不退轉。感恩三寶,更感恩住持法師的慈悲教導。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