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
 
本期主題:恭敬謙讓,和諧人生






古德云: 「君子之事上也,必忠以敬,其接下也,必謙以和」,
六祖大師亦言:「讓則尊卑和睦,忍則眾惡無喧。」
以虔恭之心敬上念下,人與人之間自能相互敬重、和悅相親,
社會才能真正和諧安定。



善修和敬得安樂--惟覺安公老和尚開示

編輯部整理

  修行學佛,要時時保持善念、正念,不要有貪心、瞋心、癡心。起了惡念,做惡事,果報就在惡道──畜生、餓鬼、地獄。做了善事、做了正事、做了大事,將來就是善報──或是在人道、或是在天上、或是為賢為聖,名留千古。所以,修善得善報、造惡墮惡道,因果絲毫不爽。

  怎麼樣才能使我們做好人、做好事?做正人、做正事?做大人、做大事?提供大眾四個原則,作為通達人與事的橋樑──「對上以敬、對下以慈、對人以和、對事以真」。無論士、農、工、商、學、兵,無論世間、出世間,掌握這四個原則,這一生就會有所成就──研究學問的,學業有所成就;做事業的,事業有所成就;修行的人,道業也會有所成就。

敬而無失 恭而有禮

  恭敬心,能去除我慢的習氣。所謂「對上以敬」,什麼是「上」?學校的校長、老師,家庭裡的父母、兄長,乃至於社會賢達、公司的主管、政府的首長……這些都是上。在上位的人,以慈悲心照顧下屬;在下位的人,以恭敬心侍奉、尊重長上,這些都必須靠「義」才能達成,也就是《六祖壇經》所說的:「義則上下相憐。」古人也說:「見義勇為。」有了義,彼此之間就能產生關懷心、慈悲心、憐憫心。

  六祖大師又說:「讓則尊卑和睦。」忍讓,就是一種尊重,要尊卑分明。尊卑分明,不是不平等。很多人觀念錯誤,認為尊卑分明是不平等、不民主,而義憤填膺,或是自怨自艾,總覺得自己不如人。

  佛法告訴我們,人人都有佛性,雖然佛性是平等的,但這是指理上的平等,事上則有千差萬別。例如佛已經得到解脫,沒有煩惱、憂愁、恐怖,心裡都是光明的;不但如此,還有大定力、大慈悲、大智慧、大願行、大神通……萬德具足,普度一切眾生。反觀凡夫眾生,時時都在煩惱、憂愁、恐怖當中,脫離不了生、老、病、死,在苦海中頭出頭沒,所以佛是尊、是上,值得我們恭敬、尊重。我們做不到像佛那樣的慈悲、智慧,就要向佛學習、向佛頂禮、向佛看齊。

  眾生雖然都有佛性,但是佛性的智慧、慈悲沒有辦法完全顯露,這是因為過去造種種業,心中有昏沉、妄想、無明、煩惱,所以是卑;雖然是卑,但本具的佛性,又與釋迦牟尼佛的佛性無二無別,所以在理上肯定了自己,又不卑了。明白了這個道理,一個是事,一個是理,就能不卑不亢。對於「尊卑和睦」的道理,自然而然順理成章,就不會自卑、自憐,看到別人尊貴坐在前面,自己坐在後面,感到很委屈、很傷心。把這些道理想通了,就知道他們有德、有能、有修養、有戒行,自己應該尊重他們。尊重他人,是善法、是功德,自己坐在後面,不是一件卑微的事情。所以,把道理想明白了,就一定會去做,而且一定做得很好。

百事之成 必在敬之 

  儒家說:「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我們尊敬對方,對方也會尊重我們。用恭敬心,就能除去自己心中的我慢。一般人不容易察覺到自己有我慢的毛病,總自認高人一等;或者是明明比別人差,卻認為自己跟別人一樣;或是明明跟別人一樣,卻認為自己比較強……時時都有一種優越感,不服別人。有了這些毛病,我們的事業就不容易成就。其實我們的能力和實力,別人看得很清楚,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有了我慢心,就是一個大障礙,即使有再大的能耐,上司也不敢用,因為難以合作。修行人有了慢心,道業也不容易成就。所以,恭敬心要在平時養成。

  佛法告訴我們,有一分恭敬心,就能消除一分業障;有十分恭敬心,就能消除十分業障。消一分業障,就能增長一分福德和智慧;消十分業障,就能增長十分福德和智慧。不用等到來世,今生就能得到。

  無論是世間法或出世間法,恭敬心都很重要。來到道場,對於佛、法、僧三寶很恭敬。養成了這種恭敬心,帶到家庭、社會,自然而然也能恭敬他人。如果對任何人都有恭敬心,家庭就能夠和諧、社會自然就能夠安定,人與人之間就能減少很多煩惱和磨擦。這些道理大家都了解,但有時容易忽略,所以如果能夠做到,做人一定會有成就;做人有成就,做事情就會減少很多障礙;做人做事都沒有障礙,這一生一定會有所成就。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