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
 
本期主題: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凡事寬容善解,能和合眾緣,
如同大海懷眾珍寶,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是故古德云:「必有忍,其乃有濟;有容,德乃大。」


等視眾生菩薩心--惟覺安公老和尚開示

編輯部整理


  一般人如果心量狹小,就容易看這個不順眼、看那個也不順眼,走到哪裡都是煩惱、都是障礙,所以要修慈悲喜捨四無量心。怎麼修呢?靜坐思惟的時候觀眾生苦,觀眾生苦,必須配合慈悲喜捨四無量心,這樣來普度眾生,心量才廣大。

泯人我 量含太虛

  靜坐的時候思惟:自己從現在起,要修菩薩行,要弘揚佛法、普度眾生。為什麼要這樣做?第一,眾生與我有三世的因果,都是我過去的親眷,所以我要發心度他們;第二,一切眾生都有佛性,都是未來諸佛,現在在迷,所以我要修慈悲喜捨去攝受他們。基於這些原因,所以要修慈無量心、悲無量心、喜無量心、捨無量心。靜坐時反覆思惟這四個道理,就是「重慮緣真」,一直到四無量心的境界現前,就成功了。所謂「現前」,就是達到一個定境、達到三昧境界了,所以修慈心三昧就是用這種方法。

  佛法告訴我們,人人都有佛性。雖然人人都有佛性,是本具的,但必須經過清淨的外緣薰修、磨鍊,才能完全顯露出佛性的全體大用。慈悲心也是如此,是佛性當中所起的一種作用。

  古德云:「口而誦,心而惟,身而行。」我們現在念慈悲喜捨的道理,就是「口而誦」。誦了以後,經過一遍、二遍、三遍……十遍、百遍、千遍、萬遍的思惟,使這個道理現前,這就是一種定。我們知道這一個方法,進一步就要在日常生活上去實踐。舉例來說,看到人家生病了,馬上生起一個慈悲心去關心;看到人家作功德、精進用功,不僅不要嫉妒,更要隨喜讚歎,這就是真正的菩薩行。有的人不知道慈悲喜捨四無量心,看到別人有成就了,不但產生自卑,還心生嫉妒、排斥,就是因為不知道修這四個法門,所以心量狹小。

  世間上有很多事情,如果心量狹小,凡事都要斤斤計較,就沒完沒了。所以修行就是一個「忍」字。所謂「柔能克剛」,就是這個道理。古人云:「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就是告訴我們心量要廣大。心量要怎麼廣大呢?就是要從「忍」字上下功夫。

  一個團體當中為什麼會有是非呢?就是不能忍。人家說我一句,心當中就忍不下去;看到人家做事不如己意,自己心裡就不舒坦,馬上就去干涉,說東說西,這就是沒有忍的功夫。不但佛法如此,在世間上,想成就很大的事業,也是要忍。所謂「忍心不動」,面對境界的時候,以靜制動,我們的定慧就產生出來了,這當中有很深的道理。所以,不但要修四無量心,還要修六波羅蜜──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

四箴行 俗諦圓滿

  佛法是建立在三諦圓融──俗諦、真諦、中道第一義諦。什麼是俗諦?平時待人接物,要心量廣大,「未成佛道,先結人緣」、「眾生歡喜,諸佛歡喜」。廣結善緣,不要結惡緣,要布施歡喜。怎麼樣布施歡喜?沒有財力布施,讚歎發心布施的人,這也是一種布施;出力掃地、擦桌子、擦窗戶,整理、打掃庭園,這也是一種體力的布施──清淨的環境給道場、給大眾。

  進一步在團體中與人相處,和合、和諧,互相關心、關照,這都是俗諦。俗諦做好了,就有無量的福報,無形當中身心就安定下來了。假使沒有俗諦,心量不夠廣大,處處只為自己著想,從不知道為他人著想、為道場著想、為佛法著想;看別人所作所為都不順眼,感覺所有的人都在排斥自己,生悶氣、起煩惱,這樣俗諦就不圓融了。中台四箴行,就是屬於俗諦的實踐。對上,要有恭敬心;對下,要有慈悲心;對人,要和氣、和合、和諧、和平;做事要認真負責,「真」就能除去虛偽的心理,心就光明了。

  其次,對人要有慈悲心,冤親平等。在佛法來說,「三根普被,利鈍全收」、「不念舊惡,不憎惡人」,這就是大慈悲心,如同儒家所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菩薩戒經》講得更清楚:「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這就是慈心廣大。做到了,自己的道業才能成就,否則,心當中都是障礙、都是掛礙,如何能契入禪定、消除業障?

  修行就是要轉煩惱、斷煩惱,不起煩惱。每個人都有瞋心、都有無明,養成了慈悲心,瞋心自然就化掉、轉過來了,這就是「轉識成智」。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