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
 
本期主題:人生,因付出而成長







「施」其實是「捨」,捨去貪瞋癡三毒,捨而復「得」,得到福德智慧。
透過財施、法施、無畏施,學習成長、淨化自心。
付出,是每個人盡其一生值得實踐、圓滿生命的功課。


成熟一切諸善根

文╱普觀精舍日間研經班學員 傳照


  有緣至精舍上禪修課,剛開始因為要上班,還要照顧二名幼兒,所以來去匆匆,回家後也沒時間預習和複習,雖然覺得教材的內容及法師的開示很有道理,但那些名相彷彿跟自己不太有關係。一直到孩子稍長,有時間參加禪七,經過七天的專修沉澱、靜心,聽聞直截了當的心法開示,始發覺所學的道理不是名相而已,而是跟自己的生活息息相關的大智慧。

發長遠心 功不唐捐

  回精舍後,發心領了書記組長執事,但因孩子還小,只能安排方便的時間回精舍發心。等到孩子到普台就讀後,便有了較充裕的時間承擔諸多坡務。為配合一同發心的師兄們,自己常常待在精舍,但因為歡喜發心,並不會為色身疲累而起煩惱。然而,有時不免因為時間緊迫或配合出坡的人力出狀況,定力大受考驗,擔心無法圓滿執事而生起無明煩惱。

  曾聽法師開示提到:修行要發長遠心,因為我們心當中的煩惱不是幾天或幾個月就可以化解得了,要發長遠心轉煩惱成菩提、化無明為涅槃。有鑑於此,自己不斷提起願心,難行能行,難忍能忍。近一年來,更深刻體悟,修行最好的方式,就是在精舍不斷地發心,藉由「福德、教理、禪定」三環一體的方向,來累積修行路上的福慧資糧。因為聽經聞法之後,首重實踐,才有真參實修的機會。修行六波羅蜜以布施為首,行布施時,因為所發的願心不同,感得的果報也不同;若能以清淨心護持道場,協助法師弘法利益有情,功德更是殊勝難得。

  二十幾年歡喜出坡中,日益發現,若能敞開心胸,真誠付出,經年累月地耕耘心地,必定收穫滿滿,因為付出很有意義而感到愉悅、踏實。例如:和師兄弟結了清淨善緣後,有時坡務忙不過來,正在擔心時,突然有人及時出現、伸出援手,帶來化解危機的驚喜;在事上的磨鍊中,更常能領受法師應機施教的慈悲智慧,以及師兄弟間經驗分享,得到成長的喜悅;乃至感受到福報增長,心想事成,更重要的是──能看到自己的習氣、妄想、執著等煩惱,修行有了下手處。

福慧雙修 向上一路

  佛陀成道時嘆曰:「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證得」,故知成佛的關鍵在於去除妄想、執著。在出坡的過程中,經過種種境界的磨鍊,發現自己的煩惱都是因妄想、執著而產生,如實觀照緣起性空,慢慢學會「放下」妄想、執著,進而在日常之中,當妄想生起時,不會隨它念念遷流,或一味消極地「石頭壓草」,而更快地銷歸自性。這也是住持和尚、住持法師經常提示學人的:「在動當中要覺察、覺照、檢討、反省、改正」。我們因覺照而心性成熟,因改正而進步。

  何其有幸,有福報能在中台這個大修行團隊學習,修福又修慧。就像迷途的孩子,在善知識不疲不厭地帶領下,由無知而變得懂事,把握因緣付出、努力,而變得更成熟,再因成熟而更歡喜付出、享受付出,如此形成一股善的循環力量,讓自己不斷提升,往成佛之路邁進。在行菩薩道的過程中,「堅住正念、隨順覺性」,「靜則一念不生,動則萬善圓彰」,成就佛果、解脫自在只是時間的問題。但願眾生皆能早日進入中台世界,自覺覺他,學習付出,進而覺行圓滿。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