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
 
本期主題: 眾生歡喜 諸佛歡喜







慈悲觀的修習,是解脫我執煩惱之鑰,開啟菩薩心量的重要行門。
觀行中如是思惟,生活亦如是實踐,
積蓄、厚養慈悲,轉化瞋惱,體達冤親平等,
引導一切眾生,趣向佛道,同得解脫自在。


轉角處,遇見光明

文/普田精舍夜間研經班學員 傳德

  
  什麼是冤?什麼是親?我們習慣將人一分為三:對我們好的說是親,對我們不好的即是冤,第三者則是看似不相干的人。雖然心裡常常掛念著前二者,但捫心自問,其實冤未必是冤,而親未必是親。當心中對某個人、某件事不滿或怨懟,這些人、事偏偏常出現在眼前;而所關愛之人,怕失去、怕傷害,時常牽腸掛肚。事實上若能看得清、看得透,「冤」反而是磨鍊心性的逆增上緣,更是提升自我修行的契機,而「親」常因執著、貪愛,更容易讓人受傷,造成痛苦與瞋恨,因而冤、親實是一體兩面。

稱譏毀譽 緣起緣滅

  在成長的過程中,因家庭因素,自小必須面對大人世界的批判與異樣眼光,加上怯懦的個性,一點一滴的委屈、怨恨累積在心底,青少年期逐漸爆發叛逆的性情,甚至付諸行動,為的是逃避甚至報復現實中的不滿,對於身旁善知識的提醒,完全無動於衷。直到遇到同修,才知道自己其實可以擁有不一樣的生活。

  在建構理想的家庭後,幸運的是,同修的善良、公婆的愛心與關懷,讓我決定走出不一樣的人生。但那顆怨懟的心,仍深藏在心中,直至若干年後,聽聞佛法,有了豐富的人生體驗,才了解到凡事皆是因緣和合,無論出生在何種家庭,遇到什麼人,都有它的道理存在,也就是佛法所說的因緣法。

  驀然回首,慶幸自己擁有比別人更多的經歷,讓自己對佛法更有體悟,尤其住持法師開示許多因緣果報的公案,無不帶來豁然開朗的震撼。若是沒有前前,就沒有後後,因此感謝毀謗我的人、傷害我的人,此刻我由衷地選擇放下。更要感謝生養的父母,他們沒有機緣聽聞佛法的道理,卻要承受諸多的壓力、別人的批評,因此為年少懵懂的我乃至一切冤親,至誠向他們懺悔。

拔苦與樂 解錮妙鑰

  將佛法的慈悲與智慧運用在待人處事上,學習以平等心對待一切眾生,當心念轉為慈悲、平等,非常奇妙地發現:自己不再那麼憤世嫉俗,心當中常清涼自在,遇到相同境遇的人,較能以同理心去開導他們。

  尤其從禪修課學到慈悲觀時,真正感受到慈悲的攝受力。回頭想想,過去別人也是以慈悲的心念對待我們,只是自己被無明、執著、瞋恨、煩惱所障蔽,所以不懂得珍惜。

  生活中,不管是親人、厭惡的人、陌生人,彼此都有著深淺不同的因緣,若能將佛法智慧的種子播撒出去,讓更多人受益,便能帶動良善的循環。生而為人,又能聽聞佛法,更有機會真修實鍊,在禁錮的生命中,找到一把開啟光明之道的鑰匙,不論因緣為何,以佛法的道理解冤釋結,放下心中的貪著、無明,否則不明因果,世世輪迴,是多麼可怕的一件事!何況在心念轉變的同時,也轉化了與生俱來的習氣。

  法師常常開示,眾生皆是未來佛,佛性本具,只因自己的心念感召不同的境界,因此不怨天尤人,積極改造命運,才是有智慧之人,才是大丈夫。如果人生注定要經歷痛苦、悲傷,就將這一切轉化為逆增上緣,祈願能有更多的人得到法益,離苦得樂。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