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
 
本期主題: 別讓抱怨虛耗人生







佛云:「當護口惡行,修習口善行;
念捨口惡行,當學口善行。」
抱怨是一種口過,淨化口業,
不僅現世能廣結善緣,
也種下提升生命、解脫的因。


撐起覺性之傘

文/中台男眾佛教學院大學部一年級 見髦法師

  
  曾幾何時,我們開始嘀咕周遭的人事物,對於生活中的大小事不再有耐心,甚至失去熱誠……無奈與抱怨,成了最熟悉的同伴。

  各類報章雜誌、社論、網路論壇興盛,大家都有發表意見的權利。然而,社會也瀰漫著一股肆意批評的氣氛,令人不知不覺變得善於批評,而拙於讚美;知道抱怨,卻不知該如何改變。

  當我們靜下心來仔細觀察,人們之所以抱怨,來自不肯接受事實,並且希望透過抱怨來獲得些好處。例如:我們常以為,抱怨可以抒發不滿的情緒,為鬱悶找出口;或是為了取得他人的同情或注意,讓自己的觀點被接受,試圖證明自己較他人好;再者,當人們共同抱怨一件事時,似乎可以拉進彼此距離……但真相是,「抱怨」使我們逃避、不負責任、增加負面思考,不但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是強化「我執」的表現。因此,姑且不論動機為何,抱怨對於現實的正面幫助,可說是趨近於零。

  聽聞佛法之後,終於恍然明白,原來我們所遇到的痛苦、所抱怨的一切,都來自於自己的無明煩惱,而佛法中最重要的觀念,莫過於此。佛陀在成道時,為五比丘演說四諦法—─苦、集、滅、道,「苦」指的是眾生所受到種種的苦果,「集」是招集這些苦的因;眾生有苦,是因為心當中有煩惱、無明,並非任何外力能強加於己。「苦」、「集」為世間生死輪迴之因果,不想吃苦,就要避免造因──貪、瞋、癡、慢、疑、邪見等諸煩惱。

  明白了因果的道理後,才能更加肯定,自己受的苦,是自己造成的。但也正因如此,我們才有能力改變這一切,正所謂「解鈴還需繫鈴人」。看清事情的緣起,有助於面對一切不如意,所謂「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知道事出必有因,而一切法緣起性空,緣生緣滅,如此而已。

  俗話說:「天下雨了,那就撐把傘吧!」若從佛法的角度來詮釋:「雨」是一切煩惱逆境,而「傘」是我們本具的自性,每個人都有本具的覺性之傘,當我們想要抱怨時,就要立即把傘撐起來,覺察、覺照,安住在清楚明白的覺性上,沒有能抱怨的人,也沒有所抱怨的事,活在當下,就是解脫!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