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
 
本期主題: 看破•放下








放下,是一種坦然面對的生活智慧。
當所求、所欲太多,耽溺執著無法放捨,
煩惱無明便像雜草般蔓延。
放下妄想與煩惱、放下執迷與貪著、放下猜疑與嫉妒、
放下虛榮與身段、放下對他人的批評與抱怨……
放開原本緊握的雙手,才能擁有更多寧靜與自在。
解脫,來自於放下;放下,來自於看淡、看清與看開。
放下執著,在每個當下安住、努力,
是通往幸福的最佳捷徑!


放下執著,生命無限寬廣

文/見徇法師

  
  人生的歷程,從小我的實現開始。然而,如果沒有正確的觀念,自我的實現不但得不到心靈的滿足,反而會造成壓力與痛苦。

平等性智 泯除人我

  從有記憶以來,對大大小小的事始終是戰戰兢兢、不敢懈怠,深怕表現不好、不夠完美,面對失誤或他人的批評、指導,就會陷入自責的低潮。

  剛開始,一直以為是外在環境給的壓力,所以每每遇到不如意,就會習慣性地歸咎於外境,但歸咎外境的結果,只是換來滾雪球般巨大的痛苦,以及不和諧的人際關係,不禁反思:「到底問題何在?」透過佛法的薰修,不斷返照自己的起心動念,才漸漸覺察到:痛苦的根源是來自於對成就感的執著,需要透過成就感來肯定自我的價值。也才發現:長久以來,支持自己不斷努力的動力,竟在不知不覺中,成為成長的阻礙。

  「不知不覺」,是由於不了解真理所在,而誤以為透過外在價值堆砌的「我的名聲」、「我的形象」,才是真正的我,以為這個「我」真實不變,以為成功的歡愉是真實存在的感受。錯誤的價值觀遮蔽了單純想做好每件事的初發心,引發了競爭、比較、嫉妒的惡念,陷溺在自以為是的泥淖,不斷強化自我意識之下,「我執」就如同堅固的堡壘,鎖住了清明自在的心,覺性便真的「不覺」,心念也不斷在悲喜交煎中輪迴。

  佛說八萬四千法門,都是在破除眾生的執著與迷惑。透過思惟佛法的真理,檢視過去所認為的事實,照破錯誤的觀念,改變思惟模式,修正行為,放下貪求的執著,才是解脫之道。

破迷顯正 無相發心

  然而,如何才能破除自己對成就感的執著呢?必須明白成功是眾緣和合所成,而不是個人的功勞,藉以破除自以為是的傲慢;其次,明白生命不是獨立存在的個體,如果沒有大眾的付出與支持,怎得以安樂生活?藉以破除唯我獨尊的自私自利;明白充實生命的意義在於安住當下,盡守本分與責任,藉以破除希望得到讚歎的虛榮感;明白所謂的「我的形象」,不是經由他人評價而建構出夢幻的想像,而是如實接納自身的優點和不足,藉以破除鞏固自我的完美主義……以智慧之眼看清原本所執以為真實的幻象,覺察、覺照,才能進一步體會佛陀的諄諄教誨──本具的佛性本來清淨、本自平等、本不生滅。

  由外在價值及內心虛妄想像所構築的「我」,其實是生滅變異的,只是心太粗,覺察不到微細的變化。例如,聽到別人讚歎的聲音、詞語,每個字隨著音節剎那、剎那地消逝,當話語說完的當下,其實就成為過去;由於不明白無常,加上內心的憍慢作祟,才會誤判:「這句話真實存在」、「這是一句讚歎的話」、「這個讚歎就是我的形象」……假使面對境界的當下,能夠看清音聲生滅的真實相貌,而伴隨音聲所建構的形象,則是虛妄的想像,將注意力從關注外在評價拉回到能聽能聞的這念心,返照入流,就能漸漸安住當下,在不生不滅心中找到定位點,不再隨波逐流。若能在不生滅心中肯定存在的價值,了解眾生平等一體,所有的比較心、嫉妒心,自然而然就能消弭於無形。

  看清楚外在世界、自身與眾生是一體的,做每一件事,不再只想到表現自己的能力,而是奉獻所長,盡己本分,將功德歸給三寶、好事歸給大眾,令眾生皆得歡喜,那麼,所作的一切努力,就不再是以我執為出發點,而是利他、無私的清淨作為。當深刻地體會到自己所擁有的一切,是所有認識與不認識的人共同付出的成果,更能啟發知恩、感恩、報恩之心,積極為世界創造良善的循環,那麼,小我的實現便在圓滿大我的同時得以成就。

  透過佛法薰修正確的人生觀,以真理看清虛妄、破除迷惑,放下自以為是的執著,心量打開了,就能發揮自利利他的積極行動力,人生的每一步就能更自在、更踏實。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