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4
 
本期主題: 知苦進道常安樂








佛法的根本是建立於對苦諦的了解,
知苦、斷煩惱,才能由苦解脫。
對於「苦」能具足正見,便能吃苦了苦、苦盡甘來;
真正地「逢苦不憂」、「體冤進道」,
得到人生究竟的清涼與安樂。


泯恩仇,解冤結,成就菩薩行

文/見致法師

  
  
  般若多羅尊者問菩提多羅尊者:「於諸物中,何物最高?」答:「於諸物中,人我最高。」慢心如高山,法水不能留。人因有我,故有我執、我愛、我見,為保護這個虛妄的「我」,嫉妒、計較、分別……相繼而生。眾生因不了解佛法的真理──因緣果報、緣起性空、本具佛性,為無明所覆、愛使所纏、瞋恚所縛,放任自己的習氣、煩惱,逼迫他人而不自覺,歷經了生死輪迴、改形易報之後,因緣際會、狹路相逢,過往雖不復記憶,然思欲復仇的瞋恨心遇緣萌發,困縛在怨憎會境界中,使身心受到煎迫,始覺怨苦。

釋冤結 懺罪滌垢

  面對惡緣或逆境的考驗時,要經常提醒自己,透過經典教理文字般若的薰修,或是法會坡務等功德的成就,當下的感受往往是感動的,但欲將修行落實於日常生活,就需要從觀行做起。觀行,是經由思惟佛法的真理,在生活中不斷印證,不斷重慮緣真,不斷地覺察、覺照、覺悟。

  《金剛經》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又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了知一切法皆是無常,皆是因緣和合而無自性,而且每個人對於苦的感受亦不相同,並非絕對,由於境界與自己的習氣、欲樂相衝突,才會產生苦的感受,令自己無法平靜面對,無法以智慧了知。

  一般人不了解什麼是苦,將三苦、八苦視為人生所必經、乃至理所當然的過程,而追求外在的刺激以麻痺自己,在大苦中以小苦為樂而不自知。學佛、出家後,方知在財、色、名、食、睡當中,造了許多惡業,成為輪迴的因,放大了眼前的怨苦,忘卻了輪迴中所受的種種苦,也忘失了了脫生死的願心。此外,藉由觀照自己心念的種種變化,了解眾生的種種心念,種種的身苦、心苦,更能將心比心,體悟眾生的苦、體諒眾生的苦,而能慈悲地對待他人。

  除了觀行之外,惡緣、逆境的現前,其實是與眾生將惡緣轉為善緣、將善緣轉為法緣,解冤釋結的好機會,且導師 覺大和尚曾說:「沒有眾生,就沒有菩薩。」藉由每一個因緣的現前,落實六波羅蜜以利益他人,並積極從因上努力,成就自己的菩薩願心。

行六度 廣攝眾生

  《雜寶藏經》中提及無財七施──常以慈悲關懷之眼注視眾生,不再惡目相向,是為眼施;時時和顏悅色地對待他人,無有丁點顰蹙惡色,是為面施;經常口出柔軟語,讚歎、安慰他人,不出粗惡言語,是為言辭施;恭敬、起迎、協助他人,是為身施;以恭敬心、清淨心、禮讓心、慈悲心應對進退,是為心施;為他人敷設床座,乃至捨棄自己的立場、利益,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是為座施;以恭敬心禮請上座、長輩前來家宅,是為房舍施。藉由種種供養,捨除自己的慳貪、執著、自私等狹隘心,長養慈悲喜捨之心,即為布施度。

  當身心受到煎熬時,一般人總是站在自己的立場、堅持自己的見解,急於冤訴自己的委屈與苦惱,此時通常是以自己為中心,心存偏見,分別計較他人之惡,排擠他人。假使能於怨苦,甘心甘受,不犯口過,亦不說他人過,「隨緣消舊業,更莫造新殃」,清淨自心,無有毀犯,此即為持戒度。

  導師常開示:「修行就是一個『忍』字。」經中亦云:「能行忍者,乃可名為有力大人。」也許我們過去未發心時,也曾為歌利王,造諸惡業,或迫害、或逼惱、或殺害、或食噉一切眾生,所造罪業無量無邊,因此,應學習忍辱仙人的慈悲、柔和、忍讓,慚愧懺悔,滅除瞋恨之心,此即為忍辱度。

  《慈悲三昧水懺》中提到,唐朝悟達國師前世為西漢袁盎,因將晁錯腰斬於東市,彼此結下冤結。晁錯心懷怨恨,一直伺機報仇;然袁盎十世修行,精進持戒,令晁錯無機可乘。直至身為國師,受到皇帝恩寵,起一念我慢,乃瘡生人面,惡果現前。久懷復仇之心的晁錯,若能將復仇的心轉化為精進用功的道心,或許道業早已有所成就。因此,於境界中,藉由定課的用功、清淨心的回向,化解彼此的對立,令自己不懈怠,此即為精進度。

  《梵網經》云:「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無不從之受生,故六道眾生皆是我父母。」累劫的輪迴,讓我們忘失了與眾生甚深的因緣,若能了知冤親、愛憎、是非、善惡,皆來自於這一念分別的心,時時冤親平等,堅住正念,無有分別,以佛力、法力、自性功德力,廣利眾生,使自己不散漫,此即為禪定度。

  《涅槃經》云:「煩惱為薪,智慧為火。以是因緣,成涅槃食。」誠如蚌內晶瑩光亮的珍珠,是因為沙石與蚌肉互相磨擦而形成,每個人的自性摩尼寶珠,也是藉由境界的磨鍊而顯現。將每一個因緣視為成佛的助力,以知恩、感恩的心去面對,於有為法契悟無為心,並成就接引眾生的智慧,令自己不愚癡,此即為智慧度。

  相信每個人都不希望與他人結下惡緣,因此,我們應於境界中以覺知的心了知苦因,明白因果;以智慧的心觀照因緣,體悟空性;以廣大的願心,深信人人本具佛性,積極轉化負面的情緒,在不斷的練習中,磨損習氣,轉化煩惱,放下執著,進而令心達到寂靜無為,安住在實相中,即能一步步成就自利利他的菩薩行。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