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9
 
本期主題:佛法理財觀








佛法不離世間法,在家營生,要積聚有道。
積聚欲有道,必須正業、正命。
除了正當地取財,還要智慧地運用。
常懷知足心、感恩心、慈悲心、布施心,
將有限的財物,廣行利他,慈護一切;
不僅現世得安樂,盡未來際亦將獲福無量!


理財一心觀

文/中台女眾佛教學院研究所一年級 見譯法師

  
  人有五欲──財、色、名、食、睡,而財居首位。人無不愛財者,世人所言「理財」,不外乎儲蓄、保值、投資,因為想以財生財,獲致更多財富,以滿足種種欲望、享受。中國有一句俗話說:「人為財死,鳥為食亡。」究竟「財富」二字代表的是幸福?還是煩惱?在追求財富的同時,若不了解理財之正道,不知其因果所在,就變成愚昧無知的錢奴才,甚至可能造罪招愆。

財因施福 貧因貪有

  理財,首先要明白財富是一種福報,是過去生修布施得來。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取之於眾生,用之於眾生。沒有眾生,財富何來?沒有社會,一人處於孤島,財富何用?懂得修善布施,就是返本溯源。財富如水,水會枯竭乾涸,如果能找到水的源頭,何愁水不來?所謂「但得本,莫愁末」,有進有出,進出川流不息,自然是一股源源不絕的活水。

  能夠知恩、感恩、報恩,就是固本窮源。「恩」有父母恩、師長恩、眾生恩、國土恩、三寶恩。父母生育我,師長教導我,眾生以各種生活方便成就我,國土保障我的財產、生命,三寶長養我的法身慧命,此等皆是我本我源。

  五代後晉時期的竇燕山,年過四十,膝下猶虛,後來因其修善、布施、積福而改變命運,連生五子,相繼登科,名傳後世,如《三字經》所說:「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此即「五子登科」成語之由來。

  佛法中說,除了身外有形的資財為外財,還有內財,就是我們的身體。過去諸佛行菩薩道時,布施自己的頭目腦髓救度眾生,如佛陀過去本生曾割肉餵鷹、捨身餵虎。此種定力、願力及慈悲心,非常人所及;但一般人仍可布施自己的聰明才智或時間、體力,以成就善業。外財、內財共理兼備,即是懂得福德兼修。

  理財者尚需明白並深信因緣果報的道理,就是要有智慧心,平時要親近大善知識,聽經聞法,熏修教理、禪定,了達一切法皆是因緣和合,緣起緣滅。世間的財富是生滅虛妄的假有,佛法當中有一句話說:「錢財五家有,不施悔恨遲。」錢財是五家所共有──水災、火災、盜賊、惡子、貪官,這五個因素隨時都可能讓我們失去財產。我們並不是真正的擁有者,而只是暫時的保管人。因此,布施修善要及時,否則一旦失去,悔恨莫及。所謂「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無常一來,生命、財產隨時會消失,而業力隨身,果報不失,所有的善惡業種子都在我們的八識田中,帶著我們流轉、輪迴。因此,布施、修善、積福,才是最佳的投資保值。

  過去大迦葉尊者曾燃燈供佛,以紫金光莊嚴佛像,以此功德,世世生於富貴人家,且掌出光明。古時印度波斯匿王的女兒善光公主,因父親的考驗被迫嫁給乞丐,依然無損其福報,由於她過去生的供佛功德,不久即獲得巨大的財富。又如祇陀太子與給孤獨長者為佛陀建立祇園精舍,使佛法得以弘揚,利益眾生,自己更獲得人天福報及未來出世的因緣。

藉假修真 理歸一心

  再者,君子求財以義。佛法中,則有所謂的正業及淨業。正業,是不違背政府法令的正當職業;淨業,就是不違背道德及因果的行業。因此,不可因財而增長貪念,為了財富無所不用其極,造下無端惡業;當以布施去除貪念,少欲知足,如孔子所說:「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所以,即使處在窮困之境,也要守住真心,有所為,有所不為。佛經云:「若欲脫諸苦惱,當觀知足。知足之法,即是富樂安隱之處。」了解這個道理,就是智慧。

  雖以智慧心修善布施、求財理財,但若執著於布施的善行,或執著於財富的得失,就落入兩邊,非真智慧,成為世俗的聰明機巧。所以,除了感恩心、智慧心,還要有廣大心。心量廣大,以利他為考量。要想成就善果,必須要正確的因心,因為「因地不真,果招紆曲」,利他之真誠心,就是善因;若計較果上的得失,是沒有用的。一切事業皆為廣結善緣、利益眾生,讓眾生歡喜而創造緣起,在利他中完成自利,就是清淨的法樂。

  佛門有言:「能為眾生牛馬,方能成法門龍象。」賺錢理財、為人服務,或辛苦磨難,或有所不能,都是學習、磨鍊,凡事反求諸己,時時檢討反省,智慧、福報就能增長,最後不求名而名自來,不求利而利自得。所以孔子說:「君子謀道不謀食。耕也,餒在其中矣;學也,祿在其中矣。君子憂道不憂貧。」

  不論是感恩心、智慧心、廣大心,最後都歸於這現前一念心。這念心具足種種功德,不假外求。人雖皆有佛性,必須「修德有功,性德方顯」,所以世間名利只是方便,只是為了學習、磨鍊,為了廣結善緣,為了修善布施,為了利益大眾,一切不過是藉假修真。在此因心下,隨意作諸事業皆能自在自得,起心動念皆是善法,最後無有能做、所做,無有能施、所施,而達到三輪體空的這念清淨心,才是真正最大的財富。理財者,即是此一心!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