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
 
本期主題:少欲,人生更自在








欲望,總讓人們想為自己增加些什麼!
古德云:「為學日益,為道日損」,人生透過減少反而更見美好,
學習知識,要用加法;體悟真生命,則要用減法。
去除日益膨脹的欲望、生活中的長物、複雜的分別妄想、對人的恩怨……
減少人生的包袱,才能自在解脫,走得更遠。


綻放自性靈光

文/見疇法師

  

  《佛遺教經》云:「多欲之人,多求利故,苦惱亦多;少欲之人,無求無欲,則無此患。」欲望,是人人皆有的習性,起因於誤認萬法為真實,故以為透過追逐外境會獲得快樂與滿足,因此,大部分的人都認為,快樂來自於得到所追求的人事物。然而,佛陀直示眾生,欲望實為一切煩惱的根本,如達磨祖師云:「有求皆苦,無求即樂。」

為物所役 不得解脫

  錯誤的知見,讓人們從生至死,隨著不同的階段,有著各種不同的追求。幼兒時期緊抓在手的玩具和零食、青少年時緊握在手的電子產品、成年時緊抓不放的感情與事業,到老年時亟欲留住的健康與壽命……。然而,欲求愈多,抓得愈緊,心愈發地依賴執取,患得患失,恐懼與煩惱隨之而來。這種牢固執取的習氣,實由點滴累積而來。所謂「洪由纖起」,未覺察的欲望,因時常反覆地想念、思慮,在心中逐漸滋長壯大,顯發於行為而養為積習。就如同纖細易斷的絲線,原本無法有束縛的作用,然而每日增加一縷,日久則成緊實的粗繩,牢牢地將自身綁縛,動彈不得;原本的欲樂,久之成為難以戒除的癮頭,一日不得則百般不自在,成為了欲望的奴隸,而無法自由。

  往昔箕子在輔佐殷紂王時,見紂王持象牙筷用膳而憂心忡忡。箕子認為,以如此珍貴的象牙筷進食,必定會開始欲求有精緻的佳饌;食物精美,則會希求日常其他享受……一旦開始踏出欲求的第一步,必會一步步邁向奢侈墮落的縱欲生活,難以回頭。如此,對於國家與百姓必有害而無利。後來果真如箕子所料,紂王興建瓊樓瑤臺、離宮別苑,穿起綾羅綢緞,縱情於歌舞伎樂,搜集民間奇珍異寶,而招致百姓怨、諸侯叛,最後亡家敗國、喪身失命。

格物致知 化染為淨

  反觀無求少欲之人,不被物欲所拘,不為情欲所惑,無入而不自得,如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居陋巷,而不改其樂。」以其心樂在行道,雖是貧窮,反藉貧以養道。戰國顏斶久居山林,生活簡樸,認為內在安樂、心安理得,才是人生真樂,故云:「無罪以當貴,安步以當車,晚食以當肉。」

  經云:「若欲脫諸苦惱,當觀知足。知足之法,即是富樂安隱之處。」這念心清淨安定、寧靜光明,遠離煩惱欲染,不沉溺在紙醉金迷、名利權勢當中,必定不會為欲造業,流轉受苦。由於不迷於境,自然常生智慧;有智慧為前導,所言所行則不偏失而能利益自他,福德於茲增長,人生步步光明。

  了解離欲的功德利益,應於日常中觀照自心、減少欲望。《大學》云:「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亦說明革除物欲、返本心源,是修養自身,進而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根本。然而,欲求是人無始以來的習氣,並非一夕可改,因此要先轉化欲望的方向,將心從染欲轉為善法之欲,如佛法中的「四如意足」──欲、念、進、慧──先立堅志善願,欲得殊勝解脫境界,即是「欲如意足」;進而念茲在茲,不退初心,名為「念如意足」;有欲有念,加以行助,精進不懈,為「進如意足」;最後專注一處而成就定力,智慧現前,解脫煩惱,遠離一切生滅假相,徹見諸法實相,是為「慧如意足」。此種清淨的善欲,遠離執念的痛苦,不為萬物所縛,是為源頭活水永不斷流的真安樂。

  老子云:「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眾生無始以來迷惑顛倒,認假為真,以幻為實。須知萬物無常生滅,剎那之間無不在變化之中,最後終歸壞散。若不向外執取追逐,則心無掛礙,無有恐怖,達到「常、樂、我、淨」的究竟涅槃。此涅槃真樂絕無一人能夠爭奪取走。人生若此,可說是活出生命真正的價值,大放無欲清淨的靈曜心光。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