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
 
本期主題:快樂妙方──轉貪心為願心








貪心帶來貧窮,願心帶來富足,
所以,佛法用布施捨去慳貪;
在利他願行中成就心靈的富足。
得到不一定滿足,但付出必定踏實,
施比受更有福,
助人是快樂的最勝妙方!

讓貪心緊急剎車

文/普濟精舍護法會心燈組組長 傳賞

  在忙碌的日常生活當中,時常因為時空、環境的壓力,不僅讓自己的心念迷茫,甚至汲汲營營地追求著物質及名利的滿足,往往只得到短暫而不真實的快樂,卻未曾體會過真正的快樂。直到踏進了精舍,隨著法師的指導,讓我們一步一步地從各個面向看見貪心的本質,並學著如何分辨生活中的「需要」和「想要」。

  時常將「想要」當成「需要」的後果,就是發現愈追求愈感到空虛而不實在;因此,開始在現實生活的每個環節上,思考法師曾經對我們的開示,在停下來思考的同時,才發現貪心和願心其實只有一念之差,卻能對人生造成截然不同的影響。放縱貪心的後果,就是愈追求愈感到不滿足,進而想要得到更多;然而,如果能在放任貪心之前緊急剎車,轉個念頭,換一個方向思考,不就能將自己的貪心化為幫助他人的利器?

  例如,每逢假期,總會在休閒娛樂與至精舍發心之間掙扎。難得的假日,常常會想放鬆一下,和朋友們四處遊玩之後,卻總是感到疲憊不堪,而玩樂所獲得的快樂也僅存在於當時。相反地,選擇到精舍發心、協助法會的前置作業,看見大眾都能順利地參加法會,就會發自內心地開心。花相同的時間,選擇了發心出坡,不論是什麼樣的坡務,只要盡了一己的微薄之力,總會感到格外地快樂。

  曾經有一次,同時接到精舍法會佈場的通知與朋友的邀約,一時之間突然想縱容貪玩的自己,便答應朋友的邀約,但下一個念頭,覺察到自己貪玩的心念,覺得不該把時間用在沒有意義的玩樂上,所以決定回到精舍協助法會出坡,由此更加深刻體會到「玩樂的空虛」和「發心的充實」之間有多大的差別!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仔細地觀察並思考:「當下的『想要』是不是真正的『需要』?」就能看清貪心的真面目,減少許多不必要的追求,騰出更多的時間與空間;進而將「想要」轉化為利他的動力,不論發心是大、是小,不管花多少的時間或體力,都能讓生活不再只有短暫、空虛的快樂,擁有恆久而踏實的真正快樂!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