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
 
本期主題:觀息•回到當下







  習於流轉於過去或未來的心念,讓人們活在虛幻的世界之中。

  觀息,是一把鑰匙,讓我們可以隨時隨地打開一扇門,回到覺醒的當下。

  如實地觀察呼吸,就能如實地照見內心,混亂與負面的心念將逐漸澄清、沉淨,轉為當下的清明與平和!



運用鼻根圓通法門於日用中

文/中台女眾佛教學院研究所二年級 見學法師

  《楞嚴經》二十五圓通法門,法法皆可從六根、六塵、六識、七大等處來入道、悟道及證道。其中,周利槃特伽尊者以鼻根為本修因,悟到空性,證到圓通境界。

靜中反息循空

  「周利槃特伽,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闕誦持,無多聞性。最初值佛,聞法出家,憶持如來,一句伽陀,於一百日,得前遺後,得後遺前。佛愍我愚,教我安居,調出入息。我時觀息,微細窮盡,生住異滅,諸行剎那。其心豁然,得大無礙,乃至漏盡,成阿羅漢。住佛座下,印成無學。佛問圓通,如我所證,反息循空,斯為第一。」

  尊者初出家時,蒙佛所教四句偈,為「身語意業不作惡,莫惱世間諸有情,正念觀知欲境空,無益之苦當遠離」。四句偈語,記前忘後,記後忘前,五百比丘同教一偈,經九十日仍不能記憶。此乃於前迦葉佛時,雖為三藏法師,卻吝法不教五百弟子,故感得今世性最愚鈍之報。佛陀愍其愚鈍,教止散亂,觀出入息,遂得心開,返息循空,離出入息,悟入空性,證得圓通。

  自心妄想重重、無明厚、煩惱障、執著垢……層層覆蓋遮蔽自心,心中寶鏡蒙塵。知道,便是自覺,要時時刻刻念念覺察、念念覺照、念念覺悟、念念作主。「反息循空」為入道功夫,以鼻根為方便。

  首先,安禪靜慮──即調身、調息、調心。調息,調出入息,避免風相、喘相、氣相三種毛病,或數息、隨息、觀息,注意自己的呼吸氣息,出息、入息的狀態。覺知呼吸,正念而入息,正念而出息;若入息長,了知「我入息長」;或出息長,了知「我出息長」;或入息短,了知「我入息短」;或出息短,了知「我出息短」。恰如熟練的木匠,或拉鋸長,了知「我拉鋸長」;或拉鋸短,了知「我拉鋸短」。觀出入息,注意入息、注意出息,心愈觀愈細,愈注意愈專心,知入知出、知生知滅。氣息由粗到細,心念生住異滅,剎那不停,由生滅、生滅……反觀能知的心不生不滅,最後達到「反息循空」,契悟空性。

動中正知而作

  靜中如是修持,動中亦如是。或於身,觀生法而住,觀滅法而住,觀生滅法而住。覺知「唯有身」,如是唯有正智,唯有正念。於行時,了知「我在行」;於住時,了知「我在住」;於坐時,了知「我在坐」;於臥時,了知「我在臥」……此身置於如何之狀態,亦如其狀態而了知之。行住歸來,正知而作;觀前顧後,正知而作;屈身伸身,正知而作;搭衣持缽,正知而作;食、飲、咀嚼、嚐味,正知而作;行、住、坐、臥、醒、語、默,亦正知而作。單單的的,只有第一念「知道」,而不起第二念,分別、愛憎、取捨。「知而不著」就此一法,乃止觀雙運、定慧等持,必可斷世貪愛、離欲清淨,遠離五蓋煩惱。

  《佛遺教經》云:「縱此心者,喪人善事;制之一處,無事不辦。」欲成就無上菩提,當知「萬里途程不離初步」、「萬丈高樓平地起」。進修大乘,亦不捨小乘,非一非異,不即不離。從數息觀對治散亂心,調出入息,觀息生滅至觀心念遷流,因而悟到空性及覺性。儒家也是要「知止」及「中和」,《大學》云:「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中庸》曰:「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不論世出世法,皆以心為主,一切言語施為、舉止動念,當以中道行之,不偏不倚,不落兩邊。若未安住覺性,隨外境而起七情六欲,就容易失神損志,傷身害命。

  「人隨情欲,求於聲名,聲名顯著,身已故矣。」何況人命在呼吸間,「念念迅速,一剎那,轉息即是來生,何乃晏然空過!」當勤精進,慎勿放逸,以期早日證得圓通。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