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
 
本期主題:感受虛妄







一般人認為要「跟著感覺走」,但依種種感受而情緒起伏,卻是造作業種,流浪生死。
佛法以真實的智慧,讓我們了解感受的無常性、虛妄性,唯有「跟著覺性走」,才能真正地走向解脫自在的光明大道!



跟著覺性走

文/中台女眾佛教學院大學部二年級 見幅法師

  每一個人都是導演,自導自演著一部人生的夢幻戲。戲中,每個人都想追求快樂與安定,有些人以啖美食滿足味覺為樂,有些人以富貴名利等欲望為樂,有些人以追求心靈覺受為樂……凡此種種,皆以六根攀緣六塵,滿足感官覺受為樂。但是,真的快樂嗎?所謂「風流得意之事,一過輒生悲涼;寂寞清真之境,愈久轉增趣味。」風流得意之後,夜深人靜時徒留無盡空虛;遇不如意,徒抱情緒起伏。究竟什麼才是真正的快樂?

色如聚沫 受如水泡

  每天早上一張開眼睛,隨所見所聞,六根無時無刻不在攀緣外境,領納感受。眼睛見到,馬上分別顏色、種類、好惡……有人喜愛白色、有人喜歡綠色……其實,顏色只不過是太陽光照射下,物體對於光線的吸收和反射;如果沒有太陽光,一切都是黑暗的。人的肉眼所見,僅是大自然中一小部分的可見光範圍,十分有限,因此,顏色是因緣和合所生,實是虛妄。依於外境所見所聞而起的感受,隨這念分別心生住異滅,最後消失。就如同新衣,當新鮮感一退,不再是新衣,一切僅不過是自心妄生分別的虛妄假相。

  喜愛以美食來滿足口腹之欲的人,沉溺於嗅覺和味覺的感受,但苦、鹹、淡、甘、辛……種種味道皆因調和而成,倘若是一盤未加任何調味料的白豆腐,仍會受到同樣的喜愛嗎?那麼,我們到底是吃菜還是吃調味料呢?或者只是沉溺於對食物的想像覺受?味覺的感受只在一瞬間,且因人而異,有人喜歡重口味,有人喜愛清淡。重口味之人會因食物清淡而沒胃口,然而,依時節因緣的不同,口味亦會隨之改變。如清朝光緒皇帝於八國聯軍入京時,流亡避難途中,又饑又渴,吃了蕃薯葉就如同天上美味;回到宮中之後,百味當前,再吃蕃薯葉卻沒有當時那番滋味了。因此,感官的覺受,既短暫又不真實。

但離妄緣 即如如佛

  《楞嚴經》云:「汝當照明,諸器世間,可作之法,皆從變滅。阿難!汝觀世間,可作之法,誰為不壞?」一切外在的器物、山河大地……都是「器世間」,都將變滅。希望藉由外在的物質得到快樂,無異緣木求魚。「可作之法」包含一切造作之法,感受亦是一種造作之法,原不存在,由領納外境,經由心意識的造作而產生,亦會變滅。例如,身體的冷熱滑觸、輕安遲重種種覺受,以及一切境中違順內心所起的意根覺受,皆隨著意識攀攬外境、前塵,造作遷流。其實,一切皆是因緣和合假相,由心所生,以此感受為真而分別取捨,煩惱不斷。故《楞嚴經》云:「以生滅心為本修因,而求佛乘不生不滅,無有是處。」

  《老子》云:「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外在的感官覺受只會使人蒙蔽心智,而造業受苦。春秋戰國時,晉獻公攻打虢國,須借道虞國。獻公聽荀易獻計,割愛以寶物為餌,換取借道之便。一旦攻下虢國,虞國便成了甕中之鱉。而虞主收到寶物,滿心歡喜地答應,不顧大臣以「唇亡齒寒、輔車相依」之理力阻,最後失了鄰邦,也失了國土。因此,貪愛世間之物,則令心昏昧。《大學》曰:「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認清世間一切可作之法皆生滅虛妄,才能洞察萬象,不為所惑。

  什麼才是真正的快樂?「寂寞清真之境,愈久轉增意味」,不再跟著感覺走,回復本具的這念覺性,不造作、不外求、不生滅,如雪山童子所求之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繼而發大乘菩薩心,大作夢中佛事,行菩薩道,利益眾生,解脫自在!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