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
 
本期主題:無求的快樂







外在的一切,難填欲望的無底洞。
所謂「事能知足心常泰,人到無求品自高」,
真正的富足,不在於擁有很多,而是因為所求不多。
無求,是一種超脫、是一種淡泊、是一種態度。
不在追求中貧乏一生,而要在無求中擁抱富足和快樂,
體會心靈的遼闊與自在!



無求乃樂

文/普眼精舍禪修班學員 傳芸

  有一天,先生問我:「老實說,你快樂嗎?」我回答:「我很快樂呀!」他愣了一下,羨慕地說:「我相信你真的很快樂,看你毫不猶豫,回答得那麼直接。這是你的福報!」

薰修佛法 開啟心光

  我真的感到很快樂,而且我知道我的快樂是因為知足。我已擁有自己的房子,雖然只是不到三十坪的小公寓;我不需要私家車,因為住在交通便利的台北市;我未使用時髦的智慧型手機,舊的還沒壞,沒有更換的理由……外在的物質無法誘惑我,簡單的穿著與飲食,是一種自然的生活習慣,吃喝玩樂對我來說,似乎都是多餘。

  我與先生努力經營穩定的家庭生活,我們互相依靠而又各自獨立,兩個孩子安住於普台讀書,這些都給予我最大的安慰與快樂,並不需要再得到什麼或需要別人給予我什麼,這種內心安定又自由的喜悅,勝過一切物欲,我想這就是無求。

  只是安定又自由的內心,並非時時刻刻都存在。學佛之前,它常停滯不通,而我並不知苦;學佛之後,不安定的心依然不定期地浮現,但是我能慢慢覺察到。

返照自心 解脫枷鎖

  婚後,雖然定期給家裡錢,父母仍時常感嘆錢不夠用,銀行貸款還不出來,偶爾會要求我們再寄一筆錢回去應急。每次要求的都不是小數目,像無底洞般深感無力,卻無法得知他們究竟有多少債務。我甚至曾懷疑他們是否真的拿去還債,還是移作他途?終於,我們要求把銀行貸款轉入名下,由我們親自償還貸款。

  原本以為錢的問題應該解決了,沒想到父母依然為錢煩惱、奔波,有時還酸溜溜地試探我們是否認為他們是又窮又沒用的老人家?這些言語總攪亂我的心情,也不知如何回應。之後才發現,除了銀行貸款,他們還有不想告訴我們的其他債務,加上傳統的小生意雖然已經不賺錢,但為了生活及面子問題,他們堅持繼續經營。

  學佛之後,聽法師講解「因地法行」。法師鼓勵我們應該因上用功,最直接的方法便是時時觀照自己的念頭。因此,「心念」這個名詞經常在腦海中出現。那年,手足們正討論是否在過年給雙親一個大紅包,言談間提及:「這樣債務能還掉嗎?每年都要這樣給嗎?」一時許多妄念紛至沓來。靜下心想想:我很需要錢,因為自己還有房貸及孩子的教育費等,然而至今從不缺錢,還能在道場布施,可見因緣圓滿最重要,而有正念才會有善因緣。我們的一念孝心,只為讓他們不再為錢煩惱,至於他們如何運用這筆錢就不重要了。我們不該聚焦於「到底還有多少債務?」「到底還要拿出多少錢?」無私無求的心念一定會起作用,解脫大家的苦處。

  有一天,母親私下告訴我:「大家都想要問清楚債務,都希望父親不要再作生意,都說每個月會寄錢回家,但是我們也有尊嚴,不作生意怎麼生活?難道每個月坐等孩子的錢嗎?」聽了母親的話,感到難過與無奈,我們一廂情願地想幫助他們,卻不懂得慈悲同理他們的需要。

  在精舍上課的時間愈久、聽聞的道理愈多,愈有勇氣正視自己的念頭。看到自己的分別心,強烈的我相、人相,處處有求──執著於那是我的錢、執著於「給父母錢不如替他們還貸款」、執著於擁有金錢的掌控權……太多的有求,不覺中已囚禁自在的內心;直至學佛之後,才了解掙脫框架的快樂。

  原來,害怕沒有錢財的不安全感,讓我過不了這一關。多次學習布施之後,在金錢方面漸漸能捨。無求的布施,讓我在每一次的布施後,都能很快地重新開始,心中沒有掛礙,心量漸漸擴大。不再過問父母需求的原因,只求好好修持自己的起心動念。心念不夠純粹時,才會對結果不滿意而產生煩惱;起了煩惱,就回歸佛法,尋求解決的智慧。

  內心自由沒有枷鎖是來自於知足,而真正的知足源自於感恩。無所求,才能事事圓滿。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