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
 
本期主題:無求的快樂







外在的一切,難填欲望的無底洞。
所謂「事能知足心常泰,人到無求品自高」,
真正的富足,不在於擁有很多,而是因為所求不多。
無求,是一種超脫、是一種淡泊、是一種態度。
不在追求中貧乏一生,而要在無求中擁抱富足和快樂,
體會心靈的遼闊與自在!



人到無求品自高

文/中台女眾佛教學院研究所一年級 見證法師

  求,世人都求些什麼?

  求有棲身之所、求有衣蔽體、求有食續命;再求,求什麼?求有屋可居、有衣可穿、有食溫飽;更求,求什麼?求華屋美食、求豪車代步、求金榜題名、求事業騰達、求功成名就、求富貴長壽……。得之,思欲更多,凡有所求,無窮無盡。既有所求,便有求不得苦;既因求而得,便有失之苦,故經云:「有求皆苦」、「多欲為苦」。

財色難填欲壑

  世人種種欲求,不離財色名食睡,在色、聲、香、味、觸、法六塵境中追逐,百般籌量,千般求索,萬般計較。所謂「天高不算高,人心比天高」,貪欲猶如大海,深不見底,欲求永無滿足之日。為達目的,汲汲營營,想方設法,甚至不擇手段,殺、盜、淫、妄於焉生起,招罪禍殃隨即而至。

  一日,箕子見商紂王以象牙筷子吃飯,心中十分憂慮,心想:「使用上等象牙筷子,則必用犀角與美玉製作之杯盤為配套;而有此高級器皿,便不會用以裝粗食,必盛山珍海味;食佳饌,便不願再穿粗布衣裳,必定錦繡綢緞;接著,便是華屋大宅……依此而往,欲望永無止息,於個人、社稷豈不可憂?」由於深知欲望之害,乃加以勸諫。然而,商紂王並未採納。果不其然,未及五年,紂王便建起酒池肉林,荒廢政事,又設炮烙之刑,殘暴無道,終至亡國。此正所謂「貪心不足蛇吞象」、「水滴雖微,漸盈大器」,多少作奸犯科,都起於一念之貪。

  有所求,就會患得患失。求得,恐失去;求不得,牽腸掛肚,甚而上怨神佛不靈、下怨世間無情,內怨眷屬無用,外怨師友不助。一連串的心念、一連串的作為,皆源於「求」。殊不知,「有形皆歸壞」。昔時,秦始皇為求長生,煉丹、求仙,遣人渡海求長生不死之藥,而今「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所謂「榮華總是三更夢,富貴還同九層霜」,富貴榮華倏忽而逝,如夢若霜,虛妄不實,無得久停。《達磨二入四行觀》云:「世人長迷,處處貪著,名之為求。」《佛說八大人覺經》云:「心無厭足,惟得多求,增長罪惡」,有所求的心,為物欲所蔽,始終在「迷」,看不清真相,不知窮盡一生所追逐的僅是虛妄生滅之假相。迷而不知,為物所繫,為物所役,在生死苦海中輪轉不息。

  經云:「有求皆苦,無求即樂,判知無求,真為道行。」有所求,即有千般不自由、萬般不自在。欲得身心真正清涼、自在,便須放下執取,以「無所求」之心而行。無所求,並非意謂人生茫無所依,而是知進知退,行善而不居之無私無我。無所求的心,含藏著無量的慈悲與智慧。

但求眾生離苦

  綜觀歷史,古聖先賢皆是以無所求之心圓滿生命,成就載譽史冊之高貴品德;諸佛菩薩及歷代祖師,更是以無所求之心弘誓六度,證無上道。其之所求,唯求安邦定國,唯求利濟群生。

  宋朝范仲淹,曾得一風水寶地,風水師告之若於此地興建家宅,子孫將代代賢貴、公卿輩出。范仲淹聞言便道:「與其一家富貴顯達,不如捐地辦學,為國培育更多公卿將相。」遂捐地興辦府學,又以自身俸祿購置「義田」,設立「義莊」。此即是捨己利以利眾之無私表現,為後世傳頌載道,雖不求名,而名自至。

  菩薩亦有求,「但『求』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廣修六度萬行,度眾無有疲厭。如地藏菩薩立願:「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不空,誓不成佛」,大悲大願,救度群迷,令萬眾欽仰,百代歸崇。修行人亦有求,求善法、求正法、求作佛。世尊過去為雪山童子,聞一梵志誦偈,為代眾生求至高無上妙法,捨身以換半偈。諸有求,不為己;因上行,非果上求。行無所行,求無所求,因無私無我而能攝眾。

  「無欲則剛」,不繫於物,則清心寡欲;不役於物,則任心自在。儒家云:「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面對各種誘惑,乃至身處困頓,仍能不改其志,「百花叢裡過,片葉不沾身」,將心安住於無為法上,則能超然物外。儒家言:「去人欲,存天理」,俗謂:「貴莫貴於無求,賤莫賤於多欲」、「能無求者,天不能賤」,放下心中之欲求,即便身仍隨外在環境而運轉,但隨順因緣修習善法,進一步能「修一切善,不執著一切善」,明白一切有為法皆是因緣和合、緣起性空,無一法可得,則能真正超越外物之繫縛,得身心之自在、解脫。

  心無所求,則無諂曲以求人意;心無所求,則無邪心以滿己欲。以無所求之心行諸善行,以菩薩行濟度眾生,則心地光明、坦蕩,無入而不自得,正是所謂「人到無求品自高」!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