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
 
本期主題:如何面對誹謗







  委屈惱恨、忿懣不平,是一般人遭受誤會冤枉、誣謗陷害時會有的反應。

  《了凡四訓》云:「聞謗而不怒,雖讒燄薰天,如舉火焚空,終將自息;聞謗而怒,雖巧心力辯,如春蠶作繭,自取纏綿。」

  佛法更告訴我們:「煩惱以忍辱為菩提,是非以不辯為解脫。」為人生開啟了一條更為寬廣的河道,把冤結融化、將仇恨打包,流入善識因果及忍辱不動的心性大海!



是非因忍辱而解脫

文/中台女眾佛教學院大學部二年級 見徇法師

  翻開報章雜誌,種種抹黑、八卦新聞充斥,顯示現代社會人際交往,一不小心就會陷入是非。一般人遇到毀謗、譏諷的不實言論,因為覺得名節受損,就會急著找對方據理力爭,結果往往有理說不清,造成諍論;或是心生委屈、不滿,甚至尋短表示自清,造成更大的遺憾。所以,如何面對毀謗、誤解呢?大乘行門的「忍辱波羅蜜」可以幫助我們以平靜、理智的心境來面對。

以定伏惑 隨慧解脫

  「忍」就是能忍之心,「辱」就是所忍之境;「波羅蜜」是梵語,即是度脫煩惱,達到寂靜解脫之意。所以,運用忍辱波羅蜜,就能安然自在,不為境界所動搖。

  忍辱不是懦弱怕事,相反地,是心量、定力、智慧的展現。忍辱的第一步是「伏忍」,也就是勉強將煩惱、怨氣降伏。一般而言,人一聽到毀謗的言辭,都會立刻暴跳如雷,瞋心一起,很容易失去理智,造成不可彌補的傷害。所以,無論如何都要先忍住情緒及報復的言行,這需要定力的養成。

  然而,假使只是一味地忍氣吞聲,始終耿耿於懷,也只是暫時壓抑,並非長久之計。因此,要以智慧來轉化煩惱。仔細思惟對方所說的話,如果是不實在的、子虛烏有的事,根本不需要加以理會,因為日久見人心,真相總會大白。反之,如果對方說的話正好點出了我們需要改進的地方,那麼,檢討反省、慚愧改進都來不及了,又有什麼理由責怪他人?

  很多時候,覺得怨恨、不平,感受到自己被傷害,往往都是因為站在自我為主的角度,評判他人的是非對錯,忽略了反求諸己的內省功夫。達磨大師〈二入四行觀〉中的「報冤行」云:「若受苦時,當自念言,我往昔無數劫中,棄本從末,流浪諸有,多起冤憎,違害無限,今雖無犯,是我宿殃,惡業果熟。」反省自己是不是在有意、無意當中,曾與他人結下惡緣?是否也曾以不實的言語或主觀的想法傷害過他人?此時,深刻同理他人的感受,就會生起慚愧、悔過的心,面對眼前的困境,有了更寬闊的包容,了達因果,就能做到「逢苦不憂」、「甘心甘受,都無冤訴」,進而提升到「柔順忍」。

毀譽不動 慈忍無生

  唐朝名將郭子儀由於功績顯赫,引起當權宦官魚朝恩的嫉妒、陷害,因此,無所不用其極地想要激怒郭子儀,不僅是言語的誣謗,還挖掘郭氏祖墳。然而,郭子儀始終不為所動,也不加以報復。當皇帝關心、慰問時,郭子儀不但不申訴委屈,反而回答:「過去帶兵打仗,軍紀管理不當,手下的士兵不知道挖了多少人家的祖墳,這一切都是自己的果報。」因為郭子儀的氣度大,所以能度過一次次的政治險難。《佛說四十二章經》云:「忍者無惡,必為人尊」,忍辱的廣大心量,不僅能夠化除瞋恚、粗暴、傲慢等煩惱,運用定力與智慧,還能贏得敬重,達到處世圓融、自在解脫。

  〈永嘉大師證道歌〉云:「觀惡言,是功德,此即成吾善知識,不因訕謗起冤親,何表無生慈忍力。」一句話可以毀掉一個人的一生,也可以淬鍊、增益生命的韌性和深度。不論順境或逆境、得意或失意、稱譽或毀謗,終將如過眼雲煙般,不留一點痕跡。只要這念心作得了主,如如不動,於境不生分別,冤親平等,就能由伏忍、柔順忍提升到無生忍、寂滅忍,如此一來,不僅能達到平靜、和諧,更能圓滿忍辱波羅蜜,超凡入聖,究竟解脫!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