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
 
本期主題:有禮走遍天下







  有些人認為:「有理走遍天下」,但是,當自己的「理」與他人的「理」相衝突時,有些路就走不通了。因此,假使無「禮」,「有理」也會變成「無理」。

  子夏曰:「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厚薄親疏、尊卑大小皆合禮有節,則能盡人倫、致中和。有禮,天下之路無不暢通!



克己復禮

文/中台男眾佛教學院研究所二年級 見寅法師

  獨木橋的兩端,一隻黑羊與一隻白羊都準備要過橋,兩隻羊怒氣沖沖地對峙著,誰也不讓誰,誰都過不了。同樣的故事,也發生在你我身邊:狹路會車時,大家搶著先過,結果把唯一的通道堵塞了,兩條車龍,同樣進退不得。當然,我們也曾見過溫馨的畫面:兩車在田野間相遇,雙方互相禮讓,輕按了喇叭,彼此親切地打聲招呼,揚起了愉快的心情。

禮之用 和為貴

  中華文化當中,有著深厚的禮儀底蘊,所謂「不知禮,無以立」,禮就是我們的言行舉止應合乎時宜,從中展現我們的精神、心性。人與天地萬物之間,就在和諧的關係當中,各各找到安身立命之處,因此,《中庸》云:「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是天下萬物的天然本性;「和」,就是順應萬法運行的軌則。萬法運作皆不離因緣,若能順應時節因緣來進退,就能與諸法和諧而得到利益,這就是禮,故得以「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例如:日月星辰的運作,四時有節;社稷綱常的安立,人間和睦;家族親倫的慈孝,長幼有序。若不能和合,則風雨失調、社會失序、家道不興,這就是失之軌度。所以「禮之用,和為貴」,禮儀之道,要能配合時節因緣,合宜的表達,就能得體大方,這即是適當的禮節。

  所謂「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若只有心之用,卻失之禮節,則「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恭敬而不合乎禮,就容易勞倦;過度拘謹,反而無法果斷;好勇不守禮制,則會犯上作亂;個性過於直爽,則容易得罪別人。這說明了:水若無渠道之軌範,不興水利;心性之表達,要配合時節因緣來展現。

  然而,若為了迎合因緣,失去了應有的份際,違背良知良能,則非但不能表現我們的真誠,也會讓所作所為失去正當性,這就不是禮節的本懷。例如,計程車司機配合顧客的要求闖紅燈,雖然滿足客人的期望,卻失禮於社會大眾,反招禍害。

  什麼是禮的本懷?孔子曾感嘆:「禮啊!禮啊!難道只是送送禮嗎?」禮儀的目的,就是透過與外境的和合,進一步調和、柔軟我們的內心,對治我們的煩惱心,化除傲慢、散亂等種種習氣,使行為得到匡正,進一步而能正心。這念心,要能光明坦蕩,正正當當,這就是真誠之心。有了真誠之心,就能夠得到別人的尊重,此即是禮讓之心。所以,儒家說:「克己復禮為仁。」從對禮儀的實踐中,克制自己的欲望與習氣,沒有自我私心,故進一步能體諒別人,以同理心真誠地與人相處,而能仁民愛物。導師 覺大和尚所開示的中台四箴行──「對上以敬、對下以慈、對人以和、對事以真」,正是為人處事應有的態度,從中薰陶禮儀,也滋長真誠之心。

禮之體 真誠心

  古時宰相張英,一日收到家書,原來是家人為了爭牆三尺,與鄰家結惡。張英告訴家人:「千里修書為一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由於以德服人,鄰人亦退三尺,留下「六尺巷」的美談。這就是禮讓美德所長養的胸襟。得人心者,天下順行,萬民景從,故云:「有禮走遍天下,無禮寸步難行」。

  所以,真心待人,即是最好的禮節。經云:「恆順眾生」,此即禮的本懷。從此本懷出發,禮發於相,就是威儀。行者學習三千威儀,種種細行,成就的自在氣度,就能度化眾生。禮之為用,就能和合眾生。對菩薩來說,以禮攝眾,啟發眾生的良善心性,是六度萬行的具體展現。有禮之人,更是散播人間溫暖的仁者菩薩。

  《三字經》從童蒙開始就教導要「親師友,習禮儀」,可見,禮儀必須從小培養。現今社會人際間的互動多元而頻繁,在高度的競爭環境裡,人情愈顯疏遠而陌生,透過禮節的教化,培養「真誠待人」之心,正是當前社會亟需的良善風氣。期盼在每個人的心靈路上,彼此都能以禮相遇!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