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
 
中台廣傳








中台禪寺一百年度春季精進禪七

文/編輯部


  古德云:「修行千劫,但求一悟。」明悟本具心性,契入歷古而常新、最究竟圓滿的智慧,即為人生開啟源源不絕的活水源頭。每年春、夏二時,本寺皆舉辦數梯次精進禪七,助益學人明悟心性、正本清源,實現佛法慈悲濟世之本懷。

  本寺一百年度春季精進禪七,分為學界精進禪七及大眾精進禪七,從一月二十二日至二十九日及二月四日至十一日,共有一千五百餘位居士參加,各大專院校教授、中小學教師、大專青年及社會賢達,以及來自美國、歐洲、澳洲、香港、泰國、菲律賓等地學員,不遠千里前來參禪悟道。

行住坐臥好安禪

主七見燈和尚為學員正授八關齋戒,助益行人種下解脫煩惱、成就佛道的正因。
導師開示學人,打坐是心靈的環保,淨化心中的貪瞋癡三毒,轉識成智,轉染成淨,才能真正趨吉避凶、消災免難。 
  「十方同聚會,個個學無為,此是選佛場,心空及第歸。」起七茶會中,主七見燈和尚開宗明義揭示,禪七的目的即是「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未悟之人如踩浮雲,下一步如臨萬丈深淵;悟道之後,腳跟點地,對生命和世界有正確的認知,方能解除種種無法掌控的風險,掌握究竟離苦得樂之鑰。無論是茶會、靜坐、過堂、跑香,乃至於禁語、隨眾作息等種種規矩,皆為助道因緣,希望大眾生難遭遇想,萬緣放下,體悟真實的安身立命之處。

  《楞嚴經》云:「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是則名為三無漏學。」翌日上午,主七和尚慈悲為學員正授八關齋戒,一日一夜在僧團學習出家生活,聽經聞法、端正知見,落實清淨身口意三業的功德,種下解脫煩惱、成就佛道的正因。此次學界禪七的戒會,亦是本寺於建國百年新春第二度開壇正授八關齋戒,共有一千二百位戒子圓滿殊勝功德。

  主七和尚悉心教持八戒法,以此作為禪七期間行住坐臥、衣食住行的準則,解七後亦能成為生活中為人處世、追求圓滿如意的清淨智慧。如「不著香華鬘、不香油塗身,不歌舞倡伎不往觀聽」一戒,正是對治一般人以聲色刺激為樂,乃至妝扮、整形等追求外表的迷思。禪七中,學人萬般放下,收攝六根,一心安住在覺性上用功,面對真正樸實寧靜的自我,體會禪悅為食的法喜,真正是最大的休息、最大的莊嚴。

萬緣放下天地寬

  禪七中,導師 覺大和尚提示學人,打禪七最重要的是必須了解「禪」的意義。「禪者,佛之心」,即諸位聽法這一念心,也是人人本具的覺性。這念心時時刻刻保持清楚明白、沒有妄想執著,所謂心空境寂、一塵不染。要達到這個境界,需要時間磨鍊、薰習,所以,行者以七天剋期取證,淨心、定心、明心,找到了路頭,悟後起修方是真修。

  古德云:「達磨西來一字無,全憑心意用功夫,若要紙上尋佛法,筆尖蘸乾洞庭湖。」這念心清淨了、煩惱漏盡了,即是佛、即是道,故云:「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禪七就是直截了當在這念心上用功,沒有時間、沒有空間,離一切相對、生滅境界,契悟每個人的真生命。諸佛所傳的這念心、這個法身慧命,不生不滅,真正是無量光、無量壽。

  現今全世界面臨氣候暖化危機,一般人只知道從環保、節約能源下手,佛法告訴我們不僅要惜福,還要修善,最重要的是心靈的環保。所謂「心淨國土淨,心平天下平」,打坐就是心靈的環保,淨化心當中的貪、瞋、癡三毒,轉識成智,轉染成淨,才能真正趨吉避凶、消災免難,這就是人生的真理。禪七當中,淨化自心、明心見性,是最高的智慧。

  《楞嚴經》云,狂心頓歇,歇即菩提。第一步,心要歇得下來。這念心不但不起心、不動念,還要念念分明、處處作主,等於儒家所說:「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昔日顏回居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為什麼?孔子云:「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回也,屢空。」這念心淨、定、明、空,煩惱統統放下了,不再隨業流轉,不沉醉在紙醉金迷、名利權勢當中,心清淨了,就有智慧、福報,人生什麼都看得開。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並不是有一千隻手、一千只眼,意指只要心淨、心定、心明,為人處事看得清楚、面面俱到,就有千眼般的大智慧;什麼事都願意去做、去學,所謂「君子身可大可小,丈夫志能屈能伸」,就像有千手一般。十法界都在一心當中,命由己造,了解這個道理,人生就很有希望、很有意義。

隨順覺性萬善圓

  禪七中每天十支香的用功,除了早晚課誦、坐香、行香之外,善知識觀機逗教,適時提示用功的法門,並安排小參與團參諮詢時間,一路婆心孤詣,循序引導學人建立正知正見,由信、解、行、證契入這條心路,體會佛法不離世間法、萬法歸宗的道理,不致走錯路、走遠路。

  住持和尚開示,迷悟就在一念間,差別即在知見、觀念。「明心」即是這念心清楚明白,沒有妄想、昏沉、無聊、無記;「見性」是對心性有正確的認知及態度,能安住在本自清淨的覺性上。六祖大師云:「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二六時中能夠堅住正念、隨順覺性,具體落實即是「靜則一念不生,動則萬善圓彰」。動靜二相了然分明,即是中道實相觀。禪七中修戒、修定、修慧,無非是破惑顯真,使本具清淨心現前,安住在中道實相的靈台,生命就找到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活水源泉。

  解七茶會上,住持和尚勉勵學人,「信為道源功德母」,找到路頭就不要再懷疑。古德云:「未悟之前猶自可,悟了以後事更多」,趙州老人十八歲開悟、八十歲猶精進行腳參方,直至大徹大悟後,建設道場、弘揚佛法!真正認識生命的價值之後,也要讓所有人能分享所得、所悟,發揮最大的功德利益,就是自利利他的菩薩行,此即「萬善圓彰」,大眾要有這樣的願心。

  《圓覺經》中文殊菩薩問如何成佛?佛云:「一切如來本起因地,皆依圓照清淨覺相,永斷無明,方成佛道。」走出這一期一會的選佛場,因上廣積福慧資糧的康莊大道朗朗現前。在充滿法喜與感恩的法布施、法供養底下,一顆顆堅固的道心,已然跨過門檻,登堂入室,回家的路走得踏實而堅定,只待因緣果滿、水到渠成,人人佛階可期!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