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
 
本期主題:圓滿福慧出坡去







出坡 培福 斷煩惱

文╱見梧法師



  唐代,百丈懷海禪師創立禪院,制訂清規,實行農禪生活,力行「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為後世立下典範。

福慧俱修破二執

  古時的叢林制度中,集合大眾勞動作務,稱為「普請」──意即普請大眾,上下合力,完成常住事務,又稱為「出坡」。時至今日,從農業時代進展到太空時代,從單純的「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進展為「一日之所需,百工斯為備」,出坡作務仍是佛教道場日常的功課之一,在行住坐臥、二六時中,用功返照自心。在中台禪寺,每逢週休二日或法會,各精舍學員回山發心出坡,不僅藉此因緣親近三寶、修福修慧,更是將利他而又自利的菩薩行落實在生活之中。

  從佛法的角度來看,所有事物都不離因緣果報的法則,「有因有緣事易成,有因無緣果不生」,因此,無論是世間的學業、家業、事業,或是出世間的修行道業及菩薩行業,想要有所成就,除了自身的努力及外在的條件以外,便是要具備福德資糧。出坡作務,即是累積福德資糧的方法之一。來果禪師曾說:「行道一事,有兩種行:一福,二慧。知初出家,必住叢林,先修福本。」對修行人而言,如果沒有先培福,不但智慧難開,也容易遇到障礙。

  修行,不外乎對治煩惱,而產生煩惱的原因,則不離我執及法執。在出坡作務的同時,若能放下我執及自我的主觀意識,不被色身的疲憊所困,亦不為外在的境界之風和內心的苦惱及妄想所擾,藉境練心,就是在破我執;若是清楚明白並且奉行《金剛經》所說的:「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修一切善,不執著一切善,便是在破法執。《永嘉證道歌》云:「行亦禪,坐亦禪,語默動靜體安然。」在禪門當中,不論行住坐臥,能夠保持覺察、覺照,不落妄想雜念,心明如鏡,即是禪心,也是在轉煩惱為菩提。

圓滿六度菩薩行

  滿清末年,廣欽老和尚從瑞舫法師出家,專修苦行,日中一食。一日中午,在出坡結束以後,眾人還沒有把工具收拾好,便趕往齋堂用齋,廣欽老和尚本來也想到齋堂用齋,卻為轉塵老和尚叫住,命令他將所有的工具收好。當時,廣欽老和尚心裡愈想愈不是滋味,瞋心一起,便朝向山門外走去,走沒多遠,又自忖道:「自己不是決志苦修,專為了生死而出離嗎?現在,只為了一點苦差事鬧意氣,豈不違背初願?」當下,心中的所有不滿全都消失了。事後,轉塵老和尚向廣欽老和尚說道:「吃人不吃,做人不做,以後你就知!」自此以後,廣欽老和尚更加刻苦自勵,不敢妄起退道之心。

  從事上來看,出坡不但可以學習及體驗平時不熟悉的事物,同時也是在修習六度,累積成道資糧──貢獻自己的力量,是「布施」;不說他人是非,以慈悲心待人,是「持戒」;甘之如飴,無有怨言,是「忍辱」;發心不懈,不被困難擊退,是「精進」;一心一意,無有分心,是「禪定」;用智慧圓滿坡務,了知三輪體空的道理,即做即了,是為「般若」。若能效法溈山禪師當典座、雪峰禪師為飯頭、臨濟禪師作園頭,為大眾發心做事、吃苦出力,行菩薩道,無有疲厭;更進一步,從事入理,返本還源,了解事理一如,無有能所之分,如《六祖壇經》所云:「不離自性,即是福田。」相信,佛階決定可期!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