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
 
本期主題:化敵為友,冤親平等







忍辱無怨,慈悲無冤

文╱中台女眾佛教學院大學部二年級 見榆法師



  每個人都希望能左右逢源:家庭和樂融融,公司裡上敬下從,學校中互礪互助……然而,在看似祥和、光明的景象中,總是隱隱地存在著幾個想到就會蹙眉的面孔、一些最好不要相遇的身影,以及讓自己情緒失控的罪魁禍首……。

  我們執著於這些看似堅牢難破的負面觀感的同時,是否曾細細省思,彼此的冤結是如何開始糾纏相縛的呢?

正觀因緣法

  佛陀時代,一日眾人外出托缽乞食,行經一瓜園,阿難尊者前去向看守瓜園的女子化緣,豈料女子一見到阿難尊者,便劈頭一陣叫罵,更不用說布施供養了。佛陀便再派迦葉尊者前往,女子竟滿心歡喜、恭敬虔誠地供養尊者。阿難對此百思難解,便請世尊開示其中因緣。世尊告訴大眾,這女子在數萬大劫以前是一隻貓,往生後曝屍路旁,阿難尊者經過時嫌其臭穢,掩鼻急避;迦葉尊者則慈悲地為其授三皈依,並細心掩埋。這位女子的反應,便是來自於過去所結下的善惡因緣。

  假使我們能夠理解〈達磨二入四行觀〉中所云:「今雖無犯,是我宿殃,惡業果熟,非天非人所能見與,甘心甘受,都無冤訴。」雙方的冤結便無由轉深積聚,自己亦能逢苦不憂。

  惡緣的開始,往往由於身口意三業的疏失,而觸惱了他人。可知,端正身口意三業,便能轉化惡緣,廣結善緣。孔子曾提示弟子樊遲:「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雖之夷狄,不可棄也。」在平日的起居生活中,便要保持恭敬謹慎的態度,若能養成良好的習慣,面對社會錯綜複雜的人際往來,便能進退得宜。做每一件事,皆能認真敬重地完成;與他人相處,忠誠信實,大眾自然見之歡喜。「雖之夷狄,不可棄也。」孔子提醒弟子,就算到了未開化的地方,也不能拋棄應有的行事準則,以平等心做人做事,以善心對待一切有情。

善修慈忍力

  假使彼此之間已結下了惡緣,相遇時無法按捺身口意惡業的發動,應如何轉化?又為什麼要轉?經云:「當知瞋心,甚於猛火。」冤家路窄,狹路相逢時,心中所起的瞋火會讓人失去理智,困縛在怨憎會苦中無法抽身。所謂「有因有緣事易成,有因無緣果不生」,無論是事業、道業,都要有善緣才能成就。縱容恚心,便多一個敵人;調伏自心,就多一份助緣。因此,面對過去的怨仇,須效「羅漢以忍辱為力」而行。

  一日,寒山問拾得:「世間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惡我、騙我,如何處治乎?」拾得回答:「只是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幾年你且看他。」再難堪、惡劣的情境都會過去,因為這一切是遇緣方生,緣盡還無,有生就有滅,有開始就會結束。忍得住,不再往火上加油,彼此的瞋火、怒氣終能止息。瞋怒止息了,就是平和的開始。《六祖壇經》云:「忍則眾惡無喧」,忍,則與外界的惡法不相應,不為內心的煩惱、惡念所侵擾,常保自心清涼。

  佛陀於過去生中,曾有一世為深山中的獼猴。一日,聽到一位因追捕獵物而掉落深谷的獵人求救聲,獼猴見狀,不顧安危攀崖搭救,背負著獵人抵達安全的平地。怎料受困多日、饑餓難耐的獵人竟心生惡念,恩將仇報,拿起石頭就朝向獼猴的頭部擊去。血流遍地的獼猴心中雖有萬分驚訝,卻毫無悔惱,反而對獵人愚暗的惡心惡行心生悲憫,自念:「我今日無緣度化此人,願他來世常遇諸佛,蒙受法益而得度,未來世世不再起此惡心。」一心生十法界,我們用什麼樣的心念看待外境,便與什麼法界相應。看來好心反遭惡報的獼猴,因為始終為他人的利益著想,所以雖遭傷害,仍懷抱著利生的慈心悲願;看似慘毒的外境,反增自心的清淨與光明,常與諸佛菩薩同一法界。

  自心的熱惱或清涼,取決於我們用什麼樣的心量包容他人,用什麼樣的知見看待世界。《華嚴經》云:「諸佛如來以大悲心而為體故,因於眾生而起大悲,因於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觀眾生為三毒所苦,發大悲心;在發大願心引領眾生離苦得樂的同時,我們亦與眾生共趨光明的彼岸。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