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
 
本期主題:活在當下







覺醒

文╱普頓精舍禪修班學員 傳覺



  打從意根開始覺察到心念作用力的那一刻起,我們的內在便開始與貪、瞋、癡、慢、疑產生化學變化。從中衍生的分別與抗拒,是造成生活中種種不如意的主因。「為什麼是我?」「人為何要活下去?」……種種負面的想法,總是不曾稍息地質問著我。

  煎熬,是一種「苦」的感受,尤其是遇到無力反抗或解決的事情時。最初的態度,總是反射性地排斥與逃避;就算偶一迎頭痛擊,健忘的本質,也持續不斷地壯大人性當中堪忍的眾生境界。於是,從小開始,隨順著習氣,總會將問題推給人、事、時、地、物等外境,理直氣壯地認為:一切的不順遂,都是源自父母及學校的?絆,所以,等到長大,這一切不快樂都會消失。

  就這樣,接觸佛法之前的我,為了提升心靈層次及轉換當下的境界,不斷地改變興趣,學習各種迎合時代風尚的把戲。以為過去生活的經驗就是智慧,抱持著這種隱晦不明的想像,將之內化成一種主觀意識。因為我執的壯大,總以為自己有能力看穿別人的心思,甚至教導別人該如何去做;實際上,從頭至尾,導致自己輪迴在焦慮當中的,是不被肯定的自卑與渺小。

  這一切的源頭,皆起源於那顆不斷向外攀緣的心。就像一隻追逐尾巴的小狗,總是在鏡花水月當中跳著圓舞曲。殊不知,只要停下,當下即是,不假他求。

  學佛後,開始了解:原來一切事理都是有因有果,今世有幸得此人身,皆因過去修持五戒所得善報;生而為人,本身就是一種福報,我們應當善加珍惜自己的法身慧命。生活是我們的老師,但前提是真實而保持覺性地醒著。對於現前的境界,不論好壞,不起分別,只要安住自己的心,甘心甘受,隨順因緣去面對一切緣生緣滅。

  《金剛經》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唯有如此觀照,才能擺脫導致生死輪迴的妄想執著。

  靜下來,開始內觀。眼前只有當下,此時、此刻、此地。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