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
 
本期主題:提起放下得自在









隨緣是道場


                文/中台女眾佛教學院研究所二年級 見縷法師

  
  在常住發心多年,為完成研究所學業回到佛學院,不久,恰逢南投花卉嘉年華活動,本山承辦盆栽展並舉行中台山佛教文物展。這是一個長達一個多月的殊勝法筵,再加上這期間先後舉辦的八關齋戒、精進禪七、臘八圍爐……等活動,一場又一場接踵而來的佛事,使得這學期的課程由靜態的學習,直接變成動中的磨鍊。

隨緣盡份 藉境驗心

  《楞嚴經》云:「理則頓悟,乘悟併銷,事非頓除,因次第盡。」三藏十二部經,莫不直指人心;修行六度萬行,無非為除妄想。這次的課程便是直接上陣,面對考試,以驗收成果。看看自己平日薰修教理,在出坡作務當中,面對好醜境界、人我是非時,是否能對境不生心?腳跟是否還站得穩?這一念是否還能時常回光返照,檢討自己有無落實佛法?

  於是,披鎧上陣,戰戰兢兢地面對這個試題!發心的坡務隨著不同的法會不斷地變換著,有時勞心,有時勞力。無論勞心或勞力,都只有一個心願,就是要扮演好當下的角色!虛雲老和尚的開示當中,提到憨山大師被遣至雷陽時,於軍中作詩云:「緇衣脫卻換戎裝,始信隨緣是道場;縱使炎天如烈火,難消冰雪冷心腸。」憨山大師一生歷經千辛萬苦,環境千變萬化,但是道心始終不變。於是乎,自己有時著長衫,接著響不停的電話;有時換上圍兜,搬運物品。執事可以隨因緣的不同而變化,但是自己的發心也要像憨山大師一般,堅固不移!因為,對修行人來說,何處不是道場?

提起放下 當仁不讓


  十分感恩能有這個因緣到各單位去學習與發心,正因為如此,得以深刻感受成就一場法會的不易。哪怕是僅僅回山掛單蓋一件棉被,或是去齋堂享用一頓齋飯,乃至於上個架房……中台的每一個角落,都是許多人無怨無悔的發心,呈現出清淨、莊嚴的面貌。若不是自己親臨現場、親手執作,又何能感受到這其中的過程,並打從心底深深地感動著。感佩 導師無盡的悲心與願力,創造這許多接引眾生的不同因緣。而我們得以在其中,共同為這莊嚴的淨土盡一份心力。

  活動結束,考試卻不曾結束。因為,場場佛事,都是自家事,都是本分事。

  需要提醒自己的是:修一切善,還要能不執著一切善,還要能放下一切。《金剛經》云:「若菩薩以滿恆河沙等世界七寶,持用布施,若復有人,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此菩薩勝前菩薩所得功德。何以故?須菩提,以諸菩薩不受福德故。」平日出坡作務、修善積福,還只是人天果報之有為法,所謂「有形皆歸壞,不滅為真空」,若能銷歸自性,知一切法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契入不生不滅之無為法,任山河大地粉碎,而真心常存矣。因為這些有為之福報善法,就好像是天上的星星,再眾多、再閃亮、再耀眼,也遠不及十五的孤月長明。

  來果禪師說,受執事後,要「盡量培福,當仁不讓」──修福要有修福的承擔!但是,修福以後,要放下這念修福的心,也應當仁不讓──因為修行也有修行的承擔!普願大眾福慧雙修,見自本性,真正是「但見曹溪水,門前坐春風」!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