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
 
本期主題:教你左右逢源








寬廣世界的泉源

文/中台女眾佛教學院大學部二年級 見檻法師


  在世間,人際關係是一門重要的課題。人與人之間的緣份變化萬千,有人思之難解,有人困守無方,有人縱橫無礙,有人平淡以待……雖呈現種種因應的姿態,有各式的解套良方,但仍不易理清人際網路的真正法則。

從因上努力

  佛陀明白指出「未成佛道,先結人緣」,讓我們有所依循。原來人際善惡紛陳的結果,源於每個人的自心起念與作為。如果以廣結善緣的知見待人處世──真誠、慈悲、平等、包容,隨順當下的時節因緣,把握在因上努力的原則,轉化惡緣、締結善緣,必能在變化萬端的人際關係中,掌握開啟自心寬廣世界的無盡泉源。

  能夠掌握廣結善緣的法則,對修行有著什麼特別意義呢?所謂「有因有緣事易成,有因無緣果不生」,修行不但需要自己努力,更需有諸多助緣,才得以順利達致圓滿境地。世出世間一切事物,皆需眾緣和合才能成就。從初學佛至出家,是善因緣讓自己向上提升,幸有許多善知識從旁護念、提攜,一路至今,仍是領受著他人的慈悲付出而得以平穩地走在菩提大道上。雖然如此,自己仍要反省檢討,當修行出現障礙、法不入心時,就是過去業障使然。業障來自於心與境,過去分別執著而未覺悟,沒有處理好與眾生之間的因緣,心難平靜,有所掛礙,心量便難以開展。此時,就要以慈悲、平等心,真誠地懺悔,與眾生解冤釋結,逐步轉化自心,對一切眾生起歡喜心,以善念回向,久之,自己的法界必能散發出清淨慈悲,更能與眾生廣結善緣、法緣,自利利他無有障礙。

以正念自省

  佛陀時代,阿難尊者與迦葉尊者同為佛的大弟子。有一天眾人外出托缽行化,途中見一瓜園,阿難尊者率先前去為大眾化瓜止渴,豈知看守瓜園的女子不但未供養,還口出惡言,阿難尊者不禁嘆其善根薄弱。隨後,佛陀派遣迦葉尊者前往,沒想到女子一改其厭惡、無禮的態度,對迦葉尊者百般恭敬,虔誠供養。阿難尊者對此百思不得其解,便請示佛陀其中因由。佛慈悲為大眾開示過去因緣,原來此女子前世是一隻貓,往生後曝屍路旁,當時兩位尊者遇此死貓,阿難尊者嫌其臭惡,掩鼻走避;迦葉尊者則慈悲地掩埋牠,並為授三皈。截然不同的兩種應對態度,決定了善緣與惡緣的發展後果。

  在日常生活中,這類的事件層出不窮,我們卻常不經意地輕忽了。所謂「面上無瞋供養具,口裡無瞋吐妙香」,真正要將廣結善緣落實在日用之間,便須時刻審視細微之處,起心動念是正、善、真、廣,或是偏、惡、偽、狹;舉手投足是護念、是無擾,或是動眾、是粗鄙?因此,當我們欣羨他人處處逢善緣、諸事順遂時,不妨勇敢、真誠地返照自心,過去到現在自心是善是惡,待人以誠或偽?檢討反省、精勤改過,並以「對上以敬、對下以慈、對人以和、對事以真」作為修行指南,相信道業必能增益,善緣必然無量,生生世世無限光明。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