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
 
禪林衲子心









安居隨筆

文/中台禪寺女眾部執行長 見肯法師

  一年一度的夏安居又開始了,南山律云:「形心攝靜曰安,要期住此曰居。」在此九旬安居之際,如何身心安居?是不是能在「利、衰、毀、譽、稱、譏、苦、樂」八風之中,晏坐水月道場,大作夢中佛事?這不只是安居的重大課題,更是我們菩提道上經常性的考驗。導師 覺大和尚常說:「順境是成就自己,逆境是磨鍊自己。」「遇到事情的反應,如果只是慌張、起煩惱,那就和俗人沒有兩樣。」誠然,「禁足安居,乃如來之儀軌。識心達本,是釋子之行門。」惟願:在一切無常幻化中,掌握每一個覺醒的現在,時時刻刻「以大圓覺,為我伽藍。身心安居,平等性智。」老老實實,結夏安居。

之一 薤上露(給遠行的朋友)

  薤上露,何易晞!
  露晞明朝更復落,
  人生一去何時歸!

  人生無常,有如薤草上的露水,總是在不知不覺中,輕輕易易地晞滅了。今日消散,明日復起,露生露滅中,如果喚不醒迷失的人兒,一曲輓歌,徒添傷悲。

  《楞嚴經》中,世尊以恆河水化導波斯匿王,在生生滅滅中,示汝不生滅性。所以三歲、十三歲也好,乃至於六十二歲,雖然童顏不再、青絲早換了鶴髮,觀河水的這念心,宛然無異、元無生滅。

  但是啊但是!波斯匿王又能有幾個呢?

  「如來之身,名正遍知;汝等之身,號性顛倒」。的確,不論是無常變壞的色身,或是念念遷謝的緣心,無常迅速有如薤上露。 導師常常提醒我們:律中佛敕弟子,一日三摩頭,默誦偈曰:「守口攝意身莫犯,莫惱一切諸有情,無益之苦當遠離,如是行者得度世。」亙古以來,眾生迷倒,不知身心顛倒所在,受盡了「無益之苦」。因此,總是要在煩煩惱惱煎熬中,抱怨「長的是磨難,短的是人生」。總是要在顛沛流離中,生生死死、不斷陷溺,才肯歇下狂心,反觀自己。

  《淨名經》中,文殊師利問維摩詰言:「欲度眾生,當何所除?」答曰:「欲度眾生,除其煩惱。」又問:「欲除煩惱,當何所行?」答曰:「當行正念。」又問:「云何行於正念?」答曰:「當行不生不滅。」又問:「何法不生?何法不滅?」答曰:「不善不生,善法不滅。」又問:「善不善,孰為本?」答曰:「身為本。」又問:「身孰為本?」答曰:「欲貪為本。」又問:「欲貪,孰為本?」答曰:「虛妄分別為本。」又問:「虛妄分別,孰為本?」答曰:「顛倒想為本。」又問:「顛倒想,孰為本?」答曰:「無住為本。」又問:「無住,孰為本?」答曰:「無住則無本。文殊師利!從無住本,立一切法。」

  修行是一條長遠的道路,道在人行,功由日進,盡形壽乃至盡未來際,行者不死,只是凋零。縱然前程還有經年累劫的風霜,只要我們實實在在腳跟點地,「從無住本,立一切法」,將此深心奉塵剎,是則名為報佛恩。

之二 下雨(給煩惱的朋友)

我常常在想:
煩惱好像是一場下不完的雨,
滴滴答答中,濕了身,霉了心,
即使撐了傘、躲了雨,也撐不起朗朗晴空,
彷彿好像日子就得一直這麼灰灰濛濛下去。

事實上:
再長的雨季,終究也會過去。
更不用說是疾風暴雨,
驟來乍歇,
連地上的積水也迅速無辜地退去,
結束,都顯得份外匆匆。

為什麼會下雨?
說穿了就是雲的緣故。
雲,難道就這麼的堅強嗎?
連太陽見了也愁嘆:「總為浮雲能蔽日!」
其實,雲也是無辜的。
烏雲也好,白雲也罷,眾緣假合的雲是經不起一丁點兒試鍊的,
輕輕的放下吧!
捨下一點因緣,
風一吹,
雲消了,
雨停了,
太陽就出來了,還是一樣萬里無雲的碧空。

所以,不用急著說服自己現在是什麼心境。
烏雲也好,白雲也罷,眾緣假合的雲是經不起一丁點兒試鍊的,
只要掌握風的方向,
雲消了,
雨停了,
太陽就出來了。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