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
 
本期主題:歡喜布施 廣植福田








   布施,歡喜地付出,慈悲地助人,讓自心放下貪愛執著。《金剛經》云:「若菩薩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以清淨、無求之心廣植福田,是自利利他的菩薩行,能成就無量功德。




三輪體空布施行--覺大和尚開示


文/編輯部整理

  六波羅蜜是大乘菩薩修行的法門,六波羅蜜又稱為六度,其中以布施為首。布施,目的在度脫慳貪的習氣。一般眾生都有貪著的心,貪愛世間的一切事物,認為擁有的東西愈多愈好;行菩薩道者了解慳貪是障道之因,不但力求少欲無為、去除貪心,進一步還能廣行布施。

種善因 植福田

  人人都希望「福祿壽三星拱照」,要想得到福祿壽,先要學會布施。有人認為做善事、修福報不論在什麼地方都一樣,其實,行善、修福也有層次上的差別,在《四十二章經》中記載,供養一百個惡人,不如供養一個善人。供養一千個善人,不如供養一個持五戒者……供養千億三世諸佛,不如供養一無念無住無修無證之者。布施必須透過智慧的觀察,若缺乏智慧的判斷,沒有將種子播種在良田裡,未來也難有好的收成。什麼是良田?如佛經上所說的三種福田:敬田、恩田、悲田。對於三寶、父母、師長,心生恭敬供養,這屬於「敬田」。以知恩、感恩、報恩之心,報答父母恩、國家恩、三寶恩、眾生恩,屬於「恩田」。見到生病的人、生活有困難的人,以慈憫心去救濟、照顧,這屬於「悲田」。耕耘這三種福田,能得到大福報。

  一般都知道「助人,只能救急不能救貧」,因為凡事都要從因上來努力,貧窮是由於過去慳吝不捨,以致今生感得貧困的果報,要想去除貧窮,就要修布施,並且廣結善緣,還要建立修善斷惡的因果觀念。對於一個重病、有急難的人,我們可適時地給予幫助,但是無法供應他一輩子,因為每個人有自己的福報、業緣,往後的日子還是得靠自己去努力、修善培福,才能轉化困境。所以除了布施財物,還要讓對方了解因緣果報的道理,才能真正成就自利利他的功德。

財施、法施、無畏施

  布施,可以從三方面來修,一是財施,二是法施,三是無畏施。

  財施,分為外財、內財。外財是指外在的財物,例如土地、錢財;內財是指個人的身體,如四肢、頭目腦髓、五臟六腑。布施內財對普通人而言不容易做到,要發大菩薩心的行者才做得到,例如釋迦牟尼佛生生世世修菩薩行,捨身餵虎、割肉餵鷹,這是因為了解眾生都有佛性,所以能以平等心行布施,真正成就布施波羅蜜。

  佛法是宇宙人生的真理,以這種真理來布施,稱為法施。真理包含世間法、出世間法、出世間上上法。世間法的真理,稱為俗諦;出世間法的真理,稱為真諦;以最上乘而言,即中道第一義諦。修行不能離開世間法,世間法是指做人做事、待人接物的道理,在儒家而言是三綱五常、四維八德,現今社會則是講遵行法治、奉公守法,這都是俗諦,任何人都不能違背。雖然修行是在追求真諦,乃至達到中道第一義諦,但是佛法不離世間法,好比修一棟十層的樓閣,若沒有建好第一層,也無法達到最上面的一層,上面的幾層譬喻真諦和中道第一義諦,下層的基礎則是俗諦。行菩薩道必須明白俗諦、真諦、中諦,達到三諦圓融,方能以法施利益不同根基的眾生。

  對貧者施財、病者施醫、暗者施燈,使他人在精神上得到安定,減少恐懼,稱為無畏施。例如,對失意的人給予關懷、鼓勵,使其建立起信心;在偏僻的暗路上裝置路燈,使行人免除恐懼,這都是無畏施。

至誠供養 功德無量

  一般人以為布施的東西數量愈多、品質愈好,乃至布施珍貴的寶物才會獲得大福報。其實,最珍貴的供養來自於布施者至誠、清淨的布施,以恭敬心、虔誠心、清淨心、平等心布施供養,功德最為殊勝;如果是以有所求、有交換條件的心態來布施,雖然也能得福,功德果報卻是有限量的。

  在毘婆尸佛時代,有一對貧窮的夫妻,家徒四壁、一無所有,唯一的財產只是一條破舊的毯子。有一天,一位比丘來到這對夫妻家門口托缽,適巧婦人裹著破舊的毯子出來。比丘為婦人說布施、供養三寶的功德,並勸她去精舍聽佛開示。婦人聽了比丘所說的法,知道今生貧窮是因為過去慳貪所招感的果報,於是和丈夫商量,希望比丘代他們將唯一的毯子供養佛陀。

  比丘持著這件毯子回到精舍,毘婆尸佛不但親手接受供養,並為這對夫婦祝願。當時正在聽佛開示的國王、大臣都很訝異:「這麼一件垢穢不堪的毯子,佛為什麼要親手持受,而且還為他們祝願?」佛知道大眾心中的疑惑,於是開示:「雖然這件毯子看起來又舊又髒,卻是這對夫妻的全部財產。真誠恭敬的供養,就是最清淨的大布施。」

  由於這位婦人以至誠、清淨心供佛,在以後的九十一劫中,每一世出生時都有雪白柔細的軟毯裹身,並且衣食無缺。又因為她發願要聽聞佛法,解脫煩惱,後來就出生於釋迦牟尼佛住世的時代,隨佛出家修行,最後證阿羅漢果。

般若的布施──三輪體空

  修布施,最重要的是了解「三輪體空」的道理。三輪乃指:布施的法財或錢財、布施的人、受施的對象,具足這三輪才能成就布施的功德。行布施時,清楚明白所施的錢財、受施的對象、布施的人──當體即空,才是真正具足般若的布施。

  如何在布施當中達到三輪體空?首先要了解一切法都是因緣和合所生。譬如遇到一個窮人,我們布施他一百元,「施者」是布施的人,「受者」是接受布施的窮人,一百元為「所施的財物」,施者、受者與所施之物稱為三輪。在布施之後要起觀行,觀一切法都是緣起、性空──三輪體空。能施的人是四大假合、五蘊所生,四大假合是空、五蘊是空,所以能施的人是空;受施者也是四大假合,虛妄不實,也是空。而所施的這一百元也是空,鈔票是由紙做成,這張紙原本是一張白紙,印上花紋、印上一百元的字樣,才成為一張百元的鈔票。就紙本身而言,它原來也不是一張紙,在進造紙廠之前可能是木屑、竹片,所以紙的本身也是空性。這張紙再經過印刷處理,種種因緣和合,才成為一百元,如果將這些因緣全部分散了,紙歸紙、花紋歸花紋,一百元的相貌馬上就不存在了。況且這一百元在台灣可以用,在其他地方不一定能使用,或者經過一段時間後,現在的一百元就變得毫無價值,所以這一百元只是虛妄的假名。

  能施的人是四大假合,能施之心也是遇緣而有。本來沒有施捨的心念,是緣著外面的境界而生起布施的慈悲心,是因為境界現前才生起慈悲心,所以慈悲布施的心也是緣起性空。明白了這些道理,則知布施也是緣起性空──當體即空。

  修六波羅蜜,要能事理並進,在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的過程中,需要有般若的觀照,如果沒有般若智慧,只是拚命在事上修六波羅蜜,所得到的也只限於人天果報,終究達不到最圓滿的涅槃境界。若能事理兼具,解行一如,就能乘著六波羅蜜的大船,由生死的此岸,經過煩惱的中流,到達涅槃的彼岸。





布施離苦得解脫


文/普親精舍住持 見桅法師

  在世上,人的生活有貧富貴賤,長相有美醜之別,才智或聰慧、或駑鈍,有人身心健全、有人盲聾瘖啞病痛纏身,有人身處安和樂利的社會、有人則活在戰亂貧困的國家……這些不同的遭遇,都是因為每個人過去的所作所為不同,造就了不同的因,導致現在不同的果報。此即佛法所說:「欲知過去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

布施不難 但看有心無心

  布施就是以慈悲善念做種種好事、善事及清淨的事,與眾生結好緣、善緣與清淨緣,因而能感召善果、清淨果,離苦得樂。

  「無因無緣果不生」,成就布施的功德需具三要素:布施的人、布施的物、布施的對象。要成為能施的人,首先就要有布施的觀念,了解布施可長養慈悲心、平等心,增長福慧,消減煩惱,進而得解脫,便能提起布施的心念。

  對於所施之物,有些人或許認為自己沒什麼東西可施,其實只要有利他的心,布施因緣很容易成就。如:對人以善意的微笑,予人溫暖、安適的心情,這也是布施;在公共場所內隨手將紙屑撿起,讓大眾擁有整潔的環境,也是布施;若能以清淨心護持道場,以佛法利益有情,這樣的布施更是殊勝難得,因為聞法者「一入耳根,永為道種」,可以種下成佛的因,成就解脫的果。

  至於布施的對象,則不分貧富貴賤親疏,六道眾生皆可以是布施的對象。所以布施不難,端看自己能否體會布施的道理,有無布施的願心。

願心不同 果報不同

  同樣行布施,因為所發的心願不一樣,感召的果報也不同。佛典中記載了一則故事,有一次,阿難尊者向一婆羅門化緣牛乳,婆羅門請阿難尊者自行到牛欄擠取。尊者走進牛欄,對母牛說:「我想跟你化緣一些乳汁回去供養世尊。」母牛很歡喜地布施,並請尊者留一些奶水給自己的小牛喝。在一旁的小牛聽了以後,對尊者說:「我今天不喝奶,請將所有的奶全部供養世尊。」阿難取了牛奶後,問牠們有沒有什麼心願。母牛說:「希望來生為人修行,證阿羅漢果得解脫。」小牛說:「希望以後能像世尊一樣覺悟、成佛,廣度眾生。」回精舍後,阿難將此事報告世尊。世尊授記:未來,母牛將修證阿羅漢果,而小牛將成就佛果,佛號「乳光如來」。可見,因心(動機)與願力很重要。

  有人以為布施只是修福,沒有修慧。其實,這要從一個人對佛法的體悟及布施的因心來看,例如有人在道場發心掃地,若他的因心是:反正在家裡閒著也是閒著,不如到道場發發心、掃掃地,可以修點福報,又有一群同參道友聊聊天──這樣的因心就福多慧少;若了解佛法可以讓人離苦得樂,發願到道場掃地,希望能布施大眾一個乾淨莊嚴的環境,讓人一進道場就覺得很舒適,很歡喜來聽經聞法,這樣的發心就比前者更為提升;若更進一步,明白心性的道理,不僅發心布施清淨的環境給大眾,也了解「心境本空」、「人在哪裡,心在哪裡」,以清明自在的心來掃地,知道收攝心念,掃過了,不論他人是否讚歎,心仍不動,還是清明自在,這便是福慧雙修,即如古德所說「掃地掃地掃心地」;反之,邊發心邊打妄想,則「心地不掃空掃地」。

布施的三種層次

  黃檗禪師於〈傳心法要〉中述曰:「捨有三等:內外身心一切俱捨,猶如虛空無所取著,然後隨方應物,能所皆忘,是為大捨;若一邊行道布德,一邊旋捨,無希望心,是為中捨;若廣修眾善,有所希望,聞法知空,遂乃不著,是為小捨。大捨如火燭在前,更無迷悟;中捨如火燭在傍,或明或暗;小捨如火燭在後,不見坑阱。」此理將布施之義闡釋得極為透徹。

  經云:「無一眾生而不具有如來智慧,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證得,若離妄想,一切智、自然智、無礙智,即得現前。」眾生因為執著及常抱持有所得心,故而心有掛礙、煩惱及妄想,以致本具的清淨心無法現前。因此,雖說「善有善報」,但若對善法有所執著,得到的果報也只是人天小果,終有享盡之日。所以布施應以三輪體空的道理來觀照,了知布施者與所施之物及所施對象皆是緣起性空,行布施而心無執著,放下有所得心,才是真捨,是真布施。




如何實踐布施行門


文/中台男眾佛教學院研究所二年級 見曇法師

  大部分的學佛者都能了解布施的重要性,並將之視為行菩薩道的必修課程。但是,倘使論到要具體地實踐時,卻又裹足不前。這一方面是內心缺乏布施的動機,或是尚未養成布施的習慣;另一方面則是沒有方便入手的方法,或是無善友從旁提攜。因而始終隨順過往慳貪的習氣,不能敞開心胸,付出自我。反之,若能強化內心布施的動機,找到簡易的下手法門,將會發現修習布施法門不再像移山填海般遙不可及。

擴展心量 隨處行捨

  凡夫的心態總是先顧自己,所謂「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仔細分析,不想布施是因為對方並非自己的親眷或好友,以致覺得事不關己。然而,冷淡的態度正是滋養慢心的溫床,令我們的生活無可避免地愈來愈封閉。魏徵曾諫唐太宗言:「竭誠則胡越為一體,傲物則骨肉為行路。」徹悟禪師亦云:「未成佛果,先結人緣。」要想擁有寬廣的天地,先須涵養寬廣的心胸。能容納每一個人,珍惜每個當下的因緣,並將之視為親眷般地關懷,偏狹的眼界將會漸漸拓寬。再者,「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很少有人可以一輩子一帆風順,泰半都有伸手求援的一天。想想,若此刻對方不理不睬,或不能甘心情願地幫助,乃至幫助後覺得我們還欠他些什麼,情何以堪?因此,面對他人的無助,我們不應猶豫,也不該在幫助後還想得到任何報償。反而更該於助人時,附上一個燦爛的笑容與溫暖的言語。如此,良好的布施動機即逐漸養成。

  展現一個溫暖關懷的眼神就是眼施;慈悲地傾聽別人的心聲就是耳施;推開門窗使室內空氣清新即是鼻施;讚歎他人的善行就是舌施;在車上讓座、見跌倒者予以攙扶、進電梯不爭先就是身施;學習放下自己的想法或不計較他人的過失就是意施。以這樣的角度布施,效法佛陀施頭目腦髓予一切眾生的精神即有了具體落實的機會:謙沖自牧似頭施,引人正途似目施,思惟佛法似腦施……時時細心地觀察周遭,布施的功德唾手可得。

財物難長存 能施福無量

  假使一想到布施金錢,便對數字產生計較之心或鄙其俚俗,這不僅是慳貪習氣的現形,更是對金錢價值的誤認。只要金融市場波動,這些財物的價值可能就打了折扣。不論多新的車或房子,在買入的第一天即開始折舊。世人為了不讓自己的財產在無常的激流中沖蝕得太快,只好拚命地積聚。不過佛陀曾說,錢財乃五家共有──水災、火災、盜賊、官府、敗家子。所以我們並未擁有永不散壞的財物,而只擁有暫時的使用權。然而,真誠的布施卻可使其真正保值而永不壞散。因為受施者的內心歡喜,將留下一個不壞的善因種子,使心中的淨土拓展。倘若因護持道場或善知識而讓更多眾生得到解脫,則其衍生的福利更將無以數計。重要的是,布施的當下埋植了一顆不再慳貪的清淨種子,這醞釀究竟幸福的因地心,是任何市場交易所無法達到的。

  總之,利他的強烈動機如同埋下活化的種子,能啟發布施之心。尋得方便入手的方法,彷彿陽光、水分等助緣,能令布施之行萌芽。體知財物無常如添加養分肥料,能使布施功德迅速茁壯。消減慳貪惡習,如除蠹害之蟲而令實踐布施無有障礙。若更發長遠心,耕耘培育布施之果,將可讓我們面對一切人事物的第一念就是布施。




布施方程式


文/中台男眾佛教學院研究所一年級 見涅法師

  每個人的不同人生觀,代表著不同的人生方程式。有的人生方程式可以迅速地解決生命中的疑難雜症;有的人生方程式卻必須花費很多時間和精力,才找得到答案;有的人生方程式,則是無解的!

  修行學佛者多半知道布施的重要性,也知道布施是菩薩所修的六度法門之一,亦是成佛的必經階梯。然而卻很少有人知道,布施法門和人生觀一樣有各式各樣的方程式!選擇不同的布施方程式,就會有不一樣的結果。

交易方程式──心有所求煩惱生

  第一種布施方程式,稱為交易方程式,即「X=Y」方程式。其中X是指布施的物資,Y就是希望獲得的果報。

  用這種布施方程式的人,執著布施之後一定要獲得對等,乃至加倍的回報,否則會感覺「得不償失」,乃至於心生煩惱。例如,某人於供養的時候心有所求,希望諸佛菩薩為自己加持,帶來好運、帶來財運、帶來好的機會等等;但是在供養之後,如果生活依舊如故,命運也未見改善,他便心生瞋恨,責怪佛菩薩不靈,甚至心生退轉,從此不再相信佛法,也不再布施。這就是用交易方程式來行布施的心態和結果。

績優股方程式──智慧擇法增福報

  第二種布施方程式,稱為績優股方程式。這是一種比較有智慧的布施,布施者知道以有限的生命和有限的資財來獲取更高利潤的投資。

  什麼是「績優股」?不少人聽過梁武帝的故事,知道梁武帝前世是一個樵夫,由於發心在荒野的小溪舖了七塊石頭(也就是俗稱的「七星橋」),以及在山裡一間破舊的寺廟為佛像戴上斗笠遮雨,而感得當皇帝的富貴果報,因此更加相信供養三寶的利益,也認定這是值得投資的「績優股」。想想,買一頂斗笠、舖幾塊石頭,就可以換得下輩子做皇帝的好命,這不是最大、最有利潤的績優股嗎?

  用這一種方程式的人,比起前面交易式的布施者更有智慧。因為他相信三世因果的道理,也知道這輩子的貧窮是因為過去生慳貪所招致的果報,唯有布施供養三寶,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甚或了解《四十二章經》所云:「飯惡人百,不如飯一善人;飯善人千,不如飯一持五戒者;飯五戒者萬,不如飯一須陀洹……飯百億辟支佛,不如飯一三世諸佛……」的道理。所以,若想藉由布施獲大福報,最佳績優股就是供養諸佛菩薩、供養三寶。

無限方程式──發心清淨功德勝

  第三種布施方程式,稱為無限方程式。也就是:X×Y×Z×∞=∞。其中X代表布施者,Y代表布施的對象,Z代表布施的物資。而“∞”這個符號在數學中代表無限大,所有的數字只要乘上“∞”,就可以和它一樣變得無限大……

  以佛法而言,“∞”可用來代表人人本具的「覺性」──清淨心。所以運用無限方程式的第一個步驟,就是要以清淨心來行布施。「覺性」本是空性,因此第二個步驟,必須要達到三輪體空的布施。「覺性」是慈悲平等心,故而運用此方程式的最後步驟,即要將所有的功德回向法界一切眾生,如此的平等布施,自然可感召無限的福德勝果。六祖大師云:「弟子自心常生智慧,不離自性,即是福田。」自性亦即覺性,在布施的當下,以自性清淨心、平等心、無住心、不動心行大布施,功德不可思議!

  由此可見,「無限方程式」是最究竟的布施方程式。唯有安住清淨自性的布施、不執著功德福報的無相布施,才是究竟的布施。




智慧的布施


文/中台女眾佛教學院大學部一年級 見帝法師

  當我們遭逢困頓時,若有人適時伸出援手,心中的那分感激可能是一輩子難忘的記憶。當我們憂愁空虛時,若有善知識施灑法雨甘露,被滋潤的心靈頓時亦能湧出滿滿的感動。多麼希望自己也能盡力為他人付出,令他人受益,以報四重深恩。然而,初初學布施的我們,往往會有一種不確定感,到底該如何行布施?我們的布施真能成就他人和自己嗎?這就要看自己如何以智慧去處理了。

檢視發心 適時支應

  當我們行善法,卻遇到煩惱時,首先要檢視自己的發心,並設身處地想:為什麼有時接受別人的幫助會滿懷感恩,有時卻感到不舒服?很關鍵的一點是感受到了對方的態度,是真誠或虛偽、是溫暖或冷淡,都會造成不一樣的結果。我們若能學習諸佛菩薩,發起大悲心去利益眾生,就是行布施的第一步,有了慈悲的願力與發心,往往能從自性中流露智慧。只要度眾的心夠切,自然會想出種種善巧的方法,並用心觀察時節因緣而行布施。

  如何透過布施令他人真正獲得利益呢?一般人容易將布施設限為以財物救濟貧困,然而下面這則佛典故事,可供我們更深入地思惟布施的道理。從前有一位老太太,生活過得非常窮苦,一日,遇到了迦旃延尊者,尊者的智慧言語啟迪了她長久閉塞的心靈。「我要如何才能脫離窮困呢?」「賣掉貧窮!」「如何賣?」尊者告訴她:「只要行布施就可以了。」但是,老太太已經一無所有,拿什麼布施呢?「若現在還不肯布施,貧窮之苦將會永遠纏縛不去!」於是,她依循尊者的教誨,恭敬地供養了一缽水。由於至誠布施的功德,便將貧窮賣了出去,命終往生天界。

  若能了知他人困頓的緣由,加以引導,則能令其獲得廣大而長久的利益;若只是給予有限的財力救助,效果亦將有限而且只是短暫的。所謂「救急不救貧」,他人遇有突如其來的災害,我們當及時布施令其緩解痛苦,而更重要的是,讓對方知道如何再站起來、如何在因地上努力,使往後的日子也能安穩無憂。

善觀緣起 心無得失

  行布施時,有時會發現自己不小心落入了分別計較,思量著哪種方式對自己的損失較小、哪種項目會得到較大的福報,這就落入了執著。應自省察:修行的目的在解脫煩惱,在自利利他,在達涅槃、成佛果,若執著私利,豈不是與修行背道而馳了嗎?能夠「覺知」,是提升的機緣,透過反省、觀照,照破無明妄執,便能開啟般若智慧。以般若修布施,觀一切法皆是緣起、性空,施者與受者是四大假合、五蘊所生,所施之物亦是眾緣和合的假相,通達此理,明瞭三輪體空,則能消除分別執著之心。心與空性相應,修布施而不著布施,在這過程中自然就化去了諸多煩惱,而處處自在,步步光明。

  布施能裨益他人,能去除自己的慳貪,是自利利他的菩薩行,而智慧則是圓滿此一行門的重要關鍵。具足智慧的布施,就如同點亮了溫煦的明燈,能令行者更安穩、堅定地走在菩提大道上。




平等布施 法喜充滿


文/普賢精舍護法會會長 朱鵬飛(傳飛)

  人的一生當中,最看不開、最放不下的是什麼?對親人的情執?對名譽地位的追逐?對聲色的沉迷?還是對美食的貪戀?綜觀這麼許多無明煩惱,大部分應該是可以放下的,只是程度上有所差異。但唯獨有一樣很難看破放下,那就是對錢財的追求與執著。

  學佛的過程中,聽到要放下我執、要發菩薩心、要修布施,才恍然大悟,原來「慳貪」是人的六大習氣之一,而且通常不自覺。所以,要成就菩薩的聖果,必須先修布施,發利益眾生的心,進而破除我執、我相。

  綜觀人的一生,忙忙碌碌,絕大部分的時間是在追逐一個自己都不清楚為什麼的東西,看起來好像是為了別人,其實這「別人」不是他人,就是自己最執著的家人。為了他們,犧牲性命在所不惜,然而亦僅止於「為了他們」。直到讀了《父母恩重難報經》,感動得落淚不止!我知道了,天下人都是自己累劫以來的親眷、父母和子女。此時,心量開了,再也不願僅僅為了小我而活,凡天下人都是我的責任,並且發了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大願。

  發心布施最重要的是因地心。初初開始發心時,往往不經意地流露希望別人「看見」的心,到精舍上了禪修課,才了解「三輪體空」的道理。施者、受者、所施之物都是因緣假合,成就一件功德必須透過種種因緣,凡事皆應盡己之力發心,做而不執著。了知世人無不是我的親眷,無不是我應布施的對象,以平等、無差別心相待,如此就有無比的動力去行菩薩道!

  追隨導師 覺大和尚十五年來,感受到 大和尚度化眾生的悲心宏願,心中只有無限的感恩。若沒有 大和尚的引導,弟子就永遠只是一個知道賺錢、卻不知人生所為何來的凡夫俗子。 大和尚教導弟子廣集福慧資糧,自利利他,更教導弟子不執著這一切的成就。感恩!再感恩!弟子發願今生今世、累生累世都要追隨 大和尚行菩薩道。




念念布施 念念光明


文/林慈惠(傳慈)

  初學佛時,一有機會就「財布施」。令人意外驚喜的是:民國八十七年,欣聞基隆十方大覺禪寺舉辦三壇大戒,當時發心做總功德主後,竟坐到了「心與境融合」的一支好香。無獨有偶地,民國九十一年,於迎奉佛指舍利期間發心總功德主後,更體驗到「超越時空」的禪定。可以說,每一次發自誠心的布施,都將道業向前推進了一大步。

  而學佛十年來,深深體會到佛法的真實不虛,經常將自己的公案及心得與人分享,藉由「法布施」和大眾結善緣。

  修行的過程中,每逢心情起伏變化,總是清楚地看見自己心念生、住、異、滅,就如烏龜脫殼,赤裸裸地接受氣候變化的考驗一般。為了提升自己,於是應用了《金剛經》的這段文字:「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來規範自己的心念,進入「布施,從心念開始」的訓練。因為,在動中不容易像打坐時一念不生,面對種種的人、事與境,心必須作用;而隨著人、事與境的業緣轉變,念頭往往隨之善善、惡惡,只有不斷地提醒自己,要發起關心別人、帶給別人快樂、解除別人憂懼(即「無畏施」)的心念,才能「降伏其心」,念念作主。

  更進一步發現:「一個念頭,一個果報」,當念頭生起時,若把它當真,因緣和合的當下,極易脫口說出或做出相應於這個念頭的言語、行為。若起的是善念,則感召善因緣;若是不善念,所獲得的必然是不樂見的結果。

  佛法就在日常生活之中,修行當在每個起心動念處著手。欲求光明、如意的人生,須時時檢視自己的心念,念念布施、無所求,就念念光明!




自我提升的基礎


文/普得精舍禪修班學員 楊炳炘(傳泳)

  每次禪修班上課前後,都有學員發心為大眾準備點心。有些學員會搖搖手、搖搖頭:「我不餓、不方便……」其中尤以不好意思居多,不論什麼原因,都是很快地將善緣排拒門外。如果可以改變心念:「結緣、結緣,如果不吃,功德主的發心就落空了,說不定他只差這麼一點福報就開悟了,我助他臨門一腳,也是無上功德!」毫不猶豫、歡歡喜喜地吃,當下一念不生,「無邊勝福皆回向」,這何嘗不是「禪修功德殊勝行」呢!

  凡事慢慢來,總是會被時間打敗。布施如果慢慢來,存著「等我有了就會去做」的想法,不及時把握因緣,則難一次到位、當下成就,只會提前證明自己永遠做不到。發大心,發長遠心,永不退轉,生活就充實,生命更有意義。

  近年來社會經濟每下愈況,民眾抱怨存款利息一再降低,購買力也嚴重縮水,好端端地新台幣無聲無息被上漲的物價吞噬,活生生地從「人間蒸發」,這正是因為走錯了方向。其實,一座樓梯總有兩個方向,有向上也有向下。向下走輕鬆愉快,是世人的本性,只因為向上總是要花力氣。

  修行路上幸遇善知識指點迷津,知道興建道場的福報無從吞噬,真誠布施的功德蒸發不了。的確,好逸惡勞的消費造成無可避免的文明崩壞;真誠布施的功德帶來無能蒸發的心靈提升。布施是自我提升、永續精進的基礎。路總是要走下去,向最難處挑戰才有最大的成就。發心布施亦然,要向上走、要選難處做,「心有餘而力不足」才有努力的餘地,才有非凡的空間。用自己現有的去做,成就已可預估,因為它是有條件的;若能用現在還沒有的去發心、去努力,則真正是前途無量。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