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的跫音(二)

不要害怕境界,明與無明,
凡夫見二,智者了達其性無二,
無二之性即是實性。
發心,發心,再發心,
根深蒂固,自然站得住,站得長。

文/見肯法師

 

小「剩」行

  常常有人說,菩薩行太難了!還是修小乘比較適合自己的脾胃,聽了實在令人頭皮發麻。小乘聖人證得我空,破了我執,在修行的過程中對於斷煩惱、了生死,是不餘遺力的。現在的人,在在處處妄想、計度、分別熾盛,我執、我所何處不在?這是那一種小乘行呢?

  如果遇到與自己習氣相左的事,這念心就像是一把銳利的刀,拼命似的分別舞動起來,不但砍了別人,也傷了自己,實在是損人不利己。

  「乘」,有車輛、運載之義。不同的車子,運載量有別,趨向的目的地也判然不一。即使你自滿於小車子,假如不捨這把分別的刀,始終把它提掇上車,那麼注定是要邁向危殆不安的險途的,這樣的小「剩」行,歸向何處?


落地生根

  涅槃經有言:「發心究竟二不別,如是二心先心難。」

  老和尚常常告訴我們,發心就是最大的功德。己未得度而度人者,菩薩發心。在平日的行持上,更是不斷地教誨弟子們,要常發弘誓大悲心,在利他當中完成自利。

  初初開始的毛道菩薩,總是進進退退的。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每天看到各式各樣的人,就覺得菩薩行實在很必要。尤其是一方面要面對自己的煩惱,另一方面又要面對他人的習氣,沒有勇氣,沒有願心,是很容易模糊方向的。

  試想:大乘菩薩真的那麼笨嗎?為什麼自己不趕快斷惑證真,反而在這個三界中攪和個什麼勁? 不斷煩惱,磨鍊習氣,是大乘行者的擔當。所謂「煩惱即菩提」,真一發心,這顆菩提種子,便深深落在心地,必然有萌芽、成長的一天,所以大乘菩薩都是從煩惱、無明、挫折中淬鍊出來的。

  不要害怕境界,明與無明,凡夫見二,智者了達其性無二,無二之性即是實性。發心,發心,再發心,根深蒂固,自然站得住,站得長。


喫茶去

  昔日趙州老人接引學人,遮莫新秀、上座,總叫人喫茶去。而今 老和尚也愛請人喝茶,尤其是每回禪七,起七一個茶會,解七也是一個茶會,不管你是初學或是老參,人人一杯,滋味判然。會得的人喝趙州茶,歡喜的人喝香片,懵懂的人喝烏龍·····最糟的是,什麼茶味也沒嚐到,竟咬著茶杯而不自知。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時時刻刻都在喫茶,上課、看書、出坡作務乃至於穿衣、吃飯·····,無一不是在喫茶,每一件事情就是一個茶杯,所以重點是,上課時,喝到了什麼?出坡的時候,又喝到了什麼?有智慧的人在日用之間,隨處喝得趙州茶,愚癡的人陷溺在種種的事物當中,愁苦艱辛,無暇品茶,這不正是那個費勁咬著茶杯的人嗎?

  釋尊在楞嚴經中說道:「則知汝心,本妙明淨,汝自迷悶,喪本受淪,於生死中,常被漂溺,是故如來,名可憐愍!」我們這念妙明真心,本自清淨,本自具足,實實在在就是趙州滋味。然而「眾生迷悶,背覺合塵,故發塵勞,有世間相。」攀緣既重,垢染則深,百味雜陳,甘茗何在?於是不斷地計度分別「茶杯」,大杯子、小杯子、紙杯、鋼杯、陶杯·····忘了自己是在「喝茶」,喝茶的人迷糊,那還有什麼茶滋味可嚐呢?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