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壶禅

世人主观的认知,是壶身;
认知的狭碍宽广,是壶的大小;
世人执着的种种感受、想法,就像壶中的水气……

文/见协法师

 

进入世界经济循环的谷底……,
不景气就像是个没有气孔的玻璃罩,
套牢在每个人的头上。

那一天早上,
有位居士来到寺里,
后面跟着的,是平常在都市丛林中不曾看到的影子;
一缕萧瑟瘦长的影子拂过满地的落叶,
而枯叶却是对那勒紧裤带的影子理都不理地,依旧躺在地上。
到大殿礼佛完,
随着知客法师的指引,绕过一湖池水;而水中的身影,被一对在戏水的鸟儿给弄皱了,犹像是身影正奋力挣扎,和着山林的倒影泛映出一片扭曲的影像……。走没多久,就见到正在扫落叶的老法师。
向老法师顶礼问安后,
老法师请他先到会客室,并一边收拾着扫具,一边示意知客法师烧水泡茶。

“师父!你不扫地了?”他问。
老法师说:“喔!正准备扫另一块地呢。”
他低头腼腆地笑了。
才坐定,他便滔滔不绝地述说着:由于经济不景气,事业上及家庭夫妻、儿女教育上种种的问题,令自己的内心充满了烦恼,精神压力很大……。
此时,水壶唧唧地叫起声来──水烧开了!
在旁静静聆听的老法师看了看他,然后转向水壶说道:“你看这水壶,如何才能让它不要叫?”
他苦笑着回答:“师父,这很简单啊!只要把火熄掉就好了!”
“喔!是吗?这么简单啊!”
师父接着又问:“为什么火熄了,就不会再叫了?”
他一脸狐疑地望着老法师。
自忖以为老法师连基本常识都不甚明白,于是开始眉飞色舞地向老法师卖弄教科书中所学的常识:“师父啊!为什么火熄了,它就不会叫呢?这是因为水受热后,会形成水蒸气,而水壶是一个密闭空间,一旦压力到达某种程度,沸腾的水气就会冲出泄压阀并吹响气笛。所以,只要离开热源,沸腾的水气减少,压力降低,就无法吹响气笛了。”
老法师颔首点头说:“喔!是这样子啊!”
“对!就是这样子!”他更是学着老法师平常说法的语气回答道。
老法师则是呵呵地笑着。
笑谈间,知客法师已动作熟稔地将烧滚的开水倒入茶壶中,
先漉过茶叶的茶水,再倒入开水,冲泡出金黄香醇的茶。
老法师开始自在地品饮着。
他则是慌忙咽了口茶,再一次滔滔不绝地大吐苦水。
待语声落下,在他的茶杯内缘早已泛出一圈茶垢。
疲苦交煎的他看着老法师:“师父啊!弟子的精神压力很大,睡都睡不好,要怎么办?”
只见老法师抬头望了他一眼,唤道:“喝茶!”便端起茶杯继续品茶。
他以为老法师没有注意到他的问题,便又略提高声量说道:“师父!弟子精神压力很大,要怎么处理?”
老法师漾开笑容看着他,再转向那只又在唧唧叫的茶壶说:“不是把火熄掉就好了吗?”
他也转过头去看着唧唧叫的茶壶……,刹时心中略有所悟。

知客法师将火转熄,又继续泡茶。
他静静地望向庭院里中正在换季的树林:
光秃脱皮的枝干!只剩下几片枯叶还在冷风中挣扎,乍看之下就要枯死,
再仔细一看,枝桠的末端竟还躲着新嫩,
似乎准备等春风拂来之际,便跃上枝头大绿一番;
而地上的落叶,不等春风的到来,已与寒风玩起大风吹的游戏,欢唱着……
 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
 便是人间好时节……

“来!请喝茶!”知客师父招呼着。
他回过神来,心中的声音还在低回:“若无闲事挂心头……。”
这才端起茶杯,细细地品尝──原来是麦茶!
他自嘲地说:“师父!刚才弟子真是一个唧唧叫的大茶壶。”
接着又问:“弟子愚昧,是否可以请师父解说其中的道理?”
老法师答:“佛法本来无一法可说,但随顺当时的因缘,亦可以种种方便来阐说,然而,这些道理若不能解答你的疑惑,则尽是缠人知见的葛藤。”
“是否可以请师父以刚才唧唧叫的热茶壶为例,说明什么是烧诸世间凡夫的火?”他问道。
老法师回答:“世人不知听经闻法修行,心中的贪、瞋、痴烦恼是三种火苗,
而一切境界,就如燃材一般,它本身不会燃烧,需火苗才能点燃;
当知一切境界本来没有顺逆、好丑差别,
会有善恶美丑种种差别,乃是自己妄想分别,
于自心生起贪、瞋、痴火苗,加上境界为外缘,相继生起种种烦恼火,自生心火还烧炙自身,
如蚕吐丝作茧自缚,自受其苦;
你要了解,火不从外来,火从心生,心火若熄,即使境界现前也烧不了你。”
他听了,认同地赞道:“真是善巧的说明!”
站立在一旁的知客法师,更趋前合掌说道:“师父!我知道!这是否如一首偈所说的:
 ‘境缘无好丑,
  好丑起于心;
  心若不强名,
  妄情从何起。’
知客法师说完偈,便站着等老法师的认可。
此时,老法师对着知客法师笑说:“呵!呵!才扫个枯叶,却招惹满天的尘埃。”
知客法师本来以为老法师会称赞他一下,结果被老法师这一说,便退回原处,不敢再开口。
他不知道老法师告诉知客法师的话是什么意思,只觉得老法师真是辩才无碍。于是又回到刚才的话题,继续问道:“那炉台又是什么?”
师答:“那个炉台,就像世人坚持不舍的习气、执着,世人于一切境界处处贪求、执着不舍,常常将自身陷于烦恼火中。”
“那茶壶又有何涵义?”
“世人主观的认知,是壶身;
认知的狭碍宽广,是壶的大小;
世人执着的种种感受、想法,就像壶中的水气;
人的肢体、五官,眼、耳、鼻、舌、身五根,是气笛;
而因为种种烦恼而表现出的言行举止,就如同气笛的唧唧声。
所以,这个‘热壶’就像是世人,
因为自己主观的妄想执着不舍,
对境界起种种的贪瞋痴心,生起相继不断的烦恼火,烧煮着种种感受、想法的水气,
炽盛沸腾的水气,促使肢体、感官的气笛,作出种种的言行举止,就如同盛怒者的怒光、情人眼送秋波和呢喃细语、咆哮者的吼声、冤家的拳打脚踢、疯狂摇摆的舞者……,这些言行举止,就像沸腾的水气吹响气笛一般。
因为世人处处贪求、处处执着,所以常为烦恼火烧得唧唧叫。
虽然,火有大小、壶身也有大小差别,
但是,世人却没有明察的智慧,
为大火所烧之时,便妄以小火为快乐、大火为痛苦;
就算面对同一堆火烧时,
认知宽广、自在者,忍受得了热气,世人便认为是大壶、是自在快乐;
而认知狭碍者,就如小壶,一点气都受不了,只要一受热就唧唧叫,便认为是苦,
其实,
世间人不知道,只要生死无常的大火现前,不管是大壶、小壶,都烧得世人叫苦连天。”
听到老法师如此巧妙的譬喻,他不禁由衷佩服地赞叹:“说得真妙!”
“对了!师父!这就叫作‘冶壶禅’!”他突发奇想地说。
“野狐禅?”老法师会错意,对他这突然的说词,亦感莫名。
他接着赞叹说:“佛法真是活泼自在!连一个热茶壶,居然也可说出修冶身心的大道理。师父!我看这个道理干脆就称为‘冶壶禅’好了。师父!你说好不好呢?”
“冶壶禅?野狐禅?呵!呵……。”老法师对自己刚才的会错意,不禁自我嘲解地笑着。
他看到老法师笑了,也跟着开怀地笑。
他继续问:“师父!就如您所说的,当世人内心的压力大时,也会转移到其他事情上面,由于未断除火源,仍被烦恼火所烧,若要根本消除压力,先要除去烦恼妄想。那么,弟子要如何解脱烦恼妄想呢?”
老法师端起茶杯,啜饮一口茶,徐徐道出:
 “境缘无好丑,
  好丑起于心,
  心若不强名,
  妄情从何起,
  妄情既不起,
  真心任遍知。”
听了之后,他静默思惟着这首偈的道理。
侧立一旁的知客法师,心中本来还在想着之前老法师所讲的话,此时又听到老法师把偈语重说了一次,更是满心狐疑:“这是什么意思?”
此刻,老法师转头叫唤知客法师:“知客!”
知客法师立刻趋前,俯首合掌说道:“师父!有什么事吗?”
老法师贴着知客法师耳朵说:“喝茶!”
知客法师,当下便有所领悟,疑惑顿销,随即说出:
 “扫地本为除叶尘,  
  叶聚尘扬漫天昏,  
  今朝休歇心空闲,  
  叶枯成灰埃自沉。”
“修行真是这样子吗?不是吧!”老法师故意露出一脸疑惑,考验他是否真的有所了悟。
知客法师肯定地回答:“是的!”随即退回原处。
老法师颔首微笑。
居士疑惑了:“师父!之前知客法师说偈语时,您似乎不认可,为何您现在自己说出那首偈呢?”
老法师回答:“你要知道,
教贵当机,施言施棒皆玄音,
教不应机,横说竖说皆葛藤。
禅本平常,吃茶吃饼扬古道;
若离世间,静坐观心亦非禅。”
“要如何达到偈中的‘妄情既不起,真心任遍知’的境界呢?这“真心”又该如何体验?”他追问着。
只见老法师看了他一眼,又唤道:“喝茶!”
他想到刚才知客法师就是因为老法师叫他喝茶,似乎就有所体悟,
于是,便认为喝茶的当中必有道理。可是,喝了几口茶,却还是一样的味道,再重添一杯,还是没能有什么体会。
回头只见老法师气定神闲地坐着,于是自己向外望着庭院的景象,不知不觉思绪又回到工作、家庭上,手中的茶也继续喝了一半……。突然行动电话铃响,倏地回神过来,心中却生起了疑情:“我一边喝茶、一边想事情、又能同时听电话,那一个才是我能作主的心?”
思绪陷入这个疑惑中,扰人的电子铃声响了十几声,直到知客法师叫唤才回过神来接电话。──是公司的急电,要他马上回公司处理。
于是拜别了老法师,踏出会客室,
仰望着天空,若有所思地踏上归途,这时所想的却不是公司的事,而是方才在心中盘旋不去的疑惑:“到底喝茶的是我呢?还是能想的是我?那同时又能听电话的又是谁呢?”边走边想的当儿,忽然一枯叶飘向眼前,顺手要将它拨开,
刹时,心光乍现,豁然了悟刚才的疑惑,不禁莞尔地说道:“原来就是这个!”

池中嬉戏的双鸟,被林中突来的一阵笑声惊起,
随顺阵阵划过虚空寂寥的空响,
留下一片粼粼的波光,
荡漾的余波,缓缓消逝平息……。
水,已不再皱,
幽静的深山静谧地映现,瞬息万变的浮云亦优游其中,
恰似一面明镜,
更似一种
心境……。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