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有不得 反求諸己


文/星霽法師


  所謂「凡夫無過,聖人過多」,並非凡夫真的沒有過愆,而是凡夫總是向外看,看到的都是他人的過失,看不見自己的缺點。聖人則懂得反省、檢討、改正,時時刻刻注意這念心,所以看到的都是自己的不足,而非他人的不是。學習聖人向內返照、反省改過,是自己修行的願心與目標。

以般若智 反觀自照

  孟子曰:「愛人不親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禮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反省,即是要收攝六根,反觀自照。然而,我們往往都是放縱自己的心向外攀緣,看到美好的境界就起貪著,看到不美好的境界便生憎惡;應當以般若之智向內返照自心,凡事反求諸己。

  六祖惠能大師言:「常自見己過,與道即相當。」當我們能夠向內返照自心,修行就是在一步一步落實,本具的清明智慧便能日益顯發,故經云:「自省其身,是為智本。」修行人,便是朝著成就般若智慧而努力的行者,因此反省、檢討、慚愧、懺悔是修行人生生世世的功課。

  《增壹阿含經》中記載,釋迦牟尼佛曾教導弟子:「當行慈心,廣布慈心;以行慈心,所有瞋恚之心,自當消除。」接著為大眾開示一則公案。曾有一個相貌醜惡又凶暴的鬼來到忉利天,逕自坐上帝釋天王釋提桓因的寶座,天子們看到此景,都非常生氣。但奇怪的是,天子們的瞋心愈是熾盛,鬼的容貌卻愈加端嚴。天子們十分詫異,便急忙去尋找帝釋天王。天王回來後,非但沒有一絲瞋念,反而謙和柔軟地向惡鬼說:「吾是釋提桓因,諸天之主。」此時,惡鬼旋即變回醜陋的形象,並消失無蹤。這是因為帝釋天王恆修慈心,故一切瞋恚之心,自當消除。由此可知,當我們降伏自心的無明煩惱,並在修行的正因上努力時,無論外境如何困厄,都會隨之改變;當我們用習氣與之對抗時,再多的氣力,只會讓困境更為堅固、真實。

以慈悲行 廣結善緣

  一直以來,自己都是個容易急躁、不耐煩的人,常常無法理解他人的處境,因此常處在積怨、瞋忿的情緒中。直到開始認真修習慈悲觀後,才頓然明白是自己錯了!

  原來,並不是自己真的比較快,而是熾盛的瞋慢煩惱,使他人不敢發揮所長;並不是自己特別厲害,而是他人的慈悲柔和,包容了失禮的自己。自己就像公案中的天子一般,用慣性的習氣對抗外境,最後適得其反。在一次次修習慈悲觀中,看到自己種種人我對立,發現自己諸多過錯:對長輩不恭敬;對平輩未盡勸善規過、相互勉勵之責;對晚輩未盡教養、疏於指導。一切心量狹小、自私自利的行為,造就自己的心始終煩煩惱惱、不得自在。

  覺察到問題的癥結之後,下定決心調整改正:於靜坐時,持續修習慈悲觀;在日用中,把握因緣長養自己的慈悲心與耐心——練習當傾聽者,而非發言者;練習讚揚並接納他人的做法,而非期待他人接受自己的想法,並學習運用「敬慈和真」與人相處,以耐煩心面對自己,以和合心善待他人。

  真誠發自內心反省,發現從前種種人事糾結、身心逼迫不再是苦,取而代之的是在待人接物中,學習、提升的成長與法喜,修行就在廣結善緣中,步步踏實而自在。期許自己發長遠心,於菩提大道上堅定地勇往直前,最終定能除去妄想習氣,契悟本具的自性光明。

摘自《中台山月刊272期》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