煩惱常須慧日照


文/見顧法師

  春秋時代,有一次楚莊王想要趁著越國政治混亂的時候,出兵討伐越國;莊子看見楚國的內政紛亂,不在越國之下,於是勸諫楚莊王:「智之如目也,能見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見其睫。」意思是楚王此時出兵,其智慧就像眼睛一樣,能看到百步以外的事物,卻不能看見自己的睫毛,也就是見遠而不能見近。這則故事給自己一個啟示:我們看別人的習氣煩惱,常常是清楚明白;但是對於自己的厚重習氣、多如牛毛的煩惱,卻總是霧裡看花,始終看不清楚。

  老子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仔細想一想,修行最大的考驗與障礙其實是自己;唯有懂得反省檢討,誠實面對、看清楚自己的習氣煩惱,落實在生活中積極改過,才是真正的明者、強者,超越世間聰明勇武。

  《楞嚴經》中,佛告訴阿難尊者:「汝修菩提,若不審觀煩惱根本,則不能知虛妄根塵;何處顛倒處尚不知,云何降伏取如來位?」阿難尊者的示現,也正是修行人共同的問題,如果沒有先找到煩惱根源,想要清淨身口意三業、明心見性究竟成佛,即便修到驢年都難以成就。所以,修行要先找到自己的煩惱根結,再藉由種種法門入手調治,持續的覺察、覺照、覺悟,慢慢改過提升,虛心學習別人的優點,勇於承認自己的缺點,每天都要把煩惱化掉,發長遠心清理煩惱習氣,日久功深,假以時日自能看到成果。

  從做事情、與人相處中覺察到,自己常因為分別執著而衍生出種種障礙、煩惱,令身心受苦不得自在。譬如,與人相處時覺得A同學比較柔軟、B同學比較主觀、C同學如何如何……心生分別取捨,由是未能廣結善緣。又如,做事時認為掃地應該這樣掃、坡務應該這樣安排、事情應該這樣規劃……堅持己見,由是未能集思廣益,故步自封。一個個執著的框架,阻隔了自己的心量,框住了自己的眼界,長養的只是愈來愈壯大的我執,自己的苦與日俱增,卻不自知。

  一次因緣中,善知識慈悲提點自己,執著和慢心是修行的障礙,要對治破除,當下感到十分懊悔。想起開山祖師曾說過:「錯了沒關係,改過就好。」古人也說:「知過能改,善莫大焉。」知過之難,在於「自見」,更難的是勇於承認「我錯了」。仔細思惟,修行所為何來?不就是為了要「修正行為,改過向善」嗎?有我罪即生,只要破除執著,打破我要、我覺得、我認為的框架,當下海闊天空,心就能得自在。自己發心出家,發願要行菩薩道,如果連自己的煩惱都不能轉,如何能幫助眾生斷煩惱、拔苦與樂呢?知道所有煩惱種子,都是自己過去種下的,就要直下承擔,慚愧懺悔,趕快把它破除,靠每天的修行──持戒、誦經、禮懺、檢討反省、起善念……來轉化八識田中的煩惱種子,就能種下清淨的新因、消除舊業。

  在與人互動時,練習隨喜別人的功德,對師兄弟常生恭敬心,讚歎他人的善行與精進,凡事不計較分別,這念心常懷感恩;在每一個學習因緣中,承認自己的不足,虛心開口向他人請教。現在每天如是練習,剛剛開始時,請教於人總是需要鼓起勇氣,現在則可以自然說出口。把隨喜、讚歎他人,一遍、二遍、三遍,不斷地重複練習,深信一定會破除我執,擴大心量,廣結善緣。只要每天能歡喜、無有計較地把大眾事務擺在第一位,就能逐漸將煩惱轉為菩提了。

  古德云:「心田不長無明草,性地常開智慧花。」煩惱習氣就是無明草,要讓智慧花開得茂盛,就要勤除煩惱習氣的野草;要讓播下的菩提種子成長茁壯,就要勤施「覺觀、覺察、覺照、覺悟」的肥料。當知無明煩惱本具,菩提涅槃亦是本具,心田中長花長草,全在行者當下這念心;若要修行日日好,就要學會轉煩惱。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