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圣之旅心得


文/见谌法师

  

  印度,对于佛教徒来说,是既熟悉不过的国度,这是佛陀生长的地方、佛教曾经弘化的土地。身为佛弟子,摩娑经典,领略法音,思往大圣,无不盼望有朝一日能亲履此土。

  当背上行囊,难掩的欣喜,脚步也轻快了起来。长途跋涉,心想此行的目的,一是朝礼佛陀所亲炙之地;二是前言往行,得以印证。真正踏上这方水土,才能体会出它的历史与文化,也才能知道佛恩深广,法益的价值。

  自古以来,教法的传扬,有行大德,为法忘躯,身形削瘦,面目犁黑,长路漫波在这片广袤大地,没有踏上这方水土,不能知道弘法的艰辛,也不能知道经典所言真实不虚。走在这片土地上,感觉到无比的熟悉,也常常觉得陌生,这种感受,一直在这段旅途中伴随自己。

  来到印度,会让我们对于「众生」的意义,有一番不同的体会,最明显的是在印度,人与动物几乎没有分别的自在相处,不论是瓦拉那西脏乱街道上的牛,还是农村中的马羊,各自维持着一种奇妙的平衡。城市的牛,可以自在而慢条斯理的走在大街上;在寒冷的早晨的火堆旁,可见数只小羊羔围聚人们一起烤火,在这里深刻感受到众生平等。生命的自在,无不在放下一切,没有预设立场,不存在我的概念,众生在哪里?烦恼又在哪里?

  修行的路是漫长的,从苦行林至尼连禅河,正觉之路就在彼岸,想三千年前世尊所见,当依稀相似。近代考古的发现,对于佛教与佛法,提出了更令人信服的证据,大家不再以有限的知识与理解,去怀疑佛陀是否存在的问题,更能够深刻去理解佛陀的教法,对于生命的真理,抱持更大的信心。经典告诉我们,末世众生少信根,而考古发现有如从地涌出,考古学者佩普(Peppe)在印度迦毗罗卫发现了佛舍利,还有许多历代的雕刻出土。这次参观了四个博物馆,以前只能在书籍上见到的重要作品,有幸能在此行亲身见到,真是大的福报。

  平静的河水,冷冽的寒风,将近微曦的早晨,天空灰蓝,与岸上的昏黄灯光,绻曲的身影,堆满木材的场,组成了恒河的第一印象。静静的河,曾经孕育了古老的文化,宗教的洗礼,生与死在这里交替。而站在街边的人,荒疏的眼神,空中闻嗅出一股煤炭的焚烧气味。在这土地上,随时可以看到向你伸手的人,在这里,很难为这些生活在印度的人们,下一个好的注脚,种性的牢笼似乎永远也挣脱不了。面对佛陀的子民,苦难的众生,慈悲心油然生起。

  印度曾经是佛陀的诞生地,佛法的孳乳之源,发现可贵的佛性之土。践履着佛陀曾走过的足迹,发愿生生世世跟随大善知识,精进修行,迈向成佛之道。

 


单元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