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穢由心


文/星空法師


  

  曾有位祖師在生病時投宿客棧,半夜口渴,到處找水喝。好不容易找到一盆水,便大口喝下,覺得這水又甘又甜,似甘露般解渴。隔天口渴,想去找昨晚喝的水,卻發現盆子裡的水,其實又髒又臭。當下噁心作嘔,正要吐出來時,覺察到相同的一盆水,自己為何會有如此兩極的反應?當下悟到一切都是心念的分別,而作了一偈:「飲之甚甘,視之甚;淨穢由心,非關外物。」

  所謂萬法唯心造,這念心,無形無相,卻是萬事萬物的主宰。一切外在的境界都源於自己的心念,起諸惡念即煩惱,一念清淨即菩提。如《佛說四十二章經》云:「差之毫釐,失之須臾」,一點點的偏差,即感截然不同的果報,全看自己如何取決。

  例如,被他人指出錯誤時,雖感難為情,但是心念一轉,感恩對方的用心提醒、護念,無明即隨之而去。由此可見,煩惱與菩提僅有一念之差,完全掌握在自己是否作主,非關外在的順、逆境界。

  了解境由心生,如何讓心不輕易地被境所轉,反而能以心轉境?就需要智慧與禪定。智慧,是用正知見判斷是非對錯的能力,明白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知道一切境界都是仗因託緣所生。依著正知見,運用禪定力,使心安住而不被境轉。

  有人問開山祖師:「天氣這麼熱,又穿這麼多,不熱嗎?」開山祖師回答:「熱?不要和它相應就是!」——知道「熱的感受是虛妄不實的」,這是智慧;不與「熱的感受」相應,這是禪定,有智慧又有禪定,則無論身在何處,心中都是清涼,皆是光明。

  心的作用無遠弗屆,廣大至一切山河大地,但心一收攝,僅在一微塵之間,細小至肉眼所不能見。透過學佛,練習如何作主,掌握自己的心念,使其不任意妄為,向外攀緣分別,時時收攝,清淨身口意,便能離苦得樂。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