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的力量


文/見俯法師


  鹿野苑,佛初轉法輪之地,當地的博物館,典藏著一尊舉世聞名的世尊說法像,以及作為印度國徽的阿育王石柱,這個石柱的柱頭與眾不同,上面雕刻著面向四方的四隻雄獅,代表佛法由此地向四方傳播,無遠弗屆……。然而,在佛一生的行誼中,為何以鹿野苑為初轉法輪之地呢?

  遠溯過去,世尊行菩薩道時,曾在此地為鹿王統領鹿群,以福德願力故,能作人語。當時的人王嗜吃鹿肉,於是大肆畋獵,鹿王不忍鹿群死傷無數,於是前往覲見人王,請求人王停止畋獵,鹿群願每日進貢一鹿以供王膳。人王答應了。自此鹿群每日依排定次第進貢,故得以安穩生活,不再日日驚恐。一日輪到一待產的母鹿,牠向鹿王請求:「依次進貢王膳這件事我心無怨,但可否寬延一日,待我生完小鹿再去。」慈悲的鹿王答應了母鹿的請求,但又不忍心請其他未輪到的鹿前去,於是決定以身相代。當人王見到鹿王並問明原委時,既慚愧又感動地說:「汝是鹿頭人,我是人頭鹿,從今日後,我不再食眾生肉。」從此鹿群在國王的保護下,不再受人類畋獵之害,生生繁衍不息,成為鹿野苑得名的由來。

  當年的鹿王,以一念同體的大慈悲心,解救了母鹿的憂苦,小鹿的生命,也感化了人王。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不是人道才有,動物也有,惡人也有。而諸佛菩薩從眾生的佛性中,看到了眾生成佛的希望,故以大慈悲心,化身六道,度化一切。而以鹿野苑為初轉法輪之地,正代表著欲使佛法廣布,令眾生歡喜,必以慈悲心為根本。

  即使是鹿,愛念其子之心與人無異,只是軀命不同,身相有別而已。因為看到眾生的佛性,所以對待眾生的慈悲,就不會有我高他低的心態,以人類的優越感而賤視他們,更不會宰殺而食,反而能以感同身受的心,以歡喜心、平等心來面對他們,不但尊重每個人的生命,也尊重每一個動物的生命。而諸佛菩薩就是因為深刻地認識到,一切眾生的佛性與己無異,皆能成佛,故能忍己之苦,只為令一切眾生能離苦得樂。如此深廣而平等的慈悲,能令一切眾生歡喜無量,故諸佛亦歡喜無量。諸佛菩薩的發心與行持,正是一切行者學習的典範。

  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但也有被無明障蔽的時候,即使是尊貴的人王,在貪欲驅使下,為了滿足口腹之欲,殺害無數的生命。但是當他看到同為王者的鹿王願捨身救鹿群時,觸動了他內在的善性,啟發了本具的佛性,因而發願自此不食眾生肉。因此,即使是罪大惡極的人,我們也不要憎惡他,並非我們心中沒有是非善惡的觀念,而是慈愍眾生因為心迷亂而造惡,有朝一日覺悟了,就能「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所謂「聖人也有過去,囚犯也有未來。」就是因為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當面對造惡的眾生,或加諸惡事於我們的眾生,學習佛菩薩以慈悲心平等看待,不憎恨、不怨惱,以良善的身口意三業來面對,必能造成良善的循環,使自己與眾生皆能遠離一切苦,得究竟樂。

  孟子云:「愛人者,人恆愛之。」一切眾生皆怖畏於苦,希求快樂,故當以慈悲心拔苦與樂,定能化除瞋恚、消除隔閡。當我們以智慧心觀察,就會發現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只是被煩惱業障所纏,故不得顯現,而眾生雖在煩惱業障中,但本具的佛性卻不曾減少或失去。一切眾生與己身,乃至與諸佛的佛性是無二無別的,只要我們學習諸佛菩薩「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精神,以慈悲歡喜的心面對一切眾生,最後必能使自他一切善根皆得成就,畢竟成佛。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