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布袋 何等自在


文/見徇法師


  如果留意身邊走過的人,會發現無論男女老幼,身上多半都會帶著包包,那可能是旅遊者的行囊,裝著出門的隨身物品,又或者只是他們的一種習慣,看看沿途有沒有什麼值得收藏的物品,所以身上始終承載著重量。

  現代人似乎體會到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所以發明的物品愈來愈輕薄、精巧,但是,身上的重量雖看似減輕,內心的欲望卻愈來愈強烈,一旦市場上有了新款式,就想淘汰舊物品,在汰舊換新的過程中,自以為減輕負荷,其實追逐物欲的渴求卻不斷地加重,使單純的「需要」,成了永無止盡的「想要」。

  每次走進中台禪寺的正門,迎面而見的是笑容滿面的彌勒佛,不禁思惟:為什麼彌勒佛能夠如此開懷自在的笑呢?看見彌勒佛的大布袋後,才恍然大悟,原來這正是提醒來訪的每一個人:「放下布袋,何等自在!」而這放下布袋,就是少欲知足的減法人生。

  佛說少欲知足,並不是什麼都不要,而是要我們減少欲望。因為所有追逐物欲的過程,都是人心計較、得失的惡性循環,當擁有的新鮮感消褪之後,快樂就成為煩惱,幸福就成了包袱。而這一路患得患失的心情起伏,讓身心不得安寧,與原本「擁有就是幸福」的想法相違背。

  事實上,真正的幸福並非來自於滿足欲望,而是來自於對真理的體悟──知道追求欲望是苦,能夠作心的主人才是快樂。在名利財色充斥的世界,能放下欲望,不貪求物質享受,就不會被貪欲所綑縛,成為欲望的奴隸;少了物欲牽絆,就能開啟透徹生命的清明智慧,走出坦蕩自在的人生。

  晚唐時,有位趙州從諗禪師,行腳參方時,常帶著水瓶、錫杖,別無長物,即使擔任寺院的住持,生活仍極為清簡,惜福愛物,連床腳斷了,也用繩子綁著燒斷的木薪修護。除此之外,禪師對於高官顯達的恭敬、供養,也不感到驕傲,始終淡然自守。某次趙王邀請禪師蒞城開示佛法,當禪師抵達城門時,百官及全城人民恭敬肅立,趙王本人更是親自頂禮恭迎,隨後請師上殿正位而坐,當時台下的人群中,有許多其他寺院的法師,然而,趙州禪師並不認為自己應特別被禮遇,而是平等地看待每一位弘法度眾的法師,便說:「他各是一方化主,若在階下,老僧亦起。」禪師的心量和德行,使趙王心生敬重,立即禮請台下所有的法師一起上台,無形中,也令趙王對三寶益加恭敬。

  趙州禪師清淨無為的風範,同樣也表現在教化學人的方法上,平實而發人深省。有人向趙州禪師請教佛法,禪師問道:「吃粥了沒?」學人回答:「吃過了。」趙州禪師就說:「那就洗碗去吧!」學人當下有所體悟。從禪師從容自在的應答中,體會到:生活就是安住當下,做好該做的每一件事,然而,人往往在追求欲望的當下,心念不斷地取捨、分別、患得患失。心迷了,智慧自然也被遮蔽了。

  儒家言:「物格而后知至。」革除多餘的物欲,智慧就能開啟,有了智慧,就更能分辨是需要還是想要,體會知足常樂的真義。因為懂得珍惜,放下比較,沒有得失,一點一滴的減去執著,回到清淨、無我的心念,不但減輕生命旅程中的包袱,更讓心靈無所障礙,得到安定與自在。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