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所為 有所不為


文/見俯法師


  許多人嚮往自在安樂的生活,不斷地追求物質享樂和五欲的刺激,生命中除了需要之外,有著更多的想要。無法自制的欲望與控制不住的情緒,使我們喪失理智與作主能力,我們可曾認真想過,為什麼我們希望得到快樂,最後卻換來更多的煩惱與痛苦?

  其實真正的自在安樂,在於雖然想要,卻能夠自制,乃至能看清欲望的本質,明白人生痛苦與煩惱的根源,來自於心中永無止境的欲求,因此能夠作主,不為欲望所束縛與擺佈。這種安樂來自心安理得,問心無愧,因此無所憂畏,無入而不自得。

  試看古今賢聖,往往都能恰如其分地規範自己的言行,如孔子說:「克己復禮為仁」,又說「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心中的欲求與外在的和諧沒有絲毫的衝突;如孟子所言:「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展現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坦蕩光明,這才是真正的自在安樂。

  而諸佛菩薩弘範三界,乘願再來,隨緣赴感,度脫眾生永離生死苦海,更是究竟的自在安樂。因此訓練這念心能作主,不僅可以讓自己脫離受欲望束縛與擺佈的人生,更能饒益有情,這正是人生自在安樂的基石。

  如何正確而有效地訓練這念心?《佛遺教經》云:「若人能持淨戒,是則能有善法,若無淨戒,諸善功德皆不得生,是以當知,戒為第一安隱功德之所住處。」受持戒法能幫助我們滅惡生善,而五戒是一切戒法的基礎。就內容而言,五戒與儒家的仁、義、禮、智、信五常相通,所謂「發於仁者則不殺,奉於義者則不盜,敬於禮者則不淫,說於信者則不妄,師於智者則不酒。」只是佛法的五戒比起儒家的五常更為具體與微細。

  就不殺生戒而言,不僅不殺人,不傷害一切有情,更進一步不食眾生肉,發心吃素,甚至積極放生、救生。有些人認為持戒是一種束縛,望而生畏。其實佛法的戒律如同國家的法律,一個守法的國民,不但不會覺得是束縛,反而明白在法律的保護下,我們得以自在安樂地生活,五戒戒法亦如是。對持戒感到束縛,是源於放不下私欲,然而隨逐欲望的結果,不僅使自己因逐境而沉淪,更將招感無邊生死的苦果。佛陀慈悲為眾生說戒,令眾生明白善惡,受持戒法,現世不造苦因,未來則不感苦果;修一切善、斷一切惡,最後不執著一切善,便能了無邊生死之苦。

  受持五戒是得人身的根本。發心受持五戒亦能感得廿五位護法善神日夜守護。當我們受持戒法的當下,即感得戒體,這個戒體有殊勝的作用,自然在心中産生一種良善的警醒作用,讓自己從造惡邊緣回頭。藉由持戒的功德力量,訓練這念心能作主,使自己的三業無失。經云:「戒為無上菩提本,應當一心持淨戒,若能堅持於淨戒,是則如來所讚歎。」受持五戒不僅能使惡業日漸遠離,更能使福德智慧日增,人生愈走愈光明。

  佛世時有一老者嗜酒如命,阿難尊者時常勸諫他,但老者並不接受勸導且飲酒如故。一日老者又喝得醉醺醺地,一不小心踢到路邊的樹根跌倒在地,疼痛無比。老者對突如其來的痛楚,相當後悔,心想:阿難尊者常勸我親近佛陀,我卻不肯聽從,以致現在全身痛不可言。心生懺悔的老者來到佛前頂禮佛足說:「偉大的佛陀!我久聞您在此說法,卻因愚癡沒有早一點來見您,請您慈悲化解我的罪業吧!」

  佛陀聽聞老者的請求,問道:「你說說看,如果累積了五百車的木柴,應當用幾車的火方能燒盡呢?」老者很有信心地回答:「根本不用多大的火,只要如豆一般大的火苗,便可將其燒成灰燼!」佛又問:「你身上這件衣服穿多久了?」老者說:「已有一年多了。」佛問:「那麼想要洗去這件衣服上的污垢,需要幾年的時間?」老者肯定地說:「只要純灰汁一斗,須臾之間便能洗淨。」佛陀於是開示老者:「你所累積的罪業就像那五百車木柴,亦如衣服上的塵垢,只要你受持五戒,即能得到清淨。」佛為說法,老者心開意解,即得不退轉的菩薩果位。

  所謂「聖人也有過去,囚犯也有未來」,每個人都有迷惘無知與犯錯的時候,只要從現在開始發心持守,就是新的開始。古德云:「知過能改,善莫大焉。」一念回光返照,如同一豆之火能燒百車木柴,一斗灰汁能洗淨衣垢,透過持戒幫助自己清淨身口意三業,淨化心中的煩惱罪垢,這一生就能過得自在安樂,未來更能感得無量福德智慧的果報。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