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戒的目的与意义

文/见髦法师


  学生时代,经常对于种种规范与制度感到不解,如:早上几点要到学校、上课不能讲话、袜子要穿什么颜色、头发要多短……,各种看似八股的规定,不时出现在生活中。直到上了大学以后,才渐渐了解,原来所有的制度与规范,都不是为了个人,而是以团体的角度出发,建立起大众的共识与和合。

  在上古三皇五帝时代,天下为公,社会安详和合,人人有着崇高的道德标准,对当时的人来说,仁、义是做人的基本。到了夏商周三代,天下为家,执政者开始有了私心,人民也不再和睦,整个国家社会,上至诸侯下至平民,渐渐以“我”为中心,这时孔子提倡以礼乐治国,希望能藉由礼乐制度的规范,匡正社会人心。而到了春秋战国时代,诸侯并起,国家社会动荡不安,因而产生了法家之制。

  今日的社会又不比过往,虽然物质丰厚、科技发达,但人心不古,黑心食品、贪官污吏、诈骗集团……愧对良心之事层出不穷,犯罪手法推陈出新,导致法律的条文内容也跟着改变;由此可见,所有礼仪规范、法律制度,目的无非是为了防非止恶,使社会更加和谐安定。

  佛法重视戒律,“戒”又名别解脱,意为持守一条戒,就能个别解脱一个烦恼。众生烦恼多,这些烦恼不是别人造成的,是因为没有足够的智慧与定力,而起惑、造业、受苦。佛陀为了让众生远离苦患,慈悲制定各种戒法,防止众生造恶后自受苦报,正如同父母为了保护孩子远离危险,便以种种规定来限制小孩的某些行为,其目的与佛陀的制戒本怀是相同的,希望一切众生皆能离苦得乐。

  戒法让我们了解是非善恶,知道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有了明确的准则,做起事来便能心安理得。孟子曰:“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知道轨则与规范,方能循规蹈矩,于行住坐卧中,身得自由,心有依处。

  佛法以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为根本。杀、盗、淫、妄四者为性罪,意即本质属于恶法,不因时代的变迁,或国家的不同而有所不同。酒戒则属于遮罪,饮酒能令人心昏昧颠倒,障蔽智慧,以致造作前四种恶法,故须极力戒除。若五戒得以持守清净,则不必担心违犯法律、伤害他人,更进一步更得以保住人身,免受三涂恶道之苦。

  持戒不仅能自利,亦是利他的行门。不杀生,能长养慈悲心,与众生结善缘,令其免于处在惊慌恐怖之中。不偷盗及不妄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克制贪心及欺诳心,赢得众人的信任。不邪淫,克制淫欲心,能培养正确的伦理观念,使家庭和合,令孩子有健全的道德观。不饮酒,能使头脑保持清醒,增加作主能力,保护自己不妄作种种恶业,也保护他人免遭鱼池之殃。

  《楞严经》云:“摄心为戒。”事相上圆满持守五戒,进一步时时刻刻都摄六根,这念心能自主、能自觉,不妄想、不攀缘,常摄念在心,即是真正的持戒。


单元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