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住的自在

文/見疇法師


  學佛之人,應如何解脫煩惱,得到究竟自在?《金剛經》云:「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此段直指佛法宗要的經文,一語總賅,即是「無住生心」。

  「住」,並非指色身的安住,而是指念頭的活動。念頭停在哪裡,就住著於何處,因此,「無住」意指不住色、聲、香、味、觸、法六塵境界,不住於對境時所生的分別攀緣心上。念念圓明,不憶前境、不著現在、不念未來,內外不住、三際不住,心則無所滯礙,本具的清淨心即能現前,是為「無住生心」。

  六祖大師當年正因聞至此一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契悟自心,而說偈言:「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說明這念菩提自性本具現成,始終不生不滅、不動不搖,未對境之時,能知的覺性常存不滅;觸境的當下,知冷、暖、痛、癢的覺性亦從未有來去,是絕對的,其性空寂、本來清淨,為煩惱塵勞所不能染。雖其體性是空,卻又妙用無窮、能生萬法,從自心體上起用,則能成辦種種善妙功德,進而圓彰萬善。

  人人雖有本具的清淨心,但無法顯發全體大用,是因為被妄想浮雲所遮蔽,錯用這念心起而貪、瞋、癡,造諸惡行,失去本有的光明,如《六祖壇經》云:「智如日,慧如月,智慧常明。於外著境,被妄念浮雲蓋覆自性,不得明朗。」一旦在境界現前時著境生分別,就有無量的相對計度──好壞、是非、對錯、寵辱……,由此對立區分,引發種種妄想;妄想相續,層層纏結,而形成執著;執著的心繼續攀緣塵境而愈加堅固,進而造作種種惡業,感得萬般痛苦。

  因此,人生所有的煩惱苦因,皆由著境住相而起,只要常行無住之理,一念迴光,返照心源,清淨心必能現前,因為淨心就在妄心中,如金在礦,並非離開煩惱垢染而獨立存在;只要不起攀緣心,即是清淨心,非一非二,亦一亦二。

  無住心並非高不可登,在日常生活中隨時皆可修習。平日見一切人若好若惡之際,心如虛空一般,不滯留於任何情境,不取不捨,時時以智慧返照自心。面對冤親之境,或有言語觸刺、偽詐欺爭等對立現前時,亦不談論、批評他人的是非善惡過患,更不起酬害報復等心,以因果的道理自我反省,思惟此是過去宿殃惡業果熟,並非他人蓄意惱我;或思惟空性之理,觀眼前的六塵境界,看似真實,然皆因緣和合而無常變異,每一剎那都在改變,皆成前境,了不可得;思惟眼前令自己苦惱難堪之人,在眨眼的瞬間,其色身正在代謝衰老之中,其心念亦已經歷無數的生滅流轉,身心早已不同於前一剎那;他人如此,自身亦是,乃至一切有為之法,都是因緣假合而暫存,是為相續的假相,空不可得。

  此外,亦可時時思惟他人的善處、長才,曾施於己的點滴恩德,常存感恩回報之心,好事給他人,壞事向自己,功德歸三寶。如是思惟,平息妄念,此心安住不動,了了分明,如此用功,心則能逐漸離塵離境,一切不住。

  能夠將心歸於空性,還要以無住心從體起用,修一切善、不執著一切善,修無修修、體用一如,才是最究竟的佛法。聽經聞法、誦經禮佛、修諸善行……皆是心的作用,因為無住,所以起修後不執著功德,能所俱空、歸於覺性,就是無為法。

  面對境界時,知而不著,卻不妨礙起種種智慧、慈悲之用,能依循正理圓滿處理當下的狀況,作用後又歸於無念……如此良善循環,無念不礙有念,起念作用時不著相,用後又歸於原點、安住無念,從體起用、攝用歸體,體不礙用、用不離體,就是「無住生心」,亦即「一乘任運,萬德莊嚴」的圓滿境地。

  禪宗一代高僧虛雲老和尚,少小即離塵出家,為維繫佛法命脈,引領群迷登覺岸,逾百年的人生歲月中,坐閱五帝四朝,受盡九磨十難,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未曾生一絲退悔之心。儘管情勢險惡,老和尚皆能不住於境,而生智慧之用,知何者應做、何者不應做,以無我無人的大無畏精神,護法度生,即做即了、心無所著,成就佛事而來去自在,正是「無住生心」最具體的展現。

  超凡的修證,來自平日的精進,聖人亦是從凡夫位開始修行,只要我們時時依此理而行,不生人我憎愛分別,除卻雜染妄想,「念念照常理,心心息幻塵」,時時刻刻分明作主,這念心恆在定慧當中,無處而不自得。

  《六祖壇經》云:「凡夫即佛,煩惱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後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煩惱,後念離境即菩提。」只要離開一切虛妄塵勞,於一切境無憶、無著、無染,必能狂心頓歇,化除煩惱的迷雲,息滅萬象虛幻的紛擾,見到始終不曾失去的自性光明,徹照十方圓明。


單元首頁